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段骨折的病患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的是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以及手术之后的伤锥和神经功能情况以及疗效和不良症状。结果实验组的伤锥和神经功能情况得到改善;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5%;实验组的手术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症状为2.30%,对照组的为11.0%。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脊柱骨折病患作为研究待选对象,将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6例采取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36例则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分组依据为信封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椎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结果、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显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使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观察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低,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更为简单易行,可减少患者手术损伤,且治疗效果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究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162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病患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全部病患分至对照组(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和治疗组(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每组81例,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病患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支撑起塌陷和畸形的骨质,并且术后对脊柱硬度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应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脊柱融合术在脊柱不稳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腰椎后路椎间盘镜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1年9月~2006年3月,我们采用椎间盘镜下行后路腰椎融合术47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推拿按摩手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5)。治疗后2组患者TUG及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TUG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OD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脊柱融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融合术的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1911年,Albee用脊柱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Hibbs亦用脊柱融合术控制脊柱侧凸患者畸形的发展。Boucher在1959年做了第一例椎弓根螺钉腰椎关节固定。Rov-Camille及同事和Steffe等人各自的努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椎弓根螺钉这项技术得到广泛采用,有了迅猛发展。以美国为例,脊柱融合系统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从1996~2001年人数增加了77%。与此同时,髋关节、膝关节替代增加了13%~14%。融合手术费用昂贵.不包括医生手术费用,全美医院平均每个人费用不少于34,000美元。国内应用融合器械的融合术住院费用平均也有三万元人民币左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作为脊柱外科的一项重要技术,椎体间融合术在该领域中尤其是退行性脊柱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效果及对QOL(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来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运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治疗情况及对QOL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来进行治疗,能提高QOL评分和临床效果,减少术中出血、手术和住院时间,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的治疗方案,以便应用于临床治疗领域,更好地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的治愈率与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将自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5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的临床资料、总结病患的症状表现、积累治疗的方法。结果 50例病患都满足诊断的标准,全部的病患当中,病患致伤的原因为9例为高处坠落导致受,12例摔倒、跌伤,由交通事故导致的外伤为10例,重物撞击致伤为11例,参加体育运动致伤8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病患的手术治疗较为理想,有1例因并发严重并发症抢救无效而死亡,另有7例病患副发,经及时治疗,病情好转,此外,42例病患治疗成功,总体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慢性疾病强直性脊柱合并颈椎骨折常出现与颈椎,多数为三柱骨折,并且易于出现脱位,因此,脊髓受到损伤的几率很高,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我国的临床治疗水平。此外,按照病患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对病患恢复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脊柱减压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金标准。但融合术后存在腰椎活动受限,由于生物力学改变,可引起邻近椎间盘应力增大使其退变加快,导致不稳和狭窄;还有钉棒断裂、假关节形成等风险。因此,外科手术处理的理念正逐步转变到非融合技术上来。  相似文献   

12.
吴建明  王卫国 《江西医药》2014,(11):1220-1221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采用下腰痛JOA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分,采用Macnab评分对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X线平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JOA评分较高,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为100%,Macnab评分的优良率为89.8%。所有患者在5-9个月内发生了骨性融合,且未发生钉棒折断、松动。结论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志锐 《北方药学》2021,18(5):59-60
目的:分析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治疗,观察组39例予以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脊柱功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对照组高,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则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腰椎后正中入路融合术联合仙灵骨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促进其脊柱功能、功能障碍情况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用于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前路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obb角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满意,可明显促进骨性愈合,减少Cobb角丢失,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处方药》2008,(8):77-77
小剂量氯胺酮作为阿片类止痛药耐受患者脊柱融合术后的疼痛治疗药物,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支柱,有维持躯干正常形态、运动及保护内脏和脊髓神经的功能。1911年A lbee[1]将胫骨骨块植于脊柱的相应节段来治疗脊柱结核,H ibbs[2]将植骨融合术用于治疗脊柱侧弯,这些工作奠定了脊柱外科的基础。当今,脊柱融合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在植骨材料上从自体骨植骨、同种异体骨植骨、异种异体骨植骨发展到目前多种骨替代材料及细胞因子的研究应用,使传统的脊柱融合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脊柱融合的定义脊柱融合是通过手术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有病变的脊柱(或丧失稳定性的脊柱节段)在生理状态下融为一体,融合的上下两端为正常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脊柱损伤病患疾病的磁共振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收收治的74例脊柱损伤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CT、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状况,分析诊断数据并比较两组间的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对脊柱损伤的准确诊断率为94.1%,误差为5.9%;对照组准确诊断率为63.2%,误差为36.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T诊断方式相比,磁共振成像能更加准确的检测脊柱损伤疾病,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植骨融合术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病灶复发和后凸畸形加重,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劳动能力。但植骨融合的时机和方法尚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我院1980~1989年对47例脊柱结核患者分别采用后路椎板植骨、椎体间植骨、带蒂肋骨移植等方法行脊柱融合术,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本组47例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4~69岁、平均29.4岁,其中16岁以下11例,  相似文献   

19.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此项技术安全、有效,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不稳、腰椎畸形等脊柱疾病的金标准.能够达到治疗腰椎损伤、消除疼痛、防止畸形、重建腰椎稳定性和保护脊髓神经等目的.自1911年Hibbs和Albee首次报道脊柱融合手术以来,腰椎融合的手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腰椎融合术有很多种手术方式,笔者就腰椎融合的部位、手术方式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李艳青 《河北医药》2014,(19):2961-2962
目的:对内固定融合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4例,其中37例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另外37例患者通过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2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后对比分析,同时随访获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其手术耗时更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总体临床疗效更好而治疗费用更少,是目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较佳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