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64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脊椎转移肿瘤的MRI表现,分别进行SE序列T1WI和T2WI扫描,其中26行增强扫描.结果 60例共311个椎体受累,17例单椎体受累,47例多椎体受累,全组病例均有信号异常,其特点依破坏类型而异.合并塌陷性压缩骨折19例,侵及附件8例,跳跃式分布44例,侵犯椎旁软组织肿块4例,硬膜囊受压6例.26例增强后有24例其转移灶明显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更清楚,且其中有1例比平扫时多发现1个椎体有转移灶存在,1例无明显强化.结论 脊椎转移瘤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患者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共累及187节椎体,其中颈椎25节(13.4%),胸椎56节(29.9%),腰椎93节(49.7%),骶椎13节(7.0%);单椎体受累11例(18%),多椎体受累50例(82%),合并“楔形”或“盘状”压缩性骨折17例(28%),侵及椎弓根或棘突53例(87%),侵犯椎旁形成软组织肿块21例(34%),椎间盘无1例破坏。结论根据转移瘤累及椎体及附件的信号,椎间盘形态及软组织肿块特征,MRI可对多数脊柱转移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吴伟  张辉  李志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105-1106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28例脊柱转移瘤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共累及64节椎体,有41节椎体(64%)变形,以椎体前中部为主,有14例(70%)为多个椎体连续受累,附件受累有3例(15%),16例(80%)椎间盘破坏、消失,18例(90%)可见椎旁脓肿影。转移瘤患者共累及79节椎体,有55节椎体(70%)变形,病灶发生于椎体中后部,18例(66%)为多个椎体跳跃式受累,25例(91%)病变侵及附件,椎间盘无1例破坏,9例(34%)侵犯椎旁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多较小而局限呈分叶状。结论根据结核、转移瘤累及椎体及附件的情况,椎间盘形态及软组织肿块特征,MRI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低场强MRI表现,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脊椎转移瘤的MRI资料。结果32例脊椎转移性肿瘤共累及117个椎体,其中伴椎弓破坏83个脊椎。椎体病灶呈类圆形45个,不规则形33个,斑片状4个;病灶信号在T1WI上呈低信号81个,等信号1个;T2WI上呈高信号55个椎体、略高信号9个椎体、混杂信号17个椎体、低信号1个椎体;椎体后缘隆起者40个椎体。病理性骨折35个椎体,其内转移灶不易显示,伴有椎体后缘隆起者30个椎体。41个受累脊椎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结论低场强MRI能有效显示脊椎转移瘤的表现,诊断价值可靠。  相似文献   

5.
归俊  杨健  庞晓军 《广西医学》2010,32(9):1064-1066
目的分析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从MRI信号改变、病变分布、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椎间隙及软组织改变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脊椎转移瘤中,累及单个椎体4例,多个椎体受累26例,占86.7%,呈跳跃式分布16例。受累椎体分布:颈椎1例,胸椎6例,腰椎9例,胸腰段7例,骶椎2例,腰骶部4例,各段椎体均受累及1例。受侵犯椎体呈长T1、稍长T2信号25例,长T1、短T2信号3例,稍长T1、等T2信号2例。病变呈片状或侵犯整个椎体及部分附件,或侵犯椎管,或伴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可伴有病理骨折及曲线改变,多个椎体受累多呈跳跃式表现。结论 MRI可作为诊断脊椎转移瘤的首先检查方法。多椎体受累、跳跃式侵犯椎体、椎弓根及椎板多有破坏、椎间盘基本正常是脊椎转移瘤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脊柱结核、28例脊柱转移瘤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共累及64节椎体,有41节椎体(64%)变形,以椎体前中部为主,有14例(70%)为多个椎体连续受累,附件受累有3例(15%),16例(80%)椎间盘破坏、消失,18例(90%)可见椎旁脓肿影。转移瘤患者共累及79节椎体,有55节椎体(70%)变形,病灶发生于椎体中后部,18例(66%)为多个椎体跳跃式受累,25例(91%)病变侵及附件,椎间盘无1例破坏,9例(34%)侵犯椎旁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多较小而局限呈分叶状。结论根据结核、转移瘤累及椎体及附件的情况,椎间盘形态及软组织肿块特征,MRI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在脊椎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3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脊椎转移瘤常呈多锥体受累、多呈跳跃性分布、胸椎及腰椎多发、受累椎体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低或高低混杂信号、常侵及附件、可合并压缩骨折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椎间盘无异常。结论:诊断脊椎转移瘤MR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在低场MRI的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53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3例中,共累及152节椎体.50例多椎体受累.112节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124节椎体前后缘隆突.35节椎体压缩性骨折.115节附件破坏中,80节附件外形粗大.53例中,40例可见跳跃征.结论 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在低场MRI的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3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53例中,共累及152节椎体。50例多椎体受累。112节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124节椎体前后缘隆突。35节椎体压缩性骨折。115节附件破坏中,80节附件外形粗大。53例中,40例可见跳跃征。结论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共累及22节椎体;累及椎弓根5例,累及棘突及横突7例;22节病椎T1WI均呈低信号,T2WI中19节椎体呈混杂信号、3节椎体为低信号,T2WI/STIR病椎均呈高信号改变;12节椎体病理性骨折,11节椎体前后缘隆突;椎旁肿块5例;跳跃征5例。结论: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可早期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11.
黄镇 《当代医学》2013,(34):100-101
目的:对于MRI以及CT脊椎转移瘤的检查诊断进行对比,提高脊椎转移瘤的临床诊断确诊率。方法通过对某医院一段时期内的122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以及CT检查诊断,并对于这些患者病例的MRI以及CT检查诊断资料进行对比。结果122例脊椎转移瘤病例患者中,检查诊断出近400处脊椎椎体异常病例,近240处脊椎椎管受累病例,同时还有近200处脊椎椎旁软组织肿块病例,近180处的脊椎病理性骨折病例。其中MRI检查诊断中,T 1加权低信号所占比例为70%以上,T 1加权高信号比例为60%左右;脂肪抑制T 2加权高信号比例为80%以上;而使用CT进行脊椎转移瘤病例患者的检查诊断中,有近280处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病灶,其中成骨型病例占23%,溶骨型比例占67%,而混合型的病例有10%。结论 MRI脊椎转移瘤检查诊断的确诊率比CT高,在实际病例检查诊断中,两种检查诊断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脊椎转移瘤的确诊率与检查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征象,以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回顾分析68例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影像特征。结果68例脊柱转移瘤共发现157个椎体异常,累及椎弓根23例59根,棘突及横突18处,椎体病理骨折38个,椎旁软组织肿块21例77处。X线和CT表现为椎体及其部分附件骨质破坏或片状高密度硬化影。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脂肪抑制T2表现为高信号。结论脊柱转移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MRI在发现病灶、鉴别诊断方面优于X线、CT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对于骨质疏松性与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3年中经MRI诊断为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老年人患者共15例,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9例,转移性肿瘤6例。结果:椎体转移性肿瘤在MRI的主要表现有:椎体多为弥漫性信号异常,椎体压缩,椎体后缘呈弧形或球状隆起,椎弓根受侵犯,软组织肿块形成。"倒楔形"及"扁形"盘状压缩是转移性肿瘤压缩较典型表现。而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则表现为:"扁形"凹状压缩,椎体后缘平直,后上角向椎管突出,在T1 WI椎体终板下带状低信号是椎体骨质疏松压缩的较典型表现。结论:MRI检查对于骨质疏松及转移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林德  唐勇  布桂林 《四川医学》2010,31(6):855-856
目的探讨MRI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MRI表现。结果单椎体受累5例,多椎体受累38例,多椎体受累中跳跃性改变28例,共累及137个椎体,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104个,盘状压缩骨折35个,楔形骨折17个,溶骨型26例,成骨型3例,混合型14例,软组织肿块17例。结论 MRI对于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脊柱转移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38例转移瘤共涉及166个椎体,单发转移5例,多发转移33例,其中呈跳跃式分布22例。134个受累椎体呈长T1长T2信号,27个呈长T1短T2信号,5个椎体T1WI为低信号,T2WI上为混杂信号,STIR上139个受累椎体见高信号。合并压缩性骨折椎体数21个,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5例,合并附件转移14例,无一例出现椎间盘受累征像。18例行增强扫描时,受累椎体、附件及相邻的软组织肿块均见轻—中度强化。结论:在低场强磁共振上脊柱转移瘤具有特征性表现,能有助于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结核、转移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49例脊柱结核(结核组)、69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转移瘤组),收治时间2013年1月-2017年1月,对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分析MRI检查在鉴别诊断脊柱结核、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结核组和转移瘤组的病灶位于椎体部位分布情况、累积椎间盘发生率、病灶形态的影像学形态、椎旁肿块信号强化发生率、椎体内部T2加权像表现、软组织病变信号表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和转移瘤组的病灶单发或多发情况、骨质破坏类型、椎体轮廓压缩变形情况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学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MRI检查诊断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为91.84%、特异度为86.96%、漏诊率为8.16%、误诊率为13.04%、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3.75%。结论 MRI对于脊柱结核、转移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和结核MRI不同表现。方法: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和结核各30例的MRI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1)转移瘤多为跳跃性骨质破坏,发生于椎体的中后部,易累及椎弓根,椎体压缩呈盘状后突征,椎间盘呈嵌入征。椎旁软组织肿块局限,呈均匀强化;(2)结核累及相邻两个椎体,好发于椎体的前部,亦可累及椎弓根,椎体压缩后缘表现为成角畸形,破坏椎间盘。椎旁软组织肿块常呈梭形或长条状,多为环形强化。结论:(1)骨质破坏的分布、椎体累及的部位、椎间盘以及椎旁软组织肿块的形态是鉴别转移瘤和结核的重要方面;(2)盘状后突征、成角畸形、椎间盘嵌入征、环状强化则是两者鉴别诊断的主要影像学征象。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脊柱转移瘤的MR表现。③结果24例脊柱转移瘤共57个椎体受累.全组病例均有信号异常,其特点依破坏类型而异。椎体病理性骨折6例,附件破坏9例,椎旁肿块7例,跳跃式分布14例。④结论脊柱转移瘤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肾上腺软组织肿块,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增强检查,同时行彩超检查26例.结果 经穿刺活检单侧肾上腺软组织肿块18例,其中16例为转移瘤,2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双侧肾上腺软组织肿块13例,9例发现其他部位原发肿瘤.结论 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需密切结合肾上腺外恶性肿瘤病史,双侧病灶肾上腺转移瘤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在低场MR中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病灶明确的40例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影像表现.结果:单发椎体病例12例,多发椎体病例28例.T1WI上呈低信号及稍低信号的病例40例,T2WI高信号29例,等信号病例9例,低信号2例.单纯椎体部分破坏的病例19例,椎体合并椎弓根破坏15例,椎板及棘突破坏4例,其中椎旁软组织肿块12例,椎管狭窄16例.增强扫描后32例有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脊椎转移瘤的诊断,MRI具有更高的检出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