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肌皮神经在胸小肌下缘起自臂丛外侧束 ,斜穿喙肱肌 ,经肱二头肌和肱肌间下降 ,终支 (皮支 )在肘关节附近于肱二头肌腱外侧穿深筋膜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肌支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 ,皮支 (前臂外侧皮神经 )支配前臂外侧皮肤。我教研室在解剖一年轻男性尸体时 ,发现其右侧肌皮神经变异。肱二头肌肌支、肱肌肌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来自正中神经 ,喙肱肌肌支来自臂丛后束 ,现报道如下。右侧臂丛外侧束在胸小肌中间位置从内侧发出一细分支 (横径 1mm) ,在胸小肌下缘与正中神经内侧根汇合 ,两根夹持腋动脉下行 2cm后与臂丛外侧…  相似文献   

2.
左侧肌皮神经变异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一成年女尸,发现其左侧肌皮神经变异,其臂丛的各干、股、束构成正常,臂丛内、外侧束的内、外侧两根夹持腋动脉于其前方呈锐角汇合成正中神经,正中神经在臂部发出两支支配臂前群肌.第一支神经在臂中部分出后斜向外下进入肱二头肌,并分出肌支支配该肌,在入肱二头肌前分出肌支支配喙肱肌.第二支神经分出后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分肌支支配肱肌,并在肱二头肌下端外侧穿出深筋膜,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经.笔者对两支神经做了测量,第一支神经起始部横径为0.82 mm,第二支神经起始部横径为1.24 mm,两条神经起始部间距为13.58 mm.该尸右侧臂丛及肌皮神经行程正常.  相似文献   

3.
肌皮神经由颈5、6神经纤维组成,是外侧束外侧头的终末支,走行途中分支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及肱肌,终末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支的出现率约21.43%[1],2011年10月在解剖1具约40岁女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双侧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交通支变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常,手背桡侧半,桡侧二个半指近节指骨背面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最近,我们在对一男性尸体解剖时发现:两手背桡侧半、桡侧二个半指近节及中节指骨背面皮肤由肌皮神经分布。经观察本例肌皮神经由外侧束发出后,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肱肌之间,并分支支配上述诸肌,此干在肱骨外上髁上方浅出皮下,沿前臂外侧下行,途中发出一支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此干继续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分出数支分布于手背桡侧半、桡侧二个半指近节及中节指骨背面皮肤。本例标本桡神经起于后束,经肱骨肌管,肱肌、肱桡肌之间,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连线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支转位修复腋神经与肌皮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观测50侧成人上肢标本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头支的起点、入肌点、横径、无损伤分离长度;测量肌皮神经分支及腋神经前、后支起点、横径;在2侧新鲜上肢标本上切取上述肌支,体视显微镜下进行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头支主干无损伤分离长度为44.6±1.7 mm,有2~4个分支,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头支与腋神经前支、肌皮神经分支在横径、纤维数上相近,外侧头肌支可分离长度大于其起点与腋神经起点间的距离,桡神经肱三头肌支起点与肱二头肌支起点在同一平面.结论 臂丛上干损伤后,桡神经肱三头肌外侧头支可转位修复腋神经、肌皮神经.  相似文献   

6.
家兔肱二头肌的肌构筑、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兔肱二头肌的构筑与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的关系.方法肌构筑法、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乙酰胆碱酯酶整肌染色法.结果家兔肱二头肌肌重2.65±0.16g,肌长5.44±0.18cm,肌纤维长1.45±0.17cm,羽状角20°,生理横切面积1.64±0.16cm2.肌内神经来源于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的分支.运动终板位于肌纤维的中点,相互排列成运动终板带,在肌肉的不同平面上形态不同.结论家兔肱二头肌内有一腱板,肌束排列成环羽状.受双重神经支配,两支间有吻合.运动终板带在腹面和矢状面观,呈"V"字形.  相似文献   

7.
在正常情况下,肱二头肌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肌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前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向下移行为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其主要作用:屈肘关节,并为前臂强有力的旋后肌,同时可使肩关节屈曲、内收和外展.我们在解剖一具国人成年男尸左上肢时,发现肱二头肌出现第三个头(以下称"副头")并伴有肌皮神经异常.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局部解剖教学中,发现1例双侧肌皮神经未形成主干,直接由臂丛外侧束发出分支代替的变异,且同侧正中神经呈低位型汇合。本例尸体为男性,40岁左右,身高约160cm。左侧臂丛外侧束在距离锁骨中点3.7cm处穿入喙肱肌。在距离锁骨中点14cm处穿出喙肱肌,行于肱动脉外侧,下行距锁骨中点25cm处与臂丛内侧束发出的正中神经内侧  相似文献   

9.
解剖观测了30例成人桡神经和肌皮神经。结果表明,桡神经肱三头肌支各分支数为8~10支,多数可分离长度为48.2-121.1mm,横径为0.5-0.9mm。据此解剖学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以桡神经肱三头肌支移位修复肌皮神经损伤的新的手术方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侧肌皮神经变异对上肢手术操作的影响,提供一定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取宜春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实验室的一具成年女性尸体,对其采用局部解剖学方法,使其腋窝部分的臂丛神经充分暴露,观察各神经的解剖学形态并对比其对不同上肢手术的影响.结果 左侧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存在交通支,且缺少喙肱支;右侧肌皮神经缺如,且外侧束和内...  相似文献   

11.
尺泽穴断面桡神经定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避免在尺泽穴药物注射时,对桡神经造成损伤。方法解剖86侧成人尸体的上肢,在尺泽穴断面观察桡神经的位置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性质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结果①桡神经位于肱二头肌腱、肱肌、肱桡肌及桡侧腕长伸肌之间的筋膜间隙内。②桡神经的体表投影,在肱二头肌腱桡侧点的外侧6.58mm至7.78mm。③桡神经深度为12.55±3.29mm。结论提出尺泽穴药物注射时,损伤桡神经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选择不同量的神经修复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以判断提供有效动力神经的安全切取范围. 方法 对80只SD大鼠进行分组,制作肌皮神经损伤模型,并在相应水平不同程度切取尺神经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吻合,术后6周行肌电图、肱二头肌湿质量比、横截面积测量.结果 各实验组大鼠肱二头肌湿质量及横截面积均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缓解,说明肱二头肌萎缩程度较对照组减轻显著.实验组间,移位尺神经束支1/3和1/6组与1/12组比较,受体运动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最大波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伴随移位神经束支量的增加,受体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性的改善.而移位尺神经束支1/3组和1/6组相比较,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5);肱二头肌湿质量和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束支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是确切的,在实验条件下移位部分尺神经束支治疗臂丛神经上干损伤恢复肱二头肌功能时,截取神经束支的范围是尺神经的1/12~1/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以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观察记录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时肌皮神经对应的解剖位置及变异。方法选择251例行手、前臂及上肢远端手术的患者,麻醉方法为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将超声探头垂直于胸大肌和肱二头肌交界部位放置,采集横断面图像,包括腋动脉、腋静脉、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联合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并记录每根神经的位置。结果肌皮神经大部分(84.5%)分布在喙肱肌和肱二头肌之间,有33例(13.1%)肌皮神经位于腋鞘内,在腋动脉的外侧,有6例(2.4%)患者在腋窝处未找到肌皮神经,将探头沿长轴向远端滑动,可以在稍远的地方看到支配喙肱肌的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均靠近腋动脉,分布在神经血管束中。结论肌皮神经一般不在腋鞘内,应在喙肱肌中单独阻滞。由于神经分布在腋动脉周围的位置不同,为获得所有终末神经的完善阻滞,最好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每支神经。  相似文献   

14.
正常的肱动脉在解剖学教科书中记载为腋动脉的直接延续,二者以背阔肌(亦有以大圆肌)的下缘为界。正中神经的内、外侧头夹腋动脉(有时夹肱动脉)合并成为正中神经,伴肱动脉下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在臂上部,正中神经行于肱动脉的前外侧;在臂中部,正中神经在肱动脉的前方二者逐渐  相似文献   

15.
在3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防腐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股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走行、分布、神经的横径、营养血管的来源、外径及吻合。并在2侧新鲜标本营养血管内灌注墨汁,观测血供范围。结果显示:股外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行走于髂髌连线上,营养血管来源于旋髂浅动脉、股直肌肌皮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动脉、股外侧肌肌皮动脉,在神经旁相互吻合形成纵向血管网,除营养神经外,发出7~10支皮支营养神经两侧的皮肤。  相似文献   

16.
张作锋  薛黔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3):232-233,239
目的研究臂前群肌的构筑学特征,深入探讨该肌群的功能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6具,用肌构筑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肌重肱二头肌长头81.72±23.26g,短头67.20±20.43g,肱肌158.44±34.00g。肌纤维长肱二头肌长头9.32±0.77cm,短头10.24±0.70em,肱肌8.09±0.35cm。羽状角喙肱肌20.8±3.060。生理横切面积/肌重(CSA/MW)肱二头肌长头0.10±0.009,短头0.09±0.005,肱肌0.12±0.009。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FL/CSA)肱二头肌长头1.00±0.24,短头1.74±0.78,肱肌0.44±0.07。结论肱二头肌为速度型肌肉,能提供的速度和动幅较大;肱肌倾向于力量型设计;喙肱肌为羽状肌,主要功能为维持上肢的姿势和肩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最大等长收缩(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和肱桡肌表面肌电特征,为脑卒中上肢康复治疗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5例,通过表面肌电采集患侧和健侧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的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并对患侧和健侧肱二头肌和肱桡肌间的RMS值(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侧肱二头肌和肱桡肌MIVC运动中测得的RMS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侧和健侧MIVC运动中肱二头肌的RMS值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明显高于肱桡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卒中可导致其患侧MIVC时运动单位募集能力下降。肱二头肌在屈肘肌MIVC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成年男尸,发现肌皮神经于正中神经外侧根上方5mm处起自臂丛外侧束,未穿喙肱肌,沿该肌内侧斜向外下方,越过喙肱肌止点前面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降至肘关节上方,自外侧潜出,前臂外侧皮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交流新的盲探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入路,解决腋动脉搏动摸不清或摸不到时病人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方法患肢上臂外展90°,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呈拉伸状态,触之为绷紧的肌腱感,用针头穿刺寻找异感。结果两种人路均可完成并满足上肢手术的要求。结论本文所提入路可作为传统式盲探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补充,与传统式盲探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者各有优缺点。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无B超以及神经刺激仪等现代化设备,同时患者腋动脉搏动又摸不清或摸不到时病人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必要条件是喙肱肌及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可以摸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小腿后部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成人下肢标本25侧,解剖观察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其它血管的吻合。结果 腓肠神经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肠内侧皮神经合成,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主要是腘窝中间皮动脉,腓肠外侧皮神经的营养动脉主要是腘窝外侧皮动脉,并与腓动脉的肌间隔穿支、肌皮穿支之间存在诸多吻合,形成血管链,并与神经、小隐静脉构成神经血管复合体。结论 以小腿后部神经血管复合体为蒂可以设计截取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