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曲马多抑制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拔管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拟行FESS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B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3μg/kg,C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3μg/kg和曲马多2 mg/kg,A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的MAP和HR,观察呛咳反应、VAS、Ramsay镇静评分和躁动评分,记录拔管期间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T1~T3时点,A组MAP和HR、B组MAP高于T0时点(P0.05),B、C组MAP、HR低于A组(P0.05),C组MAP低于B组(P0.05);B、C组呛咳反应、VAS、躁动评分低于A组(P0.05),C组VAS低于B组(P0.05)。结论 0.3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2 mg/kg曲马多用于FESS术后拔管,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呛咳反应和躁动,提供良好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鼻滴对腹腔镜全身麻醉妇科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169例妇科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57)、B组(n=56)、C组(n=56)。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A组患者1.0μg/kg右美托咪定、B组1.5μg/kg右美托咪定、C组0.4μg/kg舒芬太尼,均采用鼻滴给药,同时对比3组患者给药前后相关参数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组术后镇静满意率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寒战、躁动、呛咳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C组(均P<0.05)。给药后10 min以及拔管即刻,A、B组心率(heart rate,HR)均小于C组(均P<0.05),同时A组小于B组(P<0.05);A、B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均低于C组(均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对比,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P<0.05),B组满意度得分高于C组(P<0.05)。结论:右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0.75μg/kg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给药对老年患者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对照1组拔管前鼻腔滴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观察组拔管前鼻腔滴注0.75μg/kg,对照2组拔管前鼻腔滴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比较三组用药即刻(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0min(T2)的应激反应及脑氧代谢。结果T1时点,三组HR、MAP均较T0时点上升,但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T2时点,三组HR、MAP均较T1时点恢复,但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三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时点CaO2、CvO2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T2时点三组水平较T1时点恢复,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经鼻腔给予0.75μg/kg右美托咪定可改善全麻围拔管期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脑氧代谢,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8例骨科行下肢手术的患者,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并予以右美托咪定辅助。108例患者被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27例。A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泵入右美托咪定0.8μg/kg,D组为空白对照组,泵入生理盐水。于泵入右美托咪定开始时、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记录并比较MAP、HR、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开始时,各组MAP、HR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A组、B组、C组MAP水平显著低于D组,但A组、B组和C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组Ramsay镇静评分在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显著高于A组、B组、D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在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显著高于A组和D组。C组有4例患者需要给予阿托品提高心率,其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C组中发现3例患者需要多巴胺升血压,其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能达到最好的临床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超声引导下FICB联合全身麻醉下行THA患者142例并分为4组,A组30例采用0.3%罗哌卡因治疗,B组37例采用0.3%罗哌卡因联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C组41例采用0.3%罗哌卡因联合1.0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D组34例采用0.3%罗哌卡因联合1.5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C组、D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阻滞消退时间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D组以上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D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D组拔管时间显著长于A组、B组、C组(P 0.05),A组、B组、C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不同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组、D组术后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B组(P 0.05),A组、B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术后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组、D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少于A组、B组(P 0.05),B组、C组、D组瑞芬太尼使用量显著少于A组(P 0.05); D组PACU停留时间显著长于A组、B组、C组(P 0.05),A组、B组、C组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A组、B组、C组,B组、C组、D组恶心呕吐、追加镇痛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HA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FICB效果显著,1.0μg/kg右美托咪定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氯胺酮组给予瑞芬太尼+0. 8 mg/kg氯胺酮,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瑞芬太尼+0. 4μg/kg右美托咪定,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瑞芬太尼+0. 6μg/kg右美托咪定,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瑞芬太尼+0. 8μg/kg右美托咪定,比较各组患者拔管时刻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0. 5、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与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相比,氯胺酮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后OAA/S评分1级者占比显著更高、2级者占比显著更低(P 0. 01);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术后0. 5、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氯胺酮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P 0. 05);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与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的术后0. 5、1、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术后0. 5、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氯胺酮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P 0. 05)。结论中等剂量右美托咪定或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均可预防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觉过敏,但应用中等剂量右美托咪定的患者拔管时刻OAA/S评分更优,麻醉恢复更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辅助改善肺癌根治术麻醉后寒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肺癌根治术,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A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B组麻醉诱导前10min,泵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按0.2μg/kg·h持续泵入,C组麻醉诱导后10min,泵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按0.4μg/kg·h持续泵入。结果 A、B、C组术后寒战及分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肌肉抽动次数、最长抽搐发作时间、总持续时间、涉及肌群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显著低于A组,C组搐发作时间、持续时间、涉及肌群数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现1例呼吸抑制、拔管困难,A、B组未见麻醉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根治术中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啶,可减轻麻醉后寒战,但高剂量有一定风险,需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A组、B组、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分别为0.25μg/kg、0.50μg/kg、1.00μg/kg。记录各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停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为最短,其次为B组、A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寒战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为0.50μg/kg和1.00μg/kg时,在腹腔镜全麻手术者麻醉维持中具有较好效果,能加快自主呼吸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抑制不良反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好;考虑1.00μg/kg可能增加镇静过深、低血压、寒战、躁动等风险,推荐剂量为0.5μ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替代丙泊酚对妇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A组)20例和丙泊酚组(B组)20例,A组:诱导剂量0.5μg/kg,10 min输注完毕,术中维持剂量2.5μg/(kg.h)。B组:诱导剂量1.0 mg/kg,术中维持剂量100μg/(kg.min)。记录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开始后30 min(T5)、手术结束时(T6)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氧分压(SpO2)。结果与B组比较,除T1时点外,A组其余时点HR均显著下降(P<0.01),T4、T5、T6时SBP、DBP、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替代丙泊酚用于维持腹腔镜手术的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过程平稳,镇静深度充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肥胖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且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的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1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2组)、对照组(Con组),每组15例。Dex1组于手术开始时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Dex2组于手术开始时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均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泵注;Con组同时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3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记录患者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评分(SAS),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SA),恶心呕吐例数,同时抽取各时间点动脉血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组苏醒期HR均较基础值高,且均高于Dex1、Dex2组(P0.05);C组在拔管前及拔管时平均心率均高于Dex1、Dex2组(P0.05);Dex1、Dex2组拔管时SAS,苏醒期躁动评分,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SA),恶心呕吐例数均低于C组(P0.05);Dex2拔管时间与Dex1、C组比较明显延迟(P0.05),Dex1组拔管时间与C组比较无差异(P0.05);3组间各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肥胖患者术中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适宜剂量为0.4μg·kg/h,不仅不会延长术毕苏醒拔管时间,还能显著提高苏醒期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患儿的应激反应和对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91例,年龄3~7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45)和生理盐水组(C组,n=46)。在麻醉诱导前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0μg/kg静脉泵注10 min,C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静脉泵注10 min。记录右美托咪定给药前(T_0)、气管插管时(T_1)、手术开始即刻(T_2)、气管拔管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拔管后5 min (T_4)、拔管后30 min (T_5)、拔管后1 h (T_6)的小儿术后疼痛评分(CHIPPS)和Ramsay镇静评分。统计麻醉过程中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使用量。结果 T_0时点两组患儿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1~T_3时点D组的MAP和HR均低于C组(P 0.05);与C组比较,T_4~T_6时点D组的CHIPP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 0.05),而T_4~T_6时点D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增高(P 0.05)。两组患者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给予0.50μg/kg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的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并维持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且排除硝普钠和右美托咪定使用禁忌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为3组:A组:硝普钠,B组:硝普钠+右美托咪定0.6μg/(kg·h),C组:硝普钠+右美托咪定0.8μg/(kg·h),每组30例。所有患者硝普钠均以1.0μg/(kg·min)起始量持续静脉泵入,然后依据血压情况每5 min以1.0μg/(kg·min)速度增减硝普钠用量,B组和C组分别同时以0.6和0.8μg/(kg·h)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在2 h内将血压控制达标(收缩压≤180 mm Hg和舒张压≤120 mm Hg)。观察在用药前即刻(T0)、用药15 min(T1)、30 min(T2)、60 min(T3)、90 min(T4)、120 min(T5)6个时相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3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及T0时相的SBP、DBP和MAP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3组用药后血压均呈线性下降[T0/T5收缩压(mm Hg):A组(210.2±14.2)/(162.4±9.2);B组(211.6±13.8)/(152.4±8.6);C组(214.2±12.8)/(150.0±7.8);舒张压(mm Hg):A组(112.0±13.2)/(86.8±6.8);B组(116.2±14.2)/(82.4±5.6);C组(118.4±13.8)/(83.1±4.8);均P0.05]。从T3时相开始,B、C组血压下降幅度较A组大,T5时相更显著(T5/T0:A、B、C组收缩压下降各为22.74%、27.98%、29.97%;舒张压分别为22.05%、29.29%、29.81%;均P0.05]。B和C组较A组达标时间短[(58.6±5.2)、(56.8±4.8)比(66.4±4.6)min,均P0.05]。B和C组达标时硝普钠用量较A组少[(1080.2±34.6)、(960.8±22.6)比(1328.0±42.8)μg;均P0.05]。结论:3种给药方式均能有效控制血压;硝普钠联合右美托咪定0.6-0.8μg/(kg·h)给药较单用硝普钠更有效控制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且减少硝普钠用量及缩短血压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与术后膀胱刺激征症状的量效关系,为临床选择适宜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择期全麻手术计划导尿的男性患者303例,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h)组(B组)、0.4μg/(kg·h)组(C组)和0.6μg/(kg·h)组(D组)。B、C、D组均在诱导前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内泵注完成),后分别以0.2μg/(kg·h)、0.4μg/(kg·h)、0.6μg/(kg·h)的剂量泵注,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于恢复室(T0)、术后1 h(T1)、6 h(T2)、24 h(T3)评估患者CRB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记录术中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CRBD比较,在T0、T2时A组与B、C、D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T1时A组与B、C、D三组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单用以及两者联合用药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它们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18)、右美托咪定组(n=22)及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20)。每组患者每24 h停药唤醒1次。咪达唑仑组:首次负荷剂量0.05 mg/kg,以后0.02~0.08 mg/(kg.h)静脉注射维持;右美托咪定组:首次负荷剂量1μg/kg(>10 min),以后0.2~0.7μg/(kg.h)静脉注射维持;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首次负荷剂量的咪达唑仑0.05 mg/kg,然后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维持0.2~0.7μg/(kg.h)。分别记录3组达镇静满意时间,持续用药24 h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用药前CRP,用药24h和72 h后CRP,停药后唤醒时间,呼吸、心率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4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60次/min),停药后可随时唤醒,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咪达唑仑组6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平均停药后唤醒时间为40 min。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无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咪达唑仑组达镇静满意时间显著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停药后唤醒时间显著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前后CRP无显著变化(P>0.05),右美托咪定组及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组用药后CRP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起效较慢,无呼吸抑制,停药后可随时唤醒;咪达唑仑镇静起效快于右美托咪定,但存在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对减轻应激反应有一定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能是比较满意的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48例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6例),采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0.3、0.5、1.0 μg/kg)治疗,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等变化,并比较恢复室滞留时间.结果 B、C两组在给药后即刻、给药后5 min和给药后10 min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均<0.05).C组给药后即刻、给药后5min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显著降低,低于B组和A组(P均<0.05);B组仅给药后即刻的心率低于A组.3组患者恢复室滞留时间比较,B组(37.5±6.4)min显著低于A组和C组[(43.2±8.9)、(47.5±9.8) min,F=14.362、P<0.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是较理想的镇静镇痛药物,0.5 μg/kg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心血管反应,是最佳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TED)病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组(D1组)和右美托咪定2组(D2组)。每组20例。D1组,局麻前10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1,10 min内泵完,随后以0.4μg/(kg·h)速度泵注,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D2组,局麻前10 min,静脉内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10 min内泵完,随后以0.4μg/(kg·h)速度泵注,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开始(T1)、打磨小关节时(T2)、神经松解时(T3)、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进行疼痛、镇静水平的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抑制、严重心动过缓),术后第2天评价病人满意度。结果:三组病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 0.05);与对照组比较,D1、D2组病人各时点的MAP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P<0.05);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增高(P<0.05);VAS明显降低(P<0.05)。与D1组比较,D2组病人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右美托咪定剂量增加,需干预的心动过缓明显增加。三组病人无呼吸抑制发生(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维持剂量0.4μg/(kg·h)至手术结束前30 min用于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可以更好地改善病人镇痛水平,提供适度镇静,提高围术期病人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国产右美托咪定(艾贝宁)对腹部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辅助作用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Ⅱ级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硬膜外麻醉成功后静脉微泵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0 min泵完,继以0.5 μg/(kg·h)维持.B组硬膜外麻醉成功后静脉微泵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10 min泵完,继以0.5 μg/(kg·h)维持.C组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单次静脉微泵泵注哌替啶1 mg/kg,10 min泵完.观察3组患者用辅助药前(T0)、用药后10 min(T1)、15 min(T2)、20 min(T3)、30 min(T4)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患者警觉/镇静观察评定(OAA/S)评分.记录3组预防腹部牵扯反应有效率及术中不良事件的例数.结果:(1)A、B与C组比较:A、B两组T2、T3、T4时OA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HR、MAP泵药后明显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泵药后HR与C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两组MAP无明显差异.3组SpO2无明显差异.(2)A与B组比较:A组T1、T4时HR和T4时OAA/S评分下降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用药后HR从T1开始明显下降,与T0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MAP、SpO2及OAA/S评分从T2开始明显下降,与T0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4)预防腹部牵拉反应有效率A、B组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国产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有良好的镇静及预防牵拉反应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以0.5 μg/kg为负荷量继以0.5μg/(kg·h)维持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颌骨囊肿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颌骨囊肿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A组、B组0. 4μg/kg、0. 8μg/kg的右美托咪定,给予C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3组患者在T0(麻醉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苏醒期间躁动、呛咳程度及发生率情况。结果:在T0时刻,3组的心率及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T0时刻比较,3组T1、T2时刻的心率、血压均有明显升高(P 0. 05)。在T1、T2时刻,A、B2组心率、血压明显优于C组,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C组比较,A组躁动发生情况基本相似(P 0. 05),呛咳程度及发生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C组比较,B组躁动及呛咳程度及发生率,也明显较低(P 0. 05)。结论:在颌骨囊肿手术结束之前,向患者泵入0. 8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稳定其在全麻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甲泊尼龙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于诱导前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入,B组诱导前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入同时,静注甲泊尼龙1 mg/kg; C组诱导前不做药物处理。比较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T2)、拔管后5 min(T3)和离开复苏室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于拔管后5 min、离开复苏室时及术后12小时对患儿进行依据行为疼痛评估表(FLACC)评分、镇静评分及躁动评分。结果 B组和A组在各时间点HR、MAP变化幅度低于C组(P 0. 05)。B组及A组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 0. 05)。B组与A组比较术后12小时仍获得较更佳的FLACC评分、Ramsay评分及躁动评分(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甲泊尼龙能有效减低全身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且患儿舒适度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s组,0.3μg/(kg·h),47例]、大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m组,0.7μg/(kg·h),45例]、小剂量咪达唑仑组[Ms组,2μg/(kg·min),48例]和大剂量咪达唑仑组[Mm组,5μg/(kg·min),49例]。观察各组镇静指标、机械通气指标、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各组镇静情况比较:4组达镇静目标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镇静评分、需追加药物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达镇静目标时间最快,Ds组及Dm组均较Ms组、Mm组更快苏醒,Ds组、Dm组、Ms组均可维持适宜镇静评分,Dm组需追加药物比例最低,Ms组需追加药物比例最高;(2)机械通气情况比较:4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机械通气时间最短,Ds组及Dm组机械通气时间均要低于Ms组、Mm组;Ds组拔管时间最短,Ds组及Dm组拔管时间均要短于Ms组和Mm组;4组患儿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12h的氧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36、48h氧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组患儿镇静前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T1、T2、T3、T4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心率下降最明显(P0.05);T1、T2、T3、T4时间点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在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组患儿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谵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可以达到适宜的镇静效果,停药后能迅速苏醒、拔管,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右美托咪定镇静是PICU内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