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研究儿童免疫接种时的精神性反应和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6月所辖区域的儿童共计486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一般的免疫注射流程进行,干预组则根据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二组间各年龄组出现哭闹等心理反应发生的频次,心理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减少儿童的恐惧和晕针反应,增强自信心,提高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运用心理护理,以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在实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结果:在适当的心理护理下,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疼痛的感觉,大部分儿童主动配合接种,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结论:做好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是计划免疫接种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顺利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绮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63-163,201
目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运用心理护理,以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在实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结果:在适当的心理护理下,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疼痛的感觉,大部分儿童主动配合接种,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结论:做好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是计划免疫接种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顺利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儿童预防注射的心理护理刘建东(广西医科大学医务室南宁530021)心理护理在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室1994~1995年在给5098名儿童进行预防注射时,实行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根据不同年龄进行心理护理1~3岁婴...  相似文献   

5.
郑小金  杨虎  文楚玲 《河北医学》2008,14(4):451-45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将30例学龄前儿童随机分成诱导期家长陪同组(P组)、术前参观手术室组(V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l0例,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于术前访视、入手术室、诱导时、术后24h4个时间点测量儿童的焦虑水平,以诱导期合作评分(ICC)观察诱导时儿童合作程度。结果:学龄前期儿童中C组焦虑评分最高,V组的焦虑评分低于P组;合作评分C组最高,V组低于P组;实验组复发1例。结论:对患儿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可以很好地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对学龄前患儿宜采用参观手术室或者两者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晨  秦楚林 《华夏医学》2004,17(3):394-39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方法 :将 4 5 0名 DA患者按年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在进行常规牙科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干预组 DA程度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儿童牙科治疗前进行心理干预 ,对预防和治疗 DA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拔牙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根据Frankly心理学分类法比较对患儿实施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恐惧程度,分析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后,患儿对拔牙的恐惧心理明显少于干预前(P<0.01)。结论对拔牙儿童施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利于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心理干预方法及疗效,探讨白血病患儿的气质特点,为白血病患儿在长达2~3年的化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干预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相等对匹配原则,将16名自血病患儿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于预组进行了为期2周的临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以90项症状检核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制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和白血病医学疗效评估标准等为指标.观察临床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适应、生存质量和躯体症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心理不适明显减少,生存质量显著改善,躯体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临床心理十预能起到减轻白血病患儿心理不适,提高生存质量及减轻身体症状。  相似文献   

9.
癫痫儿童的心理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克铭 《中国医刊》2001,36(7):7-8,61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有无疾病和病痛 ,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即健康不单单表现在生物医学方面 ,而且还应从心理学和环境因素的总体上考虑。癫痫儿童 (患儿 )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障碍 ,且其发生率比健康儿童及其他慢性非神经系统疾病高 ,为学者们证实。多年来 ,各国学者对患儿的治疗主要以抗癫痫药物为主 ,当临床发作得到控制后 ,认为已达到目的。事实上 ,医生对病情的估价和患儿自身的感觉以及社会上对患儿的认识存在不少差距 ,也很少过问患儿存在的心理障碍 ,而后者往往是癫痫的诱发因素 ,并能直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穿刺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静脉穿刺的儿童患者1 240例,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理论以及方法,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反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令其配合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结果:经过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消除了患者的心理以及行为障碍,使其勇气鼓舞,最终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前后患者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童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其心理反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这能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综合干预对智力低下儿童的智能发育的影响,探讨对智力低下儿童的行之有效的临床冶疗方法.方法将61例智力低下儿童分为轻度智力低下组,中度智力低下纽和重度智力低下纽,给予药物、食物、智力运动机能训练的综合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自身对照,采取韦氏智力测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bayley婴幼儿智发育量表进行检测.结果重度智力低下纽(智商值IQ为0~25)干预后IQ均值比干预前提高7.2分(P<0.01);中度智力低下组(智商值IQ为25~50)干预后IQ均值比干预前提高8.7分,(P<0.01);轻度智力低下组(智商值IQ为25~70)干预IQ均值比干预前提高10.3分,(P<0.0I).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智力低下儿童的智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盛渝 《中外医疗》2011,30(16):11-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者1年内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肺功能和家属满意度等。结果干预后1年内患儿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以及住院次数均明显减少,家属满意度提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儿哮喘的发作,改善肺功能,提高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妙芬  彭慧  易玉娟  李晓婷 《河北医学》2008,14(10):1217-12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院外及门诊追踪护理干预哮喘患儿98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1年内哮喘发作情况.结果:干预后1年内患儿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以及住院次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实施家庭语言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因语言发育落后而就诊的儿童,对所有患者实施家庭语言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对患者的发育商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评分小幅度上升,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适应力、语言以及社会行为发育商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采用家庭语言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语言水平,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可有效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艾荣  刘相辰  苏雅拉  柴少卿  陈敏 《医学综述》2013,19(12):2248-2249
目的调查呼和浩特社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探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早期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呼和浩特市两个社区4所学校共420名学生进行心理卫生问题筛查,筛查出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120名,采用完全区段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80名)与对照组(40名),干预组采取为期1年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心理问题发生率分别为34.3%(48/140)、28.6%(40/140)、22.9%(32/140);干预后干预组学生除偏执因子一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9个因子得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应引起重视,及时发现并早期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心理问题,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有效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美国对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有效干预的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评论法,讨论预防问题行为的原则和干预的评价标准,分析有效家庭干预的途径以及社区一学校协作干预的GTO法。结果 成功的预防项目与九条原则有关。父母行为训练、家庭技能训练和家庭治疗的途径及有关的十三条原则可促进家庭的预防干预。成功的社区水平干预涉及干预人员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结论 以勃朗芬勃伦纳的生态理论为基础。多系统整合性方法可有效地促进问题行为的干预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童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12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需行腰穿患儿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倒.对照组进行腰椎穿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腰椎穿刺前、后使用镇静剂、腰椎穿刺的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心理干预组患儿只有9.5%的需要使用镇静剂,而对照组46.4%需要使用镇静剂,心理干预组腰椎穿刺成功率明显增加;术后,干预组安静休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只有6%,而对照组为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小儿腰椎穿刺中应用效果满意,可减少镇静剂的使用,提高腰椎穿刺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n children patient of lumbar puncture applied mental intervention. Methods 168 children 3~12 years old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ed, which presenting for lumbar puncture.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ed group and compared group. Compared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procedures,observation group applying mental intervention besides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use of ataractic, the quality of puncture and the complic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9.5% of patients in observed group used ataraetic, but 46.4% of compared group before operation, the success rate of lumbar punctu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rest time of observed group were longer oberversily than the compared group,complication occurred in 6% of the observed group,36% of the compared group.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The applying of mental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patient of lumbar puncture showed that the effect was satisfactory,reducing the use of ataractic and the happening complication,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uncture, being an affective method of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儿科行腰椎穿刺术患儿的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414岁意识清楚、首次腰穿的年长儿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及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操作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的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头痛、腰痛和尿潴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操作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加强患儿的密切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减轻术后并发症(腰痛、头痛、尿潴留),有利于腰椎穿刺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饮食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53例轻度贫血的患儿按半随机的方法分成治疗组77例,采用口服生血宁片+饮食干预,对照组76例单纯采用口服生血宁片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儿RBC、HGB、HCT、MCV、MCH、ST、TiBc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RBC、HGB、MCV、MCH、Hb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01,P〈0.05)。治疗组、对照治疗前后ST、TiBc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两组治疗后ST、TiBc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采用生血宁片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同时进行饮食营养干预,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26例行为干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儿童精神发育迟滞(MR)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6例MR儿童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进行0.5a行为干预和康复治疗的16例患儿为干预组,另10例患儿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感觉统合量表、适应行为能力及韦氏智力测评,以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接受0.5a行为干预和康复治疗并辅以有效家庭教育的干预组患儿,其智力水平较对照组患儿有明显提高(P<0.05);在感觉统合能力和适应行为水平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母亲的文化程度≥高中时,其患儿的诊断年龄明显小于母亲的文化程度≤初中患儿的诊断年龄(P<0.01)。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适应行为技能,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母亲的文化程度对患儿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