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各种血液成分输注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1年7月本市1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临床输注成分血情况,统计和分析发生输血反应资料。结果成分血输注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和发热反应。83例输血患者中,输注血浆类出现输血反应比例为65.1%,红细胞类比例为26.5%,血小板类为8.4%;有输血史者输血反应比例为37.3%,有生育史比例为34.9%,其他病史比例为27.8%。结论应科学合理地用血,避免和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医院临床输血反应发生的概率、特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查阅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共6 860例的输血病历和输血反应回报单,对其中3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 860例输注血液制品中,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32例,不良反应率为0.47%。其中3 040例输注红细胞悬液发生不良反应12例,发生率0.39%;输注冰冻血浆3 730例,发生2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4%;输注洗涤红细胞和单机血小板未见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为主。结论根据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加强中心血站及临床医务人员的输血质量管理,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应用输血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3.
手术患者输注全血和红细胞悬液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红细胞悬液在外科手术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外科手术输血在4—6u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输注红细胞悬液和全血,观察临床疗效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血液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红细胞悬液组输血反应率低于全血组输血反应率11.3%,两组间的差异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手术患者的输血治疗应用红细胞悬液可以达到预期的满意效果,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58例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了解输血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性质、特点及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衡阳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各类输血事件,收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11490例输注血液制品,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8例,衡阳市中心医院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0%,其中,输注全血发生不良反应率最高;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次为发热反应。结论加强临床输血环节质量控制,仔细观察和询问受血者输血过程以及输血后的临床表现,规范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红细胞悬液替代全血在输血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 80名输血量在 80 0~ 1 2 0 0ml的外科手术及外伤手术患者 ,随机分组 ,输注全血和输注红细胞悬液 ,观察患者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的各项参数均无显著变化 (t=1 78P >0 .0 5 ) ;全血组输血反应率为 1 5 .0 0 % ,红细胞悬液组输血反应率为 2 .5 0 % ,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5 0P <0 .0 5。结论 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能取得满意疗效 ,证明红细胞悬液可以替代全血广泛用于临床输血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各类成分血液输血反应发生频率和输血反应类型的调查分析,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对某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各种成分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39 852单位输血中,共发生输血反应143次,总输血反应率为0.10%,输注全血反应率最高为0.99%,红细胞悬液0.14%,冰冻血浆0.07%,血小板0.05%,滤白红细胞0.01%,自体输血无输血反应。输血单位为1,2,3,4和≥5单位的构成比分别为0.03%、0.06%、0.31%、0.41%和1.12%。血液内科、其他科室与外科患者反应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2.94%,其次是过敏反应,占32.16%。结论自体输血和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输注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性用药可减少轻度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7.
全血及血液成份中白细胞可引起非溶血性反应.去除全血及血液成份中的白细胞已被证实是最有效防止输血发热反应的一种方法,笔者对2例多次输血、发生输血反应的重症贫血患者输注滤除白细胞的全血及红细胞悬液,结果无输血反应发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和评估本院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注异型成分血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移植中心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467次输注异型成分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输血前后临床表现及变化、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对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诊断评估,从反应类型的肯定程度、严重程度、输血相关可能性大小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分级。结果 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19%(141/467)。发生率最高的血制品是悬浮红细胞,占42.86%(15/35),接下来依次是单采血小板,占39.25%(73/186),冰冻血浆,占28.26%(26/92),冷沉淀凝血因子,占19.05%(8/42)和洗涤红细胞,占16.96%(19/112)。洗涤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不良反应的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占67.37%(95/141),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2.69%(32/141),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相等,均为2.84%(4/141),其它不良反应2...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调查本院1个月内连续发放的483例滤白机采血小板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调查2017年1—2月发放的滤白机采血小板输注情况,按照国际输血协会发布的《非感染性ATR监测标准》分别对每次输血不良事件进行输血相关性分级和诊断。结果 179名患者共计输血467次,输注滤白机采血小板483治疗量,经评估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事件78次,与输血肯定相关的16例,很可能相关的30例,可能相关的32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9%,不良反应发生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62例(13.3%)和过敏反应8例(1.7%)为主,输血相关性呼吸困难发生3例(0.6%),患者输血史和输血次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率高于临床回报率,反复输血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增加,血小板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性用药防止输注成分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消化和肾内二科684例输血病例中1326次输血,根据输血前预防性用药情况分为三组:1组:输血前用非那根或地塞米松为预防性用药,2组:输血前静脉注射尼可刹米,对照组:输血前不用任何预防性药物。对输血预防性用药与不用药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性观察分析,观察输血预防性用药的效果。结果:1326次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其中1组发生率为为2.49%;2组发生率为2.34%,对照组发生率为2.35%。1、2组间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预防组与对照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输血前是否使用非那根、地塞米松、尼可刹米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临床红细胞输注不良反应及其对输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红细胞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输注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红细胞安全、有效输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05年10月洛阳地区红细胞输注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红细胞输注效果。结果2 205名患者共输血3 317次,发生输血反应39次。发生率为1.18%0有不良反应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仅为61.54%,远远低于无不良反应的输注有效率84.53%,P<0.01。不同不良反应类型其红细胞输注有效率亦有差别,P<0.05。结论红细胞输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输注效果,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影响程度不同,其发生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57 171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临床资料和《输血反应回报单》,统计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 17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未报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0.31%,其中各种血液成分输注以过敏反应最高,占0.2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0.09%,其它反应占0.01%;血液成分输注发生不良反应以手工血小板最高,占1.05%,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过敏反应分别占0.26%,0.69%,其次是机采血小板,占0.56%,最后是新鲜、普通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分别占0.29%、0.20%,冷沉淀不良反应最低,占0.11%,未见输注洗涤红细胞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本院成分输血率占99.98%,全血使用率比较少,也未见全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导致成分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输注,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及输血工作者对输血不良反应知识的掌握,制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规范和认真执行输血操作规程,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障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探讨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09~2010年8 532例接受输注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532次输血治疗中共有121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其中机采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为3.55%,冷沉淀1.83%,悬浮红细胞1.73%,血浆0.97%.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过敏反应,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引起发热反应为主,发生率为1.15%,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发生率为0.79%,无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过敏反应,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引起发热反应为主,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根据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全血和成分血输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术后的疗效。方法 择期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91例,分别输注全血和成分血,对术中用血量、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K^+、术后发热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输注全血与成分血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 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提倡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5.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输注全血或成分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了用其原发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由于人类血型系统的复杂性,同型输血实际上还是异型输血,每次输血都可能作为免疫原输入而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的不规则抗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国外综合报道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约为2%—10%,输血死亡率有的国家高达1%。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以及输血相关溶血反应等是输血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输血不良反应无法通过输血前相容检测就可以预防,但我们可以通过认识输血不良反应的性质、特点及概率,加强临床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具备识别潜在输血不良反应症状的能力、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就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肿瘤患者输血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改进措施,为减少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0年本院临床科室发生的输血反应回报单,回顾性统计分析输血反应的情况。结果 68 791人次受血者中,156例发生输血反应,发生率0.23%;与报道的非肿瘤患者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当。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有83人次,占53.21%;过敏性输血反应(TRA)72例,占46.15%;溶血性输血反应(HTR)1例,占0.64%;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和血小板占总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7.05%、32.05%和10.90%。其中47人次(30.13%)首次输血时发生输血反应,109人次(69.87%)在2次或2次以上输血时发生输血反应。结论肿瘤患者输血反应率为0.23%,主要是FNHTR和TRA。输血前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输注去白细胞成分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三盲法,选择输注洗涤红细胞适应症20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样调查输用浓缩红细胞和输用全血各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将其输血反应率进行比较,从而大力推广成份输血,提高输血的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洗涤红细胞由血液中心提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相似文献   

18.
邓梅英  宁芳  陈宇  唐玉杰 《新医学》2009,40(10):663-664
目的:总结输血反应的特点,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手段或措施。方法:收集26798例输血患者的“输血记录单”和“输血反应回报卡”,统计“输血反应回报卡”记录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者的性别以及年龄段(分1—25岁、26—45岁、46~60岁、61~80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数理分析。结果:26798例接受输血的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78例(0.66%),其中173例患者曾反复多次输血。使用不同血液制品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全血、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机采血小板,输注洗涤红细胞未发生1例不良反应。178例中,男性101例,女性77例,其中有妊娠史72例(94%,72/77);男性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年龄多集中在61~80岁(48%,48/101),女性则多集中于26~45岁(40%,31/77)。结论: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采用洗涤和滤除白细胞成分的成分血,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重点加强有多次输血史、妊娠史的女性患者和老年男性患者输血过程的观察和护理,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脊柱外科手术围术期中成分输血护理的要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整理2017年1~12月间1 757例脊柱外科手术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 757例脊柱外科输血患者中,有1 525例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有1 401例患者输注了冰冻血浆,有37例患者输注了低温沉淀物,有19例患者输注了单采血小板;在1757例患者中最大悬浮红细胞输血量为6 000 mL,最小输血量为200 mL,平均输血量达到2 100 mL;在临床输血治疗中有11例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占总数的0.71%。结论为了保证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尽早康复,对其进行手术输血非常必要。因此,对于输注不同成分血的患者,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成分血的性质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以避免患者在输血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通过临床用血分析,指导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方法 对2000 年至2006 年我院各科成分血使用率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几年来我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69%.结论 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