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P16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是Rho家族成员之一。Rac1异常表达和活性激活可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如细胞-细胞或细胞-底物黏附、迁移、侵袭、增殖、转录、囊泡形成和凋亡等。Rac1基因和蛋白质以及活性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多项研究表明,Ra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中呈高表达,并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该文就Rac1在近年来食管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57例和其中作为对照的40例远离癌组织5~8 cm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和hTERT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66.7%)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25.0%,P<0.01);hTERT阳性表达率73.6%,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膜组织的20.0%(P<0.01)。Bmi-1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hTERT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性别、年龄等均无关(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与hTER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Bmi-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相关性,hTERT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联合监测Bmi-1、hTERT可能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60例胸外科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水平。分析PTE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分化、转移中的作用。结果 PTEN在正常食管组织(2.01±0.07)、癌旁组织(1.50±0.10)、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0.89±0.08)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0.01)。PTE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0.87±0.08)的表达比在无淋巴结转移(0.94±0.07)的表达低;PTEN在高分化(0.91±0.06)、中分化(0.90±0.07)、低分化(0.85±0.10)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PTEN在浸润深(0.88±0.08)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浸润浅(0.93±0.07)的表达低(P0.05或0.01)。在60岁组与≥60岁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基因的丢失或突变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和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磷脂酶Cε1(PLCE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及非肿瘤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SCC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潮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ES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非肿瘤患者内镜活检食管组织的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V-9000二步法(非生物素)检测非肿瘤患者食管正常鳞状上皮标本49例(A组)、肿瘤患者癌旁正常鳞状上皮标本73例(B组)和ESCC标本113例(C组)。结果 PLCE1蛋白在A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和B组(P<0.05),且呈递减趋势。B组与C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CE1蛋白在A、B、C组中的表达差异,提示它可能参与ESCC发生,且其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的表达高于ESCC组织,提示其低表达在ESCC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及整合素β1(integrinβ1,Intβ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RL-3和Intβ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均发现癌组织中PRL-3和Intβ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和正常组织。结论 PRL-3和Intβ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来监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蛋白-1(Talin-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潜在的诊断能力。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75对ESCC及癌旁组织芯片中Talin-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辅助诊断效能。结果 Talin-1在ESCC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及染色评分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细胞百分比89. 7%vs. 43. 4%,P 0. 001;染色评分2. 05 vs. 0. 73,P 0. 001);针对不同ESCC组织的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分析发现,Talin-1在直径4 cm的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4 cm vs. 4~6 cm vs. 6 cm=53. 3%vs. 17. 6%vs. 18. 5%,P 0. 001),随着浸润深度由黏膜层至外膜层加深,其表达水平逐渐降低(黏膜层/黏膜下层vs.肌层vs.浆膜层vs.全层=73. 4%vs. 48. 7%vs. 17. 1%vs. 0. 0%,P 0. 001);Ⅰ期及Ⅱ期ESCC中Talin-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Ⅲ期及Ⅳ期ESCC(Ⅰ vs. Ⅱ vs. Ⅲ/Ⅳ=94. 9%vs. 55. 1%vs. 0. 0%,P0. 001); Talin-1阳性染色细胞百分比诊断早期ESCC的AUC为0. 940; Talin-1染色评分诊断早期ESCC的AUC为0. 893。结论 Talin-1在早期ESCC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肿瘤分期相关,是一种潜在的早期ESCC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mo及Gli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8例食管鳞癌、3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mo及Gl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①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mo mRNA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0(0/38)、14.3%(5/35)和63.2%(43/68),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li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黏膜、癌旁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亦依次增高,分别为2.6%(1/35)、17.1%(6/35)和70.6%(48/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mo及Gli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Smo及Gli1 mRNA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ESCCAL_1在ESC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提ESCC患者及体检健康者血浆RNA,以GAPDH为内参照,实时灾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ESCC患者及体检健康者血浆中ESCCAL_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ESCC患者ESCCAL_1的△Ct均值(4.04±1.74)低于体检健康者(5.38±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4,P0.01);ESCC患者ESCCAL_1上调率[66.7%(42/62)]高于体检健康者[25%(12/48),χ~2=19.777,P0.01];但ESCCAL_1在ESCC患者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SCCAL_1在ESCC患者及体检健康者血浆中差异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survivin和PTEN基因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5%(40/65)和58.5%(38/65)。survivin和PTEN表达均与肿瘤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TEN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是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潜能和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8例ESCC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FBP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98例ESCC及35例癌旁组织(部分配对)石蜡切片中FBP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BP1在ESCC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FBP1在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ESCC中FBP1的表达与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6,P0.01),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BP1表达与ESCC进展有关,可能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K1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鳞状上皮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K19及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食管鳞状上皮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其中鳞状细胞癌47例,不典型增生25例,单纯性增生18例,正常食管上皮14例。结果 CK19和Ki-67在鳞状细胞癌组的阳性率(95.74%、97.87%)明显高于单纯性增生和正常食管上皮组阳性率(7.14%、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1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表达增高,它可能在食管鳞状上皮恶性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K19和Ki-67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PLCE1和RFT2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分析PLCE1和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PLCE1和RFT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LCE1和RFT2的表达相关性。结果PLCE1和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16.00%及80.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E1和RFT2表达与食管癌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最长径相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的PLCE1与RFT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6.544 8,P0.05)。结论 PLCE1和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p21WAF1/CIP1与PC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上升趋势 ,已成为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 1WAF1/CIP1是一种CDKIs蛋白 ,可以阻止细胞通过G1/S期转换“关卡” ,对细胞周期具有负调控作用 ,同时还具有抑癌基因活性〔1,2〕,其低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5,7〕。PCNA是DNA多聚酶δ的辅助蛋白 ,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周期调控。本研究检测了p2 1WAF1/CIP1与PC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初步探讨了p2 1WAF1/CIP1与PC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6.
细胞周期正常与否与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及恶变密切相关,因此对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研究倍受学者们关注。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是调控细胞周期的重要因子,它们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过程中的表达报道尚少。我们取食管正常黏膜、炎性增生黏膜及鳞癌标本共计103例,进行cyclin E检测,为研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CXCR4、EGFR、TGFβ1、MV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4、EGFR、TGFβ1、MVD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历资料分析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XCR4、EGFR、TGFβ1、MVD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表达较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R4、EGFR、MVD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TGFβ1表达则不相关。CXCR4、EGFR、TGFβ1、MVD表达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不同部位、肿瘤大小长度、细胞分化程度、吸烟嗜好、饮酒嗜好不相关。CXCR4分别与EGFR、TGFβ1、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CXCR4、EGFR、TGFβ1、MV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CXCR4、EGFR、MVD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相关性,提示其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凋亡、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XCR4、EGFR、TGFβ1、MVD的联合检测,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治疗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食管基底细胞性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其中2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体小叶及筛网状(假腺样),并见粉刺样坏死、玻璃样变性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PAS+),4例BSCC均见不同分化度的鳞状细胞癌成分,1例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Ker(AE1/AE3)、Kerl4、LM、PCNA及p53均阳性,4例Ker19阳性;仅见1例Syn阳性;S-100、CgA、NSF及SMA阴性。2例BSCC超微结构可见鳞状细胞分化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患者发病年龄大,首次手术多数可见区域巴结转移,1例转移至肺,术后2个月死亡;4例随访无结果。结论 BSCC是鳞状细胞癌独特的组织学类型,分化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女,54岁。以右侧乳腺肿物2个月为主诉入院,外科检查:于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约1.5 cm×1.5 cm大小的肿物,肿物质硬,表面光滑、界清,活动度好,右腋下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既往:无外伤史。巨检:送检脂肪样组织一件,4.5 cm×4.5 cm×2 cm,临床已部分剖开,切面见一囊实性肿物,大小为5 cm×2 cm,肿物切面灰白、质脆,肿物中心见一直径1 cm的囊腔,内容物已流失。镜检:癌细胞呈巢状、团状排列,细胞呈多形性、梭形,可见细胞间桥,细胞胞浆丰富,红染,核大小不一,核染色质浓,见嗜酸性核仁,核畸形,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可见瘤巨细胞,囊壁内及表面均…  相似文献   

20.
男,65岁。因吞咽困难2个月余来院就诊。胃镜示距门齿约35cm处见新生物,取活检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辅助检查:胸部CT检查见右下肺占位性病变,提示结核纤维病灶可能,其余检查均未见异常。于2011年3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采用经右进胸联合开腹食管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