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对2011-2015年在丹阳市辖区各医院8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儿,于出生后12 h内接种100 IU HBIG及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按0、1、6方案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在儿童12月龄时采集血样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出生医院信息,分析其与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的关系。结果 832例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幼儿HBsAg阳性34例,阻断成功率为95.91%,抗-HBs阳性793例,阳性率95.31%。母亲HBeAg阳性阻断成功率(90.95%)低于母亲HBeAg阴性的婴儿(97.47%)(χ~2=16.409,P0.0001),婴儿抗-HBs阳性率(92.46%)也是低于HBeAg阴性母亲(96.21%)(χ~2=4.756,P=0.029);未发现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与阻断效果有关。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有较高的阻断率和保护率,且不受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观察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我们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均阳性的118名孕妇的婴儿随机分组,一组是单纯疫苗组,按0、1、6个月注射三针乙肝疫苗(5μg);另一组是孕妇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一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每次100IU,婴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的同时,加注100IUHBIG。全程免疫后7个月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HBsAg和抗-HBc。3次随访结果显示,单独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组,婴儿抗-HBs阳性率为75.39%,无应答率为6.15%,HBsAg阳性率18.46%,保护率为76.92%;联合免疫组,抗-HBs阳性率为90.57%,无应答率为3.77%,HBsAg阳性率5.66%,保护率为92.92%。提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联合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为制定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在武进区选择200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孕妇怀孕14周起每周注射HBIG200IU,临产时加强一剂;婴儿出生后注射1剂,同时按0、1、6个月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照组孕妇孕产期不注射HBIG;婴儿出生时注射HBIG200IU,同样程序接种乙肝疫苗。2组婴儿均采取母乳喂养。[结果]1岁时婴儿HBsAg阳性率,实验组为8.00%,对照组为19.00%(P〈0.05);1岁时婴儿抗-HBs阳性率,实验组为26.00%,对照组为14.00%(P〈0.05)。[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在孕中、后期注射HBIG可以提高乙肝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连续 3a的前瞻性观察 ,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与乙肝疫苗 (Hep -B疫苗 )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方法 该研究设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 1个对照组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 -HBs。结果 通过 3a的阻断效果观察 ,实验组ⅠHBsAg阻断率为 10 0 % ,实验组ⅡHBsAg阻断率为91 67% ;对照组HBsAg阻断率为 10 0 %。结论 证实联合免疫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有效。通过 3a的实验观察 ,实验组和对照组抗 -HBs阳性率呈逐年下降 ,提示应重视对儿童的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和免疫持久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其婴儿HBIG联合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研究组58例,分别于孕28、32、36周时肌注HBIG 200国际单位(IU)。对照组50例,不注射HBIG。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h内及第2周注射HBIG 200 IU,并按0-1-6方案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每次10μg。采集两组婴儿出生时、1岁时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HBsAg、HBsAb;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①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外周血HBs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17%和3.45%,显著低于对照组(18%和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率25%,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53,P<0.05)。②研究组婴儿1岁时外周血HBsAb阳转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24%,P<0.01)。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应用HB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可以有效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并可显著提高婴儿HBsAb阳性率,可以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357例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4倒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3支,200IU/支,所生284例婴儿接种HBIG 2支, 100IU/支,同时按0、1、6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对照组73例孕妇所生婴儿,只按0、1、6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结果]两组婴儿在12月龄时检测乙肝两对半指标,实验组阻断率(93.8%)高于对照组(81.2%,x~2=7.68,P<0.01)。[结论]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应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效果优于单用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寻找乙肝疫苗母婴阻断的最佳免疫策略。方法: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接种不同剂量的HBIG和乙肝疫苗,分别检测全程免疫接种后1个月、6个月儿童抗体滴度。结果:⑴共调查463例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滴度,抗-HBs阳转率为96.49%,7月龄与12月龄儿童抗-HBs(>10 IU/ml),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⑵母亲双阳与母亲单阳的儿童,抗-HBs滴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接种HBIG100 IU与200 IU的12月龄儿童抗-HBs阳转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疫苗加HBIG联合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尤其在母亲为HBsAg和/或HBeAg阳性的新生儿中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可达到较好的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HepB)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对575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儿,于出生后12h内接种100IU HBIG及10μg重组酵母HepB,并按0、1、6方案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在儿童8月龄时采集血样进行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结果 575例婴幼儿HBsAg阳性7例,阻断失败率为1.2%;HBeAg阳性母亲儿童的阻断失败率为2.9%,阴性的阻断失败率为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4)。未发现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等与阻断效果有关。结论 HBIG联合HepB阻断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且不受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北京市、甘肃省和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比较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无论是否与HBIG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474,P>0.05),儿童HBsAg阳性率为2.1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97.47%。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的儿童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未联合免疫儿童(2χ=4.391,P<0.05),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8.5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9.94%;未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16.5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0.52%。其中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同时阳性(双阳性,下同)的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8.82%,非常明显的低于未联合免疫儿童(34.00%)(2χ=7.071,P<0.01);母亲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8.43%,未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13.01%,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5)。结论对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较未联合HBIG免疫者更佳,但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未联合HBIG免疫也能取得相同的保护效果,而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的儿童,尤其是母亲双阳性儿童,与HBIG联合免疫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接种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甘肃省和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标本,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儿童HBsAg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19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0.01%。HepB接种剂量、母亲HBV感染状况和母乳喂养是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分娩方式、母亲孕期是否联合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等,对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不产生影响。结论筛查母亲HBV感染状态、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免疫10μg×3重组HepB(酵母)对提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剖宫产、母亲孕期接种HBIG不能提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母乳喂养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对乙肝流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HB)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江苏省HB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总体方案》,对3 906人进行现场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分别为4.99%,58.70%,25.91%和25.93%。15岁人群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达96.99%;HBsAg、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均比其他年龄组低,抗-HBs阳性率则较高,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0.75%。城市HBsAg阳性率为5.19%,农村为4.80%。家庭中HBsAg阳性者关系中,夫妻占41.67%。结论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江苏省乙肝感染率大幅下降,15岁人群更为明显,感染高峰后移;15岁人群首针及时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评价乙肝疫苗免疫对甘肃省居民乙肝病毒(HBV)感染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个县区1 ~59岁人群共2 200人,进行基本情况调查,采集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 HBc)等水平.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率由1992年前出生人群的19.37%提高到2002 - 2006年出生人群的89.37%,HBV感染率由43.06%降为6.56%,HBsAg携带率由4.77%下降到1.13%;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阳性率均低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抗- HBs阳性率明显高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人群;乙肝疫苗保护率为79.45%.结论 随出生年代后移,无论城市和农村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均不断提高,HBV感染率、HBsAg和抗- HBc阳性率逐渐降低,抗- HBs阳性率上升,呈现高接种率低感染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巢湖市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巢湖市城乡居民乙肝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巢湖市农村、城市居民156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65人中,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者18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12.1%;其中全程接种139人,全程接种率为8.9%;曾经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仅16人,占1.0%.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有利影响因素为女性(OR=1.48,95%CI=1.09~2.01)、文化程度较高(OR=2.92,95%CI=2.40~3.54)、城市居民(OR=1.95,95%CI=1.44~2.66)、人均收入较高(OR=1.43;95%CI=1.23~1.66);年龄较大(OR=0.42,95%CI=0.36~0.48)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不利影响因素.结论 巢湖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在城市和农村分布特征不一致,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城乡居住地等;加强乙肝相关知识宣传可能有助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水平,改善人们对乙肝疫苗接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People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re the major source of HBV transmi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recommends prevention counseling for HBV-infected people and vaccination of their household contacts and sexual partners. OB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recommendations by community physicians. METHODS: Telephone survey of 69 people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and their healthcare providers, October 1997 through November 1997, in San Diego, California. MAIN OUTCOME MEASURES: Counseling of people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 of their household contacts and sexual partners. RESULTS: Forty-three percent of providers reported providing prevention counseling to their HBV-infected patients to reduce transmission; 16% of patients reported receiving counseling. For the 32 pairs for which both the patient and provider could be reach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aware of their HBV infection, 20 (63%) providers reported counseling patients, and 10 (50%) of these providers' patients reported receiving counseling. Fifty-five percent of providers recommended vaccination of contacts; 13% of eligible adult household contacts and sexual partners and 20% of eligible child household contacts had begun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CONCLUSIONS: Prevention counseling of people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 of their contacts occur infrequently despite guidelines and an effective vaccine. Collaborative efforts between providers and people involved in public health are needed to improve delivery of these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母牛分枝杆菌疫苗联合乙肝疫苗免疫慢性乙肝患者,观察乙肝患者免疫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按0、1、2免疫程序,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22.5μg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和10μg酵母乙肝疫苗,对照组接种疫苗稀释液。于免疫前后分别采血,对其CD3+CD4+、CD3+CD8+和淋巴细胞进行计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CD3+CD4+、CD3+CD8+、淋巴细胞、CD3+CD4+/CD3++CD8+之数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母牛分枝杆菌疫苗联合乙肝疫苗免疫慢性乙肝患者,能够提高其细胞免疫的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周口市乙肝疫苗应用20年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情况,为完善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周口市1~19岁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中HBsAg携带情况。结果 周口市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2011年(2.30%)与1999年(7.97%)比下降71.14%,<5岁儿童HBsAg流行率<1%。 结论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显著。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加强中学生及成年人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7.
吴涛  蔡笃运  林锋  贾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17-4519,4522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患者T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7名CHB患者及25例CSHB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HBV-DNA(+)CHB组与HBV-DNA(-)CHB组的T细胞亚群比较:HBV-DNA(+)CHB组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HBV-DNA(-)CHB组(P<0.01),CD4+T/CD8+T比值显著高于HBV-DNA(-)CHB组(P<0.01).HBV-DNA(+)CSHB组与HBV-DNA(-)CSHB组的T细胞亚群比较:HBV-DNA(+)CSHB组CD8+T绝对值显著高于HBV-DNA(-)CSHB组(P<O.05); HBV-DNA(+)CSHB组CD4+T/CD8+T比值显著低于HBV-DNA(-)CSHB组(P<0.01).高HBV-DNA载量-CHB组和低HBV-DNA载量-CHB组的T细胞亚群比较:高HBV-DNA载量-CHB组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低HBV-DNA载量-CHB组(P<0.05).HBeAg(-)CHB患者HBV-DNA(+)组与HBV-DNA(-)组的T细胞亚群比较:在HBeAg(-)CHB患者中,HBV-DNA(+)组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HBV-DNA(-)组(P< 0.05);HBV-DNA(+)组CD4+T/CD8+T比值显著高干HBV-DNA(-)组(P<0.05).结论 不同的临床转归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不同,T细胞亚群紊乱程度和CD8+T绝对值与HBV-DNA载量、HBeAg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患者短期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CSHB患者的病历资料:57例采用抗病毒治疗+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组1),26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组2),观察2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的好转情况。结果经过2~4周的治疗,组1患者ALT、TBIL、PTA、HBV DNA的下降值等与组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1的治疗好转率为78.95%(45/57),组2为57.69%(15/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5)。在组1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2种药物治疗好转率分别为69.57%(16/23)和68.42%(1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提高CSHB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可改善早、中期CSHB患者的预后;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均可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HBV宫内感染与孕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孕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孕妇病毒滴度的影响.方法 以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孕期使用过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为干预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2组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发生率、病毒载量的差异,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干预组孕妇210例,有10例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对照组402例,有15例发生宫内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乙肝免疫球蛋白使用剂量与HBV DNA拷贝数、HBsAg滴度无关.结论 孕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能降低孕妇病毒载量,对HBV宫内传播也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d,对照组(3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4、12、24和48周时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4、12、24、48周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分别为63.33%、76.67%、86.67%、93.33%,对照组分别为37.50%、50.00%、56.25%、65.6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LT复常率及血清HBeAg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可迅速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更有效抑制HBV复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