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儿于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0.5 mg/kg,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等量0.9%NaCl。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躁动评分,术毕5 min(T1)分别为(1.35±0.68)分和(2.08±0.72)分,拔管时(T2)分别为(1.80±0.73)分和(2.31±0.60)分,拔管后10 min(T3)分别为(0.96±0.45)分和(1.32±0.49)分,拔管后20 min(T4)分别为(0.73±0.42)分和(1.03±0.65)分,治疗组患儿躁动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0.5 mg/kg,可减少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45~65岁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0.9%氯化钠1ml。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问、拔管时间。拔管后15min、30min烦躁程度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疼痛评分及烦躁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预防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3.
柴军  龙波  韩宁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2):1155-1158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曲马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80例,年龄27岁、ASAⅠ7岁、ASAⅠ级。根据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入的药物分为4组,每组20例,曲马多组(T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曲马多1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曲马多+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K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曲马多1mg/kg和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盐水5 mL)。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T5)、10 min(T10)的躁动评分,入PACU后记录疼痛和镇静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各组间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和T10 2个时点的躁动发生率排序:C组>T组>T+K组,C组>K组>T+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躁动发生率高于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PACU后患儿疼痛评分排序:C组>T组>T+K组,C组>K组>T+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疼痛评分高于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T组和T+K组明显高于C组和K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和曲马多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发生。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降低术后躁动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超前镇痛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骨折闭合复位的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全麻诱导前静注曲马多0.8 mg/kg,联合用药组在全麻诱导前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和曲马多0.8 mg/kg。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气体浓度,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术后躁动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优于单用曲马多,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肛瘘术后镇痛对患者不同状态疼痛评分、PCA按压次数、BC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进行择期肛瘘切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曲马多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每组40例.2组均在术毕患者清醒后采用自控镇痛泵,曲马多组泵内应用曲马多1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泵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4 mg/kg,均采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泵注速度2.0 ml/h,单次追加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启动PCIA泵即刻(T0)、1 h(T1)、4 h(T2)、8 h(T3)、12(T4)、24 h(T5)、36 h(T6)、48 h(T7)患者在静息状态、活动状态(变换体位、躯体活动等)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4、8、12、24、48 h的BCS评分.观察术后患者按压自控镇痛泵的次数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马多组静息状态下T0 VAS评分高于T3~T7,T1高于T3~T6,T2高于T3~T7,T5低于T6、T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时T3~T7 VAS评分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静息状态下T0 VAS评分高于T2~T7,T1时高于T3~T7,T2高于T3~T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下T0高于T1,T3~T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活动状态下T3~T5 VAS评分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48 h BCS评分显著高于4、8、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4、8、12 h BCS评分显著高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患者术后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其对活动状态的镇痛效果较为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气管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生理盐水)。手术开始前15 min,观察组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室、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5 min、10 min、1 h时的OAA/S评分和拔管后1、4、6、12 h的VAS评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10 min,观察组的SBP为(124.9±7.7)、(120.3±9.2)、(118.9±9.3)mm Hg,DBP为(73.8±5.9)、(71.8±8.1)、(69.5±8.0)mm Hg;对照组的SBP为(138.0±9.4)、(134.9±11.0)、(132.7±10.8)mm Hg,DBP为(82.3±8.5)、(80.6±9.6)、(79.8±8.5)mm Hg,观察组各时点的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4、6、12 h,观察组的VAS评分为1.0±0.8、1.4±0.7、2.2±1.0、2.8±0.6,对照组为2.7±1.0、3.5±1.1、4.1±1.0、3.2±1.1,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超前镇痛用于成人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气管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小,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肛瘘患者术后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镇痛对疼痛、生命体征和Ramsay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进行择期肛瘘切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镇痛方法分为曲马多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术毕患者清醒后采用自控镇痛泵,曲马多组泵内应用曲马多,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泵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根据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观察启动自控镇痛泵即刻(T0)、1 h(T1)、4 h(T2)、8 h(T3)、12(T4)、24 h(T5)、36 h(T6)、48 h(T7)疼痛强度、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的变化;观察患者自控镇痛后6、12、24、36 h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及T1~T7时Ramsay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中和重度疼痛患者T1~T7时VAS评分均低于T0(P<0.05).两组重度疼痛患者T1~T7时VAS评分、疼痛强度差和疼痛缓解度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酮咯酸氨丁三醇组重度疼痛患者VAS评分高于曲马多组(P<0.05).两组自控镇痛后36 h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6 h(P<0.05).两组T6和T7时Ramsay评分均低于T1~T5(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7时Ramsay评分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 肛瘘患者术后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对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患者恢复和配合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躁动及基础体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8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加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术后疼痛、躁动及基础体征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手术结束后2h (T2)、手术结束后12 h(T3)及手术结束后24 h(T4)VAS评分分别为(1.24±0.23)、(1.21±0.17)及(1.19±0.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4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T1)、T2、T3及T4时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基础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躁动状态,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1、2、4、6、12、24h进行镇痛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2、4、6、12、24h 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患者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老年胆石症患者分为盐酸氢吗啡酮组(H组)、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组(HT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每组60例。镇痛泵配方:H组为6 mg盐酸氢吗啡酮,HT组为3 mg盐酸氢吗啡酮及12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T组为24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均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15 min,患者均给予负荷量盐酸氢吗啡酮0.2 mg静脉注射,背景输注速度为2.0 ml/h,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为1.0 ml,锁定时间为15 min。记录术后4、8、16、24、36、48 h镇痛(VAS)和镇静(Ramsay)评分及PCAR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7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T组各时间点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均高于H组和HT组(P<0.05);H组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和术后1、2 d MMSE评分均高于T组和HT组,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更高(P<0.05);各组术后7 d MMSE评分均与术前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伍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PCIA中能够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对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布托啡诺用于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在七氟烷吸人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儿120例,年龄6—1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布托啡诺10μg/kg组(B1组)、20μg/kg组(B2组)、30μg/kg组(B3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布托啡诺组患儿于手术结束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布托啡诺,C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监测四组患儿术前(TO)、进入PACU时(T1)、进入PACU后5min(T2)、10min(T3)、15min(T4)、20min(T5)、出PACU时(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以及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记录患儿术后2、4、8h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相比,B1组T1~T6时点的MAP、HR明显下降(P〈0.05);B2和B3组T1-T5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下降(P〈0.01)。与T0相比,B3组患儿T1~T3时点的MAP、HR明显下降(P〈0.05)。B1组术后中、重度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0.05),B2组、B3组术后中、重度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B3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在PACU停留时间长于其他3组(P〈0.05);术后2、4hB3组镇静评分高于B1、B2组(P〈0.05),显著高于C组(P〈0.01);B3组术后嗜睡发生率较其他3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布托啡诺20μg/kg静脉注射对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能避免术后过度镇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经口腔颊黏膜给予单剂量右美托咪啶对七氟醚吸入全麻下行扁桃体(伴或不伴腺样体) 射频消融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90例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扁桃体(伴或不伴腺样体)射频消融 术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DEX-Ⅰ组、DEX-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DEX-Ⅰ组和DEX-Ⅱ组分别于术前30 min经口腔颊黏膜一次性给予右美托咪啶1 μg/kg和2 μg/kg,对照组于同一时间点以相同方式给与等量生理盐水。 记录患儿术前Ramsay评分,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拔管时间,入麻醉后监护室(PACU)后5、10、15、 30、45和60 min时的Watcha激动评分和改良OPS疼痛评分(Watcha激动评分≥3分视为发生术后躁动),并记录围术 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3组Ramsay镇静评分、手术时长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X-Ⅰ与DEX- Ⅱ组在入PACU后5、10、15和60 min 4个时间点Watcha激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该2组4个时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入PACU后5、10、15和30 min时DEX-Ⅰ与DEX-Ⅱ组术后改良O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该2组间上述4个 时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DEX-Ⅰ与DEX-Ⅱ组术中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但在正常临床 范围内。3组患儿围术期均未见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术前经口腔颊黏膜一次性给予1~2 μg/kg右美托咪啶可以 有效降低全麻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复合麻醉。麻醉期间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入室后静卧5 min(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扁桃体切除时(T3)、术毕拿出开口器(T4)、拔管后5 min(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后5 min、15 min、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FLACC镇痛评分,并对其中评分≥6分者给予镇痛治疗,对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诱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时间点,两组患儿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儿T1、T2、T3时的MAP及H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5时,观察组患儿MAP及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后5 min、15 min、30 min时Rams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LAC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后5 min、15 min时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0 min时,两组患儿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无1例给予镇痛,对照组4例给予镇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麻醉恢复快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实施神经外科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均为七氟烷吸入诱导。D组静脉内右旋美托咪定1μg/kg负荷并以0.4μg(/kg h)持续泵入,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C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停留PACU时问和术前躁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的术后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5.
李雅丽  王薇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47-148,154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对七氟醚麻醉行MRI检查患儿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60名患儿随机分成两组(M组和C组),每组30例。M组于麻醉前口服咪唑安定,C组给予相同剂量10%葡萄糖,观察术后躁动发生率、MRI检查时间、睁眼时间以及离开麻醉后苏醒室时间。结果C组术后躁动发生率、MRI检查时间、睁眼时间以及离开麻醉后苏醒室时间分别为50%、(32±8)min、(10±5)min和(29±6)min;M组分别为13%、(33±6)min、(11±4)min和(28±5)min,其中C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M组,其余指标组间无差异。结论咪唑安定能够明显降低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经鼻喷雾用于幼儿术前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80 例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幼儿( 年龄1~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生理状态评分I~II 域级,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和生理盐水组各40例,进入手术室前5 min采用MAD NasalTM经鼻黏膜喷雾给药装置分别给予咪达唑仑(5 mg/mL)和生理盐水0.04 mL/kg。观察并记录患儿与家长分离时的镇静评分(G评分)、麻醉诱导时的面罩接受程度评分(S评分)、术毕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EA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咪达唑仑组G评分、S评分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EA评分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两组术毕拔管时间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前用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经鼻喷雾可有效用于幼儿术前焦虑。  相似文献   

17.
程惠平  吴城  路建 《中国药业》2013,(12):69-70
目的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曲马多在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择期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随机均分成曲马多超前镇痛组(T组)与对照组(P组)。于麻醉诱导前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P组静脉注射0.9%氯化纳注射液5 mL,两组患儿均在靶控输注(TCI)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异氟烷吸入麻醉下手术。患儿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记录此时点起0,2,4,6,12,24 h患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0~6 h各时点内T组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P组(P<0.05),12~24 h各时点内两组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可为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提供有效、安全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食道癌患者全麻手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胸食道癌根治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4组(n=30):D1组(Dex负荷剂量:0.6μg/kg);D2组(Dex负荷剂量:0.6μg/kg,维持剂量为0.2μg/(kg·h);D3组(Dex负荷剂量:0.8μg/kg,维持剂量为0.2μg/(kg·h);C组(对照组泵注同等剂量的0.9%NS);插管成功后进行间歇正压通气,手术切皮前10min开始泵注各组负荷剂量,15min泵注完毕。记录四组患者入PACU时(T0)、拔管前(T1)、拔管后1min(T2)、拔管后5min(T3)和拔管后10min(T4)的HR、MAP和拔管时间;观察记录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在PACU时的Ramsay镇静及呛咳评分。结果在T1~T4时点,C组的MAP、HR和明显高于D1、D2和D3组(P〈0.05);Ramsay评分C组明显低于D1、D2和D3组(P〈0.05),而在呛咳评分和躁动,C组明显高于D1、D2和D3组(P〈0.05);C组和D1组在手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和拔管时间上明显低于D2和D3组(P〈0.05);D3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D1组和D2组(P〈0.05)。结论术前单次泵注Dex负荷剂量0.6μg/kg用于食道癌根治术患者,不仅提供有效的镇静、镇痛辅助,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影响拔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