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真实情况,为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调查表格,调查并记录发生在门诊急诊科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3个月中有139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其发生率与年龄存在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小越明显;抗菌素的药物不良反应高居榜首,达到91.4%;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超过通过常规不良反应报告所获得的数目;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以便制定相应措施提高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某一星期儿科门诊处方,收集不合理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较大比例,有关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较多,也有一些其他药物的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存在。结论:通过分析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显示应加强抗菌药的使用管理,加强合理用药监督。  相似文献   

3.
107例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门急诊患者静脉滴注使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方案。方法统计2005年1月~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门急诊静脉滴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及发生ADR的情况。结果抗菌药物总体ADR发生率为0.39%。女性ADR的发生率略高于男性,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附件,占44.54%。临床表现为红斑疹、斑丘疹、荨麻疹、水疱疹。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剂量和滴速,减少和避免A D R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05例儿科静脉应用抗感染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一般情况,涉及药物种类、发生时间、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探讨护理对策。结果105例患者年龄1—14岁不等,涉及药物10种,都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头孢他定、头孢派酮,舒巴坦钠位居前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大都发生在给药过程中,1h以内的病例数达到70例,67%,损害类型以皮肤损害、消化道反应和过敏样反应为主。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我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的相关因素,了解抗感染药物ADR/ADE发生特点及规律,以促进抗菌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522例抗感染药物ADR/ADE报告。结果:522例抗菌药品ADR/ADE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1-14岁的儿童106例(20.31%),50-86岁的患者282例(54.03%);头孢菌素类239例(45.79%),喹诺酮类121例(23.18%)。抗菌药物ADR/ADE累及的系统-器官是皮肤及其附件129例(24.72%),消化系统108例(20.69%),呼吸系统97例(18.59%)。结论: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护理,建立更好的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2003~2007年间收集到的16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52.97%);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最多(占76.42%);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9例。引起较多ADR的药品及例数有68例。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8.
门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59例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包括找出处理药物不良反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进行分析整改,并将不良反应按轻中重分为三类,然后按类别规范处理程序.认为规范管理药物不良反应能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门诊患者注射药物发生不良反应(ADR)的分布隋况,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18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ADR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品种有关,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及皮肤表现发生率高。结论ADR并非罕见,应掌握预防ADR的方法,及时发现ADR,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减少ADR的发生,保护患者身体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金小于  徐平 《当代护士》2014,(10):136-137
总结了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门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预防性护理,急救护理程序,建立医、护、药合作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3个方面。认为做好预防性护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防范意识,做好应急处理,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门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9月门诊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输液的流程管理、护士的业务学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12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76例,占63.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81例,占67.5%,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本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提示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用药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漏建美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60-960,F0003
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比较常用,特别是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其自身药理的特殊性,微小剂量的改变,都可能造成血压、心率等发生变化,同时,此类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容易发生静脉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所以,血管活性药物常经微量泵给药[1].为了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不良反应,现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30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顾艳 《当代护士》2014,(1):137-139
总结了门诊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主要包括分析处理输液不良反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输液流程的细节管理等措施.认为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处理方法及转归等进行分析,制定规范处理程序,可有效控制输液不良反应,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8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在对人类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治疗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会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甚至有害或意外反应(ADR),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有资料表明,在住院患者中有10%--20%发生ADR。随着临床用药数量及种类日益增多,ADR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ADR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作者收集285例ADR,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药物在对人类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治疗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会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甚至有害或意外反应(ADR)[1], 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有资料表明,在住院患者中有10%~20%发生ADR[2].随着临床用药数量及种类日益增多, ADR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3], ADR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作者收集285例ADR, 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回顾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012年3-9月9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科学分析。结果 98例患者病例报告中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多为年老体弱者;共涉及6类32个抗菌药物,其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多,30例,占30.62%;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25例,占25.51%,青霉素类药物12例,占12.25%;发生ADR所累及的组织器官、系统中,其中皮肤及其附件的发生率最高为51例,占52.04%,其次是消化系统17例,占17.35%,神经系统13例,占13.27%,93.88%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静脉用药所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极高,主要是临床的大量应用及不合理使用所致,应加大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培训指导,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掌握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加强抗鹃药物的分级管理、合理利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06年8月-2007年8月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应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率达47.34%:抗菌药物联用率达65.39%;使用频率最高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联用率偏高,存在无指征用药现象。建议加强临床药学监管力度,以促进合理用药的各项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19.
20.
龚佩茹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482-1483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发生的原因,以减少ADR事件的发生。方法对126例发生ADR的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情况及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基础疾病的增多和大量应用抗生素,ADR的发生概率不断上升。本组126例ADR患者经积极处理,症状均好转。结论护士必须掌握药物知识,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掌握药物ADR处理流程,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