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恒温箱内低流量吸氧对早产儿缺氧状况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早产儿采用吸氧导管直接插入恒温箱内,使氧气均匀弥散在恒温箱内,让患儿自由吸氧。[结果]51例患儿呼吸改善,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1例缺氧状况无明显改善.改用头罩吸氧。[结论]对于需要恒温箱内保暖的早产儿可采用恒温箱内低流量吸氧法代替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法.  相似文献   

2.
胡瑞 《家庭护士》2009,7(7):578-579
[目的]观察鼻前庭吸氧在2岁以内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岁以内患支气管肺炎并且有中度缺氧症状的住院惠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鼻前庭吸氧,对照组采用常规鼻导管吸氧.设定氧流量为1.5L/min.观察两组患儿吸氧前、吸氧后30 min、吸氧后1 h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及临床缺氧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SpO<,2>和缺氧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前庭吸氧和常规鼻导管吸氧对2岁以内中度缺氧患儿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儿科常用的氧疗方案,因儿科资料的缺乏,大多参照成人经验制订。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氧自由基损伤认识的深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吸氧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1]。新生儿氧疗的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一侧鼻塞吸氧、氧气头罩、双侧鼻塞吸氧[2]、暖箱内吸氧、改良鼻导管吸氧等。由于儿童及新生儿在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差异较大,简单应用成人经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计算FiO(2吸入氧浓度)的公式主要适用于鼻导管或鼻塞吸氧者[3]。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氧流量时患儿的实际吸入氧浓度,探讨了鼻导管吸氧、改良鼻导管吸氧和暖箱内供氧3种新生儿常用的吸氧方式的临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不同吸氧方式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萍  殷勤 《护理研究》2004,18(13):1135-1138
[目的 ]探讨不同氧疗方式对早产儿呼吸和经皮氧饱和度(SpO2 )的影响 ,选择较适宜的氧疗方式。 [方法 ]选取不同型号头罩、面罩及箱式吸氧方式 ,并给予不同氧流量 ,利用NAXO2NODELON—2 5AE型氧浓度测定仪分别测试氧浓度 ,根据用氧公式计算鼻导管吸氧的氧浓度 ;另选取 2 0例早产儿 ,根据头罩、面罩测试的安全范围给予不同方式氧疗 ,并监测经皮氧饱和度及面色。 [结果 ]采用不同型号的头罩吸氧其氧浓度高 ,容易发生氧中毒 ;使用面罩吸氧时 ,面罩距离患儿鼻面部 5cm、氧流量 1L/min时 ,SpO2 维持在 94%~ 98% ;氧流量 0 .5L/min时SpO2 维持在90 %~ 95 % ,用氧浓度2 1.6%~ 45 .8% ;箱式吸氧和鼻导管吸氧时浓度较低。 [结论 ]面罩吸氧适合低出生体重儿 ,可替代头罩吸氧 ,是早产儿理想的供氧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不同吸氧方式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萍  殷勤 《护理研究》2004,18(7):1135-1138
[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方式对早产儿呼吸和经皮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选择较适宜的氧疗方式。[方法]选取不同型号头罩、面罩及箱式吸氧方式,并给予不同氧流量,利用NAXO2NODELON-25AE型氧浓度测定仪分别测试氧浓度,根据用氧公式计算鼻导管吸氧的氧浓度;另选取20例早产儿,根据头罩、面罩测试的安全范围给予不同方式氧疗,并监测经皮氧饱和度及面色。[结果]采用不同型号的头罩吸氧其氧浓度高,容易发生氧中毒;使用面罩吸氧时,面罩距离患儿鼻面部5cm、氧流量1L/min时,SpO2维持在94%~98%;氧流量0.5L/min时SpO2维持在90%~95%.用氧浓度21.6%~45.8%;箱式吸氧和鼻导管吸氧时浓度较低。[结论]面罩吸氧适合低出生体重儿,可替代头罩吸氧,是早产儿理想的供氧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胎龄28周者的活体产婴儿称极早早产儿或未成熟儿[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提高[2]。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氧自由基损伤的认识,早产儿的吸氧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鼻导管吸氧是新生儿常用的供氧方式,标准鼻导管吸氧的流速低于自主呼吸吸气流速,相反,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igh flow nasal cannula,  相似文献   

7.
总结39例运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在临床应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护面部皮肤,及早发现并治疗呼吸衰竭加重症状以避免再次气管插管,积极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经治疗及护理,32例患儿成功改用普通鼻导管吸氧,7例患儿改用经鼻塞/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或呼吸机有创机械辅助通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患儿予以HFNC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aO_2、SaO_2、OI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给予HFNC与CPAP辅助机械通气疗效相当,可明显改善患儿通气状况和临床症状,但HFNC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疗效,为轻度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寻求较好的吸氧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吸氧前缺氧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5例温箱内吸氧者为观察组,66例鼻导管吸氧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吸氧后2、6、24 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三凹征、鼻翼扇动、紫绀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最后转归等,统计各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将两组各观察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吸氧后24 h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氧后24 h与吸氧前各观察值相比,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三凹征、鼻翼扇动、紫绀等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P<0.01),两组最后转归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吸氧时间短(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箱内吸氧与鼻导管吸氧治疗轻度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均效果良好,但温箱内吸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于鼻导管吸氧,且平均吸氧时间缩短,新生儿温箱内吸氧优于鼻导管吸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无湿化中低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5例需持续(24h)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1例和观察组184例,对照组采用湿化吸氧,而观察组采用无湿化吸氧。比较两组病人吸氧24h后的舒适度、湿化瓶细菌污染率、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率和护士更换湿化瓶所需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吸氧后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湿化瓶细菌污染率和护士更换湿化瓶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不影响病人的舒适度,有利于减少湿化瓶的细菌污染情况,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