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分析骶骨倾斜移位与L_5S_1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选取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平均(45.39±1.30)岁;病程1~60个月,平均(12.64±2.19)个月。拍摄患者腰椎侧位X线片81张,测量腰椎曲度,L4-L5或L5-S1椎间隙的距离及腰骶角,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L_5S_1DH中女性患者的腰椎曲度明显大于男性患者[(22.18±8.62)°vs(16.17±4.97)°,P0.05]。LDH中腰椎曲度与腰骶角呈正相关性(R=0.48,P0.01,y=7.25+0.38x,P0.01);男性患者在L4,5DH中较明显(R=0.55,P0.05,y=5.80+0.43x,P0.01);女性患者在L_5S_1DH中尤为明显(R=0.74,P0.01,y=0.91x-5.30,P0.01)。L4,5DH中腰骶角与L4,5椎间隙之间呈正相关性(R=0.27,P0.05);而在L_5S_1DH中L_5S_1椎间隙与腰骶角无相关性(P0.05)。结论:骶骨倾斜移位与L_5S_1椎间盘退变之间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慢性顽固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新的认识理念与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骶髂关节紊乱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为慢性顽固性腰腿痛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认识理念和临床治疗途径。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研究1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例,男37例,女24例;年龄20~75岁;病程1~144个月。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18~76岁;病程0.5~240个月。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症状与体征,以及腰椎与骨盆在X线片的表现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计算骶髂关节紊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危险度;单因素危险度估计对自变量进行筛选,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1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88例合并有骶髂关节紊乱,骶髂关节紊乱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之一(OR=4.61,P=0.00);61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47例合并骶髂关节紊乱,髂骨旋转移位引起的髂嵴不平为L4.,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险因素(OR=11.27,P=0.00);68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41例合并骶髂关节紊乱,骶骨倾斜移位引起的腰骶角异常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险因素(OR=2.31,P=O.03)。结论:骶髂关节紊乱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二联症,二者相互影响且有因果关系,任何一方的发生是另一方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共同存在于腰腿痛疾病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机体的衰老,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逐渐出现并进行性加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椎间盘异常的应力负荷、营养代谢障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活性增高、细胞因子的激活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方法在IVDD的研究中逐渐广泛的使用,使得生物力学与IVDD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研究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引起单纯单侧感觉或运动异常时突出髓核在MRI上的分布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2例单节段L4/L5椎间盘突出并单侧单纯感觉或运动异常的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为运动异常组(A组)和感觉异常组(B组),分别将2组突出髓核的的外侧缘、内侧缘、突出最顶点在横向位上赋值,将突出最顶点在矢状位上赋值,比较2组间赋值的差异。结果 B组突出髓核的外侧缘及突出最顶点,突出髓核的最内侧缘较A组更偏向有症状侧,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B组突出最顶点的矢状位赋值较A组的大。结论感觉异常患者较运动异常患者的突出髓核更偏向受压迫的神经根,且突出髓核在矢状位上更大。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退变的因素众多,生物力学是目前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力学与椎间盘退变关系密切,可在椎间盘退变基础上进一步加速退变发生进程。生物力可直接使软骨终板发生细胞凋亡并出现Modic退变,也可间接影响椎间盘营养途径。生物力影响椎间盘细胞生物代谢平衡,使细胞内蛋白多糖、胶原纤维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发生变化,改变椎间盘生物学功能,从而进一步加快椎间盘退变发生进程。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退变的因素众多,生物力学是目前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力学与椎间盘退变关系密切,可在椎间盘退变基础上进一步加速退变发生进程。生物力可直接使软骨终板发生细胞凋亡并出现Modic退变,也可间接影响椎间盘营养途径。生物力影响椎间盘细胞生物代谢平衡,使细胞内蛋白多糖、胶原纤维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发生变化,改变椎间盘生物学功能,从而进一步加快椎间盘退变发生进程。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日常活动中腰椎间盘常常承受力学负荷。腰椎椎间盘内静水压平卧休息位最低(202.650~303.925KPa),弯腰前屈抬重物时增高(接近3039.75KPa)。搬运重物的体力劳动者、长时间坐位工作者在病理学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显著;从事机床、卡车司机及搬运重物的职业是下腰痛及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且患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是一般成人3倍。  相似文献   

8.
L5-S1椎间盘侧后方穿刺路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三维软件对腰骶椎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穿刺过程模拟,探讨C臂X线机下确定腰5-骶1(L5-S1)椎间盘侧后方个体化穿刺路径的方法。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得16例患者俯卧位腰骶部的薄层扫描数据,在Mimics、3DMAX软件中重建腰椎三维结构及虚拟穿刺针,在计算机上进行L5-S1椎间盘侧后方穿刺路径的模拟,寻找在C臂X线机下确定穿刺参数的方法。结果经术前模拟评估,11例预计能穿刺至P5区,3例预计仅能穿刺至P4区或P6区,2例无法寻找理想穿刺路径;手术结果为穿刺至P5区13例,穿刺至P4区、P6区各1例,1例失败。结论在患者个体化骨骼模型基础上进行的穿刺模拟过程逼真可靠,模拟的穿刺参数能较准确地指导实际操作,其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对于提高实际穿刺成功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退变的因素众多,生物力学和椎间盘营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长期过高和过低的压力负荷均为椎间盘退变的病因之一,生物力可影响椎间盘营养途径,近年研究证实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的椎间盘营养供应减少可能是启动椎间盘退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L5/S1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1月,采用改良PEID治疗L5/S1节段LDH患者35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6、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术中出血量为5 ~ 20(12.6±3.2)mL,手术时间为39 ~ 89(67.1±11.3)min,住院时间为2 ~ 5(3.1±0.7)d。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疗效优2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4%。所有患者未见神经根损伤及硬...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后方双侧斜向螺钉,轴向螺钉联合后方双侧斜向螺钉和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探索轴向螺钉联合后方双侧斜向螺钉是否满足L5/S1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的要求。方法取9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生前无脊柱疾病史),进行骨密度测量,排除骨质疏松病变;并进行X线扫描,排除解剖学异常。剔除标本上的肌肉组织,保留椎间盘、韧带及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将标本随机分为后方双侧斜向螺钉组(A组)、轴向螺钉联合后方双侧斜向螺钉组(B组)及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组(C组)。用牙托粉对标本L5和S1端椎体部分包埋,在生物力学机上完成前屈后伸、左右侧曲及轴向旋转实验。记录施加载荷时椎体前屈后伸、左右侧曲条件下的位移和轴向旋转的角度,完成9具标本的测试与记录。所有的测量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前屈后伸实验中,载荷范围内3组椎体的位移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载荷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发现,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侧曲实验中,载荷范围内3组椎体的活动度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载荷下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轴向旋转实验中,扭矩范围内3组旋转角度随扭矩的增加而增加,在最大扭矩下分析各组旋转角度,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轴向联合后方双侧斜向螺钉内固定能够达到与椎弓根钉棒系统接近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后方双侧斜向螺钉在左右侧曲及轴向旋转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生物力学特性,联合应用轴向螺钉可使L5/S1获得更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3种不同脊柱旋转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180例收治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坐位定点旋转组、侧卧位斜扳组和仰卧位旋转组,每组60例。最终剔除和脱落10例,纳入统计坐位定点旋转组57例,侧卧位斜扳组57例,仰卧位旋转组56例。各组的年龄、性别、BMI、节段性放射痛、直腿抬高痛、部分神经功能缺失、突出节段及类型、SF-36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隔日1次,3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疗程结束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SF-36躯体疼痛指数(BP)、躯体功能指数(PF)和ODI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BP、PF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ODI得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明显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中医"骨错缝"病机理论运用3种不同脊柱旋转手法均能有效、安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且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腰椎椎弓根形态(长度及角度)与L4/L5和L5/S1节段椎板间及椎间孔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L4/L5或L5/S1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腰椎正侧位X线片上L4/L5和L5/S1节段椎板间的最大高度和宽度,在CT上测量椎弓根长度和角度、椎间孔最小高度和宽度,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多元相关性来确定相关变量对椎间孔及椎板间大小的独立影响。结果 2组L4~S1椎弓根长度、L4/L5及L5/S1节段椎间孔和椎板间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1椎弓根外展角小于对照组;研究组L4椎弓根头倾角低于对照组,S1椎弓根头倾角高于对照组;研究组L4与L5、L5与S1椎弓根头倾角差值低于对照组;研究组L4/L5和L5/S1节段椎间孔宽度、椎板间宽度小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椎板间高度和宽度及椎间孔高度呈负相关,椎弓根外展角与椎板间宽度呈正相关,椎弓根长度与椎间孔宽度呈正相关,相邻腰椎椎弓根头倾角差值与椎间孔宽度呈正相关,椎板间宽度与椎间孔宽度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椎弓根长度及角度与椎板间及椎间孔大小独立相关,L5、S1椎弓根外展角与椎板间宽度显著正相关,L5椎弓根头倾角与L4/L5及L5/S1椎间孔高度显著负相关;相邻腰椎椎弓根头倾角差值与椎间孔宽度显著正相关。结论 椎板间及椎间孔高度和宽度会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变小,椎板间宽度随着L5、S1椎弓根外展角度增大而变大,L5椎弓根头倾角越大,相邻椎间孔高度越小;相邻椎体椎弓根头倾角差值增加,椎间孔宽度增大。椎弓根角度和长度影响椎板间及椎间孔的大小,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手术难度和手术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高度与椎间孔相关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腰椎间盘高度丢失、造成腰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压迫的形态学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6具正常成人腰椎解剖标本(L1-S1),腰椎间盘正常自然高度为对照组(A组);用同一标本行腰椎间盘切除,椎间隙分别插入4、3、2和1mm厚度的硅胶垫片,并且轴向施加压力,为4个实验组(B、C、D、E组)。然后动态观察和测量腰椎间孔大小与神经根受压迫的情况。结果直接观察和测量结果显示A组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的上1/2;脊神经前根直径由L1(1.1±0.3)mm逐渐增大到L5(2.0±0.9)mm;脊神经后根直径由L1(2.0±1.1)mm逐渐增大到L5(3.8±0.4)mm;背根神经节最大直径由L1(3.9±0.8)mm逐渐增大到L5(7.1±0.9)mm。在椎间孔矢状面上脊神经前根位于背根神经节的腹侧5或7点钟处。B组全部腰椎间孔矢状径缩小,但是神经根未受压迫。C组L3,4、L4,5和L5S1椎间孔出现垂直狭窄,椎间盘膨出将神经根向头侧抬起,上位椎体的椎弓根下缘下移,神经根和脊神经节受到垂直方向压迫。D组L4,5和L5S1神经根和脊神经节受到来自前方的腰椎间盘和后方黄韧带以及下位腰椎的上关节突的横向压迫。A组与E组相比较,神经根袖与硬膜囊的夹角L3由33.6°±6.5°增大到39.7°±7.1°,L4由29.3°±7.5°增大到40.1°±5.2°和L5由20.1°±5.3°增大到46.2°±7.3°。结论下腰椎间盘高度≤3mm可以作为椎间孔狭窄诊断的参考标准。对于非手术失败的病例,手术行椎间孔减压,恢复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稳定性是治疗椎间孔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任大伟  李清  贾涛  何胤 《骨科》2018,9(6):445-450
目的 对比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固定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退变性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82例退变性L5/S1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所有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8例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术(Dynesys组),44例采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组)。比较两组术后1、3、6、12、24个月评估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结果 末次随访时,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ynesys组和TLIF组L5/S1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分别从7.5°±2.6°降至5.2°±2.4°和7.2°±2.3°降至0°(P<0.05)。L4/5的ROM分别从8.6°±2.8°增至10.1°±2.6°和8.4°±2.5°增至12.5°±2.9°(P<0.05)。Dynesys组和TLIF组发生L4/5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lation, ASD)的例数分别为2例(5.25%)和11例(25.00%)。末次随访时,两组ROM和A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ynesys与TLIF治疗退变性L5/S1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TLIF比较,Dynesys有利于保持ROM和减少ASD的发生,可作为退变性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设计一种新的L4/L5节段椎弓根螺钉进针点的定位方法,并评估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椎间融合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L4/L5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其中53例(观察组)采用新的进针点定位法(选择横突上缘下方4 mm与上关节突外缘交点处作为进针点),45例(对照组)采用人字嵴法进行进针点定位。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置钉准确率、置钉前切口显露时间、螺钉与椎弓根皮质关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共置入螺钉212枚,对照组置入180枚。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置钉准确率、螺钉与椎弓根皮质关系、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钉前切口显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4/L5节段置入椎弓根螺钉,以椎体横突上缘下方4 mm与上关节突外缘交点处作为进针点,可获得与人字嵴定位法相同的置钉准确率和安全性,并可减少置钉前切口显露时间。  相似文献   

17.
人工腰椎间盘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应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人工腰椎间盘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应力分布。方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MSC MARK,建立人工椎间盘及L4-5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并赋予各自生物材料特性,然后模拟腰椎节段的运动,研究人工椎间盘的应力分布。结果 建立了具有相应力学特性人工椎间盘和L4-5运动节段的模型。人工椎间盘的应力分布特点为:(1)在所有的运动状态中,滑动核及盖板的中心部位承受的应力最大,其次为滑动核在运动状态下偏向的部位;(2)滑动核及盖板上表面承受各自的下表面2-3倍的应力;(3)在所有的运动状态中,压缩状态下滑动核和盖板的中心部位承受的应力最大。结论 建立人工腰椎间盘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其应力分析是可行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阳性神经纤维在腰椎间盘中的出现及分布,以探讨其在椎间盘退变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16例患者的21个病变腰椎间盘和来自于新鲜尸体的12个正常对照椎间盘,行组织学检查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SP阳性神经纤维偶见于正常椎间盘,在病变椎间盘内可见较多的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阳性神经纤维数量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和SP阳性神经纤维数量有明显的相关性,SP可能作为神经炎性介质加速了腰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