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氧化应激在复合致病因素法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6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模型2周组、4周组、6周组及8周组.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肝系数;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内毒素、同型半胱氨酸(HC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Ⅲ型前胶原(PⅢP )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模型各组血浆内毒素、ALT活力和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HCY)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P<0.05).模型各组肝组织匀浆TNF-α、PⅢP水平明显升高,T-AOC明显降低 (P<0.05).结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抗氧化失平衡是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杭永伦  周明术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085-2086,208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5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血清Hcy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Hcy水平[(18.6±5.4)μmol/L]较对照组[(10.8±3.7)μmol/L]显著升高(P<0.01)。肝硬化患者Hcy水平随着Child-Pugh得分的升高而升高,各级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治疗后Hcy水平[(16.5±4.7)μmol/L]较治疗前[(18.6±5.4)μmol/L]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合致病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肺脏、肾脏、心脏的纤维化改变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5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及8周组。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诱导大鼠肝硬化,分别摘取肝脏、肺脏、肾脏、心脏称重,计算各脏器系数;HE和VG染色分别观察各脏器损伤和纤维化情况;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内毒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测定肝、肺、肾、心肌组织匀浆中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模型各组血浆ALT活力、TBiL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内毒素水平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模型6周组及8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各组肝、肺、肾、心组织匀浆TNF-α、MDA水平随病程进展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脏器组织纤维化指数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发病过程中,由肠源性内毒素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是导致各脏器发生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结果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组其中A级24例,B级16例,C级22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和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对Hcy、部分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进行结果分析.结果:Child-Pugh分级中B、C级Hcy和部分肝功能生化及肿瘤标志物指标较A级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与C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可作为反映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生化指标,为临床的疗效观察和疾病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肝硬化患者128例,健康人86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Hcy及血脂水平,肝硬化患者按Hcy水平分为Hcy水平增高组及Hcy水平正常组,进一步分析Hcy水平与血脂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病毒性/酒精性肝硬化组Hcy水平增高例数高于其他类型肝硬化组(P〈0.05);Hcy水平增高组TC、TG、LDL-C等均高于Hcy水平正常组(P〈0.05);Hcy升高程度与HDL、载脂蛋白A1呈负相关( r=-0.556),而与TC、TG、LDL-C浓度呈正相关(r=0.485,0.723,0.356)。结论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Hcy与肝硬化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可作为其脂质代谢紊乱的指标,有可能预测肝硬化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63例,其中138例诊断为脑梗死,64例诊断为脑出血,61例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选取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与对照者的血浆 Hcy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浆 Hcy水平为(9.97±2.18)μmol/L,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9.89±3.79)μmol/L,脑出血组患者血浆 Hcy 水平为(18.98±4.28)μmol/L,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9.02±3.48)μmol/L,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浆 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患者血浆 Hcy水平升高,临床可以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浆 Hcy水平结合起来分析,以便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金梅  丁蔚 《海南医学》2010,21(11):91-9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Hcy测定在急性脑梗死诊断、疗效观察以及早期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循环法测定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和6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含量显著下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急性期血浆同型半耽氨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10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健康患者110例,监测同型半胱氨酸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明显升高,提示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明显相关,且心肌梗死面积越大,Hey水平越高,对临床协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及预测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患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国忠  潘继豹 《浙江医学》2004,26(7):524-52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导致心血管病变,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形成冠状动脉瘤及血栓,其病因尚未明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个心血管危险因子[1],其与血管损害及血栓形成有关.为此,笔者对19例KD患儿进行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以探讨其与KD患儿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γ球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 (TBA)和γ球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测定 49例肝硬化患者和 34例非肝病患者的血清 TBA及γ球蛋白水平 ,并同时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TBi L )、白蛋白 (AL B)、谷丙转氨酶 (SGPT)、谷草转氨酶 (SGOT)、γ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及碱性磷酸酶 (AKP)水平。 结果:肝硬化组血清TBA及γ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肝病组 (P <0 .0 1) ;TBA在 Child- Pugh C级中最高 ,与 A级和 B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γ球蛋白水平随 Child- Pugh分级升高而升高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与其他肝功能试验相比 ,TBA敏感性优于 TBi L、γ- GT和 AKP(P <0 .0 5 ) ;γ球蛋白敏感性优于 AL B(P <0 .0 1)。 结论 :TBA、γ球蛋白能敏感地反映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联合检测有助于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64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且其升高水平在失代偿、有腹水、肝功能分级差,伴有并发症的患者较代偿、无腹水、肝功能分级好,不伴有并发症的患者明显(0.01<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活动情况、腹水形成、肝功损害,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和意义.方法 对18例肝纤维化、18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和6例对照组(为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外的正常肝组织)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VG染色,以及TGF-β1、TGFRI、胶原纤维、IGFBP-2,-6,-7及CD1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将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对照组正常肝组织IGFBP-2,-6,-7的表达表现为极少数肝细胞、中央静脉和胆管上皮细胞有阳性染色,在肝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的表达主要见于肝窦内和纤维间隔.并且IGFBP-2,-6,-7在对照组正常肝组织、肝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肝组织的表达逐渐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分析肝组织IGFBP-2,-6,-7的表达分别与肝组织胶原纤维、TGF-β1、TGFRI、CD14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GFBP-2,-6,-7在人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络方剂治疗糖尿病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通络方剂治疗糖尿病性肝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予链脲佐菌素60mg/kg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模型动物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糖尿病对照(DM)组、通络方剂小剂量(TL)组、通络方剂中剂量(TM)组和通络方剂大剂量(TH)组。通络方剂剂量分别为每天0.5、1.0、2.0g/kg。同时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CN)组。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肝功能指标;造模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检测SOD、CAT、GSH-Px、MDA活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造模12周后糖尿病大鼠并发肝脏损伤,血清ALT、AST及AKP水平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出现糖尿病特征性病理变化。经通络方剂治疗后,中高剂量组糖尿病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胞质糖原颗粒减少,线粒体嵴变清晰且基质密度降低,粗面及滑面内质网形态接近正常,间质胶原纤维减少。糖尿病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高,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通络方剂治疗12周后,低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大鼠SOD活性均显著增加、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大鼠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肝组织抗氧化酶类活性、清除脂质过氧化物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肝硬化合并EV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出血组(n=216)和对照组(n=182),统计分析EV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和对照组之间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与EVB呈正相关,而PLT则与EVB呈负相关。结论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及PLT均为肝硬化EVB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非酒精性肝硬化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非酒精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18例,非酒精性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3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18例,所有患者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素(TSH),以及肝功能检查。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病严重程度及与肝性脑病的关系。结果:非酒精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FT,较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明显降低。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ChildC较ChildA和ChildB患者F|r1降低,肝性脑病患者与肝硬化ChildA,ChildB和ChildC患者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B浓度越低,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在伴有肝性脑病患者13水平最低,血清T3浓度是判断肝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各项参数在重症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重症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患者45例(病例组)和体检正常的健康人45例(对照组)。测定其血小板的各项参数和各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PLT分别为(43.67±46.1)×109和(199.03±33.2)×109,MPV分别为(14.56±0.21)fl和(10.23±1.30)fl,PCT分别为(0.07±0.01)%和(0.27±0.11)%,PDW分别为(14.52±2.13)%和(9.89±1.01)%,病例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PT、APTT和TT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时间差△PT>3s,△APTT>10s。病例组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病例组Ⅱ、Ⅴ、Ⅶ、Ⅸ、Ⅹ因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Ⅷ因子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参数变化显著,可及早发现重症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临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合酶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G)、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组(HFG)、肝硬化组(HCG)。观察外周血浆内毒素(E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组织匀浆NO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各组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血浆ET和ALT、肝组织匀浆NO在HF组和HC组明显高于NG组。eNOS和iNOS的表达均为HF组和HC组明显高于NC组,HF组的iNOS表达高于eNOS表达而HC组的eNOS表达高于iNOS表达。直线相关分析肝组织匀浆NO和外周血浆盯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eNOS和iNOS可能都参与了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时NO的生成,且肝纤维化时以iNOS生成的NO为主,肝硬化时在NO的生成中eNOS和iNOS都起重要作用,可能与内毒素的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刘俊平  刘仁贵  崔学斌  苏娟  秦燕 《重庆医学》2016,(25):3469-3471
目的 建立肝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将1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及肝纤维化模型组(HF组),每组8只.HF组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大鼠肝左叶和中叶的肝动脉、门静脉,造成70%的肝脏缺血,夹闭90min后,开夹,继续饲养4周.Sham组仅行肝蒂部骚扰.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结果 与Sham组比较,HF组血清ALT、AST、HA及LN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Hyp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F组α-SMA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光镜下HF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较Sham组明显加重,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部分有纤维隔的形成.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操作可以成功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外周血中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的水平,并探讨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HPLC-ED)法检测未妊娠妇女、正常妊娠妇女以及妊高征患者血清中tHcy的水平。结果 ①非妊娠组的tHcy水平[(7.89±2.62)mol/L]与正常妊娠组[(5.91±1.96)μmol/L]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正常妊娠组在孕中期tHcy水平[(5.23±1.88)μmol/L]降至最低。②妊高征组tHcy水平[(9.40±3.06)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01),与非妊娠组妇女相比较,tHcy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值分别小于0.05,0.01,0.001);并随妊高征病情的加重,tHcy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重度妊高征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P<0.05)。结论 妊娠后tHcy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