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县乡村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医务人员通过组建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的大方县长石镇的乡村医务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程度、胜任家庭签约服务的能力评价、组建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23名(30.7%)医务人员比较了解并完全能够胜任家庭签约服务;42名(56.0%)医务人员认为必要再提高业务水平来承担家庭签约服务,有35名(46.7%)希望获得进修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46名(61.3%)医务人员认为签约居民适合人数在1 000人以内;57名(76.0%)医务人员愿意加入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影响医务人员愿意加入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的因素主要有医务人员的待遇、医疗技术水平及获得居民的支持和理解,分别占65.3%、34.7%、33.3%;23名(30.7%)乡村医务人员认为开展家庭签约后工作量会增加。结论县乡村一体化下乡村医务人员组建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意愿高,但存在新进医务人员及村医对签约服务内容了解不全面,待遇、医疗技术水平和居民理解支持是影响组建全科团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的关键。提高待遇、为其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加强宣传可提高乡村医务人员组建团队开展签约服务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家庭医生责任制是建立在全科医生与居民签约并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基础之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村社区开展广泛宣传发动、组建包括乡村医生在内的全科团队、上门开展签约和采集电子健康档案,并建立社区首诊、在联合体内梯度就诊的新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根据社区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的紧密程度,将服务对象分为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和健康关怀三大类,针对不同服务需求提供不同的签约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好坏与家庭医生的报酬相关.经过第三方测评,群众和社会各界知晓率达到75.0%,户籍人口签约率达到了84.6%,群众满意度达到91.4%,做法和经验对其他地区开展工作有参者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全科团队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制定相关的服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社区17个里委共136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全科团队知晓比为29.0%;经宣传后认为需要全科团队服务者为44.1%;愿意与全科团队签约者占38.0%。结论全科团队要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等措施以提高在居民中的知晓比,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可;在服务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包括电话预约、网络咨询等以扩展服务对象,提高服务效率;注意加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从健康到康复的全科医疗服务。【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居委会,确定试点家庭,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落实签约服务,细化工作流程,提供优质的签约服务,探索"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工作。【结果】以家庭为单位的"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可提升家庭医生诊疗和健康管理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方便病人就医。同时,也可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活动参与率、就医依从性及满意度。【结论】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试点工作,规范了家庭医生团队的医疗服务工作,推进了分级诊疗,加强了健康管理,有利于提升全人群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养护一体化签约工作进展情况。方法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对杭州市某社区提供签约服务的团队成员共40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工作概况、签约满意度、签约认知及意见与建议五个方面内容。结果签约后医患沟通增多,社区就诊率有所提高;团队主要签约重点病人,提供健康咨询、远程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评估等服务的能力有限,签约居民还没有完全受益;在绩效收入影响团队成员满意度的同时,团队对执行签约政策有争议;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的资源没有共享,"医养结合"没有开展起来。结论签约工作已初见成效,团队成员能提供初级水平的健康管理服务,关注社区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可进一步提高签约以后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养护一体化签约工作进展情况。方法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对杭州市某社区提供签约服务的团队成员共40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工作概况、签约满意度、签约认知及意见与建议五个方面内容。结果签约后医患沟通增多,社区就诊率有所提高;团队主要签约重点病人,提供健康咨询、远程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评估等服务的能力有限,签约居民还没有完全受益;在绩效收入影响团队成员满意度的同时,团队对执行签约政策有争议;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的资源没有共享,"医养结合"没有开展起来。结论签约工作已初见成效,团队成员能提供初级水平的健康管理服务,关注社区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可进一步提高签约以后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江涛  宋朝俊 《社区卫生保健》2010,9(3):156-157,169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全科服务团队作为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形式已经成为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经济、安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如何提高全科服务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是每一个团队领导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团队理念及团队管理理论入手,对如何有效的开展全科服务团队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评价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签约和未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和健康管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慢性病服务初步显效,签约患者的健康意识和依从性提高,血压及血糖情况得到改善,治疗费用下降,但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和效果还有提升空间.结论 加强家庭医生的宣传工作,引导居民积极签约;完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规范家庭医生的工作,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9.
创新全科团队工作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杨浦区在实施以全科团队为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管理机制及成效。该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创新性建立全科团队日常工作记录制度,配套相应的培训、考核和激励等措施,促进全科团队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可为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管理机制的日趋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薛晶晶 《社区卫生保健》2006,5(3):176-177,194
目的了解离休干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和健康需求。方法对本街道100名签约离休干部采取问卷调查,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名。干预组通过医生的指导进行随访支持项目的自我管理,对照组未进行项目管理。结果签约后离休干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晓率明显上升,干预组慢性病患者对医生提供的锻炼、饮食、戒烟、症状管理、自信心培养等随访服务项目支持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不同形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干预是全科服务团队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展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主路径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采用经验法、专家咨询法、文献法和预试验分析深圳和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科诊疗基础上开展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主路径的设计思路。结果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可更好地对签约家庭中的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干预,提高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效率。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为社区健康管理提供了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可作为社区健康管理的主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全科团队成员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现状,找出全科团队成员在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识别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慢性病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等指标描述性分析全科团队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现状;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识别全科团队开展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 全科团队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总体开展情况得分为(68.88±16.20)分。各维度服务项目的得分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教育与促进维度、慢病诊断与治疗维度、慢病护理与康复维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科团队职责分工、知识技能、岗位培训、居民健康素养、聘用类型5个指标是全科团队开展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样本地区已采取全科团队管理模式进行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慢性病管理情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需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个体层面实行改善措施,以优化全科团队社区慢性病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的全科团队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拟定指标初稿;邀请15名专家开展专家函询,评价全科团队年度考核指标体系重要性和可行性,并采用界值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75。最终确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全科团队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包括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3个维度共19项指标。结论 构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的全科团队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下一步有待结合实证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区家庭医生为服务主体的服务模式的推广,出现了全科医生签约下的全科助理员这一全新的工作岗位。本文主要说明了全科助理员在为社区居民提供预约、家庭健康管理、健康讲座等服务,引导居民形成社区首诊、定点就诊、预约门诊以及双向转诊等工作内容。同时,简述了全科助理员这一新兴岗位目前的工作流程、意义以及发展趋势。最后对全科助理员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以来,无锡市南长区扬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服务工作。通过对此项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对现阶段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工作目标和组织框架,规范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对策与思考。在现阶段开展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符合社区卫生改革的需要,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家庭医生短缺、技能亟待提高、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应在政府主导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岗位津贴,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养和信息系统的建设,科学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评估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社区签约人群健康档案的使用情况,为有效利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9-11月随机抽取贵阳市中心城区、外围城区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2014年签约服务人群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进行分析,采用建档百分比、随访完成率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指标的界定参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并对全科团队队长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健康档案在全科团队日常工作中的使用情况及问题。结果两个社区签约居民共3 383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有3 036人。其中老年人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者1 157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人数分别为571和198人。在健康档案信息的填写中,94.0%基本信息填写完整;健康体检信息填写完整的占63.6%。达到了一年四次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3.9%和62.6%,其中面对面随访方式为77%左右。在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中,81.8%的人完成了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现阶段的居民健康档案无门诊使用情况。访谈结果全科医生认为目前的居民健康档案在门诊中使用不方便、档案内容不完善、档案系统不能共享;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居民对社区医生缺乏信任,难以做到完全面对面随访。结论目前居民健康档案没有得到合理使用,主要存在档案内容不完善、签约服务内涵需要提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科医疗服务团队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服务模式及服务质量管理。方法以社区为单位组建全科医疗服务团队,统一布置工作任务,采用问卷及电话核实的方式,调查群众对责任医生满意度及中心知晓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群众对责任医生满意度、对中心的知晓率和卫生保健常识普遍提高。结论应用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可以使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深入人心,获得较好的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时下,供给侧改革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该怎样入手?转变服务模式。一方面是全面推广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第一,打破传统的岗位设置壁垒,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专科医生提供技术支持的高效能服务团队。明确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开展工作。第二,提升签约服务的"含金量"。根据签约对象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包;在就医、转诊、用药、医  相似文献   

1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与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6个全科团队现有的卫生资源与服务功能进行研究.了解社区全科团队服务管理模式、服务效能和对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定性访谈和观察法等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分析6个全科团队的服务模式、运行现况和服务效能。结果6个全科团队人员素质较好,提供综合卫生服务,服务内容基本能满足居民健康需求,但医务人员工作负荷较大。结论社区全科团队的建立.可为居民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功能服务,解决部分居民就医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分析农村卫生服务纵向整合的现状及效果。方法:收集该市实施农村卫生服务纵向整合的政策文件及2012—2013年相关数据,开展相关人员访谈了解整合现状。结果:大丰市纵向整合以虚拟联合的形式开展,组建市级医疗志愿服务团队6支、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52支;推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建立乡村统一的服务规范及规章制度;率先开通使用居民健康卡,基本实现诊疗信息区域共享。结论:大丰市农村卫生服务在县乡之间和乡村之间分别通过技术协作和托管予以整合,探索以健康管理服务团队为纽带,以紧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为支撑,以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拓展,以居民健康卡为载体,能够为农村卫生服务纵向整合提供借鉴,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明确机构间利益分配关系、整合卫生服务规范并强化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共享和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