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忠  林列  陈海啸 《当代医学》2007,(13):72-73
骶骨肿瘤临床较为少见,约占骨肿瘤1.2%[1],因它起病隐匿,手术切除困难,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我科自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治21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骶骨肿瘤临床较为少见,约占骨肿瘤1.2%[1],因它起病隐匿,手术切除困难,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我科自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治21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骶骨肿瘤早期诊治体会韩士英,黄承达(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广州,510080)关键词骶骨,原发性骨肿瘤,脊索瘤,骨巨细胞瘤中图号R738.105骶骨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本院自1976~1991年,共收治骶骨原发性肿瘤26例,占同期脊柱原发性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导管置入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4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回顾既往36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术中出血量为(806.13&;#177;495.95)ml,有2例骶神经损伤,随访2年复发率为14.7%;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495.21&;#177;683.72)ml,有5例骶神经损伤,4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随访2年复发率为41.7%;两组中出血量、并发症及2年复发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导管置入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是一种有价值的、可以帮助减少骶骨肿瘤术中失血及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骶骨肿瘤术后伤口相关并发症类型及相应危险因素,探讨骶骨肿瘤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为降低骶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年8月至2008年6月进行手术切除的302例骶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骶骨肿瘤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不愈合、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内脏损伤及术后大出血。切口局部发生延迟愈合的46例,占15.2%。切口感染31例,占10.3%,内脏损伤12例,占4.0%。术后伤口不愈合、术后伤口感染及内脏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肿瘤直径>10cm、二次手术及放疗。术后1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其中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病情稳定,2例患者伤口加压包扎,加快输血,病情稳定,2例患者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多发内脏转移及骨转移死亡。结论:充分了解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术后的情况,术前积极的防范及术后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李燕燕 《中外医疗》2013,32(13):68-68,70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该院骨科自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骶骨肿瘤患者共45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骶骨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伤口不愈合、脑脊液漏、胃肠功能减弱和术中术后大出血。45例骶骨肿瘤患者,术中无一例死亡,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10例,切口感染5例,术后大出血2例,术后胃肠功能减弱23例,脑脊液漏患者3例。结论骶骨肿瘤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术后积极护理密切观察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一般认为来自骨滋养血管的中层平滑肌,属血管源性肿瘤,极为罕见,约占骨原发性肿瘤的0.06%。多见于下肢长骨及肋骨,骶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相关报道较少见。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1例骶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措施,旨在为该病的诊断、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骶骨肿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骶骨肿瘤比较少见,发病率较低。在骨肿瘤中,良性骶骨肿瘤发病率为1·16%,恶性骶骨肿瘤为3·92%;骶骨肿瘤病理类别繁多,其中骶骨脊索瘤和骨巨细胞瘤最为常见。由于骶骨肿瘤的病理多样性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外科手术比较棘手,过去多采用放疗、化疗。近年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趋向对其进行手术切除。笔者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治疗方面进行综述。1手术方式手术入路有单纯前方入路、单纯后方入路和前后方联合入路等。前方入路适用于S3以上高位肿瘤,且肿块向骶前生长者;以腹膜外途径较为常用,此手术有利于经腹部在盆腔内将肿瘤切除[1]。Waisman…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氩氦刀(Cryo-HITTM低温冷冻系统)在骶骨肿瘤切除中的应用和效果。 方法 6例骶骨肿瘤运用氩氦刀低温冷冻切除,肿瘤在MRI上测量直径在6~11cm,平均8.6cm 。发病部位S3~S5有4例,S2有1例,S3~S4 有1例。结果 肿瘤全部较完整切除。术中运用冷冻刀出血明显较常规少。结论 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氩氦刀进行冷冻处置,可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并可较完整地边缘切除巨大骶尾部肿瘤并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骶骨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文献报道在骨肿瘤中其发病率为 3 %~ 4% [1] ,较常见的原发性骶骨肿瘤为脊索瘤 ,其次为骨巨细胞瘤和神经鞘瘤。本文 3 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 ,均接受了手术切除 ,并进行了随访。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从 1 985年~ 1 996年 ,治疗 3 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 1例 ,最小年龄 1 3岁 ,最大年龄 5 7岁 ,平均 42 .3岁 ,脊索瘤 1 5例 ,骨巨细胞瘤 8例 ,神经鞘瘤 5例 ,动脉瘤样骨囊肿 2例 ,骨母细胞瘤及软骨肉瘤各 1例 ,均行手术切除 ,脊索瘤、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进行放疗 ,4例脊索瘤…  相似文献   

11.
刘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975-97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8月-2007年12月收治15例骶骨肿瘤患者资料,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6年。结果15例患者无术中死亡,2例出现局部复发;1例有原发肿瘤远处转移存活3年;8例术后膀胱功能、大便控制基本正常;2例术后出现切口缘坏死Ⅱ期清创局部皮瓣转位后愈合。结论骶骨肿瘤手术治疗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防治出血,注意保护神经,重建腰骶部稳定性,是保证肿瘤顺利切除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34例骶骨肿瘤的临床分析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陶松年,刘沛,范卫民,张国发关键词骶骨肿瘤,外科,手术中图号R738.1自1969年3月至1993年7月我院共收治骶骨肿瘤34例,现就诊断和治疗的有关问题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4例骶骨肿瘤中男性17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对出血控制的效果.方法 在骶骨肿瘤患者切除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10例,回顾骶骨肿瘤11例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术中出血量为(7388±706.99)ml,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3例,骶神经损伤有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1例.两组比较手术时间t=1.2127,P>0.05,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t=4.9446,P<0.001;并发症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骶骨肿瘤手术时,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相似文献   

14.
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骶骨肿瘤种类比较多 ,其中以脊索瘤最为常见 [1 ,2 ]。由于骶部神经血管密布 ,解剖关系复杂 ,术中涉及到的组织、器官很多 ,而手术结果又往往与二便功能有关 ,故对这种手术应认真对待。本文对骶骨肿瘤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我院 1978~ 1993年共收治骶骨肿瘤病人 43例 ,男 2 0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3岁 ,以 40~ 5 5岁居多。其中脊索瘤 2 7例 ,占 6 2 .8%,巨细胞瘤 2例 ,转移癌 2例 ,骨髓瘤、滑膜肉瘤、恶性畸胎瘤、神经纤维肉瘤、软骨瘤恶变、血管外皮肉瘤、脂肪肉瘤各 1例。良性的神经纤维瘤、神…  相似文献   

15.
陈文福  黎显瑞 《广西医学》2002,24(8):1181-1181
目的:探索骶骨肿瘤术前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骼内动脉或肿瘤供血动脉对减少术中失血失作用。方法:利用7例栓塞术24-48小时病例与6例不行栓塞而手术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骶骨肿瘤术前栓塞,对减少术中失血作用明显,手术视野显示清楚,对切除肿瘤有利。结论:骶骨肿瘤术前有绞海绵栓塞髂内动脉对减少术中失血作用明显,从而提了手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RI在骶骨肿瘤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0例经手术、活检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MRI检查,部分行CT和ECT检查.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各种骶骨肿瘤有不同发病年龄及MRI征象,基本征象包括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侵犯、骶管及骶孔扩大变形,MR I信号及强化方式的不同特点,病灶内钙化、髓腔浸润等等.结论 MRI在骶骨肿瘤影像学诊断中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多方位、多序列的成像特点及对周围软组织改变的高度敏感,能够清晰显示病变范围、提示肿瘤组成成份,在骶骨肿瘤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阳 《安徽医学》2011,32(7):1025-1028
骶管囊肿在医学文献中[1]又称骶骨脊膜囊肿、骶骨蛛网膜囊肿、骶骨神经根囊肿等,发病机制不明,1938年Tarlov首次报道骶管囊肿。该病往往累及骶2~3神经后支,或背侧神经节,MRI或椎管造影可以明确显示其部位和大小,有的为多发性,有症状的仅占1%。此病由于临床上较少见,并且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相似,故常被误诊或漏诊,需注意鉴别[2]。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一例原发性骶骨骨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该例患者最终通过在术中对肿瘤组织取样,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骶骨囊肿"。提示临床在原发性骶骨肿瘤的治疗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明确诊断,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MRI在骶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骶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56例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均经手术、活检病理或随访证实,其中脊索瘤7例,骨巨细胞瘤2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转移瘤25例,软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小圆细胞瘤1例,畸胎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白血病3例,淋巴瘤5例,骨髓瘤2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MRI检查,部分行CT、ECT检查。分析其MRI表现。结果各种骶骨肿瘤的MRI征象包括:病灶不同的中心位置及范围,MRI信号特点,骶骨破坏、骶管、骶孔扩大变形,软组织肿块、病灶内钙化及骨嵴形成,髓腔浸润。结论MRI是骶骨肿瘤的诊断的重要方法,其多断面成像对骶骨肿瘤显示清晰,结合磁共振新技术的使用,对骶骨肿瘤的诊断、治疗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津 《中国医疗前沿》2013,(19):65-65,80
目的:探讨骶骨区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48例骶骨区神经源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前方入路手术、后方入路手术及前后方联合入路手术。结果41例良性患者均采用边缘性切除,有1例死亡,40例中有37例保留了一侧骶神经。术后7例患者出现腔内积血,5例出现轻重不同的脑脊液漏。复发8例,5例死亡,无瘤生存2例。结论应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大小及良恶性情况决定骶骨区神经源性肿瘤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