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外科进行保留颈丛皮神经颈淋巴结清扫术(即保留颈丛皮神经的Ⅱ、Ⅲ、Ⅳ、Ⅵ区清扫)的58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颈部两切口(两切口组),32例采用颈部"L"型切口(传统"L"型切口组)分别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完成。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皮瓣坏死、颈部有无积液、颈部水肿程度、瘢痕程度及功能障碍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切口组26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需改用其他方式颈淋巴结清扫,与传统"L"型切口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颈部淋巴漏未见增多,皮瓣坏死、颈部水肿程度、瘢痕程度及功能障碍明显减少。术后随访1.5~31个月未出现局部及颈部淋巴结复发。结论颈部两切口颈淋巴结清扫术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其在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效果的同时又兼顾了功能与美容,是甲状腺癌保留颈丛皮神经的Ⅱ、Ⅲ、Ⅳ、Ⅵ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51例均行手术治疗,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双侧者行全甲状腺切除,保留背侧部分组织;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cm)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37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2例,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6例。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及甲减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年以上者46例,无死亡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颈丛神经技术在分化性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10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保留颈丛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扫术,采用传统的不解剖颈丛和本研究改进的解剖颈丛2种术式?①N0?N1a分化型甲状腺癌,或颈内静脉旁淋巴结较小(N<3 cm)无包膜外侵犯者,可不解剖颈丛行传统的保留颈丛的颈清扫术;②N1b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较多者,需常规分离皮瓣后?应用解剖技术保留颈丛神经?术后采用轻触?针刺?冷热法刺激患侧颈部皮肤,以健侧为对照测知感觉?以肉眼判断有无完全显露颈清扫要达到的解剖结构为达标?结果:2种颈丛神经保护法均能达到颈清扫要求?术后全部下颈部及肩部无麻木感,耳部感觉良好?结论:解剖颈丛保留颈丛的技术拓宽了分化性甲状腺癌保留颈丛的适应证,同样能保护颈部感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颈部2个皮纹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颈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机体血清创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保留皮神经颈淋巴结清扫术(即保留皮神经的Ⅱ,Ⅲ,Ⅳ,Ⅵ区清扫)的58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2组,第1组26例采用颈部2个横行皮纹小切口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第2组32例采用传统颈部"L"形切口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检测并比较2组所有患者的术前1 d、术后1,3,5 d血清细胞因子IL-2,IL-6,CRP的含量。结果:2个皮纹切口与"L"形切口术后第1天血清IL-2含量均有下降,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开始两组均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术后第1天血清IL-6值均升高,术后第3天均有下降,且术后第5天两组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血清CRP含量术后第1,3天和5天均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切口和"L"形切口术前和术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40个月未出现局部及颈部淋巴结复发。结论:颈部2个皮纹切口颈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L"形颈淋巴结清扫术相比,对机体血清应激细胞因子影响相当,并不增加创伤性,其在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效果的同时又兼顾了功能与美容,是甲状腺癌保留皮神经的Ⅱ,Ⅲ,Ⅳ,Ⅵ区淋巴结清扫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Ⅰ、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颈前弧形切口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56例Ⅰ、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颈前弧形小切口,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结果。结果:56例患者颈淋巴结3年复发率为3.6%。低钙抽搐1例(1.8%),对症治疗6个月后缓解;声音嘶哑1例(1.8%),3个月后恢复。无死亡病例,亦无皮瓣坏死,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经口服优甲乐后得以纠正。结论:Ⅰ、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颈前弧形切口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疗效满意,外形美观,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此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状癌96例,滤泡状癌36例,证实有淋巴结转移35例(淋巴结转移率28.51%)。Ⅰ期癌31例,Ⅱ期癌42例,Ⅲ期癌10例,Ⅳ期癌49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8例,其中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6例,标准颈淋巴结清扫术18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11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3例,其中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0例。包括双侧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8例。随访89例,仅有8例死亡,其中死于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7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推荐手术方式为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术。不推荐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如Ⅵ区或颈部肿大淋巴结阳性,则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7.
分化型甲状腺癌22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分化型癌的诊治。方法 :总结 2 2 5例甲状腺分化型癌的临床资料 ,对原发灶行根治切除 ,第一次手术不彻底者行二次手术。对颈淋巴结阳性 (N )患者行颈清扫术 ,颈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时再行治疗性颈清扫术。结果 :颈部N 患者的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2 %和 77.1% ,颈部N0 患者随访中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行清扫术后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2 %和 80 .4%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B超、CT对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发现颈淋巴结有否肿大是有效的手段。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N 患者行治疗性颈清扫 ,提倡功能性颈清扫 ,颈部N0 患者不主张选择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甲状腺癌最主要的类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术是原发灶的主要治疗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就存在颈淋巴结转移,通常认为颈淋巴结转移第一站是颈中央区淋巴结,被称为"前哨淋巴结",所以对于颈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就显得尤为重要.cN1患者需要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但是对于cN0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仍有很大的争议.本文旨在对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运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相关共识与争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切除范围及颈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及意义。方法: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8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1例,近全甲状腺切除术1例,同期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16例,选择性颈清扫术21例,未行颈清扫术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切口内出血1例,为胸锁乳突肌营养支血管出血,给予清创止血,术后1周痊愈出院。出现声调降低1例,3个月后发声恢复正常。无饮水呛咳病例发生。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或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既可避免肿瘤复发,又不致损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而同期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和选择性颈清扫术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刘铁成  周锐  钱军  韩福生  陈亚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01-2003
目的 评估低位弧形切口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清扫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美观的满意度。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或双侧甲状腺叶次全或全切术,并行中央区(Ⅵ区)及同侧颈侧区(Ⅱ~Ⅴ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0例采用低位弧形切口(低位组),26例采用传统L型切口(传统组)。通过随访,用图表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对切口美观的满意度。 结果 应用低位弧形切口治疗甲状腺癌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低位组患者颈肩部僵硬、紧缩、疼痛、麻木等不适主诉较少,生活质量较高(P<0.05)。术后低位组患者对瘢痕色泽、宽度、厚度、柔软度等外观因素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位弧形切口术后疤痕较隐蔽,外观较满意,颈部功能正常,兼顾疗效、功能与美容,不失为甲状腺癌根治术切口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及综合治疗。方法回顾经治的15例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15例行甲状腺全切术,9例同时行两侧改良颈清扫,6例行一侧改良颈清扫,3例二期行对侧颈淋巴结改良清扫术。15例患者行2~7次^13Ⅰ放疗。结果13例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肺转移,1例颈部复发伴有肺部转移。结论甲状腺全切加上有淋巴结转移侧的改良颈清扫配合^13Ⅰ放疗是治疗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近8年来手术治疗的61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情况、肿瘤是否侵犯包膜、肿瘤直径及病理特征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寻找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66例,滤泡状癌50例.所有患者中,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0%(265/616),颈外侧区(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9.2%(118/616).肿瘤突破包膜、直径>1cm者同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滤泡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乳头状癌(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中央区,其次为颈外侧区.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cm、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时或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常规清扫颈外侧区淋巴结.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更高,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正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其中80%-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有很高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有文献报道可高达76.9%[1-2]。在治疗上,按手术方式可分为传统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和改良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当今多倾向行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但由于术中切除多数颈部感觉神经和血管,患者术后出现耳颞部、颈外、锁骨下、枕部和肩部皮肤麻木[3]。同时,传统的切口多为L型、Y型或单臂弧形等,术后常不同程度的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复发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共计149人.(1 )分析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手术方法.(2 )对患者进行随访 ,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 )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的手术方法主要为患侧叶切除加峡部切除(行或不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患侧腺叶(行或不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峡部加对侧次全切、甲状腺全切加颈部淋巴结清扫、姑息性切除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手术方法无差异( P> 0.05 ).(2 )对149例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患者为108例 ,其余41例患者出现失访.随访的患者中复发者有32例 ,复发率14.8%.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的性别、病理、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结果比较无差异( P>0.05);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年龄、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与患者术后是否复发无关 ,其预后与年龄、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后服用甲状腺素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MRI成像特点及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患者43例,术前均行颈部MRI检查,标记可疑转移淋巴结,按颈部分区定位.同期行颈清扫术并将淋巴结分区送病理检查,MRI标记的可疑淋巴结做病理对照,记录术后颈清扫标本中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及其在Ⅱ、Ⅲ、Ⅳ、Ⅴ、Ⅵ区的分布,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MRI标记阳性淋巴结210枚,术后病理证实194枚,阳性率为92.4%.手术标本中阳性淋巴结285枚,病理证实的MRI标记阳性的淋巴结占手术标本中阳性淋巴结的比例为68%(194/285);转移淋巴结在颈部Ⅱ、Ⅲ、Ⅳ、Ⅴ、Ⅵ区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Ⅵ区的阳性率最高,在Ⅴ区的阳性率最低.结论 (1)MRI对转移淋巴结的鉴别有较高的灵敏度,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2)颈Ⅵ区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的重要部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无论有无颈部淋巴转移,对颈Ⅵ区进行清扫十分必要.(3)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为多分区分布,Ⅱ、Ⅲ、Ⅳ、Ⅵ区为主要的转移部位;对cN+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进行包括Ⅱ、Ⅲ、Ⅳ、Ⅴ、Ⅵ区的改良性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8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方式等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短期低钙血症42例(47.2%),暂时性声音嘶哑12例(13.5%),乳糜漏2例(2.2%)。结论: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主张行甲状腺全切术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及颈淋巴结情况,行相应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研究术前多普勒彩色超声技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的患者,其中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改良性颈清扫术治疗(侧颈手术清扫28侧,中央区手术清扫30侧),统计分析其术前彩超诊断结果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100%;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中央区林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8.3%,特异度为50.0%;转移的淋巴结在颈下1/3分布显著高于颈上1/3(P0.05)。结论: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不但可以提高颈转移诊断率,还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具体部位,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2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再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采用残叶切除加峡部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对Ⅲ区淋巴结阳性患者行患侧功能性颈清扫术,阴性者行选择性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首次外科治疗不当或术后复发转移再手术是必要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5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标本均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134例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1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加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6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情况两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采取一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65例;颈淋巴结清扫联合根治术58例;姑息性治疗5例。本组10年内死亡16例,6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另10例属非肿瘤死亡;即10年总死亡率12.5%,癌死亡率4.69%,生存率为87.5%,实际10年生存率为95.31%。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无颈淋巴结肿大者主张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颈淋巴结肿大患者,同时行治疗性或选择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