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PICC)门诊维护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09月门诊维护的患者144例次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06月门诊维护的患者162例次作为干预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异位、移位、粘膜损伤、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门诊维护,不仅可以优化PICC导管维护流程,降低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要预防股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必须做好置管前、置管、导管留置期间、透析期间以及穿刺伤口和导管选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换药、拔管护理干预;一旦发生感染,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血流不足、穿刺口渗血和导管脱落是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护士要及时准确判断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倾向,加强导管维护保证其可用性,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降低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用于深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ICU 336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1—12月16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血液导管管理方法;2011年1—11月168例为集束化组,采用集束化策略的血液导管管理方法。比较2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及血液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集束化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417%,对照组为0.8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集束化组住ICU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围置管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0例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及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同步施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患者家属)。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位、导管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PICC置管患者部分并发症的发生,是PICC导管安全留置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有关感染因素与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56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施置管与维护,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实施置管与维护。结果:对照组患者留置PICC感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和维护环节充分改进,能够促使PICC导管有关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回顾调查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医院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46例肿瘤患者资料,分析PICC导管相关感染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结果:导管相关感染与患者出汗多、免疫力低下、导管维护不当及依从性差密切相关。结论: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强导管的维护和健康教育,做好PICC置管随访,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发生脱落1例,对照组3倒。结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在肿瘤PICC置管的患者中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患者在准备PICC(中心静脉导管)经下肢静脉穿刺置入期间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143例PICC置管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置管期间护理配合方法;比照组(71例):选择基础护理服务展开对应干预;实验组(72例):选择基础护理服务+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展开对应干预;就两组PICC置管患者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置管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针对性、穿刺熟练度、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完善性、护理服务专业性)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PICC置管患者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98.61%)、健康教育达标率(97.22%)均高于比照组(74.65%)、(70.42%)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ICC置管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6.94%)低于比照组(32.39%)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ICC置管患者置管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针对性、穿刺熟练度、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完善性、护理服务专业性)评分均高于比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患者在准备PICC经下肢静脉穿刺置入期间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于患者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提升,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置管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针对性、穿刺熟练度、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完善性、护理服务专业性)评分提升,均获得显著效果,最终对于PICC置管患者康复状态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惠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73-173
目的:探讨对PICC置管患者从体位、置管部位选择、外敷料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细节的效果。方法:按置管日期的单双号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癌症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对日常生活等影响等。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导管堵塞、静脉炎发生率降低(P<0.01),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细节管理,可降低导管堵塞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减少PICC置管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09年1月~12月,102例接受PICC置管术化疗的患者,对PICC置管术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进行观察.结果 8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7.8%(8/102).结论 为避免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引起的静脉炎,应早发现,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患者80例设一组对比试验,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1)从两组PICC置管维护依从性可见,研究组各维度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由干预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可见,研究组发生率为7例(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例(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期间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肿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义乌市中心医院对肿瘤科采用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将在此期间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与此同时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采用PICC常规护理干预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为43.6%,观察组患者中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为9.8%。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采用PICC综合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置管质量,降低PICC置管异常情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CC导管相关护理风险及其防范管理,保证临床护理安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160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ICC置管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PICC导管相关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维护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PICC带管患者维护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云浮市中医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PICC带管患者进行研究,并为患者进行编号,根据编号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均有3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施用常规护理方法,为观察组患者施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维护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断管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断管发生率6.45%;观察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9.68%;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12.9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维护期间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发热、皮肤炎性反应。观察组患者上述两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3%、3.23%,而对照组患者两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8%、12.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带管患者维护期间,施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维护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建议在临床中使用集束化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管(PIC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6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根据不同静脉插管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穿刺,而观察组则接受PICC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流速、导管置留时间、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导管流速、导管置留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PICC置管和护理措施干预,可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预防策略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158例,给予其集束预防策略且每日评估,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将其分为2组,未感染患者1 046例为对照组,感染患者112例为观察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 158例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总置管时间为15 034 d,平均置管时间为13 d,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7.4/1000导管留置日。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肤贴种类、更换肤贴时间、输入TPN等因素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插管方式、置管位置、接头消毒及时性等因素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插管方式、置管位置、接头消毒及时性均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集束预防策略可以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肿瘤患者拒绝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綦江区人民医院从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有PICC置管适应症但拒绝置管的患者245例进行调查,寻找基层医院肿瘤患者拒绝置管的原因,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245例患者拒绝置管的主要原因有害怕各种并发症;费用过高;对人体有害;影响生活、工作,疼痛等。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可提高基层医院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lCC)在小儿治疗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6月一2010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16例符合置管指征进行PICC置管术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应用PICC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体会。结果:进行PICC置管的患儿中1次性穿刺成功14例,2—3次穿刺成功2例。置管后出现穿刺部位渗血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无1例出现导管脱落和断裂。结论:小儿采用PICC置管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小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非常适用于长期输液的危重患儿,所以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改善方案,制定护理标准。结果:活动前773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32例,发生率为4.13‰,其中导管穿刺处局部感染25例(3.23‰)、导管隧道感染2例(0.2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5例(0.64‰);活动后761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穿刺处局部感染13例(1.70‰)、导管隧道感染1例(0.1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0.13‰);品管圈活动的干预显著降低了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活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品管圈活动对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干预效果与职业因素及居住地相关,其中品管圈活动对家庭主妇患者、长期居住于乡镇患者的干预效果相较于非家庭主妇患者、长期居住于城镇患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及患者对PICC导管的维护意识,从而提高安全给药的指数及患者的生存质量。PICC导管的护理质量亦是衡量专科护理水平的重要指针,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从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贺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19-119
目的:评价系统化管理模式在PICC置管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开展了PICC置管90例,将2012-02至2012-12的置管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管理,将2013-01至2013-10的置管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系统化管理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管理,分别对置管后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发生、带管时间和导管维护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采用系统化管理模式除发生静脉炎1例,穿刺点感染1例,导管留置时间最长284天,平均留置210天,45例患者均按时来院维护;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发生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意外脱管1例,穿刺点出血2例,穿刺点感染4例,最长留置时间254天,平均92天,有7例患者未按时维护导管,其中4例延迟维护1天导管未发生异常,3例延迟维护超过48小时发生堵管,1例经尿激酶溶栓后通畅。2例溶栓失败后拔管。结论:系统化管理模式使PICC置管患者减少或避免了相关并发症、改善了带管的舒适度、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回院维护的依从性,增加了PICC置管率,提高了护理满意率,简化了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了PICC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