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对本条的解释,历来注家多认为“转胞”之“胞”为膀胱。个人浅见以为“转胞”之“胞”不是膀胱而是子宫,理由是: 1.《金匮要略》及其以前的古典籍中未有称“胞”是膀胱者。《内经》早就明确地指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19条:“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对于本条的注释历来注家都认为“转胞”之“胞”为膀胱。近读《四川中医》1985年第5期沈舫饮《“转胞”之“胞”当是子宫》一文,沈氏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转胞”之“胞”当是子宫。笔者认为转胞之胞应是膀胱而不是子宫,其理由是: 1.古典医籍中,就有称胞是膀胱者。如  相似文献   

3.
“转胞”之“胞”不是膀胱而是子宫,在病因病机上是妊娠合并尿潴留,见拙文《“转胞”之“胞”当是子宫》(《四川中医》1985年第五期)。为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再论如次。一、圣道不易,其理一贯《素问·五脏别论》明确提出“女子胞”是奇恒之腑,强调“女子”两字,是专指女人而言,并未捉“胞”是奇恒之腑,这就说明“女子胞”是女子的一个特殊的组织器官。历代医家均公认,女子胞是子宫。《金匮要略》把“转  相似文献   

4.
系统梳理后世对《金匮要略》转胞证治的不同观点,认为“转胞”的“胞”当作广义理解;结合现代医学,认为临床上许多病症如妊娠合并肾盂积水等皆可从转胞论治;进一步从内治、外治等方面对转胞证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诸病源候论》在论述胞转的病源时有如下记载:“张仲景云妇人本肥盛头举身满今羸瘦头举中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脉经》将该段中的“肥盛”改作“肌盛”,“减”改作“感”.陈可冀等亦认为“减”字作“感”为当,陈作了如下标点:“张仲景云:妇人本肥盛,头举身满,今羸瘦头举中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见《中医杂志》1982年第8期“谈谈张仲景的几条遗文”).那么对于该段文字的意思究竟应如何理解和标点?笔者特提如下浅识.该段是仲景论述由于胎儿压迫膀胱而致朐  相似文献   

6.
顷读《四川中医》1985年第5期《“转胞”之“胞”当是子宫》一文,获益非浅。复温经习文,觉得对“转胞”之“胞”是否是子宫还很有讨论的必要。兹略述管见如下。1.弄懂经文原义:《金匮要略》是我国最早有专篇论述妇科疾病的医著。“转胞”出该书《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十九条,作者原意“转胞”不是妊娠病脉证,而是妇人杂病类病证。原文“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不得溺”乃为病之虚,“转胞”乃病之名。  相似文献   

7.
转胞名实考     
"转胞"作为病名首见于老官山汉墓出土文献资料,其症状首见于《金匮要略》。基于存世文献,对此病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源流进行梳理,明确总结《黄帝内经》中"胞"有多种含义;两汉时期转胞为妇科杂病;晋、隋、唐时期转胞为内科病证,胞指膀胱;自宋代开始"转胞"(胞转)多被"转脬"(脬转)代替;金元以降转胞分虚实,属内科病证,但女性妊娠期多见;清代转胞归类分化,一类将之归入妊娠病,另一类将之归为内科病,但女性尤其孕期多见。  相似文献   

8.
“胞系了戾”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此段语释在有些医书中,如中医研究院编的《金匮要略语释》及《中医大辞典》,  相似文献   

9.
<正> "转胞"作为一病名,源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有人据此,将转胞解为妊娠小便不通,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解曰:"转胞,指妊娠小便不通.即孕妇因胎压迫膀胱,出现下腹胀而微痛,小便不通的一种病证".其实此种解释尚欠全面.考《诸病源候论转·胞候》:"转胞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或病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对症状和病因作了更详细的描述,指出此病非单  相似文献   

10.
一、《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肾气丸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书中凡五见,用以治疗脚气、虚劳、消渴、痰饮及妇人转胞的疾患。肾气丸方之治脚气,见于书中《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内,系附方,方名“崔氏八味丸”。或有因此而疑本方非仲景首用者。查《外台秘要·卷十八脚气不随门》所载崔氏方五首的第四首,有“又若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即服张仲景八味丸方”者,由此段记载看来,肾气丸必是先见于仲景著作中,而崔氏(崔知悌)则是后来加以引用的。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方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肾气丸一方源于《金匮要略方论》,故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考究《金匮要略方论》原文,肾气丸见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5篇中,分别用于治疗脚气、虚劳、痰饮、消渴以及妇人转胞等5种疾病,可谓仲景“异病同治”的典范.经现代临床研究,肾气丸的功效被不断发掘,现将笔者临床应用体会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2.
“转胞”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又名“胞转”,是一种小便不通的病证,多见于妊娠妇女。笔者临床运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本病,每获良效,现举验案1则如下,以飨同道。陆某,女,26岁。2004年3月16日初诊。患者妊娠6月以来,小便经常频数不畅,今日上午起突然小便点滴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答     
问:《金匮要略》中,肾气丸既可用于“小便不利”,又可用于“小便反多”,这是为什么? 答:《金匮》的《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说:“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说:“……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由上述经文可见,肾气丸既可用于“小便不利”,又可用于“小便反多”。后世以实践验证,肾气丸对肾虚尿少和肾虚尿多的疗效均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用“降石汤”治愈2例较大结石的体会。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祖国医学的“石淋”、“砂淋”、“血淋”等相似。其发生原因,历代医书记载颇详,例如: 《金匮要略》认为本病系热在下焦所致; 《诸病源候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沈氏尊生》“诸淋者,  相似文献   

15.
肾气丸,最早见于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该书于《妇人杂病》篇中以主治转胞:在《中风历节》篇的附方里有“崔氏八味丸”治脚气;在《血痹虚劳》篇中名“八味肾气丸”;《痰饮咳嗽》与《消渴小便不利》篇中俱名“肾气丸”。由于方出《金匮要略》,共由八味药组成,故后世通称“金匮肾气丸”、“八味丸”或“八味地黄丸”。因其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并在临床实践中加减化裁,灵活运用,大大发展了该方的效用。探索一下古今医家对该方的推衍运用,不仅可以扩展其治病的范围,而且对如何灵活运用古方以治今病,亦可得到一些启发。一、金匮肾气丸的组方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戴天木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12-1313
肾气丸乃张仲景所创,在《金匮要略》中主治肾虚腰痛、痰饮、消渴、妇人转胞等病。笔者临床以之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多例,屡试屡验,效若桴鼓。今不揣浅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十七条原文云:“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以下简称第十七条)历代注家对本条解释主要为以下二种: 一、认为是指脏腑相合,在治疗时,应当脏病治腑。如《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以下简称“补正”)注释本条曰,“‘五脏各有所合’,此云病在脏者,当随其所合脏腑而攻治耳,……渴系肾脏之病,而猪苓汤利膀胱,肾合膀胱故也。”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从之。二、认为是指有形与无形之邪相合,在治疗时,应当审因论治。如《金匮要略心典》(以下简称“心典”)注释本条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所论女劳疸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金匮要略》和《诸病源候论》对女劳疸的相关论述《金匮要略》对女劳疸的论述主要是黄疸病篇第2条:“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以及第14条“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小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相似文献   

19.
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金匮要略》中记载用其治疗因肾阳不足、气化不利导致的虚劳证、消渴证、痰饮证、妇人转胞等。异病同治的思想不仅在《金匮要略》中肾气丸的应用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在现代临床医学的各个专科领域都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0.
金栋 《河北中医》1992,14(5):40-41
“胞”字散见于《素问》、《灵枢》诸篇,由于读音不同,有多种意义,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浅析如下。其一为膀胱。《灵枢·五味论》:“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笔者认为“胞”字在此是通假(借)字,其本字应为“脬”,音抛(pāo),即膀胱也。按《说文》:“脬,旁光也。”段玉裁注:“脬俗作胞……胞音包,其借为脬字,则读匹交切。脬者,旁光也,腹中水府也。”历代医家对此“胞”字解释不一,马元台、王安道、汪昂皆认为:膀胱为胞之室,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