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早!你吃早餐了吗?什么,来不及?那可不行,早餐可是非常重要的,每天一定要吃早餐,而且还要吃得科学,精神才会好!  相似文献   

2.
周平方 《养生月刊》2007,28(5):416-417
也许是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吧?自退休后乐而不疲的就是每天要“逛一圈、聊一阵”,夫人在家尊称我为“嚼咀鬼”。不可想象:在“夕阳红”的生活中,无“聊”的日子怎打发!夸张一点说,本人是“一天不聊问题多,两天不聊走下坡,三天不聊没法活。”也合该咱“聊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35岁的女性,近一段时间以来常出现无明显原因经常性腰酸疼痛,一位略懂中医的朋友告诉我,我可能是患上了“肾虚证”。请问何为“肾虚证”.又该如何治疗呢?  相似文献   

4.
说"魂"话"魄"     
“魂”与“魄”虽皆可用以表示精神、神志等,但就本义而言,有“阴”与“阳”之分。中医学中与之相关的许多名词术语及理念,既发端于先民对“魂”、“魄”不同初始义的认识,又促进了其词义的外延。  相似文献   

5.
邓旭红 《养生月刊》2007,28(5):440-441
乐翁今年81,身心健康好精力,要问有何康乐经,运动乐观有规律。“动、乐、常”是我养生的康乐经,我天天念着它,颐养天年。动——就是运动、劳动、活动,动中度晚年。坚持体育运动,适  相似文献   

6.
释"营"与"荣"     
对中医的“营”、“荣”二字,从词义引申与语言文化角度进行阐释.说明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所涉及的医理。  相似文献   

7.
中医说的“证”是针对一系列有关的证征——即所谓证候或症候群来说的。“证”的产生是反映病情的客观表现,通过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立法处方的依据,因此“证”的掌握在临床上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于言。”上面是孟子的喟叹,不论是观象、观变、观物、观生或观心.中国人的思维绕不开拥有超拔的儒家精神,今中见古,吉中示令。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的脾与血有关密切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中焦之气,化生营气,营气是血中之气。《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指出了脾与生血有关。生血的原料来自饮食中的精微部分,这主要靠脾对食物的消化和精微物质的吸收与运送.脾气健旺与否和血的旺盛与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春华 《养生月刊》2007,28(10):904-905
双弓米是粥字的拆写,这缘起《清异录》上一段趣说:时人耻言贫,尝有所亲访之,留食糜,惭于正名,但云啜少许双弓……。真是文人幽默!  相似文献   

11.
王法利 《北京中医药》2006,25(4):219-219
近读李永昌先生所著《中国按摩术》一书,获益匪浅.但书中在介绍"安神定志法"时,我认为作者有一个小小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7,2(3):40-42
称人为“侬”,多见于南部吴语以及闽语,这在早期“吴声歌曲”中也有所反映。但因历来诗歌中多数是用“侬”作自称,用于称人者趋向减少,以致为人们所忽略。字书对“侬”,字的解释,一般只说是“吴人称我”而不说“称人”。考证吴语的实际情况,显然是有欠全面。  相似文献   

13.
《临证指南医案》详载“久病入络”的各种症候,却不见其病机阐释,本文拟通过河间“玄府学说”对“玄府”的认识,从玄府的特性,玄府在气血津液升降出入中的功用,玄府闭密的各种临床表现,浅述玄府闭密与阴络病变之间的联系,从而解释“久病入络”病机。  相似文献   

14.
德国爆发的"毒黄瓜"疫情震惊了世界!感染者都是吃了生黄瓜、西红柿等导致急腹症;后来又说是问题出在什么芽苗菜,随即又否了……患者腹内绞痛、腹泻不止,短期内就导致20多人死亡,数百人罹患尿毒症,已经感染数千人,疫情迅速发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5.
古诗云"山雨欲来风满楼",说的虽然是天气,但用在防病保健方面何尝不可!就说一些大毛病吧,它到来前总有一种或几种"小症状"出现,只不过由于医学知识的欠缺,加上这些"小症状"太过平常,被你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才落得个"失荆州"的严重后果.笔者为你讲几则"前车之鉴"的事例,看后你就会悟出应对的正确态度来了.  相似文献   

16.
张继伟 《河南中医》2006,26(4):12-13
阴、阳在《内经》中出现频率极高,除了作为阴气、阳气出现,为经脉和穴位命名外,还有其他含义。笔者试将《素问》中阴、阳加以梳理归纳,概括了其各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在职场打拼了好些个年头,现在已是36岁的王虎终于同意了妻子的要求,要一个他们爱情的结晶。但是无论怎样努力,就是不见老婆有动静。老婆到医院查了好几次,都说没问题。既然老婆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戴阳"辨析     
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专业术语的规范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目前中医界对戴阳的认识,尚无确切的定义。如《中华医学大辞典》认为戴阳是“阳气上越而面赤也。《中医大辞典》则认为戴阳有两个含义:“戴阳,证名。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为特征,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参之阴盛格阳条。亦可由阳气怫郁在表所致”。七版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则把戴阳等同于阴盛格阳,虚阳浮越,并把戴阳当作一个具体的证候:“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相似文献   

19.
谢宇杰 《河南中医》2006,26(7):12-13
《伤寒论》277条有“自利不渴者,属太阴”的论述。通过讨论太阴病有无‘口渴’,说明仲景对太阴病“不渴”的论述是言其常,而略其变,然后结合《内经》中的理论阐述了太阴病“口渴”的形成机理,并结合一则病案讨论简要分析了太阴病“口渴”机理在临证思路中的运用,最后分析了太阴病在临床上“口渴”较“不渴”少见的原因,并强调了知常晓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医者意也”是中医特有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诊疗思想的特点。它重联系.主张在万事万物中寻求关联性,不计较事物间的特殊性,只要“理”通即可;它重视思维的灵活性,使中医诊疗能跳出成规;它重视实践,疗效是其合理性的有力证据。这也反映了中医内在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