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按照美国NCCLS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38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143株,阴沟肠杆菌3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占100.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占1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0%、76.0%;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仅为2.6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 结论 3种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呈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加强医院病原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尤为重要,目前,亚胺培南仍是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肠杆菌科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0-2012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送检的872份标本中检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医院两年内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的872份标本分离检出细菌442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162株,占36.65%;占前3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菌属,分别占 25.93%、20.37%、19.75%;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菌属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100.0%、96.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分别为42.9%、51.5%,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仍是恶性肿瘤医院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重要菌株,耐药性较强,临床应按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九龙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福建九龙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用采样器采集九龙江水10个点,水样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用常规方法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 从九龙江水中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15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8株(31.6%)、肠杆菌属细菌49株(32.2%)、克雷伯菌属细菌21株(13.8%)、变形杆菌属细菌19株(12.5%)、粘质沙雷菌8株(5.3%)、成团泛菌5株(3.3%)和异型枸橼酸杆菌2株(1.3%).对其中137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0%,对环丙沙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4.1%~28.6%,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31.3%~95.2%.结论 九龙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进行江水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防治江水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晋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采样器采集晋江江水10个点,水样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用常规方法和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从江水中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14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7株(32.6%)、肠杆菌属细菌31株(21.5%)、奇异变形杆菌29株(20.1%)、克雷伯菌属细菌23株(16.0%)、沙雷菌属细菌8株(5.6%)、成团泛菌4株(2.8%)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2株(1.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30株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0%,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3.2%~9.7%,对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7.4%~38.7%,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51.6%~95.7%。结论:晋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开展江水细菌调查及耐药性监测,对于防治江水细菌感染和控制耐药菌株播散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住院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肠杆菌科细菌1 764株,以2012年CLSI纸片扩散法为判断标准,采用WHONET 5.5软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1764株,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1 043株占59.13%、肺炎克雷伯菌396株占22.4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最高(>90.00%),但是存在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株,除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外,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不大。结论碳青霉烯类依然是医院对肠杆菌抗菌活性最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痰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情况.方法:研究以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间进入沭阳仁慈医院的患者作对象,均接受检查,并选取89例进行分析,提取其非痰标本后,予以分离出肠杆菌,并观察其耐药情况.结果:89例入选患者中共分离出89株肠杆菌,有57株(64.04%)大肠埃希菌,其占有比明显比其他菌属高,(P<0.05).此外,各类型非痰标本都对氨苄西林都表现出高耐药率.结论:各类型非痰标本组织中都能分离出来肠杆菌科细菌,且对于各类型抗菌药物都可能会表现出高耐药性特征,因此在治疗中,需合理把握用药程序,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对细菌耐药性充分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临床共分离455株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24株占49.2%,其次为克雷伯菌属87株占19.1%;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0%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65.6%、54.0%.结论 某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7-2012年临床分离菌株经生化反应、VITEK-2鉴定卡或VITEK MS系统鉴定至种,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细菌分布和耐药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11 300株,前6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菌,分别占46.3%、25.1%、5.4%、4.1%、3.6%、1.7%;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均<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甚至是多耐药。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广泛,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医疗单位应当重视耐药监测与医院感染工作,以控制耐药菌的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家用冰箱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药敏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评估其致病风险。方法随机抽取家庭冰箱,用盐水涂抹采样,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对致病菌菌株进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从82件冰箱涂抹拭子中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5属7种,分别为24株肠杆菌属,5株沙雷菌属,5株耶尔森菌株,6株克雷伯菌属和2株柠檬酸杆菌属。对所检出的40株细菌进行12种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肠杆菌科的细菌主要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替坦和呋喃妥英这5种药物耐药。对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仅3株细菌检出yst B基因,其他均为阴性。结论家用冰箱中存在部分肠杆菌科细菌致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13-2017年医院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针对性的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8 466株的科室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进行菌株鉴定。结果 2013-2017年临床共分离肠杆菌科细菌8 466株,以大肠埃希菌4 106株占48.50%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 129株占36.96%,第三位为阴沟肠杆菌723株占8.54%;标本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为2.24%,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为81.73%;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为5.15%,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为25.83%;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5.53%,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95%。结论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分布在插管频次较高的科室,且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在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时应根据其耐药表型及药敏试验结果谨慎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同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赛江水中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用水样采集器采集赛江不同地方的水样,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从赛江水中分离出细菌200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123株(61.5%),弧菌科细菌35株(17.5%),非发酵菌19株(9.5%),革兰阳性球菌14株(7.0%),革兰阳性杆菌9株(4.5%)。结论:赛江水中细菌种类及分布的调查对于该水域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0年度全国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根据CLSI 2010标准,判断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2010年度全国6大地区129所医院参加了监测,共收集肠杆菌科细菌105 782株,分离量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分别占44.7%、28.5%及9.2%;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对绝大多数细菌的耐药率均<10.0%;另外除志贺菌对美罗堵南耐药率为8.8%外,其余各菌种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均<5.0%;头孢噻肟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高于敏感株.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仍然是活性最高的药物,但已经出现耐药菌株,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院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动态趋势,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2437株病原菌,应用细菌鉴定仪及药敏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190株,占48.83%,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耐药率为0~8.65%,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耐药率为>70.00%,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2009、2011年各年的耐药率均>90.00%.结论 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对CRE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碳青霉烯酶确证实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采用E试验进行复核,统计CRE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结果 2016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 730株,其中CRE38株占2.20%,包括阴沟肠杆菌(ECL)9株占0.52%,大肠埃希菌(ECO)5株占0.30%,肺炎克雷伯菌(KPN)24株占1.39%。神经内科和ICU各8株均占21.05%,泌尿外科7株占18.42%,神经外科和康复科及呼吸内科各4株均占11.43%,肾内科2株占5.26%和内分泌科1株占2.86%。药敏结果显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为7.9%,其次为阿米卡星57.9%,再为左氧氟沙星76.2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4.5%、97.3%和94.8%。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00%、80%,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3.4%、95.8%,阴沟肠杆菌分别为77.8%、10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ICU、脑科综合区和泌尿外科较为集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15.
Extended-spectrum cephalosporins (ESC) are an important drug class for treating severe Salmonella infections. We screened the human collection from the Nation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onitoring System 2000 for ESC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non-Typhi Salmonella tested, 3.2% (44/1,378) contained blaCMY genes. Novel findings included blaCMY-positive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and a blaSHV-positive Salmonella isolate. CMY-positive isolates showed a ceftriaxone MIC > or =2 micro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携带,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选用、遏制其持续感染和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9-2013年临床分离6 132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相关耐药基因KPC、IMP、VIM、NDM、OXA,并测序分析基因型别,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 13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到27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为0.44%;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除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70%和25.93%外,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27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均扩增出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KPC阳性13株占48.15%、IMP阳性13株占48.15%、VIM阳性8株占29.63%、OXA阳性3株占11.11%。结论产碳青霉烯酶是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且主要为KPC和IMP基因型,在临床加强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和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菌株类型、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分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临床分离的CRE菌株23株。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Carba NP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类型; PCR技术进行耐药基因bla_(KPC)、bla_(VIM)、bla_(NDM)、bla_(SME)、bla_(IMP)的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23株CRE,肺炎克雷伯菌19株,大肠埃希菌4株;主要来自于尿液和痰标本;药敏结果显示23株CRE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头孢他啶耐药;对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95.7%(22/23); NP试验阳性率为73.9%;bla_(KPC)、bla_(VIM)、bla_(NDM)、bla_(IMP)基因阳性,检出率依次为52.2%、30.4%、4.3%、4.3%,未检出bla_(SME)耐药基因。结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患者检出的CRE中,耐药基因主要是bla_(KPC),其次是bla_(VIM),医院需对携带bla_(KPC)、bla_(VIM)基因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加强耐药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做好防护和消毒措施以防止医院感染和该类细菌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药敏变化,比较ICU与非ICU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9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产肠杆菌科细菌1 661株,其中ICU 259株与非ICU1 402株进行比较分析,采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应用SPSS 19.0软件对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非ICU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林、氨曲南、妥布霉素、奈替米星、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71%、67.4%,49.03%、32.67%,49.03%、41.08%,35.52%、23.75%,54.44%、34.74%,ICU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远较非ICU严重,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时要根据当地细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多药耐药菌的传播与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