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布、低位B-Lynch缝合术、Bakri球囊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采用宫腔填纱23例(A组)、低位B-Lynch缝合绑扎子宫止血57例(B组)、Bakri球囊填塞30例(C组)进行对比,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小时总出血量、产褥病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位B-Lynch缝合术比宫腔填纱及Bakri球囊填塞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至24小时出血量少。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控制出血量非常重要,与宫腔填纱止血及Bakri球囊填塞比较,低位B-Lynch缝合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59-62
目的探讨Bakri球囊填塞术与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其中352例应用Bakri球囊填塞术,125例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对两组一般情况、止血效果、愈后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akri球囊填塞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术后24 h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值、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48 h血红蛋白下降值、自体血回输量及血浆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功率为89.49%,子宫切除5例,对照组成功率为82.40%,子宫切除7例。结论 Bakri球囊填塞术止血较宫腔纱条填塞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中具有简单易行、止血效果好、成功率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岑丹洁  韦美秋 《海南医学》2010,21(18):59-60
目的分析宫腔填塞纱布条术及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用宫腔填塞纱布条术止血,7例用B-Lynch缝合术止血。结果两者术后均无副作用,宫腔填塞纱布条术止血成功率为80%,B-Lynch缝合术止血成功率为100%。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术及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方法简单、安全、有效,B-Lynch缝合术止血效果优于宫腔填塞纱布条术,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特别是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akri球囊填塞在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的价值。方法:5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行宫腔Bakri球囊填塞法止血(球囊组)22例,行B-lynch缝合加宫腔填纱术止血(缝合组)36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球囊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较B-lynch缝合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2 h出血量及球囊或纱布取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术后发热有6例,球囊组无术后发热。缝合组有1例行子宫切除。结论:Bakri球囊操作简单、止血快,能有效控制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不易导致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Bakri球囊与宫腔填塞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简称:宫腔填纱动脉结扎)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产后出血63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Bakri球囊组33例和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30例。Bakri球囊组用Bakri球囊止血,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用宫腔填纱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止血;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人数、子宫切除率的差异。结果 Bakri球囊组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数明显低于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P0.05),手术时间也明显低于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P0.05),术后24 h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kri球囊组全部止血成功,但宫腔填纱动脉结扎组两例术后需行子宫动脉栓塞;两组均无子宫切除。结论 Bakri球囊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掌握操作技巧可缩短球囊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对术后出现的大出血可随时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B-Lynch缝合术与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子宫上行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嵩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2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10例)与研究组(110例)。对照组接受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上行动脉结扎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子宫上行动脉结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24 h出血量、止血成功率、出血性恶露时间和产褥病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出血性恶露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血成功率(98.18%)高于对照组(90.00%)(P<0.05);两组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上行动脉结扎术相比,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子宫上行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可减少24 h出血量,缩短出血性恶露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处理方式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为产后出血防治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止血时机分为高危产后出血组(n=108)及产后出血组(n=96),并按照其处理方式分为Bakir球囊填塞组(n=74)、B-Lynch缝合组(n=130)。记录两组产妇止血效果及子宫复旧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两组产妇住院时间、产后感染率、子宫复旧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kir球囊填塞组手术时间低于B-Lynch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产后出血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均低于产后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例产妇中,188例(92.16%)止血成功,16例(7.84%)止血失败,其中1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3例行子宫切除术。存在混合因素的产妇,其止血失败率高于无高危因素者、存在子宫因素者、存在胎盘因素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kir球囊填塞操作耗时更短,适用于应急止血。同时,需重视合并混合因素产妇的早期产后出血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球囊、纱条填塞以及B-Lynch缝合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内我院妇产科接收的90例产后出血产妇,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甲(宫腔球囊)乙(纱条填塞)丙(B-Lynch缝合)组;每组30例产妇,对比分析三种治疗模式下产妇止血情况。结果甲乙丙进行比较之后,甲组产妇的止血情况明显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采用宫腔球囊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产妇产后出血量,还可以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在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PPH)中的临床疗效,为PPH救治提供保障。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难治性PPH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经一线药物止血无效,联合Bakri球囊和纱条宫腔填塞进行干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Bakri球囊宫腔填塞止血效果欠佳2例,经再次注入生理盐水充盈球囊,给予米索前列醇及沙袋腹部加压,加行子宫动脉结扎最终控制PPH,止血成功率达96.23%。纱条宫腔填塞止血失败9例,采用侵入性治疗2例;7例在延长填塞时间、加强一线药物治疗、补充凝血因子后达到止血效果,一次性止血效率79.55%。所有病例救治成功,子宫复旧及切口愈合良好。结论:使用一线药物联合Bakri球囊干预对于控制难治性PPH疗效显著,术后及产褥期感染病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腔球囊压迫、子宫动脉结扎和B-Lynch缝合在剖宫产术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剖宫产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11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情况采用宫腔球囊压迫、子宫动脉结扎和B-Lynch缝合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产后出血,当一种手术方法不能有效止血时术者根据经验选择两者之间的联合方式治疗产后出血,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一手术组和联合手术组(子宫动脉结扎+B-Lynch捆绑、子宫动脉结扎+球囊压迫、球囊压迫+B-Lynch捆绑);其中单一手术组又分为宫腔球囊压迫组、子宫动脉结扎组和B-Lynch捆绑组3个亚组。分析比较3种手术方式单用和联用的临床效果。 结果 宫腔球囊压迫组止血成功率为92.31%,高于子宫动脉结扎组的止血成功率(63.49%)和B-Lynch缝合组止血成功率(61.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宫腔球囊压迫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子宫动脉结扎组和B-Lynch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组在术中出血量、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24 h血红蛋白变化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合并休克方面均少于联合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在24 h血红蛋白变化量、切除子宫、术后转ICU、产褥感染、恶露持续时间和子宫复旧方面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球囊压迫止血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可以考虑作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选手术方案。当一种手术方案不能有效止血时,要及时采用联合手术方案,这并不增加产妇后期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球囊压迫宫腔联合B-Lynch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伟  刘芳 《海南医学》2014,(3):413-415
目的 评估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或不联合B-Lynch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 256例分娩产妇资料,其中20例严重产后出血对常规治疗无效者使用了Bakri球囊,以避免子宫切除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20例使用Bakri球囊作为治疗一线选择患者中,12例单独应用球囊治疗成功,6例应用Bakri球囊联合B-Lynch术,共有18例成功使用了球囊作为治疗手段,成功率为90%.结论 Bakri球囊与B-lynch术联用可能优于二者分别单独使用,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该技术,以扩大样本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子宫动脉结扎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官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间88例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动脉结扎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官腔纱布填塞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结扎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组术后2h阴道流血量、术后24h阴道流血量均显著低于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在行子宫动脉结扎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akri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并对其止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2015 年9 月该院收治的因难治性产后出血使用Bakri 球囊治疗的患者,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对其止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该研究应用Bakri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患者共91 例,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前置胎盘、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植入。止血成功82 例,成功率为90.1% ;止血失败9 例,失败率9.9%。9 例失败患者中胎盘植入残留胎盘出血、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未纠正、球囊脱出或注液不足是失败的因素。结论 Bakri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应用相对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实时观察出血量,有效治疗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后出血伴休克、DIC ;球囊放置不当或注液不足是引起放置球囊失败的主要原因,预防性应用Bakri 球囊导管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止血方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以及止血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71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宫腔纱布填塞35例,宫腔阴道球囊压迫25例,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11例。将71例产妇按止血方法不同分为纱布填塞组(纱布组)、球囊压迫组(球囊组)和动脉栓塞介入组(介入组),再按填塞治疗(包括纱布填塞和球囊压迫)的方式分为单纯填塞治疗组(填塞组)、填塞联合介入治疗组(填塞+介入组)以及填塞联合子宫切除(填塞+子宫切除组)3组。分别对各组的术中情况,术后发热、术后治疗等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止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71例产妇产后出血量1 100~8 000 mL,止血成功64例,止血失败行子宫切除7例。止血方式不同的3组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填塞方式不同的3组比较显示,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为填塞+子宫切除组最多(P < 0.01),填塞+介入组次之(P < 0.01),填塞组最少(P < 0.01和P < 0.05);输注红细胞悬液和血浆量方面,填塞+子宫切除组均高于填塞+介入组和填塞组(P < 0.01),填塞+介入组和填塞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情况比较显示,纱布组的术后发热时间高于球囊组和介入组(P < 0.05),球囊组和介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按填塞组、填塞+介入组、填塞+子宫切除组次序逐渐增加(P < 0.05~P < 0.01)。对64例止血成功的产妇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胎盘植入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止血失败的危险因素(P < 0.01)。结论宫腔纱布填塞止血和球囊压迫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球囊压迫止血可减低产褥感染发生率;合并胎盘植入,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时,填塞和介入的止血方式多难以奏效,需要尽快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止血作用。方法对89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89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经按摩压迫子宫、药物等治疗无效,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止血成功。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简单、安全、有效,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规止血法无效后首选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燕 《吉林医学》2012,33(25):5403-5404
目的:探讨卡前列腺素(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47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常规治疗26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21例(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组),常规治疗采用反复按摩子宫,缩宫素局部和全身应用,热盐水纱布宫腔压迫止血,出血部位局部"8"字缝合及止血药物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等传统方法止血;21例是在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治疗短时间内无效后宫体注射欣母沛及改良式B-Lynch缝合。两组产妇年龄、产次、孕周、妊娠并发症构成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结论:欣母沛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方式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式,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彭晓梅  王海英   《四川医学》2017,38(10):1125-112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探讨网压晨笛式缝合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且发生产后出血的5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网压晨笛缝合术组与改良B-Lynch缝合术组,各2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和并发症状况。结果网压晨笛式缝合术手术时间稍长,而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恶露量均小于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未发生再次大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疼痛、肠粘连、感染与组织坏死的发生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压晨笛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无需复杂的医疗技术和特殊器械,具有成功率高,止血效果好的特点,与改良B-Lynch缝合术相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