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楠 《天津护理》2010,18(4):220-221
保留灌肠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中医认为,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条水道,与大肠相表里。药物从大肠吸收后,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莱菔承气汤、宽肠理气汤、清胰汤、复方红藤煎剂、大承气汤等中药保留灌肠,达到全身的治疗作用以通里攻下、清热祛湿、调理气血、活血化淤,  相似文献   

2.
梁业梅 《护理研究》2010,(4):877-879
[目的]确定药用炭保留灌肠操作的最佳技术指标。[方法]观察不同卧床时间、肛管插入深度和压力对炭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影响,优选出合适的保留灌肠操作技术指标。[结果]最佳技术指标为插入肛管30cm,用可控式压力灌注器以每次施加80mmHg的压力灌肠,每次灌入20mL炭液,5次灌完100mL炭液,卧床90min。[结论]以最佳技术指标灌肠能使炭液在肠腔内保留平均时间达360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药用炭保留灌肠操作的最佳技术指标.[方法]观察不同卧床时间、肛管插入深度和压力对炭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影响,优选出合适的保留灌肠操作技术指标.[结果]最佳技术指标为插入肛管30 cm,用可控式压力灌注器以每次施加80 mmHg的压力灌肠,每次灌入20 mL炭液,5次灌完100 mL炭液,卧床90 min.[结论] 以最佳技术指标灌肠能使炭液在肠腔内保留平均时间达360 min.  相似文献   

4.
5.
白洁  张玮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6):2516-2516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增加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延长药物保留时间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国内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时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11篇合格文献,828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X2=16.52,P=0.09,P=3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增加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延长药物保留时间的有效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R=4.42).结论 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在延长药物保留时间方面的效果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方法,但需要今后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胡艳芬  余凌 《护理研究》2008,22(6):506-506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教科书上认为中药在肠腔内保留1 h以上达到治疗目的[1].  相似文献   

8.
9.
涎腺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特别是腮腺肿瘤的发生率为大涎腺肿瘤80%~90%,并且在诊断和治疗中至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科近年来收治的30例腮腺肿瘤病例,就保留面神经腮腺摘除术进行初步探讨,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科经常收治痢疾患者。慢性痢疾患者常需用磺胺噻唑银胶悬液、2%黄连素液、1∶5,000呋喃西林液及1.5%卡巴肿液作药物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接触病变而达到治疗目的。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的长短与疗效有直接关系。不能保留的原因:(1)药物的刺激性大;(2)药液的温度不当;(3)灌入的速度过快;(4)肛管太粗;(5)有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并发症。两年来,我科曾作保留灌肠1,718人次,其中包括插管后边退边灌者871人次,保留效果良好。灌肠前应向病人说明药物灌肠后保留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合作;同时告诉病人在前几次灌肠时可能有腹胀、腹鸣等不适,要尽量忍耐。用物按常规准备,肛管采用小号的。药液温度一般与体温相近为宜。我院位于高原,气候寒冷。灌肠过去准备41℃的药液,灌入时约有半数病人反映药液太凉,灌后腹鸣及腹部不适,影响保留时间。根据病人的意见,我们逐渐提高药液温  相似文献   

11.
报道有效延长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药保留灌肠保留时间的对策。分析2006年11—12月9例中药保留灌肠患者94例次保留时间不足1h的原因,包括灌肠前未排空大便36例次、灌肠后1h内排尿28例次、灌肠后未卧床休息17例次、护士宣教不到位4例次、可能与灌肠时应用一次性灌洗器有关9例次。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留灌肠前应用500ml生理盐水进行不保留灌肠1次,以帮助患者排空大便;调整输液时间、宣教内容具体化以有效延长排尿时间;提供温馨服务保证卧床时间;巧妙应用输血皮管改进灌肠装置;改进灌肠插入深度,并继续抬高臀部;制定操作程序对每一位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进行操作培训及考核,使操作符合规范。2007年1-10月对32例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710例次,改进后无保留时间〈1h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2.
保留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药液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需行保留灌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留灌肠药液150 mL,观察组1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20 mL,观察组2采用的保留灌肠药液为100 mL.比较3组患者灌肠药液保留时间及药液外溢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及观察组2的药液量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观察组2优于观察组1(P<0.001).观察组1及观察组2灌肠药液外溢构成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低于观察组1(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保留灌肠药物治疗时,调整药液量的方法可以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且操作简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留置针保留时间长短与封管液及封管技术有关外,  相似文献   

14.
保留灌肠就是将药液通过导管直接灌入直肠内治疗局部或全身一些疾患的一种简易方法。中医多用保留灌肠治疗中医急症、儿科疾病等,西医除治疗细菌性痢疾外,还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尿毒症、小儿高热、惊噘、哮喘、腹型过敏性紫癜等。因此。保留灌肠给临床工作者增添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面对保留灌肠的机制、方法、适应症等作一初步介绍。一、保留灌肠的起源与发展灌肠疗法古称导法,即所谓“蜜煎导法”和“猪胆汁导法”,始见于《伤寒论》。灌肠法在汉代以前多是用猪胆加醋灌入肛门,如《内台方》则在猪胆囊管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胃癌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施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及传统经典胃癌根治术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进食后不适感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行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能达到与传统经典术式相同的根治效果,但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彭劲  蔡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6):2701-2701
灌肠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灌肠根据不同的目的 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法是将由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于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由于在灌肠的护理操作中,通常由护士预先配备灌肠用品,如手套、垫单、棉球、注射器、肛管和治疗碗等.准备上述用品往往需要很多时间,即麻烦又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容易污染灌肠用品.我们针对此现象设计了一次性保留灌肠包,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720084164.2).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可避免用物污染.  相似文献   

17.
保乳手术的名称很多 ,如部分乳房切除术(partialmastectomy ,sectormastectomy ,segmen talmastectomy )及肿块切除术 (tylectomy ,lumpectomy) ,但均不确切 ,故提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Crile( 1 995 )评价部分乳房切除术 ,认为小而位于乳房周边部的癌肿 ,部分乳房切除术和乳房切除术的效果相同。在这之后 ,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有 :①美国NSABP的B 0 6方案 ;②意大利Vernesi比较了乳腺癌根治术与 1 /4乳房切除、腋淋巴结清扫及放射治疗的效果 ;③英国Guy′s医院的Hayward对Ⅰ、Ⅱ期病例比较根治术 +放疗及局部广泛切除 +放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药保留灌肠保留时间长短对肾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芬  余凌 《护理研究》2008,22(2):506-506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教科书上认为中药在肠腔内保留1h以上达到治疗目的。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时药液在肠腔内保留不同时间对肾功能的影响,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肾衰竭病人行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为568/100万,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第9位,近年来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1]。终末期肾病病人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血液净化和肾移植,但存在着副反应大、花费高、血  相似文献   

20.
吕英  钱娅萍  徐洪燕 《全科护理》2010,8(4):322-323
分析52例次盆腔炎病人中药红藤汤保留灌肠保留时间〈1h的原因,制订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有效延长了中药红藤汤灌肠保留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