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忻州市建国后布鲁菌病疫情分析及加强防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州市山川较多 ,属半农半牧区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布鲁菌病 (布病 )又呈上升趋势。布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而且严重影响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为了尽快控制布病的发生与流行 ,有必要对我市建国后布病的疫情进行分析 ,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1 材料与方法根据历年布病疫情报告资料整理。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 ,畜间资料来源于市畜检站。2 结  果2 .1 流行概况建国后 ,我市从 195 7年最早发现保德县韩家川、偏关县的后腰铺、五寨县许林村发生 4例病人经血清学检查确诊布病以后 ,到 2 0世纪 6 0年…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沁源县是全省布病流行较重的疫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曾广泛流行,2000年以后得到基本控制,但2011年以来布病疫情又出现反弹,呈流行趋势,发病数位居长治市各县区首位。2005年列为山西省布病监测县,2013年又列为国家级布病监测县。为调查沁源县布病发生、传播、扩散的原因,有效控制布病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11—2013  相似文献   

3.
盛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48-149
目的:掌握本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呼伦贝尔市网络直报的患者资料和呼伦贝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专科门诊2008年布病病例资料。结果:本市布氏菌病呈现暴发流行态势,疫区范围从过去的牧区流行为主向农区扩大蔓延,并出现多个地区局部暴发流行。本次调查显示农区患病1114例,占65%。发病年龄在21~60岁青壮年组。结论:本市布病疫情呈现局部暴发流行,应加大布病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传播途径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布鲁菌病广泛分布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波及28个省区,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人类感染布鲁菌病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因此,布病的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  相似文献   

5.
陈锋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36-637
<正>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铁岭市最早发现人间布病是在1959年,多年来,虽积极采取各项控制措施,但在辽宁省内仍处于较高发病水平。从2005年开始,我市被列为全国人间布鲁菌病固定监测点,开展布病监测工作。我市为农业大市,在农村从事牛、羊饲养人员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6.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高热、乏力、多汗、关节及肌肉游走性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患畜及污染物感染[1]。近年来,山西省布病疫情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水平流行,是当地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防止布病疫情进一步发展,需对右玉县布病高发人群进行监测,研究山西省右玉县重点职业人群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人畜共患动物源性急、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危害主要有严重损害人类健康、阻碍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经济贸易等[1]。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的布病疫情已趋于缓和,但2000年以后,其再次强势走高[2]。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基层医院、当地卫生所对布病患者的不规范化抗菌治疗等导致布病的迁延,对患者造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监测工作要求,我县被定为开展人间布病检测工作项目县之一,为全面掌握我县人间布病流行现状,提高人群布病防治知识,遏制布病在我县发病率上升,我们于2010年8月进行了布病监测,现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对人、畜均可造成严重危害。2007年全国布病疫情仍保持上升势头,青海省人间布病有病人报告,疫情呈回升趋势,为确切掌握全州布病疫情动态,我州于2008年9月开展了全州布病血清学检测工作,现将工作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农九师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患者按不同年份、地区传播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357血清样本中,139份试管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10.24%;2012年农九师报告现患布病225例,病例以农、牧民为主。结论加强动物检疫,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可切实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全县布病疫情上升明显,为切实做好本县布病防治工作,有效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正常发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12年布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以期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布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掌握通榆县2010年人间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流行范围和制度,分析流行特点,为布病防控提供依据。进入2010年,我县人间布病疫情十分严重,共新发病例595例。局部出现暴发疫情19处,严重威胁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疫情仍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我区主要的地方病之一。为进一步掌握该病在高寒地区的流行特点和规律,加快防治步伐,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我们共同组织力量,于1980年4月23日至8月29日对萨噶县布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放射免疫方法用于布病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对人民身体健康及发展畜牧业有一定的危害。建国以来,我国的布病防治已取得很大成绩,但至今在一些地区人畜间还时有流行。在布病防治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寻求建立更加特异、灵敏、方便的诊断方  相似文献   

15.
白城市是布病老疫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爆发流行,给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由于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养畜户的增多,牲畜交易流通渠道增加,给我市畜牧间检免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养畜户买卖自行流通,多数未经过检免,而且养畜户居住环境较差,导致我市布病感染人数增多,发病率有所回升。给我市布病防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使我市布病的预防与治疗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人与人之间的主要传染源是染疫的家畜.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现将收集的86例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起暴发布鲁菌病疫情的防控措施,总结经验体会。方法对涉及我县2018年5月一起布鲁菌病爆发疫情事件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暴露因素以及防控措施等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至5月底临床症状均好转并出院继续治疗,证明防控措施取得明显实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政府部门应加强重视,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应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加强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遏制布鲁菌病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布鲁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禽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染疫的牲畜(羊、牛、猪、犬种布氏菌)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污染物而感染布病。2010年经内蒙古呼伦贝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1年~2015年丹东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11年~2015年丹东市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布病患者的地区、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结果 2011年~2015年丹东市共报告布病病例71例,其中2015年发病最多,共43例例,占全部发病例数的60.56%。其中男性55例,女性16例,男女性别比为3.44∶1.00;年龄主要集中在30~<35和45~<65岁组人群,共51例,占发病总数的71.83%;职业以农民为主,共36例,占发病人数的50.70%。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的2月和4~9月份,共57例,占全部发病例数的80.28%;全市7个县(市)区中除合作区外均有发病,其中凤城市最多,共37例,占病例总数的52.11%。结论丹东市病疫情有扩散蔓延趋势,建议在发病集中季节,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控制人间布病疫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闻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590-591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痫,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