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糖尿患者的精神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糖尿病宣教、药物干预、心理护理、感觉护理,然后比较干预前后的分值。结果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心理,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多层次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贵秀  任梅芳 《河北医学》2007,13(11):1337-13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DM)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并予以护理干预,强化教育,家庭、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分值。结果: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科学的护理干预,明显改善焦虑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3.
韦华升 《吉林医学》2013,(30):6379-6379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合并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合并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实施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即实施常规护理和术前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SAS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分析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本研究患者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HAMD评分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SAS数值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SAS数值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SAS和HA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对降低患者血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抑郁及焦虑心理,总结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院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84例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给予对照组(n=42)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n=42)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抑郁及焦虑改善情况。结果:心理护理前(入院时),两组患者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所占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P0.05);心理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症状正常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况,并给予心理干预,然后比较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值及实验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结果:86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心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且对血糖的控制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要重视心理护理干预,建议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进行糖尿病教育,有助于改善其抑郁情绪,使血糖更易于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类固醇糖尿病是指既往无糖尿病史,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并达到糖尿病标准者。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易出现或加重原有的焦虑、紧张、恐慌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失去信心,影响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行为的实施。近年来笔者对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对200例糖尿病患者从饮食、心理、用药、血糖监测、健康教育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186例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有效率达93%.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继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22-152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有效治疗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焦虑缓解、健康知识教育等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的水平变化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使血糖和血脂水平更加趋于稳定健康。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6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研究个体跟进式宣教护理方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跟进式宣教护理方案。干预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极度量表(PAM)、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BG2h)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积极度、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出院后随访2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A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BG及PBG2h值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2年脑梗死总复发率12.24%,对照组28.57%。根据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跟进式宣教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能力,减少患者2年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李敬蕊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1086-108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采用集中护理干预,B组在集中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按需施教,即个体化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依从性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依从性及疗效与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改善糖代谢,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42-14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70.00%,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及烦躁等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更为规范的护理干预并延伸至出院后.结果 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的各项指标除HDL-C有所增高外,其余指标均有下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TC、TG及HDL-C均有降低(P<0.01),而FBG、LDL-C没有显著变化(P>0.05).干预组各项指标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的差值(P<0.01).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院内外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钟建英  李莉  郭琴  周明霞 《西部医学》2012,24(9):1801-180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糖尿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较干预前,自觉控制饮食提高8.7%,自觉监测血糖提高10.9%,按时服药提高13.3%,血糖控制优良患者达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158-16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每天1次,于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疗程20 d。对照组予以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干预20 d后,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治疗后分别显著下降,其中,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31.16±7.09)分、(42.27±9.0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分别为(32.06±8.57)、(41.52±7.4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7%、70.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对于促进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病情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在Ⅱ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Ⅱ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外,还给予患者制定相应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给予两组患者的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电图、血糖、血压及满意度情况.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较护理前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心电图、血糖、血压及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血糖、血压等情况,临床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咯列酮联合治疗对肥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FINS、2hINS比较,均明显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FINS、2hINS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HbAIc、hc-CRP比较,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HbAIc、hc-CRP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时存在协同治疗效应,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