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护理体会。胰腺假性囊肿(pseudocysts,PPC)是急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5%,围手术期病残率和死亡率分别达22.7%和13.6%。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引流术、外引流术和胰腺部分切除术。我院对8例PPC患者实施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s,PPC)在临床上最常见,约占全部胰腺囊肿的80%,而75%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引起,10%~20%为胰腺外伤所致。我院曾诊治胰腺假性囊肿  相似文献   

3.
孙成厚 《云南医药》2015,(2):160-162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急性胰腺炎引起继发性感染后形成,即使积极治疗,死亡率仍大于10%[1]。近年来,新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其诊断和治疗的选择,但如何选择合理的检查手段,确定恰当的治疗时机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常常使临床医生陷入困惑之中,为探讨该病的诊治规范,笔者对本院2009-2013年收治3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  相似文献   

4.
胰腺囊性病变主要由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PCT)组成,两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治疗方式完全不同,因此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13年收治的胰腺假性囊肿(PPC)15例和胰腺囊性肿瘤(PCT)12例临床鉴别和诊治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永建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76-1177
目的 总结胰腺假性囊肿(PPC)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67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患者中15例未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失访,10例在随访期间囊肿自行吸收.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10例,有效率50%.外科手术治疗42例,死亡率7%(3/42).手术方式包括:外引流4例,死亡率25%(1/4);囊肿胃吻合7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9%(2/7),死亡率14%(1/7);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23例,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9%(2/23);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3例,死亡率33%(1/3);假性囊肿切除术5例.结论 根据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关键,内引流术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一般继发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其临床发病率可达1%~5%[1]。我院1990年3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38例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21~78岁,平均45·5岁。31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7例为胰腺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效果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老年PP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前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者行常规开腹引流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半年进行随访,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PP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住院行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均取得成功,经置管引流10~90 d,平均60 d,所有患者全部临床治愈。穿刺置管引流期间均未出现气胸、胃瘘、肠瘘、胆瘘、胰瘘、腹腔感染、脾脏损伤、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月,平均6月,均未发现胰腺假性囊肿复发的患者。结论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操作简单、实用,创伤小,可重复操作,临床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假性胰腺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tes,PPC)主要是胰腺实质或胰管破裂,导致胰外的胰液积聚,外漏的胰液、血液和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包裹而形成的囊肿,常由于胰腺外伤或急慢性胰腺炎所造成,少数也发生于慢性胰腺炎,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胰腺囊性病变。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包括囊肿外引流术、内引流术和切除术。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是继发于胰腺外伤后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10.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胰腺病变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并非少见,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其特征为血液、胰液外渗以及胰腺自身消化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崩解,不能吸收而形成,其壁为非上皮成分,由炎性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故称为假性囊肿。患常有上腹部不适和腹部肿块,经B超和CT检查多能确诊。对于PPC是采用保守治疗或是外科治疗仍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提高这一并发症的处理仍有一定的难度,我院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胰腺假性囊肿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兴宇  王景钧  黄帆  崔笑 《安徽医药》2008,12(9):823-82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有5例囊肿自行消失;7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1例复发改行内引流治疗痊愈;手术治疗15例,其中行外引流4例,内引流11例,均未复发,内引流有1例胰漏改行外引流。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囊肿形成早期应以观察或B超引导穿刺为主,对于囊肿无缩小趋势、症状明显或有并发症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炎性渗液积聚在胰腺周围或胰腺组织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胰腺病变的一种特殊并发症。现将我院自1989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53例PPC分析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中男41例,女12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岁,病因为重症急性胰腺炎42例,胰腺外伤10例,原因不明1例。1.2 诊断方法 本组病列均做B超检查,40例加做CT。1.3 囊肿情况 囊肿位于胰腺体尾部43例,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部1例;单发囊肿51例,多发囊肿2例;囊肿常呈横向或纵向椭圆形或圆形;其宽径为6cm以下者8例,6~10cm者22例,10~20cm者13例,20cm以上者10例;囊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PPC(急性PPC 37例,慢性PPC 16例)行超声引导下PCD治疗的病例资料。所有PPC均先在超声引导下行PCD术,对引流液持续增多,囊肿无明显缩小者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结果 PCD穿刺成功率为100%,PPC单纯行PCD的总体治愈率为66%(35/53),其中急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89.2%(33/37);慢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12.5%(2/16)。对先行PCD失败者行囊肿和胰管造影检查示二者持续相通,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PPC均可完全治愈。结论 PCD治疗急性PPC效果满意,对慢性PPC成功率低,往往需联合其他微创引流技术。  相似文献   

14.
胰腺炎性假性囊肿是胰腺病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使用CT扫描埘其定位及定性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胰腺炎性假性囊肿以及癌性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CT征像并对两者行鉴别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45+447-445,447
目的探讨在腹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以来26例通过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流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全部完成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因引流无效转外科手术,19例囊肿消失,5例囊肿明显缩小,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是诊断、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重要方法,选择经皮引流是基层医院处理胰腺假性囊肿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徐太军  王翔  徐蕊  王静 《河北医药》2022,(8):1215-1217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危险因素,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0例,分析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58例,并发率为14.50%,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的并发率为31.37%高于胆源...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的临床应用价值,为PPC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途径。方法用超声筛选适合病例,对10例PPC患者在彩超引导下行穿刺或置管引流,对2例囊腔闭合不良患者,采用无水乙醇固化。结果8例患者共置管9根,穿刺引流2例,引流管放置时间10~300d,1例创伤性胰腺炎转手术内引流,无并发症发生,穿刺置管引流治愈9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可多次重复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PPC)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5年收治的40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6例,行内引流术29例,外引流术3例,胰腺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保守治疗6例均治愈,未见复发(随访1~5年),行内引流术29例中有1例并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肠瘘,余27例恢复良好,无复发,外引流术3例中1例出现胰瘘,1例复发.行胰腺部分切除术2例,均恢复良好.结论:对于PPC的诊治应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及病程选择合适的方案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胰腺假性囊肿是指有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的液体积聚,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等。经典的胰腺假性囊肿在组织学上的定义是指含有胰液或丰富胰酶而囊壁缺乏上皮层的一种胰腺囊肿。胰腺假性囊肿主要由急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所造成,是最常见的一种胰腺囊性病变,约占全部胰腺囊性病变的75%[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46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基于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和结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4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和成效。结果通过科学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措施,本组34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达到100%,其中32例患者临床治愈;置管时间平均为(41.5±8.4)d;置管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案例。结论基于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