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 将急诊PCI术成功后1h的18导联心电图与患者入院当时心电图比较,分别测定梗死相关导联最大ST段偏移振幅,按抬高ST段下降幅度分为A、B两组.A组ST段下降≥50%,B组ST段下降<50%,均测定Hb...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性血管再通及未行血管再通治疗的心电图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 RS)变化,探讨fQ RS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溶栓、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血管再通患者、未行急诊血管再通治疗患者心电图fQ RS发生率。结果 STEMI溶栓后冠脉血管再通组fQ RS波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通组(p0.01);STEMI行急诊PCI后fQ RS波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急诊PCI组(p0.01);STEMI行急诊PCI术前组与术后组fQ RS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血管再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近期疗效。方法109例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PCI组),并与178例同期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的STEMI患者(UK组)进行住院期间疗效比较。结果与同期溶栓治疗相比,急诊PCI胸痛缓解迅速,120min ST段回落明显,再灌注成功率高(P〈0.01);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P〈0.01)、再梗死及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结论急诊PCI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1 对象及方法 选取2001年7月~2003年2月于我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例,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完全闭塞,成功开通并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灌注后即刻IRA血流均达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根据PCI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n=12):ST段回落幅度≥70%;B组(n=10):PCI术后2 h心电图与术前即刻相比ST段回落幅度<70%.即ST段回落幅度=(∑ST术前-∑ST术后2h)/∑ST术前(∑ST为心电图各导联ST段抬高的总和).另选经全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术前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与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在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ST段回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CI术后60 min与术前相比ST段回落情况分为ST段回落≥50%组(回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对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未能有效开通的病人,进行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方法:按照病人年龄分为≥70岁组(n=52)和<70岁组(n=67)2组,对于≥70岁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判定未能有效开通后,则即行冠状动脉造影,若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血流为非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灌注、同时病人仍有较明显胸痛,和(或)梗死对应心电图导联ST段仍抬高,并除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则即进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补救性介入再通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同时与<70岁组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与<70岁组比较,≥70岁组在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有效开通比例低,同时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死亡绝对数较多;但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比例两组无差别,同时,在≥70岁组,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后,再行介入治疗的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也未见显著增加。结论:≥70岁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有效开通比例较低,进行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成功比例与<70岁组相同,严密监测出、凝血参数,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后心电图ST段、血浆中BNP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LVRM)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电图ST段、BNP对LVRM的预测价值。方法首次AMI患者共48例,比较PCI前及术后1h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总和,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37例,ST段下降≥50%;B组:11例,ST段下降〈50%;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复查AMI后2~3d及第3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PCI治疗后BNP水平,A组明显小于B组;A、B组治疗前、后BNP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PCI治疗后2~3d及3个月时LVEDD比较,B组LVRM发生率与A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后心电图ST段和BNP持续抬高对于预测左室重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ST段抬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02例STEMI急诊PCI病人分为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小于50%组(A组)与大于50%组(B组),分析STEMI急诊PCI后2h内ST段抬高的最高导联的ST段下降幅度的相关因素及其与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年龄较大、前壁心肌梗死较多、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较多、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较高、PCI术后院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较多(P<0.05)。结论对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的分析是一项相对简单、可行性较好的心肌组织水平的再灌注评估指标,入院Killip分级≥Ⅱ级、前壁心肌梗死是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小于50%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ST段回落良好组(回落率950%),B组为ST段回落不良组(回落率〈50%)。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A组172例(69.40%),B组76例(30.60%)。随访2年,B组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比例高于A组,B组在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42.48(P〈0.05)。结论急性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程度与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征及评价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直接PCI)的疗效。方法选择直接行PCI治疗STEM/患者121例,75岁以上47例为高龄组,同期60-74岁7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直接PCI术成功率、心电图ST段回落、心绞痛改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高龄组、对照组直接PCI术后即刻成功率分别为97.87%、97.30%,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150%分别为78.72%、72.92%,术后心绞痛明显改善率分别为88.11%、86.49%,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分别为2.12%、2.70%;两组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A急性闭塞病变行直接PCI治疗时植入支架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且成功率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ST段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发病12h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患者52例进行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分为ST段回落组29例及ST段无回落组2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应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再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中ST段回落组为7例(24.14%),低于ST段无回落组10例(4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ST段回落的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已经成为STEMI的首选干预方式,急诊PCI作为最为直接、有效的冠状动脉再通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快,能迅速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相应导联心电图ST段迅速下降,但ST段不一定回降≥50%,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即使IRA开通,血流为TIMI3级,如果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STR)<50%,其预后远不如STR≥50%[1-2]。血浆脑钠肽(BNP)是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超载的刺激下主要由心室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准确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变化[3]。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再通患者1h STR与血浆BNP水平变化的关系及对预后评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陶军  罗初凡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63-964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手段。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如能在发病6—12h内确诊,应尽快实施再灌注治疗(溶栓或急诊PCI),在有条件的医院应争取在来院90min内完成PCI手术。对于非ST段抬高ACS(NSTEACS),如经过短期强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亦应尽快进行急诊PCI治疗。而提高急诊PCI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完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急性STEM I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组为急诊PCI治疗组,一组为药物溶栓治疗组,每组均为2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发生再次心肌梗死和再发心肌缺血的情况。结果 PCI治疗组发生再次梗死为0,发生再次心肌缺血的有1例,占4.00%(1/25),而药物溶栓治疗组发生再次梗死的有1例,占4.00%,发生再次心肌缺血的有8例,占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药物溶栓治疗组,可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进行血栓抽吸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共177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血栓抽吸组(81例),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标准PCI组(96例),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术后心肌供血和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血栓抽吸组支架直接置入率、术后2 h ST段回落〉50%率、冠脉心肌灌注分级(TMP)和校正的TIMI记帧法(CTFC)血流均明显优于标准PCI组;发病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与B型尿钠肽(BNP)值显著低于标准PCI组.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可增加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减少坏死心肌数量,从而改善STEMI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对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给予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和对照组(直接给予急诊PCI),比较两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对血流的影响,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的开通率均为100%。治疗组术后TnI、CK—MB酶峰值分别为11h和10h,对照组为17h和16h,治疗组心肌酶酶峰较对照组提前。TIMI分级结果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中应用抽吸导管与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情况,减少无复流和慢血流的发生率,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王宇平 《山东医药》2010,50(9):56-57
目的评价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ST段变化对心肌梗死范围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20例STEMI患者分为A组(PCI前ST段自然回落到基线)和B组(PCI前ST段未回落到基线),B组又分为3个亚组(B1组:PCI后60min内ST段回落到基线;B2组:PCI后60~120min内ST段回落到基线;B3组:PCI后120min内ST段未回落到基线)。患者均于起病12h内行PCI治疗,分别检测各组发病后24h内心肌酶(TNT)峰值;PCI前、PCI后120min内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A组TNT峰值显著低于B组(P〈0.01);PCI后ST段抬高的持续时间愈长,TNT峰值愈大(P〈0.01)。结论在STEMI中,PCI前ST段的自然回落及PCI后ST段持续抬高是心肌梗死面积大小的预测因素,并且ST段持续抬高的预测价值不受冠脉开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急诊介入术后ST段回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24h内心电图ST段的回落,探讨ST段不同程度的回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62例ST段抬高急性心梗(STEMl)患者,发病12h内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达TIMl3级,分析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中ST段的回落程度,结果分成ST段回落组(ST段回落>50%)及ST段无回落组(ST段回落<50%)。平均随访半年,比较二组的临床事件及预后。结果本组ST段回落主要发生于术后120min内,其中发病至冠脉介入术的时间、再灌注时间以及发病至CK-MB达峰值时间在ST段回落组均短,与ST段无回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该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总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ST段无回落组,半年死亡率低于ST段无回落组。结论急性心梗发病至心肌再灌注的间期对ST段的充分回落十分重要,ST段早期及充分回落患者近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血栓负荷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42例(A组)和标准PCI 4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MBG)、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MBG、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及LVEF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联合使用ZEEK导管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有效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入住该院确诊为STEMI死并行急诊PCI的3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再灌注时间2 h患者即刻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患者比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高于2~6 h的患者,出血或血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2~6 h患者(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即刻血流TIMI 3级患者比例、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时,采用早期灌注及应用替罗非班均可改善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发现,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史、TIMI血流分级、吸烟史、再灌注时间、并发心源性休克及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