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卒中病人危重症之一,引起蛛例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破裂,两者合计占全部病例的50%-80%。且易并发血管痉挛、再出血、蛛网膜粘连及脑积水。因此,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根治;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力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卒中患者危重症之一,病因主要以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为最常见,易并发血管痉挛、再出血、蛛网膜粘连及脑积水。脑血管造影可及时发现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数目、血管畸形的部位、形状、供血及侧支循环情况等,以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根治。我科自2004年2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6例,行造影术4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吕会玲 《吉林医学》2008,29(6):520-521
我科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股动脉脑血管造影166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目前对其病因诊断手段主要依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检查方法[1],属于有创性检查。与常规的血管造影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对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对56例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36~78岁,平均5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CT扫描证实。56例患者全部在DSA监视下采用Seld i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2],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3例穿刺点渗血,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均为欠合作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治愈。脑血管造影成功率达100%。1.2检查方法患者平卧,右侧股动脉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行Seld inger法穿刺,置入6F穿刺鞘,按50 u/kg全身肝素化,5 F造影管在导丝引导下分别超选至双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开口处,分别对各支血管进行造影...  相似文献   

5.
蒋海华 《当代医学》2009,15(35):735-736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反复发作死亡率很高。方法行全脑血管造影能直接了解病变部位、出血量、能定性定量,是施行SAH病因治疗的根本方法,结论它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副作用少,对患者较为安全的特点。结果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术后有针对性地施行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晓凤  谢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80-180
资料与方法 我们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158例,其中男85例,女73例,年龄25—82岁,临床表现为头痛150例,呕吐138例,肢体瘫痪22例,意识障碍26例,治愈120例,好转25例,死亡13例。  相似文献   

7.
沈红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85-228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缮果50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加强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颅内血管破裂而使血液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有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前者指颅脑外伤引起,后者又称自发性,SAH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SAH不仅要正确诊治,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也至关重要。2000年1月-2004年11月我科收治SAH患者106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由于脑底部或表面的血管病变破裂而使血液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具有发病急 ,病情重 ,死亡率高的特点。SAH不仅要正确诊治 ,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也至关重要。1 996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我科收治 SAH患者 5 6例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其中男 3 2例 ,女 2 4例 ,年龄 1 4~ 73岁 ,平均年龄 3 5 .8± 1 3 ,发病诱因为 :动态发病 2 0例 ,其中一般活动 1 1例 ,用力运动 9例。情绪激动 1 4例 ,看电视 7例 ,饮酒 4例 ,恐惧3例。静态发病 1 0例 ;原因不详者 3例…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根据出血的原因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2种。本文讨论的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常见的出血原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是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我科自2007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28例,经一系列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平 《中原医刊》2004,31(10):F003-F00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内科常见病,患者常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烦燥不安、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对其进行严密临床观察及恰当的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 10年来对收治 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加强观察及护理 ,大大减少了该疾病的死亡率 ,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60例中 ,男 31例、女 2 9例、死亡 7例 ,死亡率为 11.67% ,比文献报道的 16.5%减少近 5%。死亡病人中 ,脑疝 4例 ,再出血 2例 (有 1例4次出血 ) ,中枢衰竭 1例。2 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2 .1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观察 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 ,注意神志、瞳孔、呼吸、血压、体温等的变化以便早期能够发现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形成 ,得到及时治疗处理 ,挽回生命。2 .1.1 瞳孔观察 注意其大…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科自1992年至1994年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7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蛛网膜下胜出血急性期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到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对症处理。1.意识现实:当患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或出现昏迷——清醒——再昏迷时应首先考虑为:a.颅内继续出血;b脑血管痉挛;C.脑疲形成;若持续昏迷并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呼吸不规则,四肢强直抽搐或出现过高热则提示为脑子受损的表现,病人可很快进入呼吸衰竭及心衰,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2.瞳孔观察:注意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的…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乔红(锦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浅血管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血液积聚在脑底部,或大脑、小脑的凸面。临床症状有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一过性意识障碍等。体检时,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腰穿为均匀一...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位于脑蛛网膜下腔的动脉破裂引起的,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SAH的病因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选择适当时机进行造影是关键。早期即发病后3天内行脑DSA可以早期作出病因诊断。早期病因手术根治治疗对防止再出血、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有帮助。我科1994年至1999年对SAH患者早期行脑DSA检查15例,现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因红细胞破裂,释放5一羟色胺刺激血管壁引起脑血管痉挛,脑组织水肿而使病情加重,预后不良。我科从IWe年1月一lpes年1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其中并发脑血管痉挛9例,经细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sl.7岁。并发脑血管痉挛9例(40.9%),其中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55.8岁,好转7例,未愈1例,死亡1例。本组病例均口服尼莫地平或静滴尼莫通,以解除脑血管痉挛效果满意。也可反…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本文对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