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5例诊断为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治疗方法,并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较,更有利于患者双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功能,更符合人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右室流入道和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观察起搏参数、并发症、心电图QRS时限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右室流入道起搏组44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42例,分别观察两组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和6个月时的起搏参数、并发症、心电图QRS时限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不同时期起搏参数、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室流入道起搏组心电图QRS时限明显短于右室心尖部,心功能改善也显著优于右室心尖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功能改善随起搏时间延长呈逐步好转趋势,而心电图QRS时限不同时期时限较固定。结论采用右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其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RVOT起搏组(21例)和RVA起搏组(2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12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分别对病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等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12个月时,RVOT起搏组的LVEDD、LVESDI、VMD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LVEF均明显高于RVA起搏组(t=2.14-12.61,P〈0.05)。结论 RVOT起搏较RVA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三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D)功能,探索通过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CRT)的效果,并评价该方式下右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成单左心室起搏组和双心室起搏组,各15例。植入起搏器后优化两组起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房室间期(AVD)、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左心室舒张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的比例(LVFT/RR)、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前间隔与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差(SPWMD)的差异,评估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的疗效,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术前相比,单左心室起搏组与双心室起搏组患者术后12个月LVEF、TAPSE、LVFT/RR均增大,AVD、QRS时限、LVEDD、MRA、IVMD、SPWMD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双心室起搏组相比,术后单左心室起搏组AVD、TAPSE、LVFT/RR增大(P0.01);QRS时限、程控优化时间缩短(P0.01);起搏器电池预估寿命延长(P0.01);MRA减小(P0.05)。结论:RAAVD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均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前者在延长左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QRS间期及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面优于后者,且能缩短程控优化时间、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使用被动电极,固定简单,脱位率低,但其为非生理性起搏,易导致左右心室收缩失同步,继而产生左室扩大,射血分数(EF值)下降、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增加[1-2].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接近希氏束,基本保持了心室激动的生理顺序和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缩[3].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电极参数和心功能的变化趋势,选择更为有利的起搏方式。方法选取心尖部起搏21例和间隔部起搏21例,术时、12个月、24个月随诊,分别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起搏心电图测量Ⅱ导联QRS波时限、抽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起搏器程控仪记录阈值、阻抗、R波感知进行比较。结果间隔部组比心尖部组QRS时限和电极阻抗小,随起搏时间延长QRS时限、NT-proBNP、LVEDD增加、LVEF(%)下降,心尖部组表现较为明显。结论间隔部起搏QRS波较窄,LVEF(%)下降缓慢、LVEDD(mm)和NT-proBNP(pg/m1)升高缓慢,与心尖部起搏比较,心室同步性好、可延缓心功能减退,是右室起搏较好的选择部位。  相似文献   

7.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置入起搏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已有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但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目的:应用SF-36量表和超声心动图方法来评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2005-06/2007-09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行.对象:缓慢心律失常患者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62±18)岁.方法: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置入DDD(R)起搏器,心室电极采用主动固定电极置入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于置入前和置入后12个月用SF-36量表及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度.主要观察指标:①起搏器置入及起搏参数变化.②生活质量评分变化.③超声心动图评价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全部患者未出现置入并发症,随访12个月无电极移位、阈值增高;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治疗12个月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社会功能、生命力、心理健康和总的健康状况方面高于置入前(P均< 0.01),而情感角色的变化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 =0.125);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充盈时间高于置入前(P均< 0.01),Tei指数明显低于置入前(P < 0.01).结论:对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未出现置入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单纯左室起搏方式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建立12只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犬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行右心房一右室心尖部(RVA)、右心房-双心室(Bi—V)、右心房-左室(LV)起搏,起搏频率180次/分钟,每种起搏方式起搏前及起搏稳定15rain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机械延迟(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延迟(SP—wMD)、左心室12个节段达峰时问的标准差(Ts—SD)。【结果】单纯左室起搏时:与起搏前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LVEDd、IVMD、SPWMD、Ts—SD减小,LVEF增大,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双室起搏相比,上述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左室起搏方式能够改善心室不同步及心功能,可做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衰的一种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在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中,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4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QRS波形态和宽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和血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RVA组起搏心电图QRS时限增宽[(187.00±15.67)ms与(94.00±9.17)ms,t=15.98,P<0.05],LVEF下降[(53.70±1.34)%与(58.60±1.65)%,t=7.30,P<0.05],IVMD延长[(43.20±6.79)ms与(15.00±4.08)ms,t=7.75,P<0.05],BNP升高[(89.70±8.30)ng/L与(40.00±4.73)ng/L,t=16.44,P<0.05],而RVS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术后和RVA组相比,RVS组QRS时限缩短[(119.00±7.38)ms与(187.00±15.67)ms,t=12.42,P<0.05],LVEF增加[(57.00±2.00)%与(53.70±1.34)%,t=4.09,P<0.05],而IVMD缩短[(19.00±4.59)ms与(43.20±6.79)ms,t=7.94,P<0.05],BNP降低[(44.加±9.18)ng/L与(89.70±8.30)ng/L,t=11.62,P<0.05].结论 和传统的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RV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室5X部位及双室起搏心衰模型犬急性心功能及心室同步的影响。【方法】选取12只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模型犬,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行右心房一右室双部位(或双室)起搏,起搏频率180次/分钟,每种方式起搏前及起搏稳定15min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机械延迟(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延迟(SPWMD)、左心室12个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结果】右室双部位起搏:与起搏前相比,LVEDd、IvMD、SPWMD、Ts—SD减小,LVEF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O.05);与双室起搏相比,SPWMD、Ts—SD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Dd、IVMD、LVEF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改善室间不同步及心功能方面,右室双部位与双室起搏有近似效果,但改善左室内不同步前者不及后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心室起搏时左室右室电极安置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一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起搏,将左室电极安置在中心静脉,将右室电极安置在右室流出道,形成中心静脉+右室流出道方式起搏。结果 患者心尖部收缩期杂音消失,心电图QRS时间从0.15秒缩短0.14秒,心功能从Ⅳ级改善为Ⅱ级。结论 中心静脉+右室流出道方式起搏是双心室起搏的有效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右室流出道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2008 年第4 期)、PubMed、EMbase,同时检索CBM、CNKI、VIP 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 年1 月,收集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比较对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Cochrane 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Meta 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 个RCT,包括926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①左室射血分数:RVOT 组在3 个月和18 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RV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3.53,95%CI(1.02,6.04);WMD= 8.94,95%CI(7.35,10.52)]。② QRS 波时限:术后即时RVOT 组和RVA 组相比,QRS波时限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22.42,95%CI(–31.05,–13.80)],然而3 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 –13.88,95%CI(–29.75,2.00)]。③ 起搏参数:RVOT 组在术后即时的起搏阈值(V)高于RVA 组,而3 个月后,与RVA 组无差别。在感知阈值和阻抗方面,即时和术后3 个月时两者之间均无差异。 结论 相对于心尖部起搏,虽然短期内右室流出道起搏可以提高心脏功能,但长期结果仍有待于观察。限于目前研究对右室流出道起搏的长期结果报道不足,仍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右室流出道起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心室心尖部(RVA)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对患者体表心电图QRS时限、QT间期及Tp-e间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南京市鼓楼医院行射频消融的患者18例,术中将心室电极分别放置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及右心室心尖部,给予S1S2刺激,并测量S2刺激后体表心电图的QRS间期、QT间期和Tp-e间期。结果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同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后QRS时限明显缩短[(131.31±10.00)msvs.(156.40±13.16)ms,P<0.001],QT间期[(334.62±11.75)msvs.(351.09±20.13)ms,P<0.01]及Tp-e间期[(71.97±13.03)msvs.(83.48±14.81)ms,P<0.05)]也明显缩短,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QRS波时限、QT间期及Tp-e间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于左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57例因病窦综合症(SSS)行RVAP治疗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7±6)个月采用TDI检测左室12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作为同步化参数,并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根据术后TDI结果,分为同步组(36例)和不同步组(21例).同步组左室收缩末容积小于不同步组,射血分数则大于不同步组.且Ts-SD和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结论 长期RVAP可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和收缩功能减低,且前者是后者的主要原因.TD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对于左室同步性的影响与比较。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20例安置RVAP患者及20例安置RVOTP患者术后3个月行TDI检测,将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6个基底段收缩达峰时间差值、左室12个节段中任意两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最大差值作为同步化参数。结果 TDI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同步性参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AP会导致左室内收缩不同步,TD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心室同步,这是一种近似生理性的起搏方式,需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笔者探索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DDD模式下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行永久起搏器(双腔DDD)植入治疗的患者219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A组(RVA起搏)、B组(RVOT起搏),每组再根据患者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调取患者12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术后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起搏治疗前后各项起搏参数、起搏QRS波群时限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2个月,A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较术中均有回落,LVEF较术前降低,LAD、LVEDD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电极阻抗较术中有回落(P〈0.05),起搏阈值、R波振幅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LAD、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起搏QRS波群时限较A组显著缩短[(145.09±4.96)ms vs.(157.40±12.44)ms,P〈0.01]。对亚组进行分析发现:术前LVEF≥50%的患者,A、B两组仅LVEDD较术前有增大(P〈0.05),LVEF和LA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LVEF〈50%的患者,A组患者的LVEF较术前降低,LAD、LVEDD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的LVEF、LAD、LVED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经过12个月的起搏治疗,对术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RVOT起搏能提供接近生理性的心室激动顺序,维持心室肌电-机械活动同步化,对患者心功能的损害小;对术前心功能正常的患者,虽然RVOT起搏提供了更为协调的心室收缩,但在保护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阻止左心室重构方面并未显示出优于RVA起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具有安置电极方法简单、电极尖端易于固定的优点,但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引起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双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丧失,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1].近来临床多项回顾性研究证实,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顺序,并因此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心功能和增加房性心律失常.随着心室起搏比例的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及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性均增加,显示右室心尖部起搏的非生理性弊端[2~3].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单纯为保证最慢心率到目前日趋接近生理性的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接近房室水平,位于左右心室之间,此处起搏可使心室激动顺序接近生理状态,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4].从而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需安装起搏器的80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将患者分为R组(RVAP治疗,60例)与L组(LBBP治疗,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R组的阈值低于术后即刻及L组,阻抗、感知高于术后即刻及L组(P<0.05)。术后,两组的LAVI、LAEF、Tmsv-16-SD%、SNRT、CSNRT、SACT、AHREs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QLIPPv1.0评分均改善,且L组优于R组(P<0.05)。结论相较于RVAP,LBBP治疗SSS更有利于维持心脏机电同步性,可改善心功能和窦房结功能,减少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左室(LV)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DDDR模式起搏器植入的病窦综合征(SSS)患者64例,均为RVAP,在术前及术后(19±6)个月采用STE检测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心肌节段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TRS),并将前间壁/间壁和后壁/侧壁TRS的差值(TAS-POST)≥130 ms定义为左室收缩不同步.结果 根据术后STE结果,分为同步组(42例)和不同步组(22例),RVAP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为34%.同步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不同步组LVEF则显著减低,且TAS-POST和LVEF呈负相关(r=-0.81).结论 长期RVAP可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和收缩功能减低,STE是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