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观察耳复康口服液对肾上腺素致急性血瘀症小鼠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脑得生片组(1.35 g·kg-1),高(30 ml·kg-1)、中(15 ml·kg-1)、低(7.5 ml·kg-1)剂量耳复康口服液组,用微循环仪观察正常小鼠给药1 h后毛细血管开放数。尾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造成耳廓微循环障碍,观察造模后2 min小鼠的毛细血管开放数及血流情况。结果:和模型组相比,高、中、低剂量耳复康口服液对正常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无明显影响(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耳复康口服液可显著改善肾上腺素致小鼠耳壳微循环障碍模型微循环血流情况(P<0.05或P<0.01),可明显对抗肾上腺素所致小鼠耳壳微循环障碍模型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的减少(P<0.05)。结论:耳复康口服液有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郎彤  戴晓莉  薛云 《药学研究》2018,37(4):201-202,233
目的 观察单次静脉和腹腔注射给予丹参注射液后对小鼠产生的毒性。方法 采用经典半数致死量(LD50)法进行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动物分组后以不同的剂量静脉或腹腔注射给药1次,药后观察小鼠反应,检测体重和死亡率,连续观察14 d后剖检,观察主要脏器的病变。结果 丹参注射液小鼠单次静脉和腹腔注射给药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2 g·kg-1和6.3 g·kg-1。死亡小鼠毒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俯卧不动、抽搐、呼吸困难,昏迷、尿失禁继而死亡。结论 丹参注射液大剂量腹腔和静脉注射可致小鼠全部死亡,但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65和129倍,安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附子新型炮制品与传统炮制品中乌头碱类水平及强心作用,为附子炮制工艺改进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HPLC)色谱法测定生附子及黑顺片、高温片、高压片、微波片4种附子炮制品及其煎煮液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水平;应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法,测定附子4种炮制品对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的影响,分析其强心作用。结果 与生附子比较,附子经炮制后,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减低,单酯型生物碱逐渐增加;与黑顺片比较,高压片中生物碱得到最大限度保留,单酯型生物碱水平高于黑顺片,双酯型生物碱水平较低,说明附子高压炮制是一种“低毒高效”的工艺;而高温片和微波片中单、双酯型生物碱水平均有所降低,其成分有一定的流失;4种炮制品煎煮液中6种生物碱溶出率与炮制品中生物碱水平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4种炮制品均能够显著升高离体大鼠心脏的HR、LVSP、±dp/dtmax,降低LVEDP,且呈一定剂量相关性;与黑顺片组比较,3种新型炮制品HR、LVSP、LVEDP、±dp/dtmax均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剂量下,高压片中HR、LVSP、±dp/dtmax值最高,LVEDP值较低。结论 附子高压炮制工艺是一种“高效低毒”炮制工艺,且强心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苦参及苦参碱对小鼠肝脏毒性及神经行为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苦参1.5,15 g·kg-1剂量组,苦参碱10,40 mg·kg-1剂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灌胃60 d;首次给药前和末次给药后测定小鼠自主活动及爬竿法平衡协调能力,末次给药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小鼠体质量降低、自主活动数减少,平衡协调能力下降;各给药组AST、ALT、AKP活性均有差异,其中苦参1.5 g·kg-1,苦参碱10,40 mg·kg-1组AST、ALT、AKP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肝组织SOD活性无明显变化,MDA含量显著上升。结论 小鼠连续灌胃苦参及苦参碱可引起肝脏毒性和神经行为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了解缬草镇静催眠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提供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缬草挥发油急性毒性实验,了解挥发油毒性的大小,确定药效实验剂量。采用镇静催眠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缬草挥发油与水提物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小鼠灌胃缬草挥发油的LD50为278.99 g·kg-1(以生药计),从而确定药效试验的给药剂量为高剂量组(85.71 g·kg-1)、中剂量组(57.14 g·kg-1)和低剂量组(28.57 g·kg-1);缬草镇静催眠药效学实验表明,缬草挥发油可促进小鼠入睡效率,延长小鼠睡眠时间;水提物仅可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与水提物相比,缬草挥发油能有效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缬草挥发油的镇静催眠效果明显优于其水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比较活犀角与犀角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活犀角是否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甲醛法、大鼠热板法和热刺痛仪比较活犀角与犀角的镇痛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活犀角3个剂量组(0.35,0.7,1.4 g·kg-1)均能明显延长醋酸引起小鼠扭体的潜伏期(P<0.05或P<0.01),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0.05或P<0.01),犀角3个剂量组(0.35,0.7,1.4 g·kg-1)能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第2次给药后,活犀角高剂量组(1.4 g·kg-1)和犀角高,中剂量组(0.7 ,1.4 g·kg-1)大鼠的痛阈有较明显的延长(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活犀角和犀角3个剂量组(0.175,0.35,0.7 g·kg-1)均能显著减少甲醛引起的小鼠第二时相的镇痛作用(P<0.01);活犀角的3个剂量组(110,220,440 mg·kg-1)和犀角高剂量组(440 mg·kg-1)给药前后的痛阈变化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活犀角在镇痛方面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使用。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微循环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卢美娇  李钦  任娟  张信岳 《中国药业》2006,15(11):29-3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YXY)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微循环障碍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YXY 60 mg/kg组、30 mg/kg组、15 mg/kg组),均静脉注射给药.在WX-6微循环显微测试仪上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5,15,30 min时小鼠耳廓毛细血管数、细静脉及细动脉管径、细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结论YXY在15~60 mg/kg剂量范围内静脉给药,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毛细血管数,扩张细静脉、细动脉管径,加快细动脉血流速度,显示有明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佳芷  陈科力  严绪华  李娟 《中国药师》2014,(10):1631-1633
摘 要 目的: 研究龙蔓藤茶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龙蔓藤茶高剂量组37.80 g·kg-1、中剂量组12.60 g·kg-1、低剂量组6.30 g·kg-1及降脂药物组(180 mg·kg-1),连续给药30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 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各给药组体质量增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模型组实验后的TC和TG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给药30 d后,与模型组比较,龙蔓藤茶37.80 g·kg-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高脂饲料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P<0.05)。结论: 龙蔓藤茶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婉卿  王雷  王伟 《药学研究》2019,38(2):76-79,124
目的 探索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挥发油的急性毒性。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脑复康组,石菖蒲挥发油低剂量100 mg·kg-1、石菖蒲挥发油中剂量150 mg·kg-1、石菖蒲挥发油高剂量组300 mg·kg-1共6组,每组各设10只动物。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的方法制备记忆障碍模型。造模前,石菖蒲挥发油各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造模后,Morris 法测试小鼠120 s内在水中的潜伏期、平台停留时间以及平台停留次数。此外,预实验确定0%和100%死亡率剂量,然后按照预实验结果设置不同剂量进行实验,观察动物反应,确定LD50和LD50 95%。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潜伏期明显增长,平台持续时间和进入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减少。石菖蒲挥发油均能显著提高平台持续时间和进入平台次数,减小小鼠潜伏时间。石菖蒲挥发油的LD50为154.9 g·kg-1,LD50 95%的可信限为141.3~169.8 g·kg-1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石菖蒲挥发油毒性甚小,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观察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的抗炎作用,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1·d-1)、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高(6 g·kg-1·d-1,以生药计)、中(3 g·kg-1·d-1,以生药计)、低(1.5 g·kg-1·d-1,以生药计)剂量组,每组10只,各实验组连续灌胃给药3 d,2次/d,给药间隔不低于4 h,模型组给与等体积0.5%CMC-Na溶液;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小鼠热刺激反应实验观察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的镇痛作用,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布洛芬组(250mg·kg-1·d-1)、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高(6 g·kg-1·d-1,以生药计)、中(3 g·kg-1·d-1,以生药计)、低(1.5 g·kg-1·d-1,以生药计)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方法同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各剂量组可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抑制醋酸诱导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5或P<0.01)。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各剂量组可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P<0.01),高、中剂量组还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扭体潜伏期(P<0.01)。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高、中剂量组的热板痛阈值较模型组增加(P<0.05或P<0.01)。结论:芍甘附子汤配方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疏肝调脂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肝肾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复合酒饮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2周后大鼠灌胃给予疏肝调脂方(0.66,1.32,2.64 g·kg-1),每天1次,连续6周。观察给药前后各组大鼠的一般体征;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采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测定大鼠尾部微循环血流量。结果 疏肝调脂方3个剂量均能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一般体征,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及AI,升高尾部微循环血流量(P<0.05或<0.01);1.32 g·kg-1能降低血清ALT活性(P<0.05);1.32,2.64g·kg-1能降低血清CR含量(P<0.05)。结论 疏肝调脂方可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及微循环血流量,提示其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肝肾损伤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乌药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乌药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 乌药提取液以生药4,2,1 g·kg-1连续灌胃给予小鼠30 d,测定给药后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对Con 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抗体生成细胞数;以生药2,1,0.5 g·kg-1灌胃给予高脂饲料致实验性脂肪肝的SD大鼠,连续给药21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乌药4和2 g·kg-1均能显著提高胸腺指数和Con 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抗体生成细胞数;4和1 g·kg-1能显著增加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乌药2 g·kg-1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LDL-C、ALT、AST水平,1 g·kg-1能显著降低血清TC、AST水平。结论 乌药能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对大鼠因喂饲高脂饲料致实验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降脂和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天山假狼毒炮制前后的急性毒性变化及其体内外组分的改变。方法 将小鼠分为生药组1(60.6 g·kg-1)、生药组2(75.75 g·kg-1)、生药组3(90.9 g·kg-1)、生药组4(106.05 g·kg-1)、生药组5(121.1 g·kg-1)、炮制组1(58.6 g·kg-1)、炮制组2(73.25 g·kg-1)、炮制组3(87.9 g·kg-1)、炮制组4(102.55 g·kg-1)、炮制组5(117.2 g·kg-1)(均按生药计),分别灌服不同浓度的天山假狼毒生药及炮制品提取物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及动物死亡情况,计算LD50。利用UPLC-Q/TOF-MS测定天山假狼毒生药、炮制品及其含药血清总离子流图,分析各部组分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 天山假狼毒生药提取物LD50=91.465 g·kg-1,95%置信区间为83.929~98.680 g·kg-1。天山假狼毒炮制品提取物LD50=104.900 g·kg-1,95%置信区间为95.584~122.774 g·kg-1(均按生药计)。死亡动物解剖仅见肝脏颜色变深,其他脏器肉眼未见明显改变。生药经炮制后7个成分峰面积减小,3个成分未出现。相较于炮制品,生药含药血清中的代谢成分或移行成分明显更多,且炮制品入血成分色谱峰明显小于生药。结论 炮制可明显降低天山假狼毒急性毒性,这种减毒作用与天山假狼毒部分成分含量的降低或消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补骨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水提物的急性毒性特点及差异。方法 将昆明小鼠分为补骨脂生品组、清炒组、盐炙组、雷公组及酒浸组等不同浓度组和对照组共36组,各组小鼠以0.04 mL·g-1单次灌胃给药并观察14 d,检测小鼠体质量、血清生化、死亡率,计算LD50值等,研究补骨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差异。结果 不同方法给药前小鼠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给药组第1天部分小鼠体质量有一定的下降;生品组、清炒组、盐炙组、雷公组、酒浸组LD50值分别为含生药63.20,56.92,51.95,88.61,59.02 g·kg-1。与对照组相比,雄性小鼠生品组血清ALT、TBA水平显著增加;清炒组血清ALT、AST、TBA显著增加,AL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盐炙组、雷公组和酒浸组血清ALP、ALT、AST、TBA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雌性小鼠生品组、盐炙组、雷公组和酒浸组血清ALP、ALT、AST、TBA水平显著增加;清炒组血清ALT、AST及TBA水平显著升高;所有组TP水平显著降低。病理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肝脏均未见异常;生品组、清炒组、盐炙组、雷公组及酒浸组小鼠肝脏出现肝细胞空泡样变,伴有肝细胞糖原变性、肝细胞胞浆疏松,部分出现小叶中央型肝细胞肥大等病理性改变;生品组与其他炮制组相比致小鼠肝脏损伤程度:生品组>酒浸组>清炒组>盐炙组>雷公组,其中酒浸法致肝脏病变程度最大,而雷公法最小。结论 补骨脂通过不同方法炮制后其毒性有所不同,以LD50判断,雷公法炮制品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克白颗粒镇静抗疲劳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克白颗粒的镇静抗疲劳作用。方法 小鼠灌胃给予克白颗粒2.26,4.52,9.04 g·kg-1,观察克白颗粒对小鼠神经系统、游泳时间以及缺氧耐受能力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克白颗粒对小鼠一般行为学及自主活动没有显著影响,9.04 g·kg-1克白颗粒能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潜伏期时间和睡眠时间,并且能延长小鼠的耐缺氧时间(P<0.05),4.52,9.04 g·kg-1的克白颗粒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0.01)。结论 克白颗粒具有一定的镇静和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乐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及胃组织黏膜炎症指标、胃腺体厚度、腺体数量、壁细胞及主细胞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造模法采用主动免疫+去氧胆酸钠和30%~60%乙醇联合刺激复制CAG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胃乐煎高剂量(10.60 g.kg 1)、中剂量(5.30 g.kg 1)、低剂量(2.65 g.kg 1)组、养胃舒(4.0 g.kg 1)阳性对照组及CAG模型(生理盐水10 mL.kg 1)组,实验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相应药物6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取血检测胃泌素,取胃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胃组织黏膜炎症指标、胃腺体厚度、腺体数量、壁细胞及主细胞的情况。结果胃乐煎对CAG模型大鼠体质量有明显增加作用,与模型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胃乐煎能显著增加CAG模型大鼠胃腺体数目、腺体厚度、主细胞数目、壁细胞数目,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胃乐煎对CAG模型大鼠胃组织炎症指标有显著降低作用,与模型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乐煎对CAG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结论胃乐煎对CAG大鼠胃组织有明显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骨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ICR小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给药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益骨口服液最大耐受量。长期毒性试验: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采用高、中、低3个剂量(80,40,20 g.kg 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28 d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口服益骨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为生药量358.852 g.kg 1,此剂量相当于临床成人拟日服剂量的287.08倍。连续给药90 d时,高剂量组的碱性磷酸酶和白蛋白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停药28 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行为活动、血象、重要器官脏器系数均正常,病理学检查,各组各脏器均未发现明显的改变。结论在本次试验条件下,该口服液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阿司匹林0.2g.kg-1组、丁香酚0.18 g.kg-1组、AEE 0.18和0.36 g.kg-1组小鼠按体重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 d。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AEE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足爪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组肿胀度为(7.0±1.2)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明显抑制耳肿胀度,肿胀度分别为3.9±1.2,4.7±1.9,3.9±1.9和(3.8±1.1)mg(P<0.05,P<0.01)。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为0.56±0.11,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降低,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分别为0.29±0.15,0.34±0.12和0.35±0.18(P<0.05,P<0.01)。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肉芽肿增生(12.5±2.4)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明显降低,分别为7.0±2.1,9.0±1.7,9.9±1.4和(8.8±1.8)mg(P<0.01);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表明,AEE 0.18 g.kg-1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P<0.05),降低致炎足组织中PGE2,5-HT和血清NO含量,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较强或相当。结论 AEE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作用相当;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蒙成药阿那日-4对小鼠乙醇及应激反应引起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蒙成药阿那日-4对小鼠乙醇及应激反应引起胃溃疡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小鼠乙醇及应激性胃溃疡模型,检测小鼠胃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比较胃图片溃疡指数来观察蒙成药阿那日-4对两个模型的影响。结果蒙成药阿那日-4对乙醇致胃溃疡小鼠,3个剂量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高SOD及NO含量(P〈0.05)、中剂量给药组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3个剂量给药组的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抑制率分别为13.4%,28.1%,59.2%;对应激反应引起的胃溃疡小鼠,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SOD含量显著提高(P〈0.01);中剂量组MDA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NO含量显著提高(P〈0.01)、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1),抑制率分别为31.4%,51.0%,44.3%。结论蒙成药阿那日-4对小鼠乙醇及应激反应引起的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与抗氧化、增高胃浆中的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