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90%的病人为女性,SLE发病的女性为优势的原因和机制,除了研究较多但尚难下结论的性激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外,由于迄今认为X染色体短臂上存在与免疫调控有关的基因,新近有学者提出与X染色体灭活(X-chromosome inactivation)现象及其嵌合体(mosaic)有关的一种全新学说,本文从下列几个方面综述介绍这一学说,人体免疫系统在胎期通过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细胞的阴性选择和克隆排除实现的T细胞耐受,造血干细胞中X灭活比例不对称类型及可能出现的女性X灭活极大倾斜;胸腺树突状细胞(DCs)的灭活不对称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逃逸自身耐受造成胸腺失能;SLE病人身上存在多反应性T细胞(Polyreactive T cells)现象;其他女性X灭活嵌合体的自身免疫现象和疾病。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90%的病人为女性.SLE发病的女性为优势的原因和机制,除了研究较多但尚难下结论的性激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外,由于迄今认为X染色体短臂上存在与免疫调控有关的基因,新近有学者提出与X染色体灭活(X-chromosome inactivation)现象及其嵌合体(mosa-ic)有关的一种全新学说.本文从下列几个方面综述介绍这一学说人体免疫系统在胚胎期通过对自身抗原有反应的T细胞的阴性选择和克隆排除实现的T细胞耐受;造血干细胞中X灭活比例不对称类型及可能出现的女性X灭活极大倾斜;胸腺树突状细胞(DCs)的灭活不对称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逃逸自身耐受造成胸腺失能;SLE病人身上存在多反应性T细胞(polyreactive T cells)现象;其他女性X灭活嵌合体的自身免疫现象和疾病.  相似文献   

3.
iNKT细胞是T细胞的一个亚群,表达T细胞表面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标志物NK1.1(人类为CD161),能够被非经典MHC-I类分子CD1d提呈的糖脂抗原所激活,不仅具有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也具有NK细胞的自然杀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NKT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7岁。因反复发热一月余,面黄、乏力、心悸半月于1998年5月1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一月无明显诱因突然高热,T38~39℃以上,无畏寒、头痛、咳嗽、无尿频、尿急及尿痛。院外首给对症治疗无好转。近半月高热不退,心悸气急明显,咳嗽,面色发黄,全身乏力逐渐加重,尿少及下肢浮肿,尿呈茶色。当地县医院拟诊“慢性肾小球肾炎,贫血,肺部感染及心功能不  相似文献   

5.
瘦素是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的一种激素/细胞因子,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抗肥胖激素,后来证明其在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瘦素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功能,主要起促炎作用.瘦素在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往研究提示血清中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 P)与SLE密切相关,且可能与狼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CNS SLE) ,尤其是狼疮精神症状有关〔1〕。本研究将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双扩散法(ID)和免疫印迹法(IBT)对血清中anti P进行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评价其在SLE及CNS SLE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入选标准:SLE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SLE患者若出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并排除颅内感染、低氧血症(PaO2 <6 .6 7kPa)、高血…  相似文献   

7.
屈佳琪  李洋 《医学信息》2019,(14):49-5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为机体产生针对各种细胞核抗原的自身抗体。核酸(NA)传感器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一方面NA传感器可以识别微生物NA,并诱导抗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也可以识别自身NA使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同时使类浆细胞的树突状细胞产生IFN-I。CD72是一种抑制性的B细胞共受体,已有研究显示CD72可以调控SLE的发生发展。本文针对核酸传感器与CD7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理学说在SLE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收治的12例研究对象均为慢性SLE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4期,9例选择生物固定型假体,3例采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结果 12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22d,均痊愈出院.结论 自理理论用于指导SLE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SL E)系多基因遗传病 ,其病因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全基因组扫描技术的应用 ,SL E除与 HL A相关外 ,人们还在 1p、1q、2 q、4 p、16 q及 19q区发现 SL E易感基因位点 ,为进一步寻找候选基因位点指明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DNA甲基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针对自身抗原产生自身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够累及机体的多个脏器(以皮肤、关节、肾脏受累为多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环境、遗传、性别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于哪个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如何诱发疾病的发生,以及在发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到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统一认识.目前许多研究表明,DNA的甲基化可以作为环境、性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路在狼疮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就关于DNA的甲基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合性多基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在SLE易感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目前已知几个与SLE的易感性有关的遗传基因。通过对这些基因研究,有利于阐明SLE的发病机制,进一步为SLE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全身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和缓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当前治疗SLE的各种生物制剂及其作用途径、动物试验和临床使用情况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肺泡出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肺泡出血及严重免疫缺陷病例,以期提高对危重病例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中医药底蕴丰富,是前人在实践与认识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效明显,所以是许多科研和医务工作者研究重点及热点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已证明雷公藤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它对SLE患者的多个免疫环节均起作用,目前在SLE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已经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多系统受累的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和缓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当前治疗SLE的各种生物制剂及其作用途径、动物试验和临床使用情况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一家系中3例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先证者白某.女.47岁,祖籍云南.住院号6601。T.38.5℃.关节疼痛,窦性心律.E玫瑰花28%,C反应蛋白37.4mg/L.抗核抗体1:20阳性,血沉40mm/h,外周血中检出狼疮细胞。先证者的父、母为第三代近亲婚配、所生5个子女、除先证者外.大妹13岁死于该症,二妹12岁确诊该症,20岁死亡。一弟和一小妹均未发病。该症符合多基因遗传规律.文中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我国首次揭开女性易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秘面纱。11月中旬,第七十届美国风湿病学年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主任、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陆前进教授作为全世界三位有重大发现的专家之一,在大会上做特别演讲(三位学者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陆前进教授在会上首次提出了女性易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全新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脑电图结果分析,发现阳性率为45.8%,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阳性率为64.3%。因此,脑电图在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脑部损害上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对狼疮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年以前,听一个同学神采飞扬地讲起她的高中英语老师:“我们老师可好了,长得漂亮不说,英语课教得特棒,对学生也特别好。只是一”她停了。下,眼神黯淡下来:“可惜她得了红斑狼疮,才30多岁就早早地走了。”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致病性自身抗体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组织损伤的基本原因,其产生起因于复杂的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的每一个关键成分。免疫系统的多种要素均有可能成为狼疮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重点阐述了SLE的免疫发病机制及相关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