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腹部感染的影像学特点. 资料与方法 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6例AIDS患者分别为AIDS合并腹腔淋巴结核、脾结核、肠结核、腹膜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阿米巴肝脓肿、化脓性胆管炎,全部病例均有完整的CT影像资料. 结果 腹腔淋巴结核表现为腹腔内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影,中心为低密度,边缘环形强化,脾结核患者脾内散在分布小结节状低密度病灶,肠结核表现为肠壁增厚,管腔狭窄.阿米巴肝脓肿患者肝内囊性病变,边缘强化,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肝内、外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管腔内积气.马尔尼菲青霉菌患者腹膜后多组肿大淋巴结,局部融合成团块. 结论 影像检查是发现和评价AIDS腹部合并症的有效方法,可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定性诊断有赖于穿刺活检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合并腹部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艾滋病(AIDS)合并腹部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病原学证实及临床诊断艾滋病合并腹部结核的腹部CT扫描表现.结果 33例AIDS合并腹部结核患者腹部CT示腹部淋巴结肿大23例(69.7%,23/33);肝脾肿大10例(30.3%,10/33);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14例(42.4%,14/33),其中脾内弥漫粟粒状低密度结节9例(27.3%,9/33);肝内低密度结节7例(21. 2%,7/33),其中肝脓肿1例(3.0%,1/33);腹膜及大网膜增厚5例(15.2%,5/33),其中伴腹腔积液2例(6.1%,2/33);回盲部肠壁不规则增厚4例(12.1%,4/33);腰椎骨质破坏伴椎旁脓肿及左腰大肌脓肿1例(3.0%,1/33),腰大肌脓肿1例(3.0%,1/33).结论 AIDS合并腹部结核常表现肝脾结核、腹部淋巴结结核、肠结核及腹膜结核等,CT对病灶的检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卡波西肉瘤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艾滋病合并肺部卡波西肉瘤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19例艾滋病合并肺部卡波西肉瘤患者中,发现双肺内多发结节影16例,多发斑片状实变影8例;其中肺内结节影均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双肺支气管血管束增厚9例,同时合并小叶间隔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9例发现少量胸水,均累及双侧胸腔。19例患者均未发现病变累及段以上支气管内壁。17例患者发现卡波西肉瘤时,体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个/UL。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卡波西肉瘤患者胸部CT表现以双肺各叶多发结节影和斑片状实变影多见,肺内结节影多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斑片状实变影形态多不规则,类似火焰状为其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影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消化道肿瘤的CT特点。结果:1例卡波西肉瘤累及直肠,肠壁环形增厚,强化明显,无肿大淋巴结。5例淋巴瘤中3例以多节段弥漫性浸润为主,管壁环形增厚,管腔狭窄不明显,1例为局灶浸润,1例局灶浸润伴腔内结节状突起;5例均有腹膜后增大淋巴结,其中4例同时伴系膜淋巴结增大,4例增强轻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4例胃肠道腺癌中3例表现为局灶突起结节,明显强化,管腔狭窄,灶周见增大淋巴结。结论:艾滋病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能够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腹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腹部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AIDS合并播散性PSM的腹部CT扫描表现.结果35例AIDS合并播散性PSM腹部CT示腹腔淋巴结肿大27例(77.1%);肝脾肿大18例(51.4%);肝脾实质病变共11例(31.4%),其中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3例(8.6%),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5例(14.3%),肝密度弥漫减低5例(14.3%)及肝脏强化不均匀5例(14.3%);肠壁增厚3例(8.6%);腹水4例(11.4%);胰腺炎1例(2.9%).结论AIDS合并播散性PSM腹部常多脏器受累,腹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脾实质病变是其最常见的腹部CT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多元化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多元化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tieieney syndrome,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CT扫描31例,DR胸片14例,经CT引导下穿刺26例,综合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45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灶累及1个肺段的10例,2个肺段的6例,3—5个肺段的4例,两肺弥漫性分布的20例,肺部无阳性表现者5例,其中病理证实同时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omoe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10例,合并细菌(化脓菌)感染8例,合并真菌感染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同时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病变表现形态多样,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仍不失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X线平片和CT表现,并与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结果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继发性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2例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淡薄影,7例伴弥漫粟粒性病灶,11伴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伴有肺外结核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31例影像表现为致密的斑片影,23例伴有纤维增殖灶,19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的 AIDS 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5例行胸部 CT 平扫,1例加做胸部增强扫描;1例行 DR 胸部正侧位摄片.结果6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其中2例表现为单一结节肿块影,1例为斑片渗出影,3例合并浸润实变影、斑片状模糊影.6例中出现结节及团块实变影4例,空洞2例;斑片状渗出影4例,间质样改变2例,支气管扩张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胸膜腔积液3例.结论结节肿块影、浸润实变影伴空洞、斑片状模糊影是 AIDS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常见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艾滋病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其中71例行胸片检查,66例行CT扫描,胸片、CT都检查者53例.结果 82例中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54例,主要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斑片状、网格状、结节状影或磨玻璃样改变;肺结核19例,细菌性肺炎1例,肺部影像表现与普通肺结核、肺炎相似;此外还有真菌性肺炎2例,卡波氏肉瘤2例,双肺间质性感染4例.卡氏肺囊虫肺炎最常见且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论 影像学可以鉴别艾滋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类型,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细微病变,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与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1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穿刺活检病理相关资料。13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小于200/μl。结果:13例肺结核中,CT多表现为结节、肿块影及片状实变影,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膜炎。病理组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9例。干酪样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5例,淋巴细胞、纤维组织增生或类上皮细胞浸润5例,肺组织坏死并炎性细胞浸润3例。所有患者的病理组织中均未见到典型结核结节及朗罕氏巨噬细胞。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主要表现为结节、肿块或片状实变影,合并胸膜炎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其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肉芽肿和/或合并干酪坏死,缺乏典型结核结节及郎罕氏巨噬细胞,诊断还应结合抗酸杆菌染色。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粟粒型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粟粒性病变的临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确诊的9例艾滋病并发粟粒型肺结核和42例单纯粟粒型肺结核的CT影像检查及临床相关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大小、分布、密度、磨玻璃影、结节边缘征象等,以及观察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心包积液的程度。结果:9例艾滋病伴粟粒型肺结核结节大小一致3例,分布均匀4例,密度均匀2例,磨玻璃影8例,结节边缘模糊6例,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5例,肺外结核6例。42例单纯粟粒型肺结核中,结节大小一致32例(76%),结节分布均匀37例(80%),密度均匀33例(78%),磨玻璃影3例(7%),结节边缘模糊8例(17%),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28%),胸腔、心包积液11例(23%)。结论:艾滋病伴粟粒型肺结核与单纯粟粒型肺结核在结节分布、大小和密度、结节边缘征像以及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浆膜腔积液、肺外结核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了解其相关临床影像表现特征有利于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_目的:探讨 AIDS 合并神经梅毒(NS)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 AIDS 合并神经梅毒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0例 AIDS 合并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脑膜血管型5例,脑膜型、麻痹性痴呆各2例,树胶肿型1例。脑内共发现23处病灶,其中病灶分布于额叶和颞叶各5处,半卵圆中心4处,顶叶、枕叶和基底节各3处,4例存在脑萎缩。增强扫描脑膜型 NS 呈脑回样脑膜强化,脑膜血管型病灶呈斑片样及脑回样强化,树胶肿型病灶呈结节状不均匀强化,麻痹性痴呆患者伴有脑萎缩。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后10例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AIDS合并神经梅毒的影像表现多样,早期诊断需综合分析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影像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艾滋病合并 PCP 5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 CT 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艾滋病合并 PCP 最常见的影像特征为磨玻璃密度影,共55例,其次为网格影25例、结节19例、实变12例、肺气囊9例;少见表现:胸腔积液2例,心包积液1例,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1例。常见分布类型:弥漫不均匀型26例,弥漫均匀型14例,肺门旁型10例;少见分布:胸膜下型5例,未见单一大叶或小叶分布型。上述影像特征动态变化呈多样性。单一磨玻璃密度组和多种征象混合组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滋病合并 PCP 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这些能够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证实的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MSCT资料。结果 3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中,均有肺内透亮度减低,肺纹理增强表现,伴有弥漫磨玻璃样改变28例,地图样表现及碎石路征16例,网织状或网织小结节状改变10例,弥漫粟粒状小结节影8例,斑片状模糊影6例,肺气囊6例,肺外围"月弓征"或"柳叶征"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右侧局限性气胸2例,双侧少量胸腔积液2例,左侧少量胸腔积液2例。结论 MSCT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