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59岁.因腹痛伴血小板减少2个月,左下肢肿胀1个月于2007年5月20日入我院.患者2007年3月2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呈撕裂样疼痛,与饮食无关,无其他伴随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3月26日):白细胞11.6×109/L,红细胞4.68×101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4%,血小板89×109/L,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疼痛略缓解,多次行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于4月10日转至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查白细胞21.9×109/L,中性粒细胞12.7×109/L,嗜酸性粒细胞(EOS)6.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9%,EOS百分比32.1%,血小板56×109/L,红细胞4.35×1012/L,Hb 131 g/L;纤维蛋白原5.73 g/L,TT 14 s,D-二聚体6.97 mg/L,血清铁蛋白640 ng/ml;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发热伴恶心1 d,于2019年9月4日入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入院前1天,患者进食过期牛奶后出现发热,热峰41.5℃,腹泻1次,大便色黄,水样便,乏力,恶心,无呕吐,无腹痛。外院予以物理降温、退热、抗感染和保肝降酶等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否认传染病患者接触史。查体:体温36.5℃,神志清楚,精神稍萎。皮肤黏膜颜色正常,无皮疹,无出血点,无瘀斑,无肝掌,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巩膜黄染。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下、剑突下未触及,脾脏左肋下2 cm可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3.21×109/L,中性粒细胞3.2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2.4%,淋巴细胞0.451×109/L,淋巴细胞比率18.1%,血红蛋白134 g/L,血小板计数103×109/L。C反应蛋白12 mg/L。肝功能:ALT 262 U/L,AST 172 U/L,TBil 13.3μmol/L,GGT 139 U/L,乳酸脱氢酶(LDH)293 U/L。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方法 41例白血病患者,采用ABO同型输注机采血小板,且均在30 min内输注完毕。按照输血小板前血小板计数分为A组(血小板计数<10×109/L)、B组[血小板计数为(10~20)×109/L],对两组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1例白血病患者共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126例次,输注后有效率均达到80%。A、B组分别预防性输注66、60例次,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29±2.02)×109/L、(13.07±2.95)×109/L,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71±11.37)×109/L、(28.12±11.72)×109/L,输注后24 h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分别为(12.54±8.94)×109/L、(13.38±10.16)×109/L,有效率分别为80.3%、80.0%,两组输注后24 h CCI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可提高其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能够有效预防出血;以10×109/L作为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阈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因“发热待查”入院。患者入院前11d始发热,最高体温达39.8℃,不伴寒战。伴鼻塞,牙龈肿痛,无咽痛,无乏力及出血倾向。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WBC2.9×109/L,N50.2%,L49.8%,RBC4.73×1012/L,HB132g/L,PLT171×109/L。胸片未见异常。考虑上感,予抗炎、抗病毒治疗。仍持续高热。就诊当地中心医院,血常规WBC3.6×109/L,N43.5%,L36.5%,M11%,异常淋巴细胞5%,RBC4.53×1012/L,HB121g/L,PLT168×109/L。ESR9mm/h。肝功能检查LDH稍升高。风湿免疫检查,胸、腹B超,心电图,胸部CT均未见异常。予抗炎、抗病毒对症治…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3岁,2016年8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纳差,时有中上腹不适,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反酸,入住我院消化科。入院体检: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8月26日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6.2×109/L,单核细胞1.0×109/L,红细胞2.95×1012/L,血红蛋白94g/L,血小板132×109/L;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予以制酸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59岁,农民。因发作性右上腹痛,高热1周于2013年3月20日入院。查体:T 39.7℃,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肠鸣音正常。血白细胞16.9×109/L(参考范围:4.0×109/L~1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参考范围:40%~74%),嗜酸粒细胞百分比7%(参考范围:0.5%~6%);大便常规及潜血阴  相似文献   

7.
牛永旺 《山东医药》2002,42(2):67-67
患儿男,9岁.因发热2~3天,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周身皮疹1天,于1998年10月26日入院.患儿在2~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唇干燥、皲裂,继之发热(38~39℃),在本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效,病程中呕吐数次(非喷射性),继而在耳后、头面部及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既往体健.查体:T40℃、P120次/min、R30次/min、Bp95/50mmHg(1mmHg≈0.133kPa).急性热病容.皮肤粘膜无黄染,周身皮肤可见散在的、大小不一的红斑样皮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退色,双下肢无皮疹;左颈部可触及一个3cm3大的淋巴结,右颈部可触及一个1cm×2cm×2cm大的淋巴结,质硬,无明显触痛,活动度可.颈部无抵抗,口唇干燥、皲裂,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脓栓,心肺腹无特殊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舌体大小适中,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诊断:发热原因待查.实验室检查:血WBC10.0×109/L,N0.89、L0.11,Hb122g/L,BPC198×109/L,ESR18mm/h.大便常规(-),尿常规:PRO(±).肝肾功能正常.血培养(-),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X线胸片正常.入院后给予青霉素抗炎3天,无效而停用,确诊后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同时应用氟美松静滴,后改为强的松口服,辅以物理降温、极化液、营养心肌等治疗.4天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入院第7天手足呈硬性水肿,入院第5天查心脏彩超无冠状动脉瘤,第6天复查BPC227×109/L,第9天查ESR7mm/h,BPC647×109/L,加服潘生丁,第12天查BPC693×109/L.因家长要求,于第13天出院.出院后2周门诊复查:患儿指趾大片脱皮.在随访的1年中多次复查血小板:BPC从640×109/L逐渐降至540×109/L、460×109/L、360×109/L、290×109/L.阿司匹林逐渐减量停用,历时1年零4个月.停药后随访半年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肝脏CT或MRI平扫加增强和肝脏穿刺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平均直径为6.54 cm)患者(n=112),入院后每天1次血常规,3天1次B超,应用血小板的动态检测研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预后.结果:血小板计数1 wk内达到最高值≥400×109/L共43(38.39%)例,<400×109/L共22(19.64%)例,>1 wk达到最高值≥400×109/L共29(25.89%)例,<400×109/L共18(16.07%)例.血小板计数1 wk内达到高峰值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1 wk的患者(P<0.05),≥400×109/L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400×109/L的患者(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衡量细菌性肝脓肿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男,20岁,农民,新疆阿图什市阿湖乡人。腹泻症状持续5年,每天腹泻2~3次,伴消化不良,消瘦,在当地治疗无效。2015年11月16日赴上海市中山医院就诊,血常规示:白细胞8.01×109/L,中性粒细胞3.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2%,淋巴细胞2.0×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26.6%,嗜酸粒细胞百分比13.2%,嗜碱粒细胞百分比1%,单核细胞0.66×109/L,血红蛋白123 g/L,血小板180×109/L。疑似寄生虫感染,建议患者送粪样至中国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于201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腋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发热,无盗汗、消瘦,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3.3×109/L,中性粒细胞44.6%,淋巴细胞34%,Hb 135g/L,PLT 111×109/L,口服莫西沙星后热退、淋巴结缩小、疼痛减轻。左腋下淋巴结活检病理:见淋巴细胞,部分细胞结构欠清,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未见  相似文献   

11.
朱蓉  林勇  杨秀疆  谢渭芬 《胃肠病学》2004,9(3):185-185
病例:患者男,72岁,于2004年1月初无诱因出现脐周疼痛,解稀水样便,伴少量黏液,每日4~8次,稍有里急后重感,无脓血便,便后腹痛可缓解。至1月中旬,症状无缓解,大便中出现白色片状物,患者自服氯霉素片,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查白细胞4.07×109/L,血小板101.5×109/L,红细胞1.5×1012/L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4岁,江西玉山县人,外出打工者。2009年11月自查乳房有一约分币大小的肿块,11月15日在浙江诸暨红十字医院妇科检查,患者主诉右侧乳房局部偶有胀痛感,无发热、无皮下游走性移行包块。血常规:白细胞5.7×109/L,中性粒细胞53.2%,血红蛋白133.0%,血小板176×109/L,嗜酸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8岁,于2014年6月2日突发"呕血、色红,量约200 ml"就诊于南京某医院。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43×109/L,RBC 3.74×1012/L,PLT 61×109/L,Hb 86 g/L;肝功能:ALT 29 IU/L,AST 41 IU/L,AKP 140 U/L,TBil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21例,反应停剂量为≤100mg/d,根据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脾脏大小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来评定疗效,并观察骨髓病理检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有18例完成了6个月的疗程,2/4患者白细胞从>15×109/L[(15.4~31.2)×109/L]降至<15×109/L;对于贫血的改善,CR2例(2/18,11.1%),PR5例(5/18,27.8%),MR4例(4/18,22.2%);6/10例患者血小板从<100×109/L[(30~90)×109/L]升至正常;18例脾大的患者中,有1例CR,2例PR,2例脾脏缩小≥25%,3例脾脏缩小<25%,有效率为44.4%。5例治疗有效者复查骨髓活检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反应停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疲乏、便秘及淡漠。结论:反应停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率与性别无关;6~24岁组、25~54岁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5%、66.7%,均高于55岁以上组疗效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前病程0.5~6个月组、7~12个月组、13~18个月组、19~24个月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血红蛋白(Hb)≥60 g/L和Hb<60 g/L组有效率55.6%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组有效率70.0%高于ANC<0.5×109/L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计数(PLT)≥20×109/L组有效率68.4%,高于PLT<20×109/L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初诊时粒∶红(G∶E)比值<2.00∶1组有效率85.0%,高于G∶E≥2.00∶1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间在6~18个月内各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55岁以下、ANC≥0.5×109/L、PLT≥20×109/L、G∶E<2.00∶1是治疗反应良好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献血者血小板(PLT)采后计数实际测量值与AMICUS、TRIMA和MCS+血细胞分离机估算值之间的差异和符合性,以验证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程序的安全性。方法:选取632名AMICUS献血者、575名TRIMA献血者和500名MCS+献血者分别在采后即刻、采后30min、采后1h留取1ml静脉血标本,动态观察单采后外周PLT的变化,从而比较机器的采后估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AMICUS、TRIMA和MCS+采后即刻,估算值与实测值正相差分别为4.86×109/L、4.95×109/L和4.97×109/L;采后30min,估算值与实测值负相差分别为2.51×109/L、2.35×109/L和2.57×109/L;采后1h,估算值与实测值负相差分别为7.54×109/L、7.44×109/L和7.52×109/L。采后即刻、采后30 min、采后1h,预测采后PLT的95%置信区间均大于100×109/L。结论:依照我国2011版新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者采后PLT100×109/L的采集标准,使用AMICUS、TRIMA和MCS 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LT,将预测采后估算值作为安全捐献的指标,就目前的采集程序而言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杨才生  李东良  方坚  张晓娟  彭经宙 《肝脏》2007,12(6):447-447
患者,女性,54岁,因纳差、乏力1年余,反复昏迷10d入院。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伴右上腹闷痛,无黄疸,无畏寒、发热,无腹胀、腹泻、黑便,先后于某传染病医院和我院感染科住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经治疗症状缓解。于6个月前出现进行性智力减退,对日常事件健忘,表情淡漠,病情逐渐加重,10d前出现昏迷,唤之不醒,大、小便失禁,外院检查肝功能:ALT32U/L,AST68U/L,GGT74U/L,ALP79U/L,Alb21g/L,TBil20.1μmol/L,DBil7.6μmol/L;血常规:WBC1.70×109/L,淋巴细胞29%,中性粒细胞63%,RBC2.11×1012/L,Hb73g/L,PLT65×109/…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6岁,因“中上腹隐痛4d伴呕咖啡色物3次,黑便1次”为主诉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记载,未用过青霉素等药,但有“阿莫西林”过敏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轻度贫血貌,心肺腹未发现阳性体征。入院化验:血常规:WBC7.3×109/L,GR45%,Hb72g/L,PLT88×109/L。肝功:ALT69u/L,AS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5岁,因“头痛6天,发热3天”于2019年4月11日入院。患者6天前受凉后出现头痛,伴咳嗽,咳少量白粘痰,3天前出现发热,自测体温最高为39℃,无其他不适,于2019年4月8日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亚洲心脏病医院门诊查血常规:WBC计数2.26×109/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3.50~9.50×109/L),PLT计数88.0×109/L(125.0~350.0×109/L),患者自服退热药,效果不佳,遂于2019年4月11日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亚洲心脏病医院门诊再次查血常规:WBC计数2.28×109/L,PLT计数62.0×109/L,中性粒细胞(NEU)计数1.53×109/L(1.80~6.30×109/L)。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于2003年5月起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劳累伴消瘦,未诊治,后2004年3月因"胃痛、发热、黑便、呕吐咖啡色液体"至我院消化科就诊,查血常规:WBC 290.6×109/L,N 87%,L 6%,E 2%,M 5%,B 0%,Hb 71g/L,PLT 235×109/L;体检:脾肿大,左肋下四指;B超示脾大(长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