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薇 《世界中医药》2009,4(4):214-214
李振华教授自拟“补气消疹汤”治疗荨麻疹效果良好,兹介绍如下。自拟“补气消疹汤”由黄芪20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2g,羌活12g,防风10g,荆芥10g,地肤子15g,地骨皮12g,浮萍15g,苍术10g,蛇床子12g,丹参15g,甘草3g组成。其中黄芪益气固表;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养血活血;羌活、防风、荆芥、地肤子、地骨皮、浮萍、苍术、蛇床子燥湿除风;甘草甘温健脾且调和药性。主治:气血亏虚、风湿郁表型荨麻疹。  相似文献   

2.
自拟“化膜汤”为主酌情加减治愈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化膜汤组成:三棱15g、莪术20g、丹参15g、当归10g、郁金15g、赤芍10g、血竭10g、香附10g、柴胡20g、巴戟20g、菟丝子20g,肉桂10g,大黄10g、鳖甲15g(先煎),水蛭5g、甘草10g。现介绍病例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二虫汤治疗脑梗死后言语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脑梗死后言语不利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言语训练基础上予自拟二虫汤(药物组成:地龙10 g﹑僵蚕10 g﹑石菖蒲10 g﹑赤芍12 g﹑川芎8 g﹑黄芪15 g﹑当归8 g﹑陈皮6 g)口服治疗,4天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4个疗程。结果: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1%。结论:加服自拟二虫汤治疗脑梗死后言语不利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郭志强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是第3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尤其善长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肿瘤等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匠心独运,疗效卓著。郭教授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自拟育胞汤(菟丝子15 g、女贞子15 g、枸杞子15 g、当归12 g、熟地黄15 g、牛膝12 g等)、促排卵汤(丹参25 g、羌活10 g、益母草15 g、当归15 g、牛膝12 g等)、两固汤(菟丝子15 g、覆盆子10 g、枸杞子15 g、当归12 g、熟地黄15 g、山药15 g、淫羊藿10 g、牛膝12 g等)、养血调经汤(党参15 g、莪术15 g、丹参15 g、益母草15 g、当归15 g、川芎10 g、泽兰12 g、川牛膝12 g)等系列调经种子方剂。笔者有幸跟随郭教授临证学习,现举其治疗卵巢早衰不孕验案二则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5.
魏兴 《陕西中医》1995,16(9):387-387
自拟通化补心汤(丹参、郁金、人参、瓜蒌、桂枝等)治疗冠心病60例,并设对照组6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提出了通、化、补三法,对冠心病的临床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绍英 《光明中医》2010,25(11):2113-2113
<正>近年来我在临床运用柔肝化石汤(自制)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二十余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方剂组成柔肝化石汤:当归15g,生地黄15g,制玉竹15g,丹参15g,炒白芍药15g,甘草15g,青石蚕15g,石头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芎归通痹汤结合现代医学抗凝、扩冠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绞痛疗效.方法:1)中药:川芎、当归、赤芍、降香、元胡各15g、红花、蒲黄10g、灵脂10g、棱莪术各6g、三七1.5g,丹参25g,本方特别加入了具有祛瘀止痛,推陈致新之功的失笑散,每日1剂水煎温服;2)针灸:心俞、膈俞、巨阙、阴郄、膻中,目的在于行气活血,气行血行,瘀化则经脉通畅;3)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点,加强活血化瘀之功,使药力直达病所;4)西药配服钙离子拮抗剂.中西医结合共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结果:经治疗明显好转24例,好转41例,有效率87.8%.结论:自拟芎归通痹汤治疗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治血痢验方     
陕西省宝鸡地区中医学校已故老中医范宜斋老师,在岐山、凤翔、宝鸡等地行医时,用自拟“参蛎三荷汤”治夏秋季血痢不止特效。现介绍如下:参蛎三荷汤党参31g,生牡蛎31g,荷叶15g,荷梗15g,荷叶蒂15g。水煎分两次温服。方解:党参扶元气;生牡蛎清热除湿,止  相似文献   

9.
符成杰     
方名: 补虚升血汤 组成: 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20g,当归10g,丹参 10g,三七粉3g (冲服),淮山药15g,熟地10g,骨碎补 15g,鸡血藤30g,石韦30g,何首乌15g,红枣10g. 功能: 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活血养血. 主治: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 用法: 每日1 剂,煎服2 次.  相似文献   

10.
自拟补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作者自1996~ 1999年 ,采用自拟补骨汤治疗该症 37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7例 ,年龄 45~ 6 9岁 ,平均 5 8岁 ,绝经时间 3~ 15年 ,平均 8年。均采用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诊断标准确诊 ,并排除内分泌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影响骨代谢的病变。2 治疗方法补骨汤药用补骨脂 12 g、仙灵脾 6~ 10 g、牡蛎 30 g、黄精30 g、茯苓 15 g、延胡索 2 5 g、生地黄 2 5 g、女贞子 2 0 g、丹参 2 5 g、香附 15 g。偏阳虚者 ,加杜仲 2 0 g;偏阴虚…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自拟丹参贯众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收集病例共126例。其中,男95例,女31例;年龄最小者为12岁,最大者为58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短者9个月,最长者12年。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乙肝两对半HBsAg阳性者126例,HBeAg阳性者105例,抗-HBc阳性者118例。全部病例都有全身乏力、胃纳差、肝区疼痛不适等症状。2、治疗方法丹参贯众汤组成:丹参30g,贯众、黄芪、白背叶根、虎杖各20g,桑寄生、山楂、茯苓各15g,郁金、柴胡、当归各10g,甘草5g。随证加减:湿重者加苍术、厚朴;热重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用经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病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1 四肢麻木 李某,女,47岁,2007年11月21日初诊。半年前,因工作劳累觉四肢轻度麻木,渐加重,右侧偏重。曾往多家医院求治,CT示多发性脑梗死。曾输注血塞通、黄芪针、丹参针、川芎针、脉络宁针等,服用维生素B类、肌苷、维生素E、中药二陈汤、补中益气丸、补阳还五汤等,均疗效欠佳。气短懒言,自汗出,纳差便溏,四肢皮肤不知痛痒,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缓。用桂枝汤加黄芪三仙方。生黄芪40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煨生姜4g,大枣8个,焦三仙各15g,当归15g,川芎6g,鸡血藤15g。日1剂,水煎服。服30剂后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丹枣合欢安眠汤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不寐患者采用自拟丹枣合欢安眠汤(药物组成:丹参20 g,酸枣仁30 g,合欢皮20 g,党参25 g,茯苓15 g,白术20 g,陈皮10 g,法夏8 g,生姜10 g,枳实6 g,香附20 g,柴胡15 g,甘草10 g)治疗。每日1剂,10 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3例,好转3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10%。结论自拟丹枣合欢安眠汤治疗不寐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祛瘀化浊汤配合西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祛瘀化浊汤(泽泻15 g,海藻15 g,丹参15 g,山楂15 g,水飞蓟15 g,鸡内金15 g,决明子10 g,柴胡6 g,郁金12 g)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治疗均以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血脂指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祛瘀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瘀互结证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浊通瘀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多中心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5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氯沙坦钾,50mg/d。治疗组78例化浊通瘀汤(半夏、陈皮各15g,丹参20g,茯苓25g,姜黄10g,大黄5g,僵蚕、蝉蜕各10g;血瘀较重加用川芎、赤芍各15g;痰浊较重加用枳实10g,竹茹15g),1剂/d,水煎3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证候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血压疗效、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化浊通瘀汤联合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停用降压药1-2周后,用自拟降压汤:天麻、丹皮各20g,钩藤、怀牛膝、益母草、杭白芍、丹参、车前子各30g,玄参15g。肝阳上亢型加柴胡、焦栀子各10g,龙胆草6g,生地15g,生牡蛎30g;阴虚阳亢型加黄芩12g、栀子10g,石决明、寄生、生龙骨、生牡蛎30g,熟地、夜交藤各15g;肝肾阴虚型加黄精、首乌、枸杞子、熟地各15g,山茱萸12g,山药20g;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8年以来 ,我们运用自拟“柔肝利水汤”结合西医传统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6 9例 ,并与西医传统疗法 6 8例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 137例肝硬化腹水均为内科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6 9例 ,其中男 38例 ,女 31例 ;年龄 2 1~ 6 3岁 ,平均 49.5岁 ;病程6个月~ 15 a,平均 6 .7a。对照组 6 8例 ,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 ,与治疗组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中药用自拟柔肝利水汤。药用党参 15 g,黄芪 2 0 g,当归 15 g,丹参 2 0 g,赤芍 15 g,郁金 15 g,桃仁 15 g,鳖甲 30 g,茯苓 30 g,白术 2 0 g,泽泻 15 g,生大…  相似文献   

18.
马希英  曾杰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49-450
自1993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增率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9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35例,女61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6岁,平均50岁;心率最快56/min,最慢38/min;其中病窦综合征24例,冠心病26例,心肌炎14例,房室传导阻滞15例,并房性早搏4例,室性早搏3例,心电图ST段改变14例,T波倒置9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2 治疗方法以自拟增率汤为基本方。药物组成:黄芪20g,附子(先煎)20g,细辛6g,桂枝10g,乳香6g,没药6g,炙甘草10g;病窦综合征加丹参30g;冠心病胸闷、胸痛加益母草30g,瓜蒌12g;心律不齐加鹿角胶20g;头…  相似文献   

19.
陈伟娟  卢劲松 《陕西中医》2006,27(10):1268-1269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理疗治疗产后尿潴留118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年龄20~38岁;病程最短1/2d,最长5d,第二产程延长者有99例,无延长者19例。治疗方法1内服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化裁:人参、黄芪各20g,白术、升麻、柴胡、猪苓、泽泻、茯苓各10g,桂枝15g。  相似文献   

20.
戴克敏 《山西中医》2007,23(6):10-11
姜春华教授治疗肝病经验丰富,笔者整理随师应诊时姜老师治疗肝病验方如下。1软肝汤组成:生大黄6~9g,桃仁、丹参、炮山甲各9g,虫3~9g,鳖甲12~15g,黄芪15~30g,白术30~60g,党参15g。每日1剂,水煎服。功能:活血化瘀,软肝散结,益气健脾。主治:症瘕积聚,胁痛,臌胀,早期肝硬化,轻度腹水。方解:此方是由仲景《金匮要略》“下瘀血汤”加味而成。方中大黄主下瘀血,桃仁逐瘀血,虫主通血闭,三药合用活血化瘀之力甚猛。姜老说:“肝硬化主要是肝络瘀血阻滞而形成硬化,由血滞带来气滞,治疗应首先以活血化瘀为主,使肝脏血行畅通,瘀血化除,瘀化则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