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婴儿痉挛症是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癫痫综合征,发病年龄在3~12个月,大多数在5个月时发病,70%病例在半岁内发病,男孩较女孩发病为多,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痉挛发作和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常伴有智力发育迟滞。其病因复杂,包括隐源性和症状性,其中70%~80%为症状性,常见的有围产期因素、神经皮肤综合征、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或变性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发育畸形、血管性疾病等~([1,2])。其中围产期  相似文献   

2.
颅脑动—静脉畸形(简称A-VM)常见症状为颅内出血,癫痫、运动、感觉及精神障碍等。Kosni报告硬脑膜血管畸形可有头痛、呕吐,并可出现上矢状窦压力增高,产生交通性脑积水。Conqvist报告两例婴儿颅内A-YM所致的脑积水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指出脑积水的重要原因是颅内静  相似文献   

3.
与睡眠相关的发作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s)和非癫痫性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s)两大类,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发作可以有类似的临床症状,但其发作期脑电图不伴有痫样放电[1]。儿童中,非癫痫性发作的  相似文献   

4.
<正>假性癫痫发作(pseudoseizure,PS)是指临床症状类似于癫痫发作的发作性疾病,是由其心理功能障碍所致,与其脑部电生理紊乱无关的非癫痫性发作,又称之为非癫痫性心因性发作。还有许多文献报道称为癔病性发作、癔病性癫痫、转换发作、精神性发作、模拟性发作、非器质性发作等。假性癫痫发作严格意义上属于精神病学范畴[1]。临床药师还参与1例假性癫痫发作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对药物间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动态监测,提高了药物应  相似文献   

5.
魏春风  黄希顺 《中国药房》2011,(34):3227-3228
目的:了解传统药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症状性癫痫的疗效。方法:以患者用药前4周内癫痫发作次数为基线,之后单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随访6个月~3年。以用药后每4周的发作次数与用药前基线比较,临床发作减少49%及以下者为无效,减少50%~99%为有效,临床无发作为控制。结果:在对97例症状性癫痫的研究中发现,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由于头外伤引起癫痫的发作控制率为64.7%;脑血管病所致癫痫的发作控制率为73.3%;脑肿瘤所致癫痫的发作控制率为57.1%;脑囊虫所致癫痫的发作控制率为54.5%。总有效率82.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症状性癫痫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对脑血管病、头外伤、肿瘤、脑囊虫等所致的癫痫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BAVM)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BAVM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完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4例BAVM完全消失,6例BAVM消失>90%,3例BAVM消失80%~90%,1例BAVM消失<80%,占6.25%.所有患者术后颅内未再次出血,无相关并发症.14例随访患者均无死亡,13例临床症状好转,3例术后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明显.7例患者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5例BAVM及动脉瘤未显影,2例BAVM有较少残留.结论 血管内治疗是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990年5月—1991年5月选用西比灵胶囊(Flunarzine Hydrochloride)进行预访性治疗偏头痛共48例,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对象:男38例、女10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8岁。病程最长28年,最短半个月,半数以上为3—10年。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与间歇性发作,但临床上需要鉴别可能有某些因素所诱发的一侧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鼻塞、流泪等先兆症状。确诊时首先排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头痛型癫痫所致的牵涉性头痛。  相似文献   

8.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由于女性存在特殊的生理周期变化,约31%~60%的女性癫痫患者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通常把女性癫痫患者中,癫痫发作频率在月经周期的某个时期显著增加,称为月经性癫痫(catamenial epilepsy)。并且根据癫痫发作所集中的时期不同,将月经性癫痫分为月经型、排卵型和黄体功能不全型[1]。本文就月经性癫痫的概况、影响因素及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谭启富  刘承基 《江苏医药》1989,15(7):350-352
本文报告收治92例经手术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患者。男69例,女23例。年龄10~58岁。临床症状以颅内出血最多,占68例,癫痫发作35例,头痛等6例。全部经手术治疗,手术死亡率为1.1%。作者在讨论中强调了手术中的正常灌注压突破现象和有癫痫症状的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血液从颅内破裂的动脉或静脉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继发癫痫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时,脑动静脉畸形所致的SAH者可高达70%~80%.病死率为61.5%。因此.对SAH并发癫痫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工作。将我科2002年7月~2004年10月收治的1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12例继发癫痫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腹痛型癫痫为问脑性癫痫的特殊类型,临床上很少见,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表现出自主神经发作的临床症状^[1]。除了有腹痛外,还会表现为上腹不适、面部潮红或苍白、出汗、立毛、瞳孔散大、恶心、呕吐、腹泻等^[2]。因为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极易诊断为胃肠疾病,甚至诊断为外科急腹症,拟行手术治疗^[3]。  相似文献   

12.
非癫痫发作是类似癫痫发作而脑电图无痫样放电的临床事件[1]。儿童期非痫性发作的疾病谱广,且难以与癫痫发作相鉴别,易误诊为癫痫发作,尤其是夜间发作。有些儿童同时患有癫痫发作及非痫性发作,这进一步增加了鉴别难度[2]。  相似文献   

13.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致病基因TSC1、TSC2分别位于常染色体9q34、16p13.3的抑癌基因[1-2] 。TSC1、TSC2基因突变引起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可在脑、皮肤、肾脏、心脏、肝脏、肺等多器官形成良性错构瘤。TSC人群患病率为1/6 000,约70%患者为散发[3]。1908 年德国神经病学家Heinrich Vogt总结TSC典型三联征,即面部血管纤维瘤、癫痫发作和智力减退。癫痫发作是TSC的常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对TSC患者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更 好了解TSC伴癫痫发作的特点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的诊疗措施。方法5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做回顾性分析,均通过营养神经细胞、通脉扩管、抗癫痫的药物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癫痫发作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情控制和治疗情况,对比迟发性癫痫和早发性癫痫的主要发作类型。结果52例患者的病灶部位主要位于大脑皮质层、大脑基底节、大脑脑室旁,分别占比65.38%、25.00%、9.62%;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占比26.92%,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占比40.38%,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占比32.69%。早发性癫痫患者占比48.08%,迟发性癫痫占比51.92%。早发性癫痫患者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占比52.00%高于迟发性癫痫的18.52%,部分单纯性发作占比16.00%低于迟发性癫痫的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病情控制率为96.15%;出院后84.62%的患者无复发,15.38%的患者需坚持服药。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很容易并发癫痫症状,而且以大脑皮质层发病的患者为主要发病群体,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较为多见,早发癫痫患者表现为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迟发性癫痫患者一般为单纯性发作,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硬脑膜动静脉瘘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临床少见的颅内血管性疾病,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1].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上有许多棘手之处,本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收治3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总结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颅内血管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身麻醉情况下,经股动脉行穿刺插管至病变位置,利用Onyx胶栓塞治疗,观察畸形血管栓塞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性栓塞8例(40.00%),大部分栓塞9例(45.00%),小部分栓塞3例(15.00%)。其中Ⅰ级患者治愈性栓塞率75.00%明显高于其他级的治愈性栓塞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4例发生并发症(1例并发脑梗死、1例并发少量颅内出血、2例治疗中畸形血管出血),但均无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Onyx胶栓塞应用于颅内血管畸形治疗中能明显提高畸形血管的栓塞效果,值得推广使用,但需要特别注意正确应用栓塞技术及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大部分患者可找到病因,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结合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提高对其诊断。  相似文献   

18.
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抑郁情绪与P300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min,多在1h内,不超过24h,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结构性影像学(CT、 MRI)检查无责任病灶[1].  相似文献   

1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发生于颅内脑血管畸形的一种,其发生率占颅内脑血管畸形的7%,分脑内与脑外型,脑内型多见,常见于大脑半球皮层下区,脑外型以颅底部多见,若无出血,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与体征,因而确诊较难[1]。CT与MRI为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更为敏感和直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市中医院1995年—2008年收治的11例小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搐搦和癫痫发作。出现癫痫者6例(54.5%),颅内钙化者11例(100%)。治疗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后血钙升高,血钙浓度(2.06 0.14)mmol/L,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脑电图正常。结论小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临床表现以癫痫为主,颅内钙化常见,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效果良好。对小儿手足搐搦、癫痫发作应考虑到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可能,及时检查血钙水平及头颅CT,以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