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腹腔镜全胃切除D_2淋巴结清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全胃切除D_2淋巴结清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5年生存状况。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卧床时间、手术出血量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梗阻、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十二指肠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复发率对照组稍低于观察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年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全胃切除D_2淋巴结清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生存期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特点及预防策略。方法 2013年1月~2018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1015例,采用McKeown术式:胸部操作采取左侧卧位,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腹部操作采取仰卧位,腹腔镜(238例)或开腹(777例)行胃游离、管状胃制作及腹腔淋巴结清扫;食管胃左颈部器械吻合。结果中转开胸率3. 7%(38/1015),R0切除率96. 5%(979/1015),无术中死亡发生。术中主要并发症:出血3. 0%(31/1015)、气管损伤1. 7%(17/10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 5%(391/1015),其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2. 4%(126/1015),吻合口漏3. 2%(32/1015),乳糜胸1. 9%(19/1015),喉返神经损伤22. 0%(223/1015),残胃排空延迟10. 1%(103/1015)。围术期死亡率1. 2%(12/1015):肺部并发症(肺炎,反流性误吸) 50. 0%(6/12),吻合口漏33. 3%(4/12)。结论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中最常见并发症是出血和气管损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喉返神经损伤及胸胃排空延迟。术后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合适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胃缩口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行胃部分切除术应用胃缩口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36例,远端胃大部切除RouxenY吻合术5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端侧吻合2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本组平均吻合时间25(20~35)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一例吻合口漏。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15例(12.6%),其中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4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反流性胃炎2例。无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无倾倒综合征。随访101例,平均随访3(1~4)年,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胃缩口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简单易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行腹腔内与腹腔外吻合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01至2021-01-07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294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腹腔内吻合86例(腹腔内吻合组),行腹腔外吻合208例(腹腔外吻合组)。使用Cochran-Mantel-Haenszel 检验排除分层因素的混杂作用后,分析吻合位置对腹腔感染、吻合口漏、手术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腹腔内吻合组和腹腔外吻合组在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吻合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内吻合组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病人比例更高(59.5% vs. 41.8%,P=0.007),且全部行侧侧吻合。两组获取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8.9%(85/294),共115例次。将所有行侧侧吻合的病人(155例)纳入并发症分析,并经分层分析排除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吻合方式的可能混杂作用后,腹腔内吻合组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腹腔外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例(20.9%) vs. 3例(4.3%),P=0.012],而在腹腔感染(含或不含吻合口漏)、吻合口漏、呼吸系统感染、术后肠梗阻、乳糜漏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中行腹腔内吻合者可能更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应谨慎选择行腹腔内吻合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1月,行185例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腹腔镜下行淋巴清扫,上腹小切口切除标本并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18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死亡1例。根治性切除(D2)177例,联合脏器切除8例。术后发生外科并发症18例(9.7%),包括腹腔感染10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出血2例,吻合口漏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腹腔内大出血1例;非外科并发症11例(5.9%),包括肺炎10例,心肌梗死1例(死亡)。175例(94.6%)术后随访1~59个月,中位数23个月。术后死亡12例,其中10例死于肿瘤复发(均为Ⅲ、Ⅳ期),2例死于其他疾病,3例肿瘤复发带瘤生存。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局限性胃上部癌手术径路、方式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0~1996年6年间297例胃癌患者中的62例局限性贲门、胃底部癌病例施行经腹径路,近端胃切除,D_2根治的手术和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62例经腹行近端胃切除D_2或D_2~+根治病例术后存活60例。48例获1~9年长期随访,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8%(42例)、58%(28例)、43.8%(21例)。现存病例中,存活最长时间为8年5个月。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吻合口复发1例,返流性食管炎9例,所存病例均无残胃排空障碍。结论 对局限性胃上部癌患者,采用经腹径路施行近端胃切除D_2根治术,术野显露充分,淋巴结清除完全,术前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规范适应症选择和手术操作,术后五年生存率可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切除残胃或食道与空肠双襻吻合围术期的观察与对策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116例胃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围术期采用六观察与处理对策管理模式。 结果116例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7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为3.2 d,术后住院时间为12.3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29/116),其中胃出血3例(2.5%),十二指肠残端漏2例(1.7%),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发生胃排空障碍7例(6.0%),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2.5%),深静脉营养导管感染3例(2.5%),肺部感染5例(4.3%)心率紊乱6例(5.1%),均经对症治疗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恢复顺利,生活质量较好。 结论六观察与处理对策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残胃或食道空肠双襻吻合围术期能够提高术后并发症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附5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54例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4例;淋巴结清扫D1式29例,D2式25例.结果 54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164.4±38.7)min,近端胃切除(142.4±35.2)min,远端胃切除(149.1±35.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164.6±80.1)mL,近端胃切除(149.5±94.7)mL,远端胃切除(152.5±87.7)mL.清扫淋巴结数平均(19.1±6.2)枚/例.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5±0.7)h.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止血;无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2±1.7)d.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只要严格遵守肿瘤的手术原则,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保持肿瘤的根治性,同时能体现手术的微创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胆汁胰液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探讨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取胆汁胰液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57例为胰胃吻合,79例为胰肠吻合.手术主要步骤:①胰胃吻合术后,在距胰胃吻合口远端5~ 10 cm处行近端空肠胃后壁端侧吻合.②胰肠吻合术后,胰肠吻合口10 cm左右将胃后壁与空肠行侧侧吻合.随后在距胃肠吻合口40 ~ 50 cm处离断空肠,形成游离肠袢;远端封闭后与胆管行端侧吻合;在距胆肠吻合口40~50 cm处与游离肠袢的远端行侧侧或端侧Y形吻合.收集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36例消化道重建(含胰胃或胰肠吻合时间)中位时间为71min(62~97 min),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并发症为13.2%(18例),包括术后出血2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并感染2例,胃瘫3例,腹腔感染3例,胰漏4例(3例A级和1例B级胰漏).结论 胆胰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清扫下纵隔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连续施行的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清扫下纵隔的50例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为前瞻性收集,总结分析手术资料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0例均顺利完成,其中46例采用OrvilTM完成吻合,4例OrvilTM吻合失败,中转其他吻合方式。手术时间265(265~302)min,术中出血量86(57.5~100)mL。4例(8.0%)发生术中并发症,2例(4.0%)心律失常,2例(4.0%)脾血管出血。14例(28.0%)发生术后并发症。心肺相关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10例(20.0%),肺部感染6例(12.0%),心律失常-心房颤动2例(4.0%),心包积脓1例(2.0%,经穿刺后缓解);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5例(10.0%),其中4例经穿刺引流后治愈,1例因吻合口漏合并胸主动脉出血,最终死亡;吻合口狭窄1例(2.0%);其他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6.0%),呃逆2例(4.0%),腹腔感染2例(4.0%),乳糜瘘2例(4.0%),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2.0%),腹腔出血1例(2.0%)。无气胸、脓胸、吻合口出血、胰瘘、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清扫下纵隔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与传统全胃切除相关并发症有所不同,术者需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DG)短期(术后30 d内)并发症的Clavien-Dindo(CD)分级情况及影响该分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经同一术者完成的230例行DG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59例(69.1%), 女性71例(30.9%), 年龄31~80岁, 平均年龄(61.69±10.91)岁;平均体重指数(23.59±3.46) kg/m2;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等级资料进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法Logistic回归。结果本研究中, 共有30例(13.0%)患者出现CD-Ⅱ级及以上术后并发症, 其中Ⅱ级20例(66.7%), Ⅲ级8例(26.7%), Ⅳ级2例(6.6%), 在30例并发症的患者中, 单纯吻合口瘘2例, 吻合口出血2例, 十二指肠残端漏3例, 腹腔感染2例, 肠梗阻6例, 肺部感染5例, 切口感染2例, 胃排空延迟2例;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3例, 吻合口瘘合并腹腔感染2例, 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合并肠梗阻1例。手术途径是DG术后并发症的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远段胃D_2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完成的胃下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结果 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D_2切除、消化道重建及经阴道取标本,术后无近期并发症,随访期内均无远期并发症,无瘤生存,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如具有丰富的常规腹腔镜手术经验,术中能够确保严格遵守无菌术与无瘤术的技术要求,并能够熟练完成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开展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远端胃D_2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创伤更小、美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重建胰腺残端的手术指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同济医院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期间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并行胰胃吻合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52.1±78.3) min, 术中平均输血量(911.3±601.4) ml;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2±12.1) d; 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1.1%),其中胰瘘1例(2.6%),胃排空障碍2例(5.3%),切口感染2例(5.3%),腹腔积液1例(2.6%),肺部感染2例(5.3%),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住院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胰胃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及有效的胰腺残端重建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胰胃吻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适应证. 方法 1997年7月~2003年7月,对75例食管癌胸腔镜下经右胸游离食管、肿瘤,清扫淋巴结,经上腹切口游离胃,并经胸骨后上提,行左颈食管胃吻合. 结果中转开胸3例,2例因肿瘤侵及肺门及心血后壁无法分离而中转开胸,1例因奇静脉出血而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60~220 min,胸部操作时间60~90 min ,术后出血300~400 ml,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胃扭转1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例,乳糜胸1例.60例随访3个月~7年,平均4年,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年生存率85.0%(51/60),3年生存率40.0%(31/60),5年生存率40.0%(24/60). 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可行,适用于Ⅰ、Ⅱ期非外侵患者.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次全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科技术在胃切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腹腔镜辅助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3例(其中胃癌D1根治术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10例),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探查术2例。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术中皮下气肿1例、发生率6.67%(1/15),平均手术时间245.6±35min,平均出血量110±45ml,辅助切口平均长6.5±1cm,平均术后住院日10±2.5d。术后吻合口输出襻梗阻1例、发生率7.69%(1/13)。全组13例患者术后随访2~26个月,未出现远期并发症,其中3例胃癌患者未发现远处转移病灶,其trocar穿刺孔及腹壁切口无肿瘤种植。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应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近端残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因胃良性病变曾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的残胃癌病人,行腹腔镜近端残胃癌根治术,腔内Roux-en-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26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26例病人中肿瘤位于残胃底贲门9例,位于残胃空肠吻合口17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残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及腔内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手术时间(152.3±21.3)min,重建消化道时间(38.6±12.5)min,术中出血量(55.1±21.8)mL。平均清扫淋巴结(28.1±7.4)枚。上切缘距食道贲门连接线中位距离2.5(2.1,4.6)cm,距肿瘤上界中位距离5.5(4.1,6.2)cm,上切缘均未见阳性。辅助切口平均长度(4.1±0.8)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5±11.2)h,流质进食时间(19.1±8.6)h,术后住院时间(7.8±1.9)d。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级发生率为3.8%(1/26),辅助切口感染1例。Ⅱ级发生率为7.7%(2/26),其中炎性肠梗阻1例,腹腔感染1例,予保守治疗痊愈。无Ⅲ级以上并发症,无吻合口漏、出血、梗阻及手术相关死亡。26例病人均存活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2个月。食管空肠吻合口大小(4.6±0.5)cm,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为7.7%(2/26),反流性食管炎11.5%(3/26),无吻合口狭窄、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者。结论应用完全腹腔镜技术行近端残胃癌术根治因胃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BillrothⅡ式吻合)的病人安全可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并有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17例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根治性近端胃次全切除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例;全胃切除、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5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脾切除、贲门周围曲张血管缝扎术3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脾切除术2例;姑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结果:17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腹水,早期肝昏迷1例,创面渗血3例,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积极治疗后恢复。结论:胃癌合并肝硬化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风险大,手术方式须根据肝硬化程度以及胃癌的部位等采用"个体化"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治疗的经验体会,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2001年3月-2011年4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62例,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59.3±4.1)岁.分为早期组24例和近期组38例,分别从围手术期处理、胰肠吻合方式与材料的选择、胃肠吻合的方式的选择、术野创面血管的处理、防止吻合口漏及创面出血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总结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并比较两组术后胰漏、出血、腹腔感染、胃潴留、术后胆道感染、肝脓肿及切口感染7项术后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组:胰漏10例,出血4例,腹腔感染10例,胃潴留9例,术后胆道感染11例,术后肝脓肿6例,切口感染7例.近期组分别为4、0、0、1、2、0和3例.两组比较近期组术后的并发症有明显下降,近期组较早期组7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创伤大,并发症严重,重视微创理念和优质材料的应用,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7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12月,行71例腹腔镜胃癌切除术,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8例、Ⅲ期27例、Ⅳ期16例.腹腔镜下行胃切除及淋巴清扫,扩大剑突下切口取出标本并做腹腔外消化道重建. 结果 5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中转开腹16例(22.5%),无手术死亡.55例腹腔镜胃癌切除手术中根治性切除43例、姑息性切除12例.手术出血量中位数150 ml(10~900 ml),手术时间(6.7±1.7)h,切口长度(5.7±1.2)cm,切除淋巴结(22.5±12.8)枚,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7±1.3)d,术后住院H(15.1±8.0)d.术后并发症共17例(30.9%),包括3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阻塞性黄疸、1例淋巴漏、2例切口感染、4例胸腔积液、3例肺感染、1例静脉导管感染.51例(92.7%)术后随访1~76个月,中位数18个月,4例失访.术后死亡6例,总生存率88.2%(45/51),1年生存率88.5%,2年生存率86.0%,3年生存率86.0%.41例被随访的根治术患者中复发转移3例,其中2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根治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89.0%. 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囊肿外引流术8例(18.6%),单纯囊肿切除10例(23.3%),囊肿切除、胰尾部+脾切除术3例(7.0%),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19例(44.2%),囊肿胃吻合3例(7.0%)。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例囊肿胃吻合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单纯囊肿外引流患者发生胰漏,1例囊肿空肠吻合者术后发生逆行感染,切口感染2例。随访37例,复发急性胰腺炎1例。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在经保守治疗度过急性期后,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