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婴儿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功效。方法拟择期行胸腔镜下隔离肺切除术的90例婴儿,随机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D组),单独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R组),对照组(C组)。关胸前15 min在胸腔镜直视协助下进行肋间神经阻滞,D组患儿各注入0.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1mg/mL罗哌卡因的混合注射液(0.1mL/kg),R组患儿各注入1mg/mL罗哌卡因注射液(0.1mL/kg)。记录患儿拔出气管导管时(T0)、拔出气管导管后6h(T1)、12h(T2)、24h(T3)的CRIE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结果在T0、T1时,患儿的CRIES评分比较:D组较R组低(P 0.05),D组与R组均较C组低(P 0.05);其余时间段,三组患儿的CRI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儿均未出现抑制呼吸、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结论婴儿胸腔镜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具有较好的镇痛功效。  相似文献   

2.
<正>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催眠和抗焦虑作用,能有效改善手术中因刺激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维持手术期间心脑血管的稳定性~([1,2])。而罗哌卡因(ropivacaine)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小、具有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性~([3])。国内外在剖宫产术中使用局部麻醉已成为  相似文献   

3.
张雯雯  李双月  祁涛 《江苏医药》2020,46(3):295-29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麻醉(骶麻)用于儿童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外科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9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49例。手术结束时实施骶麻术后镇痛:DR组镇痛药溶液为0.125%罗哌卡因和1μg/kg的右美托咪定混合液,R组镇痛药溶液为0.125%的罗哌卡因,镇痛药溶液总量10 mL。术后1、6和12 h评估Ramsay镇静评分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患儿拔管时躁动评分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DR组患儿术后1、6和12 h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Wong-Baker表情评分降低(P<0.05)。DR组患儿拔管时躁动评分低于R组(P<0.05),寒战发生率也低于R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麻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较罗哌卡因单用更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张栩峥 《北方药学》2021,18(1):109-110,1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9例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束30min内给予患者超声下髂筋膜阻滞,对照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髂筋膜阻滞,观察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髂筋膜阻滞.分别在手术后3h、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手术后48h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疼痛评分(VAS),以及两组患者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3h、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运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48h,两组患者运动VAS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与手术后3h比较运动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8%)显著低于对照组(16.95%)(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髂筋膜阻滞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骨科下肢手术的患者,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为A,B 和C 3组各20例。A组:0.25%罗哌卡因150 ml;B组:0.15%罗哌卡因150 ml;C组:右美托咪定1.0 mg/kg+0.15%罗哌卡因150 ml。观察患者术后4、12、24、48 h VAS镇痛、镇静以及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记录术后24 h运动阻滞程度和术后恶心、呕吐、尿储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 h组间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和48 h A组和C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程度评分A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0.15%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疗效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局麻药引起的下肢神经麻木,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80例肺癌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罗哌卡因TPVB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脊神经阻滞范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椎旁阻滞起效时间,术后2、4、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两组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脊神经阻滞范围(5.40±0.51)节段高于对照组的(5.11±0.52)节段,椎旁阻滞起效时间(1.63±0.22)min早于对照组的(1.77±0.2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12、24 h的血清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时,给予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疼痛程度轻,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术胸椎旁阻滞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4例)、B组(53例)、C组(53例)。3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A组患者经导管注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B组患者经导管注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C组患者联用A组和B组用药方案。结果 C组患者围术期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A组和B组(P <0.05)。与术后2 h比较,3组患者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升高;与术后8 h比较,3组患者术后12 h 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C组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与术后1 d比较,3组患者术后2 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且C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3组患者术后1 d的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升高,且C组患者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补救镇痛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对照组诱导前椎旁给药及术后镇痛仅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剂量1组(Dex1组)、右美托咪定剂量2组(Dex2组)、右美托咪定剂量3组(Dex3组)诱导前椎旁给予0.35%罗哌卡因0.3 mL·kg~(-1)和右美托咪定1μg·kg~(-1),术后椎旁患者自控镇痛(PCA)使用0.2%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1、2、4μg·kg~(-1)。必要时静脉给予地佐辛,维持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3分。记录各组阻滞后30 min,术后24 h,PCA结束后12、24 h的感觉阻滞节段数;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比较各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阻滞后30 min及术后24 h Dex1组、Dex2组、Dex3组感觉阻滞节段数多于对照组(P<0.05);PCA结束后12、24 h,Dex2组与Dex3组感觉阻滞节段数多于Dex1组及对照组(P<0.05)。Dex2组与Dex3组术后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少于Dex1组及对照组(P<0.05)。Dex2组与Dex3组各时点感觉阻滞节段数、术后PCA按压次数及地佐辛用量无显著差异(P>0.05)。Dex3组心动过缓、嗜睡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可增加阻滞范围,增强镇痛效果,其中右美托咪定2μg·kg~(-1)混合罗哌卡因术后持续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探讨产程早期硬膜外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罗哌卡因剂量不同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0.075%盐酸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75μg/mL;B:0.1%盐酸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75μg/mL;C组:0.125%盐酸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75μg/mL;D组:0.15%盐酸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75μg/mL,比较四组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0min(T1)、镇痛后2h(T2)、镇痛后4h(T3)、镇痛后6h(T4)、宫口全开时(T5)、产后(T6)VAS评分,T2、T3、T4、T6时四组产妇Bromage、Piper评分,比较四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和四组新生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和脐血血气分析指标(p H值、Pa O2、Pa CO2、乳酸值)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D组T0时VAS评分最高,随着镇痛药物的应用,VAS评分逐渐降低,至T5时降至最低(P 0.05);A、B、C、D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C、D组各时间点Bromag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T3、T4、T6时A、C、D组Piper评分明显高于B组(P 0.05),A、C、D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C、D组(P 0.05),A、B、C、D组第二、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C、D新生儿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和脐血p H值、Pa O2、Pa CO2、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C、D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镇静后发生产妇心率异常、产妇血压异常、胎儿心率异常、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战等不良发生率分别为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10.00%、15.83%均明显低于D组31.67%(P 0.05),且A、B、C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产程早期予以0.075%罗哌卡因联合0.75μg/m L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确切,可加快产程进展,减轻产妇疲乏感,此外不会明显增加麻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的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择期行单次腰麻剖宫产术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同时两组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的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术后48 h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24、36、48 h的静息、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术后48 h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的术后镇痛中,实施腰方肌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阻滞能为产妇提供更完善且长时间的镇痛作用,且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高,安全性良好,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案,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肋骨骨折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各20例。2组在全麻插管后超声引导下患侧行ESPB,DR组患者注射0. 5μg/kg右美托咪定+0. 375%罗哌卡因共20 mL,R组患者注射0. 375%罗哌卡因20 mL,2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12、24和48 h患者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R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为(5. 8±1. 8)h,显著长于R组(2. 7±1. 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R组比较,DR组术后8、12、24、48 h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除手术后到术后4 h时间段外,其余各相邻时间点镇痛泵按压次数DR组显著少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均未观察到ESPB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采用0. 5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0. 375%的罗哌卡因行ESPB能够为肋骨骨折患者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还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生理盐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右美托咪定(100 mg)。记录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术毕至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8 h,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R组);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R组);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少于罗哌卡因组(R组);不良反应两组无区别。结论: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提供膝关节镜术后良好镇痛,延长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减少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探索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y lumbar discectomy, PELD)中的最佳有效浓度。选择择期行PE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A组0.25%、B组0.375%、C组0.5%。各组均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h),记录手术开始切皮(T0)、分离肌肉韧带组织(T1)、术中刺激神经根(T2)、摘除髓核(T3)、缝合皮肤(T4)时的HR、MAP、VAS评分,采用Bromage改良法记录术中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Ramsay评分实施镇静分级。T2和T3时间点A组HR、MAP、VAS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静不足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镇静不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运动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P<0.05),A、B组运动阻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右美托咪定0.5 μg/(kg?h)持续静脉泵注联合0.37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后实施PEL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对产妇分娩中的镇痛效果,以期为临床无痛分娩技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7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7)、对照组(n=37),对照组镇痛方案为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研究组镇痛方案为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情况、动脉血气指标、镇静与镇痛情况、产程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间镇痛前后的HR、DBP、SBP、SaO2、PaCO2、PaO2水平及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均不会影响产妇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指标、产程时间,但是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的镇静、镇痛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常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右美托咪定常用作局部麻醉辅助药以延长区域麻醉的作用时间。该研究主要评估右美托咪定加入罗哌卡因中能否延长TAP阻滞的作用时间改善开腹胃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腹胃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RD组)。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恶心呕吐评分(PONV)、镇静评分、罗哌卡因血药浓度和曲马朵使用量以及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结果R组和RD组患者术后2 h、4 h、12 h、24 h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R组和RD组的V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R组和RD组术后曲马朵需要量明显低于C组。术后2 h、12 h和24 h的PONV评分R组和RD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的镇静评分和第一次排气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和RD组罗哌卡因的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能够改善开腹胃手术后的镇痛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减少曲马朵消耗。局麻药中加入右美托咪定并没有影响罗哌卡因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产妇9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A组)、罗哌卡因组(B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C组).术毕3组产妇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分别注入生理盐水、0.2%罗哌卡因、0.2%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μg/kg混合液各20 mL,并同时行相同配方静脉自控术后镇痛,分别记录初乳分泌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6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NRS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C组在术后各时点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N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C组在术后各时点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N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B、C组24h内分泌初乳例数多于A组(P<0.05);B、C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明显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促进产妇初乳分泌及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