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硬皮病患者局部皮损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硬皮病皮损20例(系统性硬皮病12例,局限性硬皮病8例)和正常皮肤10例中OP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OPN蛋白在硬皮病患者皮损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而正常对照组仅少数呈微弱表达(P<0.01),其在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和局限性硬皮病患者之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OPN蛋白在硬皮病患者皮损成纤维细胞内明显高表达,提示OPN可能参与了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对纤维化的形成发挥一定的作用,并对局限性和系统性硬皮病有相似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Smad7、uPA及PAI-1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阐明Smad7对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胰腺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ad7、uPA及PAI-1蛋白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 88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Smad7、uPA和PAI-1阳性率分别为72.7%,76.1%和71.6%,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1).Smad7、uPA和PAI-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及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均无关(P>0.05),而与胰腺癌的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Smad7、uPA和PAI-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Smad7、uPA及PAI-1在胰腺癌中共同高表达,Smad7可能通过增强胰腺癌组织内uPA及PAI-1的生成而起到促进胰腺癌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7-H3和Smad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2例ESCC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7-H3及Smad7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中B7-H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B7-H3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Smad7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ESCC组织中B7-H3和Smad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294,P=0.005)。ESCC组织中B7-H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Smad7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ESCC组织中B7-H3蛋白表达上调,Smad7蛋白表达下调。B7-H3和Smad7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mad4及Smad7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病理学证实的胃癌根治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78例,胃癌旁组织78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Smad4及Smad7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qDSmad4蛋白在胃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87%(P<0.01);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23.25%,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mad7蛋白在胃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9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74%(P<0.01);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97.67%,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 .结论:①smad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的阳性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②Smed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的阳性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Lewis 肺癌小鼠瘤体组织TGF-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成姜黄素处理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接种瘤细胞悬液造模.造模24h后,模型组与姜黄素组分别腹腔注射注射用水和200mg/(kg·d)浓度的姜黄素混悬液,0.5mL/只,1天1次,连续12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技术,检测小鼠瘤体组织内TGF-β1、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抑瘤率29.96%.姜黄素组瘤体平均质量(1.64±0.32)g,与模型组(2.34±0.70)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定量公式计算蛋白表达阳性单位,结果显示TGF-β1 染色强度姜黄素组为(17.83±3.46),模型组为(25.76±4.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d3染色强度姜黄素组为(14.64±2.24),模型组为(23.71±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d7染色强度结果显示姜黄素组为(10.97±1.89),模型组为(8.46±1.0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瘤体组织内TGF-β1与Smad3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P=0.043).结论:姜黄素能抑制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mad7蛋白表达,下调Smad3蛋白表达,从而减少TGF-β1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马宏民  何威  尚进  杨进清  何云志  吴军  林自华 《重庆医学》2008,37(11):1181-118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7在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RT)-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皮肤纤维瘤与正常皮肤的真皮组织中Smad7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纤维瘤与正常皮肤中Smad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20例皮肤纤维瘤标本和20例健康人对照皮肤的研究显示,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皮肤纤维瘤的真皮纤维增生组织中Smad7 mRNA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差异;而皮肤纤维瘤的增生表皮中Smad7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却呈上调趋势。结论皮肤纤维瘤的真皮增生纤维组织中Smad7弱表达可促进TGF-β信号转导,有助于其纤维增殖状态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7.
皮肤鳞状细胞癌Smad2和Smad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Smad2和Smad7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6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皮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Smad2和Smad7蛋白的表达与定位。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蛋白表达定量分析,比较正常鳞状上皮与不同分化程度鳞状细胞癌之间Smad2和Smad7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Smad2和Smad7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Ⅰ期至Ⅲ期的表达差异。结果 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胞浆中都表达Smad2和Smad7。与正常鳞状上皮相比,皮肤鳞状细胞癌中Smad2的表达明显下调,而Smad7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皮肤鳞状细胞癌中,临床分期从Ⅰ期到Ⅲ期,Smad2的表达逐渐降低,其中Ⅰ期与Ⅲ期及Ⅱ期与Ⅲ期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mad7的表达虽然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mad2的表达下调及Smad7表达上调可能解除了TGF-β信号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引起TGF-β的生长抑制信号缺失,使细胞生长失去控制,导致肿瘤的发生。TGF-β信号的下游分子Smad2的表达下调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贾宁  王汉  林琳  张桦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3):292-295,304,F0002
目的:观察Smad7在TGF-β致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变化,泛素系统对该过程中Smad信号的调节及对TGF-β所致的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随机分为对照组、TGF-β1(5μg/L)组和TGF-β1(5μg/L)+MG-132(5 mmol/L)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d2/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和Smad7蛋白水平的改变;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细胞中Smad7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①MG-132+TGF-β1组中,Smad2/3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减少90%(P<0.01)。②TGF-β1作用于细胞后,Smad7蛋白表达进行性减少,30 min较0 min降低20%(P<0.05),24 h时几乎无表达(P<0.01);MG-132+TGF-β1组中Smad7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与TGF-β1组相比,Smad7蛋白水平上调。③半定量RT-PCR显示:TGF-β1(5μg/L)作用于细胞后,与Smad7蛋白表达不同,Smad7 mRNA迅速升高,24 h其表达增高近1倍(与0 min比较,P<0.01);MG-132+TGF-β1组中Smad7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TGF-β可诱导Smad7 mRNA表达上调,但Smad7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其机制与泛素系统活化导致Smad7蛋白的降解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mad4、Smad7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小鼠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缬沙坦通过调节Smad4、Smad7表达对狼疮肾炎的作用。方法:通过亲代淋巴细胞移植构建慢性GVHD狼疮肾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中、高剂量组(22.8,45.6mg/kg),每日灌胃治疗。每周收集24h尿液,12周后处死,用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尿蛋白量,采用RT-PCR研究各组Smad4、Smad7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ad4、Smad7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24h尿蛋白量、Smad4和Smad7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缬沙坦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减轻(P<0.05)。结论:Smad信号通路可能参与LN的发生发展,缬沙坦可能通过影响Smad4、Smad7的表达从而延缓LN肾脏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mad2、Smad3、Smad4在皮肤黑素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方法,分别检测人皮肤黑素瘤A375细胞和人正常黑素细胞中Smad2、Smad3、Smad4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375细胞中Smad2、Smad3、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人正常黑素细胞(t=2.361~4.214,P<0.01)。结论在黑素瘤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2、Smad3、Smad4均出现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皮肤黑素瘤发病。  相似文献   

11.
Smad蛋自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哺乳类中共发现了有8种不同的Smad蛋白.可分为3个不同的亚族:R-Smad、Co-Smad和I-Smad.Smad2和Smad3属于R-Smad,本文从Smad2和Smad3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蛋白等多个方面探讨Smad2和Smad3在TGF-Bl信号转导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Smad2 ,3 ,4,7蛋白在 5 6肾切除模型中的定位和表达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行 5 6肾切除 ,分别于模型 4、8、12周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检测Smad2、Smad3、Smad4和Smad7蛋白的定位和表达 ;纤维化程度通过测定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来判断。结果 Smad2、Smad3和Smad4主要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表达 ,而Smad7主要在肾小球表达。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 ,肾小球Smad2、Smad3和Smad4蛋白表达逐渐增加 ,而Smad7蛋白表达却逐渐下降 ,并伴有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明显增高。结论 TGF β 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Smad2 ,3 ,4高表达和Smad7负调控不足是本模型TGF β高表达导致肾小球硬化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分子Smad2和Smad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53例乳腺导管癌和50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Smad2和Smad4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评估二者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ma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Z=-2.08,P < 0.05);乳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周正常组织(Z=-5.01,P < 0.01)。乳腺癌组织中Smad2和Smad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r=0.035,P > 0.05;r=-0.077,P > 0.05),与肿瘤大小无关(r= 0.128,P > 0.05;r=0.133,P > 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r=0.163,P > 0.05;r=0.006,P > 0.05),与是否有远处转移无关(r=0.113,P > 0.05;r=0.126,P > 0.05),与ER的表达无关(r=0.056,P > 0.05;r=0.047,P > 0.05),与PR的表达无关(r=0.129,P > 0.05;r=0.107,P > 0.05);但与HER2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关系(r=-0.388,P < 0.01;r=-0.360,P < 0.01),与乳腺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0.331,P < 0.05;r=-0.388,P < 0.01);乳腺癌组织中Smad2与Smad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 0.830,P < 0.01)。结论:Smad2和Smad4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评估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Smad 2/3和Smad 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Smad2/3和Smad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mad2/3和Smad4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 Smad2/3和Smad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Smad2/3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关,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其表达减少(P<0.05);Smad4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子宫内膜癌中Smad2/3与Smad4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Smad2/3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有关,Smad4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无直接相关,在已发生癌变的组织中可能不参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及演进.Smad2/3与Smad4可能协同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Smad2/3与Smad4蛋白可能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Smad7和组织器官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组织器官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Smad7是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抑制性蛋白,其异常表达可影响TGF—β活性,进而改变纤维化进程。调控Smad7的表达可能提供一种纤维化疾病的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组织器官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Smad7是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抑制性蛋白,其异常表达可影响TGF-β活性,进而改变纤维化进程.调控Smad7的表达可能提供一种纤维化疾病的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肾脏smad2、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探讨养肝益水颗粒保护肾脏的机制。方法将40只12周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拉普利组(每日1.8 mg/kg)、养肝益水颗粒低剂量组(每日5.4 g/kg)、养肝益水颗粒高剂量组(每日27 g/kg),每组10只;并设Wista-rKyoto(WKY)大鼠10只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6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smad2、smad3、smad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脏Smad2、Smad3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Smad7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肾脏Smad2、Smad3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Smad7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且养肝益水颗粒低剂量组与贝拉普利组相比疗效相近(P〉0.05),养肝益水颗粒高剂量组疗效优于养肝益水颗粒低剂量组与贝拉普利组(P〈0.05,或P〈0.01)。结论养肝益水颗粒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Smad2、Smad3和上调肾脏Smad7的表达以阻断转化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receptor,TGF-β-TβR)-Smads信号转导通路而抗高血压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人腱细胞内克隆转化生长因子-β特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基因Smad2、4的功能性结构域-MH2结构域。 方法 原代培养人腱细胞,从培养的细胞中提取总 RNA,逆转录合成单链 cDNA;设计引物进行 PCR,扩增 Smad2、4基 因MH2结构域的基因片段,将其定向插入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分析。结果测序结果与 Genebank中克隆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从人腱细胞中克隆成功 Smad2、4基因的 MH2结 构域,证实了 Smad2、4基因在人腱细胞中的表达;提示人腱细胞内存在 SMAD2、4信号转导途径,TGF-β对人腱细胞 分化的调节可能是通过SMAD2、4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To construct t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rophages expressing Smad6 and Smad7 genes with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Methods: The plasmids containing peDNA3-Smad6/Flag and peDNA3-Smad7/Flag were digested with BamH I and Xho I , respectively. Then the Smad6/Flag and Smad7/Flag gene segments obtained were cloned into plasmid pAAV-MCS respectively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pAAV-Smad6/Flag and pAAV-Smad7/Flag plasmids. The resulting recombinant plasmids (pAAV-Smad6/Flag or pAAV-Smad7/Flag) or pAAV-LacZ plasmid were co-transfected into the HEK 293cells with pHelper and pAAV-RC by calcium-phosphate precipitation method. Recombinant AAV-2 viral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from infected HEK293 cells and then were used to infect mouse macrophages. The expressions of Smad6and Smad7 in macrophage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and expression of b-galactosidase was evaluated by X-gal staining. Results: The recombinant AAV vector containing Smad6 or Smad7 genes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More than 95% macrophage cells expressed X-gal and Smad6 and Smad7 genes at 72 h after infection.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rophages can express Smad6 and Smad7 proteins effectively,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ies of TGF-β-induced diseases in vivo and highlighting the feasibility of macrophage-based gene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