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监测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复核,掌握乙肝的真实发病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宁波市国家乙肝病例监测点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监测的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血和实验室检测,经核实诊断确定乙肝发病水平。结果 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监测点共监测1500例乙肝病例,其中男性1109例,女性392例,性别比为2.83∶1。监测病例平均年龄36.8岁,发病主要为15~54岁人群,占87.00%。监测病例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急性乙肝病例可能与理发店修面或刮胡须、足浴店修脚、口腔诊疗史、家庭接触史等有关,此外,女性乙肝发病还可能与手术治疗史和美容院创伤性治疗有关。根据乙肝确诊病例推算2006-2008年上半年监测点乙肝发病率为79.06/10万,其中急性乙肝14.89/10万、慢性乙肝56.50/10万。结论宁波市乙肝监测病例以慢性病例居多,乙肝发病率低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乙肝报告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湖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报告现状,探索改进乙肝病例报告质量的措施。 方法 对2008-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湖北省乙肝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乙肝报告病例数中县级医疗机构报告最多,占40%左右,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按医疗机构类型分析,综合医院报告最多,超过50%,其次是乡卫生院,占12%~14%。乙肝报告病例在全部病毒性肝炎病例中的比例最高,占86.66%。其中实验室诊断占80.68%,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乙肝报告病例以慢性乙肝为主,占56.54%,急性乙肝病例占3.91%。 结论 乙肝病例分类报告和确诊病例报告方面有很大改进,但需进一步提高乙肝病例的报告质量,增强乙肝病例报告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晋江市及安溪县3个县(市)2011、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监测工作前后乙肝病例诊断以及报告质量情况,为更好地规范乙肝诊断和报告,了解急性乙肝发病情况,为乙肝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安市、晋江市和安溪县9家医疗机构2011年以及2013年乙肝报告病例,通过查阅病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照乙肝诊断标准进行报告诊断核实调查。并在每个医院选取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其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 2011年乙肝病例诊断报告准确率为93.4%(255/273),误报率6.6%(18/273)。2013年诊断报告准确率为96.7%(265/274),误报率为3.3%(9/274)。2011年乙肝分类诊断准确率为78.1%,2013年为91.8%。调查64名临床医生,14.1%的医生认为乙肝病例要反复上报;3.1%的医生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也需要上报;3个县(市)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为67.5/10万,较2011年下降了5.9%,其中急性乙肝下降了82.9%,未分类病例减少85.8%。结论 3个试点县(市)开展乙肝监测工作后乙肝诊断报告及分类诊断正确率有明显提高,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乙肝报告诊断仍有重报、错报、诊断不清现象,需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和督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重庆市北碚区医疗机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报告情况进行评价,探讨诊断报告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科学的防控建议。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可疑肝炎病例的临床表现,采集血液由疾控部门进行检验,对病例诊断进行判断,查询重庆市北碚区肝炎病例报告情况,对该地区医疗机构肝炎诊断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对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共确诊病毒性肝炎217例,其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116例,慢性乙肝88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5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3例。通过与医疗机构的网络报告进行对比,发现47例急性乙肝被医疗机构报告为慢性乙肝;医疗机构报告的慢性乙肝病例的阳性预测值仅为47%,而急性乙肝的阴性预测值也仅为52%,医疗机构仅对47%的可疑病例开展了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抗-HBc IgM)检测,且其阳性率明显低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3.00,P0.01)。 结论 重庆市北碚区医疗机构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存在较大问题,建议临床医生更多运用抗-HBc IgM检测来辅助临床诊疗,并且要采取措施提高检测准确率,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的意识,卫生行政部门也应加强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在慢性乙肝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TLA4表达.观察CTLA4在24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表达状况,同时观察了1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9例急性乙肝患者、13例无症状乙肝携带者CTLA4表达情况,并检测10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TLA4表达情况。结果:乙肝患者T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TLA4,CD3~ T淋巴细胞及CD8~ T淋巴细胞表达为明显,CD4~ T淋巴细胞表达CTLA4较低。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CTLA4表达(5.36±0.13)%,急性乙肝患者(1.51±0.36)%,慢性重症肝炎(2.45±0.23)%,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0.50±0.06)%。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CTLA4表达(4.98±0.63)%,急性乙肝患者(1.21±0.37)%,慢性重症肝炎(2.16±0.23)%,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0.35±0.02)%。慢性乙肝患者、慢性重症肝炎、急性乙肝患者CD3~ T及CD8~ T表达CTLA4较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增加(皆P<0.05)。健康人外周血CD3~ T及CD8~ T淋巴细胞CTLA4表达分别为(0.47±0.12)%,(0.31±0.07)%.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乙肝发病者中,慢性乙肝患者、慢性重症肝炎较急性乙肝患者表达增加(皆P<0.05),慢性乙肝CT- LA4表达较慢性重症肝炎增加(P<0.05)。结论:CTLA4在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表达低或无表达,而在发病后表达增加,提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耐受与CTLA4无关。乙肝发病后,T细胞激活,CTLA4增加,提示CTLA4参与了乙肝的发病过程,慢性乙肝患者CTLA4增加,提示CTLA4表达可能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毒难以清除有关。慢性重症肝炎、急性乙肝患者CTLA4表达较低,免疫抑制作用减弱,有利于病毒的抑制或清除,表现出肝细胞急性炎症显著。  相似文献   

6.
黄勇  王雯  张春焕  许建雄  张周斌 《疾病监测》2020,35(12):1120-1124
  目的  了解2005 — 2018年广州市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 2018年广州市的乙肝报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18年广州市共报告乙肝2856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6.81/10万,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68/10万、145.43/10万。 2012 — 2018年部分非中心城区(增城、从化、南沙)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5 — 2011年出现上升。 急性乙肝高发年龄为15~44岁,慢性乙肝高发年龄为30~44岁,2012 — 2018年除45岁以上人群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5 — 2011年上升外,其他年龄组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男性乙肝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为主。  结论  重视急、慢性乙肝流行特征,在儿童乙肝免疫策略基础上,广州市应将工作重点转向成年人群的慢性乙肝防控,加速病毒性肝炎的消除进程。  相似文献   

7.
吴伟慎  赵莹  陈静  李超  何海艳 《疾病监测》2014,29(9):729-732
目的了解天津市近年来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趋势和特征,初步找出主要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2005-2013年急性乙肝疫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人群、时间和地区流行特征及趋势等;病例感染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来自2013年报告急性乙肝病例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基本信息、危险因素、疫苗接种等情况。结果 2005-2013年累计报告急性乙肝3298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3.07/10万(χ2趋势=567.265,P=0.000),预测2014年报告发病率为1.11/10万。报告发病率20岁人群为1.07/10万,低于≥20岁人群的3.53/10万(χ2=323.378,P=0.000)。男性报告发病率4.44/10万,高于女性1.61/10万(χ2=701.001,P=0.000);感染可疑因素中密切接触者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比例最高为20.12%(33/164),其次为私人场所口腔诊疗发生率12.80%(21/164);病例乙肝疫苗接种率仅为5.49%(9/164)。结论天津市属于急性乙肝低发病率地区,计划免疫乙肝疫苗接种覆盖人群控制效果较好;密切接触者中有HBsAg阳性、私人场所口腔诊疗史和疫苗接种率低可能为现阶段感染急性乙肝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十分严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超过一亿。造成传播如此广泛的原因首先是其传播途径不够清楚,除经血传染已经肯定外,其余传播途径及方式均乏直接证据。此外,对已感染者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亦为大量慢性携带者存在的原因。众多的携带者长期存在,带来如何正确判断其危害性及处理问题。尤其在医疗实践中,既要正确治疗和预防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又不能夸大它的影响和危害,造成不必要的恐惧,或不正确地处理和对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如何正确判断乙肝血清学检测指标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晓荣  刘岭  郁会莲  邱林 《疾病监测》2008,23(9):539-541
目的 分析陕西省医疗机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乙肝为例规范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和管理。 方法 于2006年12月7-20日,参照国家《2006年医疗机构乙肝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省5个市15个县(区)的69家医疗机构的乙肝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库间的匹配连接及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软件并结合手工核查完成。 结果 调查5市平均诊断符合一致率仅为39.59%;乙肝确诊病例急慢性符合一致率 5市平均为27.54%;慢性乙肝多次就诊;乙肝病例诊断分类回答正确率仅为15.07%。 结论 乙肝报告病例分类混乱;报告病例的诊断符合一致率低,报告乙肝确诊病例急慢性符合一致率低,临床医生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知晓率低。  相似文献   

10.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所致。HBV为嗜肝病毒,通过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肝分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乙肝在成人中90%可自愈,慢性乙肝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属于高流行区。据统计,全球现有20多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有1.2亿人,  相似文献   

11.
1991~2005年许昌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巧红  王晓阳 《疾病监测》2006,21(10):523-527
目的了解许昌市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5年许昌市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5年许昌市累计报告乙型肝炎26451例,乙型肝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0.82/10万。2000~2005年,报告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1991~2005年,各年龄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4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缓慢;农民发病居多,占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56.43%。结论2000~2005年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在加强传染病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同时,加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天津市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构成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临床谱构成,使用调查结果推算临床谱发病率及修正乙肝报告发病率.方法 根据2005年疫情网络报告乙肝病例数,每月初按上月地区发病不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病例统一填写天津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用Excel软件输机并运用SPSS11.5统计.结果 急性乙肝构成为36.51%,重型肝炎为4.33%,慢性肝炎为48.81%,淤胆型肝炎0.08%,乙肝肝硬化10.27%;修正急性肝炎发病率为19.05/10万.结论 修正急性乙肝发病率远低于疫情报告发病率;乙肝临床谱构成仍以慢性病例为主;建议加强医疗机构乙肝的急、慢性病例分类报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91-2007年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特征。方法对浙江省1991-2007年乙肝疫情资料、病例报告质量调查资料等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浙江省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40岁发病占66.43%;发病职业人群以农民为主,占44.42%;民工发病构成逐年上升。2005-2007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15岁儿童发病率明显低于15岁以上成年人的发病率。各级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低,仅为49.11%。结论浙江省乙肝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应在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应焱燕  谢亚莉 《疾病监测》2007,22(8):529-530
目的 了解2002-2005年宁波市常住居民病毒性肝炎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宁波市居民病伤死亡报表和死亡医学证明书数据库,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5年宁波市病毒性肝炎死亡率为10.21/10万,其死亡数占传染病死亡数的71.79%.病毒性肝炎的死亡型别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居多,所占比例为64.81%.89.44%的病毒性肝炎死者死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死亡仅占2.94%.4年间宁波市肝癌死亡病例中伴随病毒性肝炎者占15.58%,其中65.93%是乙肝.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病毒性肝炎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市自1988年甲肝大流行后,加强流行病学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90年代以来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明显下降,1997年报告发病率为94.08/10万,较1990年下降46.78%,未形成周期性的流行年。甲肝发病占各型肝炎的首位,每年有春季发病高峰,病例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乙肝发病显稳中下降;戊肝近年逐渐增高,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老组。经甲、戊肝发病流行因素调查,主要与外出就餐史、聚餐、外出史有关,OR值分别为7.34、5.32和2.84。此结果对甲、戊型肝炎防治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岗区2005-2007年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综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龙岗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25种25 700例,年均发病率为471.58/10万,报告死亡37例,年均死亡率为0.68/10万。居乙类传染病前6位的病种依次为麻疹、梅毒、肺结核、淋病、病毒性肝炎、痢疾。这6种疾病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7.26%。居丙类传染病前3位的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这3种疾病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6.87%。结论3年间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除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外,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均有上升。肺结核、麻疹、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是近年来威胁龙岗区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应作为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18.
毕永春  周乙华  张葵  朱天礼 《检验医学》2009,24(10):705-707
目的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30(sCD30)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43例乙型肝炎、19例丙型肝炎、23例戊型肝炎)血清中sCD30的水平,同时采用日立7600生化仪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另取30例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作为乙型肝炎对照,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和AL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ALT水平升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较ALT正常的HBV携带者血清中sCD30水平明显升高。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水平均与ALT呈正相关。结论病毒性肝炎存在Th2型细胞的活化,血清sCD30水平可以作为肝炎活动性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Viral hepatitis     
Viral hepatitis is the most common serious contagious disease caused by viruses that attack the liver. Approximately 70,000 cases are reported 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each year, representing only a fraction of U.S. cases. There are five types of viral hepatitis currently known: Hepatitis A--formerly called infectious hepatitis; Hepatitis B--formerly called serum hepatitis, and the most serious form; Hepatitis C--formerly called non-A, non-B hepatitis; Hepatitis D--formerly called delta hepatitis; Hepatitis E--formerly called enteric or epidemic non-A, non-B hepatitis. The following Open Forum, prepared by leading EMS experts,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ypes of hepatitis, signs and symptoms, and EMS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