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建江 《中国医疗前沿》2012,(12):31+13-31,13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原则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有效治疗肝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2012 年3月收治的148 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外科诊治原则、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148 例病患中治愈139 例,死亡9 例,治愈率为93.9%;41 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7%.并发症的发生与肝损伤患者的损伤分级、伤后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脉搏有密切关系(P 〈0.05).结论 外伤性肝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情分级、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脉搏有密切的关系,外伤性肝破裂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应借助多种手段对肝损伤做出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徐根强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03-1105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发生并发症的26例再次手术治疗的住院病人,观察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生原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统计再次手术的治愈率和病死率。比较术后并发症的构成比。结果:26例再次手术病人中,发生再出血的19例,胆瘘4例,腹腔感染3例。再次手术治疗23例痊愈,3例死亡。结论:需再次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肝破裂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再出血、胆瘘和腹腔感染。预防的原则是手术中应该清创彻底、止血严密和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肝破裂的诊断及外科的各种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肝破裂诊治水平。方法: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38例肝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进行分析,并与前期63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例作对比。结果:38患者中,9例非手术治疗成功,2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死亡2例,与对照组相比,非手术病例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及时的诊断是外伤性肝破裂处理的关键,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合并伤,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外科腹腔镜手术方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子宫肌瘤且拟定外科手术方案治疗患者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设其中40例应用传统常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干预患者为观察组。记录并对比两种手术方案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腹腔镜手术术中、术后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提示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当前常用外科方式对病情进行干预,相对于传统开腹外科手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突出并对患者机体损害程度轻微,对患者身体健康、预后康复等均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环状混合痔患者采取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数据来源选取本院2014-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环状混合痔并用外科手段治疗患者80例相关基线资料,其中设40例用常规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用改良外剥内扎术手段治疗并设为实验组。记录并用统计学处理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比较两种外科手术方式以下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实验组各项数据优越性明显,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分别于患者术后6、12、24小时时间段检测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验组患者数据有明显优越性,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愈率及并发症概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患者制定外科手术治疗,可优先考虑改良外剥内扎术,术式相对具备优越性,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治疗方法,提高外伤性肝破裂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中非手术治疗4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53例,根据病情不同采用不同术式,治愈48例.出现手术并发症者占13%,死亡5例.结论 早期诊断、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法、及时手术以及正确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外伤性肝破裂患者80例,将其以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时间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明确诊断时间在受到外伤6h后,并进行手术,研究组40例,明确诊断时间在受到外伤的6h内,并进行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8.5%,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为5.0%,远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远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诊断与手术能降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该病的治疗有很大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59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肝脏损伤分级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愈55例,治愈率为93.22%,死亡4例,均是肝脏损伤分级高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肝脏损伤分级有显著性关系(P<0.05);患者出血量、接受救治时间、肝破裂损伤级别是引发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创伤性肝破裂病情危急,选择正确的急诊手术方法快速实施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的诊断、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4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37例,其中行单纯缝合修补术25例,明胶海绵、止血纱布或大网膜填塞加缝合术8例,清创肝切除后缝合术2例、肝周填塞2例.结果本组4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中治愈39例,治愈率97.5%,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手术组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者4例,胆漏1例,并发胸腔积液者8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对病情稳定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在严密观察及监护下尽可能地选择非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要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入我院诊疗的6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例临床创伤分级、治疗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使一期确定性手术治疗32例(对照组)、损伤控制性手术30例(研究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死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符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指征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该手术原则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显著降低死亡事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陈祖雄 《吉林医学》2011,(6):1097-1097
目的: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效果。方法:收集收治的外伤所致肝破裂患者84例,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多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及时的诊断是外伤性肝破裂处理的关键,手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重要手段,并且要控制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肝破裂诊断及治疗选择-附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06年5月间收治的5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44例,开放性损伤11例;保守治疗7例,手术治疗49例。结果治愈53例(治愈率为94.6%),3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应及时诊断并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不同治疗方式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将2008年至2010年于我院诊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75例纳入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将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手术组63例,治愈61例,死亡2例,治愈率96.82%,死亡率为3.18%.保守治疗12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2)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差异,手术组显著高(t=2,21,p<0.05).结论 及时合理的治疗方式,不但显著提高了外伤性肝破裂治愈率,而且可减少由于手术带来的创伤应激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伤性肝破裂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外伤性肝破裂患者4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4)。对照组行一期确定行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对比2组成功率及各项指标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可简单、有效且快速地进行止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钟秀洪 《海南医学》2013,24(14):2121-2122
目的 观察外伤性结肠破裂的急诊处理效果,总结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处理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一期手术者61例,其中Flint分级Ⅰ级29例、Ⅱ级32例,二期手术者7例,其中Ⅱ级2例,Ⅲ级5例;一期术后患者1例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二期术后患者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一期手术治愈率为98.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39%,二期手术治愈率为57.1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4%,一期、二期手术患者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患者一旦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为外伤性结肠破裂且符合一期手术治疗适应证应及时进行手术,若患者年龄较大、基础合并症较多、腹腔污染较为严重且合并有多器官损伤则应考虑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肝破裂4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佳 《广西医学》2012,34(5):641-64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方法,提高外伤性肝破裂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5例,行手术治疗37例,手术治疗患者中单纯缝合修补和清创缝合修补13例,明胶或大网膜填塞褥式缝合15例,不规则性肝部分切除9例,其中2例加行肝周纱布填塞术,2例加肝动脉结扎术.结果 治愈率为92.9%(39/42),死亡3例,1例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外伤性肝破裂应准确判断伤情,以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合理的治疗措施及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刘衍奎 《吉林医学》2013,(8):1449-1450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试验组4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将阑尾切除术。对照组66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住院费用、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试验组40例全部痊愈,治愈率为100%;对照组66例,治愈43例,治愈率为65.15%;未治愈23例中转手术治疗。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P<0.01)。且试验组治疗时间、住院费用、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优于常规保守治疗,可作为临床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延学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634-1635,1654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117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102例,开放性损伤15例。结果:保守治疗19例,成功17例,手术治疗100例,其中2例行急诊2次手术止血,2例2次手术处理并发症。治愈113例(治愈率为96.6%),4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合并伤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应及时诊断,治疗方案趋于多样化,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对严重的肝外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应注意合并伤的诊治,特别是胸腹联合伤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王伟 《吉林医学》2012,33(15):3240-324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实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处理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根据肝破裂的程度和部位不同选择不同术式,治愈率为86.5%,病死率为13.5%;②术后并发肝脓肿,膈下及肝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加强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治愈。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首先控制出血,是治疗肝破裂重要方法,成为降低肝破裂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69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行肝修补23例,大网膜填塞后修补19例,不规则肝切除6例,肝动脉结扎1例;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49例。结果:治愈63例,死亡6例,治愈率91.3%。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重度脑外伤3例。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应及时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严重的肝外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