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5,(5):589-591
目的:周志杰老师临证重视治神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故对其治神学术思想进行总结,以便进一步继承发扬。方法:随周老师临证并聆听其查房,对病案进行总结。结论:周老师在临床中配合察神、调神、养神等方法,形神兼调,大大提高了针灸疗效。  相似文献   

2.
任媛媛  周志杰 《陕西中医》2010,31(10):1373-1375
吾师周志杰,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西安市中心医院针灸科主任、第四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陕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从医40余年,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并参与整理周老师临床医案等资料,受益匪浅.周老师在临床上经常将腹部的四个穴位组合在一起应用,治疗范围广泛,疗效神奇.我们将其称为"腹四针".  相似文献   

3.
张若平  周志杰 《陕西中医》2012,33(3):334-335
目的:介绍周志杰老师头四针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偏瘫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所长。结论:老师使用头四针配合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肯定,特别是在后期降低肌张力,提高肌群协调性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6,(3):338-340
目的:总结房晶主任运用健脾法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方法:整理房晶主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归纳其辨证论治的心得,分析典型病案。结论:房晶主任认为脾虚为糖尿病病机核心,治疗应以健脾为主,同时合以清热燥湿、固肾滋阴之法。  相似文献   

5.
杨莹洁老先生系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主任中医师,《四川中医》杂志编委,1980年被聘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技顾问委员会顾问.1986年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从事科研工作50年以上荣誉证书”,1989年治疗小儿厌食症科研项目荣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去世。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10):1455-1456
兰绍敏系威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老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间熟背中医各家经典著作,临证论治另辟蹊径,用药灵活轻廉,效显,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疑难杂病效果突出,笔者非常有幸成为兰老的学术经验传承学员,跟随老师门诊,学习、继承和发扬其学术思想和经验。近2年来,在跟师侍诊过程中,总结兰绍敏在临床用药中非常注重对肝脾病的调理,并且以调理脾胃为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丁金榜教授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教授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结论:丁教授重视传统理论及前贤经验,师古而不泥古,对经络理论进行新阐发。采用整体、综合疗法治疗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丁金榜教授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教授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结论:丁教授重视传统理论及前贤经验,师古而不泥古,对经络理论进行新阐发。采用整体、综合疗法治疗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丁金榜教授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教授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结论:丁教授重视传统理论及前贤经验,师古而不泥古,对经络理论进行新阐发。采用整体、综合疗法治疗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杨蓓 《吉林中医药》2007,27(11):3-4
鲁承业主任医师强调临证"四诊合参,审证求因",尤重舌诊与脉诊在诊断中的作用。用药方面,强调依据药物性质、疾病情况、体质、配伍等多方思考。立法用药中贯彻"汗而勿伤、下而勿损、凉而勿凝、温而勿燥、补而勿滞、消而勿伐"的原则,配方严谨,药味可,药量小,临床疗效独特。  相似文献   

11.
关靖  邓鹤鸣 《陕西中医》2011,32(7):874-876
中医外科疾病不仅需要外治,很多疾病还需要内治,需要辨证,现在许多中医外科医师多向西医一样崇尚手术或外治疗法,遇到一些需服用药物,不管阴阳,均采用清热解毒等法而疏于辨证。邓鹤鸣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三、四批中医师承带教老师。邓老在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上善用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在学术上倡扶正祛邪,精于整体辨证,用药变化玄妙,得心应手,疗效显著。本文将邓老在长期的中医外科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做一总结,以期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9):1225-1226
目的:痤疮是临床常见病,轻者影响患者美观,重者给患者的心理、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旨在总结杨强主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和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灵活掌握吾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通过分析古医及现代医家对痤疮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吾师从脾胃、肝胆及脾胃肝胆互资互制方面对痤疮的发病机制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结合典型医案分析总结。结论:杨强主任从脾胃、肝胆论治痤疮为中医论治痤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2):208-210
目的:探讨李文瑞教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思路。方法:对李文瑞教授行医期间的治疗思路作分类整理。结论:李老临证治疗糖尿病强调中西互参、取长补短,提倡中西结合、辨证为主、西为中用的临证理念,倡导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临证思路。并通过对大量糖尿病人的诊治及对《内经》、《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主张用阴阳、脏腑、气血辨证合参,临证将其大致分为气虚型、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并认为湿热中阻、瘀血阻络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张山雷《中风斠诠》的学术思想。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张山雷强调中风病论治应首先区分内风、外风;阐发中医中风“厥“、“非风“、“内风“理论,力主中风病乃内因之风;指出前人中风病论与治之误,为中风病正名;吸收血冲脑筋、脑充血、脑贫血之说,完善了内风血冲脑经说;重视防治,强调未雨绸缪,事半功倍;评议古方,总结内风八大治则;提出:镇肝熄风、潜阳降逆治疗大法,临证选方用药介类第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张山雷《中风斠诠》的学术思想。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张山雷强调中风病论治应首先区分内风、外风;阐发中医中风“厥“、“非风“、“内风“理论,力主中风病乃内因之风;指出前人中风病论与治之误,为中风病正名;吸收血冲脑筋、脑充血、脑贫血之说,完善了内风血冲脑经说;重视防治,强调未雨绸缪,事半功倍;评议古方,总结内风八大治则;提出:镇肝熄风、潜阳降逆治疗大法,临证选方用药介类第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张山雷《中风斠诠》的学术思想。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张山雷强调中风病论治应首先区分内风、外风;阐发中医中风"厥"、"非风"、"内风"理论,力主中风病乃内因之风;指出前人中风病论与治之误,为中风病正名;吸收血冲脑筋、脑充血、脑贫血之说,完善了内风血冲脑经说;重视防治,强调未雨绸缪,事半功倍;评议古方,总结内风八大治则;提出:镇肝熄风、潜阳降逆治疗大法,临证选方用药介类第一。  相似文献   

17.
尹锡泰,出生于1925年,河南开封人。中共党员,中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我省著名的温病学专家。现任甘肃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甘肃中医》编委会委员。 尹老年轻时,因患骨结核而深受病痛的折磨,从此发奋攻读中医书籍。1947~1949年拜开封名医王合三为师,主攻中医内科。尹老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废寝忘食,熟读了大量的古典医籍,1950年开封市政局中医考试大选中,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18.
周淑娟 《中医研究》2011,24(7):66-67
张磊老师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在河南中医界属于泰斗级名老中医。他不仅学术精深,医德高尚,对书法旧体诗也颇有研究,临证中善用经方,但又不拘于经方。他集六十余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疾病的发病特点,总结出临证八法,逐步完善形成了自  相似文献   

19.
王德林,男,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县,中医主任医师。现任甘肃中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曾任中华中医学会甘肃分会副会长,甘肃省卫生厅药品评审委会员委员,甘肃省医学科学委员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20.
家父贾斌教授,1936年8月24日生于河北省武安县城二庄世医之家。其曾祖父、祖父、父亲均为当地名医,家父受家庭的影响,自幼热爱中医,当祖父坐诊之时,常随左右,在祖父指导下,从背诵《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药性四百味》、《药性赋》、《濒湖脉诀》等开始,为正式学医打下了一定基础。1956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医疗专业,1962年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工作了21年。1983年任甘肃省中医医院院长,1985年调甘肃中医学院任业务副院长。曾先后兼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甘肃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