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佳妮  白人驹  赵新 《天津医药》2012,40(8):846-847,868
目的: 分析并总结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复习26例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胃淋巴瘤的MSCT资料,重点分析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增强表现、周围脂肪界面及局部淋巴结等,并总结其CT表现特征。结果:26例中,胃窦病变18例,胃体8例,胃底7例,其中9例累及两个及以上部位。13例胃壁呈节段性增厚,8例弥漫增厚,增厚范围8-40mm ;5例表现为局部肿块。21例增强扫描中17例强化不均,其中12例可见连续的黏膜线,呈现“分层”现象,5例较大病变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坏死;4例均匀强化。23例胃周淋巴结增大,其中22例累及胃周两区及以上淋巴结。21例胃浆膜面规整,仅5例浆膜面模糊并胃周脂肪密度增高。22例胃壁柔软,胃腔无确切狭窄,2例胃壁僵硬,胃潴留及胃幽门不全梗阻各1例。结论: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其中,累及多部位、弥漫性或节段性胃壁显著增厚、增强扫描黏膜线连续、多区胃周淋巴结受累、局部浆膜面规整、胃周脂肪间隙清晰、胃壁有一定扩张度和柔软度等征象出现时高度提示胃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2.
杨朝武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279-3280
目的探讨胃肠道淋巴瘤(PGIL)多排螺旋CT图像特征及内镜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经该院确诊的PGIL患者的CT图像特征及内镜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 10例胃淋巴瘤的CT影像以胃壁增厚均匀、宽基底部,"黏膜白线征"及"轨道征"为其特征,出现率分别为80.0%(8/10)、70.0%(7/10);肠道淋巴瘤8例以长管样肠壁环形增厚为特征,动脉瘤样扩张常见,"汉堡包征"或"三明治征"为典型特征,出现率为62.5%(5/8)。内镜检查因病变界限欠清楚,活检多不能深及黏膜下;活检组织太小,黏膜固有层内间叶细胞难以区别;且内镜不能显示腺管结构,与未分化癌难以区别,易造成误诊,其中2例误诊为胃癌,1例误诊为胃炎,1例漏诊。结论 CT对诊断PGIL具有较大价值,仅内镜检查易造成误诊。为尽量避免误诊,活检应深入黏膜下,且要多点取样活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1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CT资料,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总结CT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8例患者胃淋巴瘤CT表现为弥漫性或结节状胃壁增厚,呈波浪状或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胃壁外周脂肪间隙存在,增强呈轻中度强化,强化均匀,其中2例出现局部坏死改变。1例出现胃窦梗阻,2例见胃周淋巴结肿大。结论CT对胃淋巴瘤的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骆倩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111+113-111,113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54例经手术病理验证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胃癌,表现为胃壁增厚、黏膜破坏,有不规则肿块;腺癌。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4例出现局限性肠管狭窄;胃肠道外间质瘤,有17例的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相对较清,另有6例为不规则形;平滑肌瘤,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平滑肌肉瘤,为不规则形肿块;淋巴瘤,CT可见溃疡样改变,肠壁增厚,边界较清,密度较均匀;神经纤维瘤,均发生于胃部;脂肪瘤,表现为与胃壁关系密切的脂肪密度肿块。结论CT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影像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原发性肠道淋巴瘤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道淋巴瘤临床资料,比较其发生部位、形态、密度、强化程度等MSCT征象.结果 弥漫大B淋巴瘤20例(60.6%),黏膜相关淋巴瘤7例(21.2%),T细胞淋巴瘤4例(12.1%),burkitt淋巴瘤1例(3%),套细胞淋巴瘤1例(3%).发病部位:大肠22例,其中回盲部10例,结肠12例;小肠13例;多节段肠管受累11例,累及胃部3例,腹腔2例;生长方式:弥漫浸润型10例,局部增厚型9例,肿块型4例,混合型4例,其中浸润型伴肠管扩张6例.结论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病理分类以弥漫大B淋巴瘤最常见(P<0.05);原发肠道淋巴瘤的MSCT具有一定特征,典型生长方式为肠壁弥漫增厚,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肠管“动脉瘤样扩张征”或腹膜后淋巴结融合呈“三明治征”,有助于淋巴瘤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肠道淋巴瘤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肠道淋巴瘤病例,对病例的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影像表现为肠壁增厚,增强扫描轻度至中度强化,21例肠腔扩张呈"动脉瘤样",9例表现为病变区域肠腔狭窄,3例表现为夹心面包征。结论肠道淋巴瘤的CT检查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胃淋巴瘤病理特点及多排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CT图像,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0~75岁,分析CT图像上病变部位、形态及强化特点。结果 11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9例为弥漫大B淋巴瘤,1例为套细胞淋巴瘤,1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CT均表现为胃壁较广泛增厚,呈均匀软组织密度,无明显钙化及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黏膜破坏较轻,病变多发生于胃体、胃窦部,伴胃腔扩张4例,3例伴有胃周淋巴结肿大。结论 胃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以全面反映胃壁受累范围及病灶与邻近组织关系、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情况,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7例经胃镜活检和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17例CT检查中,3例扫描前10min口服3%泛影葡胺1 000ml,14例口服等渗甘露醇800~1 000ml。平扫后行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5~30s,静脉期延迟70s。分析CT表现。结果17例PGML中,病变位于多位于胃窦(15例,占88.2%)和胃体(14例,占82.3%),且多同时累及胃窦和胃体(12例,占70.6%)。CT表现为胃壁增厚17例,伴有肿块4例,形成直径2.5cm以上大溃疡4例。17例胃壁均增厚为0.6~4cm,14例(82.3%)增厚胃壁增强幅度为14HU~25HU的轻、中度强化。增厚胃壁强化均匀15例,见小片状坏死2例。胃腔无明显狭窄且三期扫描形态可变7例,以胃壁增厚为主的浸润型14例(82.3%),肿块型3例,溃疡型4例。肝脏均未见转移性病灶。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CT主要表现为浸润型,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可伴有大溃疡形成,在CT三期扫描中胃的形态可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对小肠原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9例小肠原发淋巴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均见肠壁不规则增厚、T1WI信号减低,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累及肠管周径1/2以上,长度39 cm,伴壁结节或肿块;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多见(4/9),与肠壁增厚并存;6例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征。结论小肠原发淋巴瘤以肠壁围管性增厚为主,T1WI信号减低,T2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显着高信号,肠壁增厚的管腔呈动脉瘤样扩张是其特征性表现,MRI常规扫描结合DWI有助于提高小肠原发淋巴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院诊断治疗的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手术前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记录患者手术后首次排气、排便、首次进食、腹痛腹胀缓解、住院及WBC恢复时间。结果 20例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最终得到确诊。患者中,发病部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小肠、结肠;病理类型主要以免疫表型B细胞淋巴瘤为主,占85.00%;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T检查,CT下将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分为肠壁增厚型、动脉瘤样扩张型、息肉肿块型及肠系膜浸润型四种类型。20例患者中8例肠壁增厚型,CT下可见肠壁不规则增厚,厚度1.4~4.0cm,部分患者可见病变肠管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动脉瘤样扩张型7例,CT下未见管腔狭窄,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扩张,呈"动脉瘤样"增强扫描下病灶部位肠管、肿大均出现不同程度强化;息肉样肿块型3例,CT下可见息肉状软组织肿块影,形状相对规则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可见病灶部位形态规则或多呈分叶状,增强扫描下可见病灶轻度强化;肠系膜浸润型2例,CT下可见肠系膜增厚,脂肪间隙密度增高;2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手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23.51±4.52)h、首次进食时间(13.27±2.31)h、腹痛腹胀缓解时间(14.69±3.21)h、住院时间(12.14±3.42)d。结论将CT用于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