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基因的两种亚型vacA1和vacA2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p尿素酶基因及vacA基因。结果 66.4%(81/122)的患者胃粘膜检测出Hp尿素酶基因,其中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检出率(74.6% 53/71)高于慢性胃炎患者(54.9% 28/5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vacA的两种亚型vacA1和vacA2各占80.2%(65/81)和19.8%(16/81),每种胃粘膜只能扩增出一种产物,其中80.7%(47/53)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的是vacA1基因型Hp,而慢性胃炎患者的检出率是64.3%(18/2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vacA1基因型Hp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3.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编码基因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Warren与Mashall从人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后,人们逐渐认识到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然而困扰人们的是,为何感染Hp后,有些患者最终发展成为消化性溃疡,而另一些仅仅是胃炎?1988年Leunk发现部分Hp菌株能产生一种使体外培养的哺乳细胞产生空泡样变的毒素,据此将Hp分为空泡毒作用阳性Hp(Tox Hp)及空泡毒作用阴性HP(Tox-Hp);并发现Tox Hp较Tox-Hp致病力强,Tox Hp能引起试验动物胃黏膜广泛而严重的炎症、糜烂甚至溃疡,而Tox-Hp则不能定植在胃黏膜上或仅引起较轻的炎症.消化性溃疡患者大多感染的是Tox Hp,而胃炎患者大多感染的是Tox-Hp.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83年Warren和Ma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普遍认为HP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近来更认为HP是致胃癌的强危险因子。在人群中约有一半的人受到HP感染,不少人发展为慢性胃炎。然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毕竟为少数,这除了与人类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外,还与HP感染的类型有关,即某些菌株可产生细胞毒素。在HP诸多的致病因素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及细胞空泡毒素A(VacA)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病重要病因之一。为什么感染HP后可致不同的疾病 ?研究提示可能与感染的菌株不同或宿主对感染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其中HP毒素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很重要。1988年发现HP能产生一种使真核细胞产生空泡变性的毒素 ,称为空泡毒素A (VacA) ,它是一种分子量为 87KD的蛋白质。后来在VacA阳性的HP菌株培养液上清中发现另一种 12 8KD的蛋白 ,而在无VacA活性的HP菌株培养液上清中无此种蛋白质 ,由此结果认为VacA活性与 12 8KD蛋白质密切相关 ,把 12 8KD蛋白质称之为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用Ca…  相似文献   

6.
7.
自1983年Warren与Marshall[1]从人胃粘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HP已被证实是B型胃炎的条件致病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P感染非常普遍,人群中的感染率达50%,但是真正发病却很少.感染HP后是否发病,一方面与宿主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HP毒力有关.HP的致病因素除鞭毛、尿素酶、蛋白酶等以外,1988年Leunk等[2]还发现了由部份HP产生的一种能使哺乳类细胞产生空泡样变的毒素,称之为空泡毒素(Vacuolatingcytotoxin A,VacA),据此将Hp分为空泡毒作用阳性的HP(Tox+)及空泡毒作用阴性的HP(Tox-),动物实验证实,Tox+HP较Tox-HP致病力更强.通过近几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HP VacA在其编码基因结构、生物学性状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都有许多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毒素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分离自我国临床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毒力因子空泡毒素(VacA)和毒素相关蛋白(CagA)的表达状况及其分型分布。方法:从临床分离培养19株Hp,用细胞测毒法检测VacA,用Western blot法分析CagA,根据毒力因子表达情况进行分型。结果:VacA阳性率为57.9%,CagA表达阳性率为89.48%;I型,Ⅱ型,中间型Hp分别占52.63%,5.27%,42.10%。结论:所研究的临床分离Hp菌株的毒力因子属高表达。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活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暾  杜奕奇  李兆申  屠振兴  许国铭  龚燕芳 《上海医学》2003,26(2):127-129,F003
目的 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法及中性红摄入法 (NRU)检测幽门螺杆菌 (Hp)空泡毒素活性 ,探讨NRU检测空泡毒素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Hp液体培养上清浓缩液作为粗制VacA毒素 ,经倍比稀释(1∶16 0~ 1∶2 )后与胃癌SGC 790 1细胞共同孵育 2 4h。用细胞计数法及NRU同时评价VacA的空泡毒素活性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VacA空泡毒素活性的差异。结果 经中性红染色后 ,胃癌细胞吸收大量染料 ,空泡更加明显。NRU对空泡毒素活性的判断结果与细胞计数法基本符合 ,细胞计数法显示 1∶2 0~ 1∶2滴度样本均呈阳性结果 ,NRU于 1∶2 0~ 1∶5滴度亦得到阳性结果 ,1∶2滴度组因细胞大量死亡得到“假阴性”结果 (A550 =0 .0 6±0 .0 4 )。 1∶4 0滴度组细胞计数法判断为阴性 ,但NRU检测阳性 (A550 =0 .12± 0 .0 4 ,P <0 .0 5 )。结论 NRU检测空泡毒素活性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有助于对空泡毒素活性的定量评价 ,敏感性高于细胞计数法 ,可广泛用于空泡毒素活性的体外检测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毒性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通过基因于程技术获得具有良好抗原性的重组细胞空泡毒素毒性亚单位蛋白。方法:利用PCR从幽门螺杆菌(Hp)空泡毒素基因中扩增毒性片段Ⅴ,克隆及序列分析后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抗原性。结果:序列分析所得片段完整,与标准株AF361700比较有1.5%的bp及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异。与文献报道的中国菌株相比有高度的同源性。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量为27000,表达量为30%以上,Western blotting显示该蛋白可被HP全菌抗血清所识别。结论:基因重组Hp细胞空泡毒素毒性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制备Hp感染的诊断试剂与疫苗。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质粒中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基因的点突变在癌症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基因点突变成为分析癌症发生的重要手段。方法 采用以一对引物PCR法扩增出的pBR322和pUC19c氨苄抗性基因为点基因突变模型,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用于分离基因单点突变模型。结果以6%线性聚丙烯酰胺为分离介质,分离温度为19℃,分离电压为13kV,可分离出模型中的4个单链DNA构象。结论 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本地区临床分离结核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利福平(RFP)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36株RFP敏感株和44株RFP耐药株rpoB基因的328bp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m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分析。结果:36株RFP敏感株的SSCP带谱均与参考株H37Rv相同,44株RFP耐药株中,25株高度RFP耐药株和11株低度RFP耐药株的SSCP带谱与H37Rv带谱有差异;另8株低度RFP耐药株的SSCP带谱与H37Rv带谱相同。结论:SSCP分析可检测出rpoB基因突变,该基因突变与本地区临床分离结核杆菌对RFP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毛细管-单链构象多态性(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CE-SSCP)分析技术鉴定血液感染病原菌的可行性,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新方法。方法选取7种常见血液感染病原菌,在其16S rRNA的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对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然后将PCR产物进行CE-SSCP分析,依靠CE-SSCP图谱来鉴定病原菌。结果通用引物能够扩增出7种病原菌;CE-SSCP分析后每种菌具有不同出峰时间:大肠杆菌(3999);金黄色葡萄球菌(4082);铜绿假单胞菌(3958);表皮葡萄球菌(4063);肺炎链球菌(4055);肺炎克雷伯菌(3980);粪肠球菌(4166)。结论采用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可简便、快速地鉴定常见血液感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重组空泡细胞毒素A(VacA)片段对人胃腺癌AGS细胞腺嘌呤核苷酸转移酶1(AN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PVacA基因片段重组质粒转染AGS细胞后,分别于0、24、48、72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各时相点ANT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重组VacA基因片段质粒转染AGS细胞后,ANT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随时间呈逐渐升高趋势,各时相点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P可能通过上调ANT1基因的表达,使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develope a high throughput mutational detection method by mutiple fluorescenc e-label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roducts.Methods A total of 27 known mutations including 22 substitutions, 3 insertions (1, 2 and 7 bp) and 2 deletions (1 and 2 bp) in the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HNF)-4 α, glucokinase and HNF-1α genes were tested.During nested PCR, amplified fr agments were labeled with three fluorescent dyes.PCR products were visualized with an ABI-377 fluorescence sequencer using 5% glycerol or 10% sucrose in non -denaturing gel conditions.Results Twenty-five of 27 variants (93%) could be detected by combining 5% glycerol and 10% sucrose gel matrix conditions.Twenty-two of 27 (82%) and 18 of 27 (67%) variants were identified using 5% glycerol and 10% sucrose conditions, respectiv ely.Conclusion This fluorescence-based PCR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technique r epresents a simple, non-hazardous, time-saving and sensitive method for high t hroughput mutation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新近研究表明,AR与环氧合酶、纤维蛋白原受体、ADP受体和胶原受体等的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因此,基因多态性的检测不仅有助于阐明AR的发生机制,同时也将为实现个体化治疗策略以及临床转归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病人血清、肝细胞肝癌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5'非编码区变异情况.方法:收集10例慢性肝炎病人及4例肝细胞肝癌病人血清和肝细胞肝癌组织,检测抗HCV抗体阳性,进行HCV5'非编码区RNA的逆转录PCR扩增,PCR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并对部分病例序列进行测定.结果:6例慢性肝炎病人血清及3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检测到HCVR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显示各例条带之间无明显差异,对1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HCV5'非编码区cDNAPCR产物的序列测定表明它与HCV-1的同源性为97.3%,与HCV-BK的同源性为97.7%.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在西安地区HCV5'非编码区几乎是一样的,并进一步证实不同地区HCV5'非编码区的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联蛋白α亚基1(ITG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性,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体检者281人的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确定体验者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根据抗体滴度将样本分为幽门螺杆菌阴性组(n=159)和幽门螺杆菌阳性组(n=122)。采用TaqMan法对ITGA1基因的rs1862610、rs2432143和rs244786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ploview 4.0软件构建单体型,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检测各等位基因、基因型的SNPs和单体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ITGA1基因rs1862610和rs2432143位点的SNPs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联(P>0.05);ITGA1基因rs2447867位点的SNP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联(P<0.05),携带基因型CT可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CT vs CC:OR=0.52,95% CI:0.31~0.86)。ITGA1基因rs1862610和rs2432143位点SNPs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1),构成单体型块,各单体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联(P>0.05)。结论:ITGA1基因rs2447867位点的SNP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联,携带基因型CT可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