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智能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智能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2例精神下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抽取22例应用智能电针配合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治疗组,其余20例单用抗精神病药物作为对照组。按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SDS(Zung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分数变化比较。以HAMD总分的减分率作为临床疗效评分标准。结果 电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显效率40.9%,好转率45.5%,总有效率86.4%。结论 智能电针是治疗精神分裂伴发抑郁症状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777-778
目的:探讨瑞美隆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组的41例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分别使用瑞美隆与阿米替林进行治疗(两组同时服用抗精神病药),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TESS量表在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4,6,8周(HAMD)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ESS评分瑞美隆组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瑞美隆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剂比较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状起效快,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伴情感症状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对183例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人院1周内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PMS)评定,对其中阳性患者(HAMD≥17分或HAMA≥14分或BPMS〉10分)分组,第1组为伴焦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第2组为伴躁狂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分别合并抗抑郁剂或心境稳定剂治疗,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比较.治疗1月后对阳性患者再次评定.结果: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中存在情感症状者占68.9%,且情感症状受精神症状影响;治疗1月后,合用抗抑郁剂或心境稳定剂组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伴发情感症状应引起重视,但谨慎合用抗抑郁剂或心境稳定剂.  相似文献   

4.
刘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77-778
目的探讨瑞美隆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组的41例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分别使用瑞美隆与阿米替林进行治疗(两组同时服用抗精神病药),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TESS量表在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4,6,8周(HAMD)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ESS评分瑞美隆组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瑞美隆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剂比较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状起效快,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与单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经阿立哌唑治疗2周后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伴有抑郁症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单用组)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组(合用组),疗程8周。结果:经治疗后,合用组在治疗第1、2、4.8周末HAMD评分比单用组为低。结论: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人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32例)及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4、6、8周末及随访1年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人组前及8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1年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研究组复发率低,依从性好。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疗效确切,有利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用阳、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显效率(72.2%)明显高于对照组(36.1%)(P〈0.01);研究组PANSS、Y-BOCS、HAMD、HAMA、NOSI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癫痫伴发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拉莫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HAMD量表积分、不良反应情况、月平均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AMD抑郁量表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抑郁量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症的疗效较好,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崔兆元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78-78,82
目的:研究国产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诊断标准的63例患者入组,且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入组病人在原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加服氟西汀,剂量20~40mg,每日1次,早晨口服,治疗时间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应用HAMD、PANSS、BPRS、SAN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治疗后病人自觉症状显著改善,HAMD平均总分各周下降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达86.1%。副反应有头昏(3%)、恶心(10%)、口干(5%)、嗜睡(2%)等,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无须处理、数日后自行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BPRS、PANSS、SANS量表显示,精神病性阴性症状亦有所减轻。结论:小剂量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口服每天1次,药物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观察舍曲林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为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帕金森病患者共200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对伴有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基础上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采用HAMD量表、MMSE及ADL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200例患者中出现抑郁症状72例,占36%.研究组HAMD、ADL评分分别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舍曲林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合并舍曲林快速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组:单用帕利哌酮,合用组:帕利哌酮合用舍曲林,采用PANSS、HAM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观察期为6周。结果:单用组患者于治疗第4周抑郁出现改善,HAMD总分较治疗前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用组患者于治疗第2周抑郁明显改善,HAM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患者较单用组抑郁改善快,两组患者间HAMD总分在第4周及第6周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合并舍曲林可快速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与舍曲林组。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AMD中的焦虑因子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组显效率60.0%,舍曲林组显效率66.7%,两组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末时,文拉法辛组HAMD中的焦虑因子评分显著低于舍曲林组(P<0.05),治疗8周末时舍曲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文拉法辛组(P<0.05)。舍曲林组治疗无效率低。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文拉法辛有6例患者血压升高。结论文拉法辛和舍曲林对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Paroxetine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EA) in treating depression.Methods:Forty-two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22 patients) treated with EA combined with Paroxetine,and the control group (20 patients)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alone,and the therapeutic course for both groups was 6 weeks.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evaluated with scores by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 (TESS), respectively.Results:HAMD scores determined at the end of the 1st,2nd,4th,and 6th week of the treatment cours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rate evaluated at the end of the 6-week treatment was remarkab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2.7% vs 40.0%).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ESS scores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EA combined with Paroxetine ha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than that of Paroxetine alone,with milder adverse reaction and quicker initiation of effe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共服药8周,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HAMD因子评分及HAMD减分率、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和中医证候量表有效率的情况,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治疗4周和治疗8周均可明显减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HAMD因子评分和中医证候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疗效以8周最佳(P<0.05或P<0.01);HAMD因子评分中迟滞评分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治疗8周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HAMD减分率和中医证候量表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总有效率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结论] 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可以缓解抑郁状态,改善中医症状体征,并且增强盐酸氟西汀抗抑郁的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联合电针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伴躯体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文拉法辛与电针联合应用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文拉法辛治疗),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hondepressionscale,HAMD)各项因子分及减分率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e,TESS)来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6周,研究组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阻滞、睡眠障碍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头晕、口干、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电针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抑郁患者随机分配至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组(各31例),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10-40mg/d,1次/d,阿米替林150—300mg/d,1/d,观察期为6周,疗效评定采用HAMD,安全性评价用TESS、实验室检查及查体。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良反应发生率西普酞兰组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P〈0.05)。结论两药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副反应少且轻,日服量小,服药方便。  相似文献   

17.
刘显阳  岳晓斌  王姗  党伟  贾杰  房明  王赞利 《吉林医学》2010,(25):4256-4257
目的:研究喹硫平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符合CCMD-Ⅲ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60分,PANSS抑郁症状4个因子至少一个因子分评分≥4分,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6周,采用PANSS评定疗效,采用PANSS因子分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92.1%,利培酮组为9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和利培酮的PANSS抑郁因子分在治疗4周后均有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不良反应为嗜睡,体重增加。利培酮有锥体外系反应、泌乳、月经紊乱、体重增加、激越等。结论:①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②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喹硫平组优于利培酮组;③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加减读书丸治疗青少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名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加减读书丸治疗;对照组口服舍曲林结合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对照组为68.9%,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米氮平治疗伴失眠的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米氮平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和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疗效相仿,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见效快,副作用小的药物,且对失眠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