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志彬  常欣 《医学综述》2015,(2):351-35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儿科住院的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44例)和病毒感染组(41例),并选择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并比较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治疗前3组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病毒感染组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两者分别单组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检测可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判断患儿病情,有利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CRP、WBC、PCT检测结果分为非感染组(38例)和感染组(42例),另选同期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CRP、WBC、PCT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WBC、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水平与非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PCT、WBC及CRP水平可以作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呼吸系统感染儿童128例(细菌感染组6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儿童PCT水平,同时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和白细胞计数的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高于CRP和白细胞计数阳性率(P<0.05),非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低于CRP和白细胞计数阳性率(P<0.05)。结论 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是儿童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最常用的检测指标,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白细胞计数及CRP等传统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4.
唐红  陈旭  付玉华 《医学综述》2014,(24):4541-454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患感染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对细菌培养情况、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即为细菌感染组(100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为非细菌感染组(80例)。结果 180例患儿中,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5.0%(4/80)、72.5%(58/80)和7.5%(6/80),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90.0%(90/100)、84.0%(84/100)和36.0%(36/100),显示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CRP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WBC阳性率明显低于PCT阳性率。PCT阳性率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患儿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明显优于CRP和WBC检测,PCT与患儿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729-173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对照组)。将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及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分析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P<0.05);③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④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效能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患儿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谭书江  田杰  孙慧超 《重庆医学》2013,42(13):1514-1516
目的比较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84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106)和非细菌感染组(n=78),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WBC和CRP,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166例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细菌感染组87例,病毒感染组79例,同期无感染4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测定白细胞总数(WBC)。结果:各组PCT阳性率及检测值均显著高于WBC及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本科收治的126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与血清学结果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入院治疗前及治疗后PCT、CRP、WBC及ESR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CRP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阳性率,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细菌感染组WBC、ESR水平及阳性率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和CRP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均显著增高,但是在早期判定感染性质上PCT较CRP更优越,PCT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感染性疾病的程度,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儿科重症感染患者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9例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是否属于细菌感染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另外选取50名健康的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SAA、PCT、CRP、白细胞,比较3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的SAA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SAA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的白细胞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SAA、PCT、CRP和白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73.7%、81.6%、73.7%、78.9%,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感染患儿行SAA、PCT、CRP和白细胞联合检测能提升诊断的灵敏度,降低误诊率,对于诊断、鉴别感染性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61-6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前清蛋白(PA)的测定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儿科经病理学确诊的50例患儿(包括细菌感染组26例,病毒感染组24例)。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三组患儿血清PCT和PA的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最高,病毒感染组次之,健康对照组最低(F=5.123 91,P<0.05);健康对照组PA水平最高,病毒感染组次之,细菌感染组最低(F=8.0768,P<0.05);以血清PCT≥0.5μg/L,PA≤170 mg/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的PCT阳性率为69.23%,明显低于PA的阳性率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PCT和P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6.15%。病毒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20.83%,与PA阳性率(29.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和P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5.83%。结论:血清PCT和PA检测仅能作为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可靠指标,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吕平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21-12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50例不同类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80例和病毒感染组7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CT、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作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病情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志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306-130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儿科收治的疑似感染患儿196例,根据患儿的最终确诊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94例,病毒感染组32例和无感染组7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PCT阳性率和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患儿(P<0.05)。细菌感染组中,40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46例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病毒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患儿均未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增高。结论血清CRP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地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根据是否为细菌性感染疾病分为2组(细菌性感染组37例和非细菌性感染组31例),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PCT及CRP水平及不同检测方法检测阳性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及CRP水平大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及CRP阳性检出率较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与CRP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较单项检测阳性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CRP联合检测可用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可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费用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科感染中的实验诊断意义.方法:对212 例患儿按临床诊断把患儿分成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2 组,进行白细胞(WBC)计数、C 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PCT 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CRP 采用免疫层析法,WBC 计数采用迈瑞BC5380 血球计数仪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的PCT、CRP 及WBC 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 及WBC 检测值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的CRP 检测值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 阳性率(98/118)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1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 检测能客观评估儿科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感染性疾病和40例非感染性疾病血清中PCT、CRP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CRP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CRP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CR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时,PCT、CRP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和前白蛋白(PA)检测指标对诊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评估疗效的价值。方法:8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记为感染组,根据患儿病原菌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n=47)和病毒感染组(n=38)。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参照,记为健康组。分别检测上述3组儿童入院时血清CRP、BNP、PCT和PA检测水平,比较感染组与健康组、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的检测指标水平差异;比较感染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5 d后血清CRP、BNP、PCT和PA检测水平差异。结果:感染组患儿血清CRP、BNP、PCT水平高于健康组,PA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3、17.795、29.920、16.015,P<0.01),病毒感染组和健康组的上述指标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77、1.354、0.978、0.713,P>0.05);细菌感染患儿血清CRP、BNP、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A水平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1、22.045、30.591、26.566,P<0.01)。细菌感染组血清CRP、BNP、PCT、PA及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72%、80.85%、78.72%、87.23%、93.62%,均高于病毒感染组13.16%、10.53%、7.89%、7.89%、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36、41.572、42.310、52.971、49.504,P<0.01)。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BNP、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37、23.250、33.745、27.847,P<0.01)。结论:血清CRP、BNP、PCT和PA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指标,为早期鉴别感染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19例确证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按病情分为重症感染组(86例)、局部感染组(133例),以47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别PCT、CRP检测情况,另219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按病原体分为细菌组(139例)、病毒组(80例),比较两组别PCT、CRP检测情况。结果:PCT、CRP血清浓度重症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对照组,三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RP、PCT随感染性疾病病情的加重,血清浓度呈升高态势。PCT重症感染组主要以>10μg/L为主,占68.6%,局部感染组主要以0.5~10μg/L为主占82%,CRP阳性率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CT、CRP以细菌感染升高幅度大。结论:CRP、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上是良好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细菌感染组144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5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WBC、PCT及CRP水平。结果: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WBC、PCT和CRP有助于诊断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鉴别儿科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依据病原体检测结果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100)和病毒感染组(n=100),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SAA、IL-6、CRP水平与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患儿SAA、IL-6、CRP水平与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SAA、IL-6、CRP含量与阳性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可以得出,SAA联合IL-6检测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AUC=0.890,高于SAA检测的0.759、IL-6检测的0.727、CRP检测的0.730;血清SAA联合IL-6检测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AUC=0.831,高于SAA检测的0.673、IL-6检测的0.626、CRP检测的0.618。结论: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SAA、IL-6、CRP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降钙素原(PCI)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至2016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8例,分为病毒感染组43例与细菌感染组6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PCI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A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病毒感染组CRP、PC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PA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以PCT>5ng/mL、CRP>50mg/L、PA<180mg/L为标准统计阳性率,细菌感染组患者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PCT、CRP与PA指标均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可以作为感染病原菌的区分,但联合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