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拔除留置尿管时机对减少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 为探讨拔除留置尿管的不同时机对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组,甲组50例在膀胱充盈时拔管,乙组50例在膀胱空虚时拔管、丙组50例随机(不论膀胱是否充盈)拔除尿管。结果 甲组自动排尿率为98%(49/50),乙组为80%(40/50),丙组为84%(42/50)。乙组和丙组自动排尿成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1),乙组和丙组自动排尿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能明显减少尿潴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导尿管拔除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留置导尿管的普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在病人有尿意后护士用无菌注射器将尿管气囊的水全部抽吸干净,随后将尿管拔出;实验组在病人有尿意后,护士首先用无菌注射器将尿管气囊的水全部抽出,随后用无菌注射器向水囊回注0.4ml水,最后再将尿管拔出。比较两组病人拔除尿管时的舒适度和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的异常症状。结果:两组病人在拔除尿管时的舒适度及在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出现的异常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普外科术后留置有尿管的病人中,应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可以增加患者拔除尿管时的舒适度,减少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时出现的异常症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无痛拔除尿管的方法。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兰州总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手术且术后短期(1~7d)留置尿管的3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7例。观察组在术毕麻醉清醒后,夹管训练2~3次,待膀胱再次充盈有尿意时,将气囊中的生理盐水抽尽,再往回注0.3ml生理盐水,在气囊壁保持光滑的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将尿管随尿液排出体外;对照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抽空气囊,在气囊壁塌陷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将尿管排出体外。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排尿情况及尿道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80%、19.16%,对照组拔管后的尿道刺激性疼痛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在膀胱充盈有尿意且气囊壁保持光滑的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让尿管随尿液一起排出尿道的方法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高,拔管后尿道疼痛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金丽 《护理学报》2008,15(4):16-16
临床上留置尿管患者中,大多使用双腔气囊尿管。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和拔管后血尿症状多见。2007年1—8月,我院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拔管方法 进行分析、改进,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效果满意,减轻了拔管疼痛和拔管引起的尿道损伤。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留置尿管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邓春燕 《护理研究》2004,18(2):210-211
  相似文献   

7.
拔除留置尿管时机对PCEA术后病人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拔除留置尿管时机对PCEA术后病人排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部手术行PCEA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在病人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30例在医生下医嘱后立即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适宜的拔除留置尿管时机即在膀胱充盈时拔除,首次排尿出现早,尿潴留的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8.
对225例留置尿管病人进行了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实验组118例在膀胱充盈时拔管,对照组107例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管后第1次排尿量、排尿是否需要诱导。结果显示:两组排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膀胱充盈时拨除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管优越。  相似文献   

9.
拔除留置尿管的时机对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14,自引:5,他引:109  
地225例留置尿管病人进行了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实验组118例在膀胱充盈时拔管,对照组107例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和宾第1次排尿量、排尿是否需要诱导。结果显示:两组排尿量无明显差异,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膀胱充肥时拔除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管优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最低的最佳拔管方式.方法:将60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拔尿管时,对照组排空膀胱后拔除尿管,试验组待患者尿意感明显有排尿需求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尽尿管球囊内的液体不拔管,臀下置便器让患者自行排尿,排尿时尿管一并滑出.结果: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更科学地提出了拔除留置尿管的操作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员知识的更新,有利于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留置尿管恢复正常排尿功能选择一种最佳的拔尿管方法,以减少病人的重复插管.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男性昏迷并留置尿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遵医嘱拔除尿管.观察组采用拔管前膀胱灌注温热液体至膀胱充盈时,结合膀胱区按摩拔除尿管.对照组不论膀胱是否充盈随即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90%,排尿时间9.3±3.6min;对照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64%,排尿时间60.7±19.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膀胱充盈时,结合膀胱区按摩拔除尿管,排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拔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对开颅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开颅术后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拔尿管前用0.02%的呋喃西林冲洗膀胱,待膀胱充盈后将尿管拔除,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 实验组有48例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对照组有39例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为(2.5±1.09)h,对照组(3.31±1.35)h,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开颅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前行膀胱冲洗,能促进患者及早顺利排尿,可有效避免血压升高,预防尿潴留,减少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留置导尿拔除导尿管前膀胱冲洗对减少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青梅 《天津护理》2001,9(3):131-132
为探讨留置导尿拔导尿管前采用膀胱冲洗对拔管后减少尿潴留的影响。随机分组50例,采用拔尿管前用摄氏温度40℃-42℃0.1%呋喃西林1000-1500ml,分次膀胱冲洗;另50例拔导尿管前不冲洗膀胱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前者自动排尿率为96%(48/50),后者为80%(40/50),膀胱冲洗的病人拔管后出现尿潴留明显少于不冲洗的病人。  相似文献   

14.
骨科病人术后留置镇痛泵拔除尿管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  张建勋  向慧  王芳  张雨 《护理学报》2006,13(11):26-27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留置镇痛泵病人拔除尿管不同时机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科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各50例,甲组病人于术后48h停留置镇痛泵,镇痛泵拔除后24h拔除尿管;乙组病人于术后48h停留置镇痛泵后即拔除尿管;丙组病人于留置镇痛泵期间即拔除尿管。观察3组病人拔除尿管后排尿成功率。结果甲组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49例,诱导排尿成功1例;乙组自然排尿成功38例,诱导成功8例,需再次导尿4例;丙组自然排尿成功28例,诱导成功2例,再次导尿20例。3组自然排尿成功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骨科手术后留置镇痛泵病人在拔除镇痛泵后24 h拔除尿管,优于留置镇痛泵期间或与镇痛泵同时拔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患儿各年龄组中保留的时问和出现的相关问题。方法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儿,按不同年龄组标准体重随机抽样12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新生儿组和7~12岁组使用效果良好。3~6岁组稍差,1个月~2岁组效果不理想。结论在新生儿组、3~6岁组、7~12岁组患儿中适宜推广使用浅静脉留置针。  相似文献   

16.
粒细胞减少病人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粒细胞减少病人的静脉留置套管针安全留置时间 ,以减少或避免其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按粒细胞减少程度将 71例粒细胞减少病人分为 3组 ,对其套管针静脉留置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粒细胞减少的程度与留置套管针的静脉炎发生率成正比 ,3组分别为 4 6 1%、68 3 %、78 9%。结论 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所致的静脉炎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及留置时间的长短有关 ,提示我们为减少或避免粒细胞减少病人静脉炎的发生 ,应根据病人粒细胞减少的程度选择不同的静脉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7.
Fulguration is a new and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arrhythmia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equipment used at Jean Rostand Hospital for invasive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lated to fulguration. The importance of catheter testing and selection is demonstrated.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both His bundle an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recordings are describe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protocols for fulguration and early post-operative surveillance are reported. The ODAM Fulgucor is used, augment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additional pieces of equipment to allow monitoring of current and voltage curves. An electromechanical relay allows for automatic switching from the recording amplifier to the energy source. The video system used includes recording of the image of the last fluoroscopic event with a character generator and an electronic pointer superimposed (when necessary). Computer programs for appropriate timing of predominant ev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阑尾系膜封闭对阑尾手术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  10 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5 0例 ,A组 (实验组 )用 1%利多卡因 5ml阻滞阑尾系膜 ;B组 (对照组 )用 5ml生理盐水阻滞阑尾系膜。结果 与B组相比 ,A组病人的术中内脏牵拉反应有明显改善 ,哌氟合剂的用量有明显减少 ,血流动力学也更平稳 (P <0 .0 5 )。结论 阑尾系膜封闭能够改善阑尾术中的内脏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