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奇 《西部医学》2009,21(8):1317-1318
目的探讨直肠腺瘤经骶尾部入路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距肛门4~10cm直肠腺瘤经骶入路的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探讨经骶部入路局部切除中低位直肠腺瘤的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17例腺瘤切除彻底,近期无局部复发征象。结论经骶部入路局部切除中低住直肠腺瘤具有损伤小、显露好、操作简便、病灶清楚彻底等优点,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唐浩  贺平  徐良  黄素  曾晓梅 《西部医学》2021,33(8):1225-1229
目的 探讨经旁骶尾入路改良手术治疗成人骶前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9例成人骶前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改良手术方式:将传统的俯卧折刀位经旁骶尾入路改为左侧卧位右下肢屈曲的经旁骶尾入路,传统切除骶尾骨增加显露的方式改为完整保留骶尾骨,对部分肿瘤与周围致密粘连的患者在致密粘连区行肿瘤内层上皮切除,所有患者肿瘤切除后重建肛尾韧带及盆底肌,完成盆底解剖复位。结果 9例患者全部保留骶尾骨及完整重建盆底;7例完整切除,2例大部切除+局部肿瘤内层上皮切除;8例一期愈合,1例院外手术后感染伴直肠内瘘经分期手术痊愈;所有患者随访1~11年无复发。结论 ,经旁骶尾入路改良手术治疗成人骶前良性肿瘤,可明显减少创伤及完全恢复盆底稳定性,同时减少直肠及骶前损伤的并发症,适用于囊性及囊实性骶前良性肿瘤和部分实性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报道经骶行直肠部分切除12例。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2例。手术效果良好,未发现并发症。本文对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进行讨论。认为对直肠中段肿瘤特别是良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有显露好、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声。  相似文献   

4.
谢东辉  陈剑 《中级医刊》1997,32(8):29-31
报道经骶行直肠部分切除12例。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2例。手术效果良好,未发现并发症。本文对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进行讨论。认为对直肠中段肿瘤特别是良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有显露好,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直肠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骶尾部切口到直肠的路径术式切除直肠内、外肿物。结果  1 6例直肠 /旁肿瘤被完整切除 ,伤口感染 1例 ,感染率 7.2 5 % ,无肠瘘及肛门失禁 ,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骶尾部直肠手术 ,有术野浅、显露好及创伤小等优点 ,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经尾骶部入路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肿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早期直肠癌经尾骶入路的局部切除经验,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3年6月采用经尾骶部入路手术切除直肠下段早期肿瘤的30例患者随访1~8年,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局部复发,2例肺部转移和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直肠或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2例发生直肠吻合口瘘,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该术式适合中低位早期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但应注意术后定期复查。对部分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术后应进行放、化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7例骶前肿瘤的治疗情况。方法术前诊断包括直肠指诊、B超、CT等。肿瘤直径3~16cm,平均10.2±3.7cm。经骶尾部切除15例,经腹切除10例,经腹、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4例。结果完整切除21例,部分切除10例,未切除6例。切除率83.8%。并发症有出血、直肠损伤、术后骶前感染、脓肿形成。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是切除肿瘤的关键。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定位和术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庄华章  胡明  郑若  曾晓玲 《海南医学》2005,16(4):29-29,23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距肛门8—15cm直肠绒毛状腺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34例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均治愈。治愈率100%,经过5年的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 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具有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术野宽敞、切除彻底等优点,是治疗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后肿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直肠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均行手术治疗,经骶切口38例,单纯腹部切口6例,腹骶尾部联合切口1例。完整切除肿瘤43例,部分切除2例。术中大出血2例,直肠损伤2例,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9例。结论直肠后肿瘤位置深,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及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科经骶尾入路行中下段直肠肿瘤切除2例,现报告如下. 一、病历简介: 1.例1,男性,80岁,汉族,以"便血2月余,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  相似文献   

11.
汤浩飞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563-563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切除直肠息肉的新径路。方法采用经骶的方法切开肛尾韧带,切除尾骨,切开直肠后壁,直视下行直肠息肉切除。结果全组22例患者,19例完全愈合,3例切口感染经敞开换药治愈。结论经骶切开直肠壁息肉切除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30例直肠中下段肿瘤经腹骶手术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方法及临床观察结果。本手术在直视下行超低位直肠肿瘤切除,能完好地保留肛门括约肌。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从而改善和提高了直肠中下段肿瘤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文祥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1213-1214
目的探讨经骶部改良倒“V”切口直肠局部切除治疗直肠肿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9年2月间经骶部改良倒“V”形切口直肠局部切除治疗直肠肿瘤共12例。结果12例经此切口直肠局部切除的患者有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6例中有5例治愈,1例好转。术后生存时间2例为8个月,其余在2~5年,现3例仍生存。结论改良倒“V”切口解剖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邻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相对较少,术后恢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背景: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肿瘤,由于其发生的位置在直肠后间隙,因此也称为直肠后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骶前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治疗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骨科、普外科及妇产科收治并进行手术切除的33例(男20例,女13例)骶前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切除方式:前路经腹入路10例,后路经骶骨切除18例,经腹经骶骨联合入路5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123个月(平均45.1个月)。对此类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症状、组织学诊断、手术类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患者手术时年龄平均48.5岁(18~71岁)。病理类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5例,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肠源性囊肿1例,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及血管肉瘤各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无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获肿瘤完整切除,1例血管肉瘤患者因与直肠粘连术中直肠损伤而行直肠造瘘术。术中出血400~11000 ml(平均2400 ml)。4例(12.1%)在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l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血管肉瘤发生局部复发同时发生肺部转移,术后7月死亡。 结论:(1)骶前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原则为完整切除肿瘤。(2)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完整切除骶前肿瘤至关重要,应当肿瘤部位、性质、皮肤软组织条件及患者体型等决定手术入路,并强调多学科协作完成。(3)骶前肿瘤的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大量出血、骶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强调术前24小时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纱布填塞、术中仔细分离,轻柔操作、术中肛肠指诊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骶尾部切除直肠息肉的新径路。方法采用经骶的方法切开肛尾韧带,切除尾骨,切开直肠后壁,直视下行直肠息肉切除。结果全组22例患者,19例完全愈合。3例切口感染经敞开换药治愈。结论经骶切开直肠壁息肉切除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经Localio(经腹、骶入路)切除一例巨大恶性脊索瘤和一例恶性脂肪肉瘤,结果:肿瘤达到根治切除,结论:强调广泛切除骨盆内巨大肿瘤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提示肿瘤存在的临床表现以及直肠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经Localio(经腹、骶入路)切除一例巨大恶性脊索瘤和一例恶性脂肪肉 瘤。结果:肿瘤达到根治切除。结论:强调广泛切除骨盆内巨大肿瘤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提示肿瘤存在的临床表现以及直肠检 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骶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经骶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术中顺利,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肛门失禁;5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术后随访2~24个月,均未发生局部转移和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骶行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9.
较低位的直肠后或直肠旁肿瘤确定诊断以后,手术切除入路确定较困难。笔者曾对1例成人直肠后肿瘤患者经骶尾部入路切除肿瘤,感到操作较简单,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6岁。因肛门坠胀、里急后重4个月入院。直肠指诊:距肛缘5.0cm...  相似文献   

20.
前后联合入路在巨大骶尾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耻骨联合髂腹股沟部前切口与臀骶部后切口联合入路治疗巨大骶尾部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经前后联合入路,边缘切除9例巨大骶尾部肿瘤.3例患者劈开髂骨切除肿瘤后重建了骨盆稳定性.术后病理诊断:脊索瘤6例,畸胎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全部患者术后都进行了放化疗.结果所切肿瘤体积23cm×18cm×15cm~40cm×28cm×23cm,重2100~4000g,未出现医源性损伤情况.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期8—52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无脑脊液漏,大小便功能均存在,无便秘及尿失禁,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均愈合.7例患者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其中1例患者骶尾痛及坐骨神经痛需扶拐行走.1例术后6个月因肿瘤复发行半骨盆切除术,肿瘤最大的1例患者术后1a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运用经耻骨联合髂腹股沟部前切口与臀骶尾部后切口联合入路可较完整地边缘切除巨大骶尾部肿瘤并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