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在综合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常见一些病人申诉各种身体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头痛、倦怠等,经过各种检查,却未能发现相应的身体疾病的证据。这类病人常在各种综合医院反复就诊,在门诊人次、实验室检查、药物处方和外科手术等方面都占有高得不成比例的数量,他们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者,导致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助长了日益增加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因为躯体不适而频繁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的各临床科室,但相应的躯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都无法解释他们的临床表现,医生的“无病”结论不能令其完全释然,他们常常辗转于就医的途中,疲惫不堪。其实这类患者所患的疾病属于精神科的疾病范畴,即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FD)。  相似文献   

3.
母金明  林刚乐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44-344,356
躯体形式障碍是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新增加的诊断类别。现将我院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24例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应用森田理论合并药物治疗3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单一用药治疗3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于入组时、治疗后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大体评定量表评定。结果经4~6周治疗后,两组病人SCL-90各项因子分均较前明显改善,仅精神病性、偏执略差。而森田疗法合并药物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森田疗法合并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症状较单纯用药效果更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躯体形式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障碍的总称.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再三保证,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所患躯体疾病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病人通常拒绝探讨心理原因,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7.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过分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疾病占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CCMD-3将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列入躯体形式障碍.常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使用静脉滴注舒必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障碍的总称,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保证。即使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所患躯体疾病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相似文献   

9.
躯体形式障碍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的就诊状况。方法 对45例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就诊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发现首次就诊于综合医院者占91.1%,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在综合医院的住院次数,所做的辅助检查数及花费均高于精神病院(P<0.05),但疗效比精神病院却差(P<0.05)。结论 CCMD-3已经承认和制订了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它可以提高病人的诊断和治愈率,并减少病人的经济支出。  相似文献   

10.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2%~2%,经研究发现,综合性医院大约有9%的病人符合其诊断标准,躯体化障碍的病人中大约有99%首先到综合性医院就诊。究竟什么叫躯体化障碍呢?其实,它是一种心理障碍,可反复出现,呈多种多样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全身的任何系统和部位,病程常呈慢性波动,女性多见,常用躯体的症状来处理应激或冲突,表现出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反复就诊及要求做医学检查,虽检查结果阴性,经医生的合理解释仍不能打消其疑虑,常…  相似文献   

11.
白剑文  王玉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58-1258,1260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躯体妃式障碍诊断标准。结果:躯体形式障碍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多发病于中年人,为慢性波动性病程,首诊常去综合医院就诊检查,应用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治疗效果难以让人满意。结论:应加强中年人精神卫生保健,提高综合医院内科医生对此病的诊断符合率,合理治疗本病需精神科与综合医院的医生共同协作、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文碧  胡光涛  谭孝琼 《重庆医学》2007,36(11):1117-1117,F0004
近年来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躯体化障碍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诊断率越来越高.由于该病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多为慢性病程,常伴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临床医生对其治疗感到棘手.作者采用赛乐特治疗躯体形式障碍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是一自感躯体不适而与心理因素有关的一组精神障碍。多年来,国际与国内缺乏统一的概念归类和诊断标准。2001年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将该障碍纳入神经症的范畴,并做了详细的分类和诊断描述。  相似文献   

14.
顾冬云  赵彩云  狄良保 《吉林医学》2011,(32):6840-6841
目的:调查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8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分别用自编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症状多涉及多个系统,其中以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居多,伴焦虑、抑郁比例高。结论: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常伴有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躯体形式障碍的症状、情绪及人格特征,并与抑郁症、焦虑症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综合医院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敏感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躯体形式障碍36例,抑郁症30例,焦虑症34例.对所有入组病例采用心理测试软件进行SCL-90、EPQ测试,就其症状、情绪及人格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CL-90方面:躯体形式障碍组因子分≥2的因子依次为躯体化、焦虑、睡眠障碍(其他)、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其躯体化因子分高于抑郁症组(2.76±0.76 VS2.29±0.17),也高于焦虑症组(2.76±0.76 VS2.32±0.23),焦虑因子分低于焦虑症组(2.35±0.23 VS2.78±0.31),抑郁因子分低于抑郁症组(2.23±0.35 VS 2.7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方面:躯体形式障碍、抑郁症、焦虑症三组患者的P、N分均较高,E分均较低;躯体形式障碍组及焦虑症组的N分高于抑郁症组(62.78±6.70 VS55.67±9.26,61.18±6.97 VS55.67±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组的P分高于躯体形式障碍组(63.67±8.50 VS 58.75±7.40)及焦虑症组(63.67±8.50 VS 58.8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以躯体化症状最为突出,存在多种躯体不适,同时又伴有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负面情绪,其躯体化症状程度高于焦虑症及抑郁症,但抑郁、焦虑情绪的程度分别低于抑郁症及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人格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相似,以内向、情绪不稳定(神经质)及精神质为主;在神经质维度方面,躯体形式障碍及焦虑症患者为突出;在精神质维度方面,抑郁症患者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产米氮平(哌迪生)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12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09年7月门诊精神科患者12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及非成瘾物质的滥用.年龄36~58岁,平均(46.82±10.83)岁,其中,男3例、女9例,病程(6±2)个月.  相似文献   

17.
躯体形式障碍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与患者的性格、社会、文化、精神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样,目前治疗多以认知治疗结合新一代的抗焦虑抑郁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躯体形式障碍[1]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予小剂量药物和心理治疗,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作SCL-90[2]评定,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SCL-90评定差异显著(P<0.01).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主诉复杂多样,心理治疗为其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吴媚  李梁  潘丽妹 《柳州医学》2008,21(2):70-72
目的 探讨儿童少年期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42例儿童少年期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机抽取同期就诊的40例成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对其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儿童少年期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发病大多有一定诱因,临床表现以胃肠症状、自主神经紊乱和疼痛障碍为主,与成人组相比较,抗焦虑和抗抑郁药使用频率低(P〈0.05)。结论 儿童少年期躯体形式障碍有一定特点,应重视早期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