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生儿抚触顺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的最佳顺序。方法:将20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在抚触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抚触时先让婴儿俯卧抚触背部,待其适应后再采取仰卧抚触头部-胸部-腹部-四肢;对照组则严格按照强生公司培训的抚触顺序进行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在抚触时是否有哭闹紧张、四肢屈曲及拥抱反射等症状。结亲:实验组婴儿在抚触时紧张哭闹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建议对婴儿进行抚触时先让婴儿俯卧抚触背部,待其适应后再仰卧依序抚触,可以提高抚触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抚触体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的最佳部位。方法:对27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先俯卧位后仰卧位)和对照组(先仰卧位后俯卧位)各135例,两组均于出生后第1天进行全身抚触,每日1次,每次15min,观察新生儿抚触的全过程中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不安,对最初3次抚触新生儿舒适度进行比较,观察新生儿抚触次数与舒适度的关系。同时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对两种不同体位抚触时耐受力情况。结果:采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进行抚触时最初两次新生儿哭闹状态明显少于先仰卧位后俯卧位组(P<0.01),但第3次抚触时两组新生儿状态无显著性差异(P>0.05)。顺产新生儿和剖宫产新生儿对两种不同体位抚触时耐受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俯卧位后仰卧位是新生儿最初两次抚触的最佳体位。  相似文献   

3.
60例婴儿抚触体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俯后仰”式抚触对新生儿抚触后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先仰后俯式体位进行全身按摩,观察组采用先俯后仰式体位,抚触手法均采用国际标准按摩法。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接受抚触时更安静、舒适,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先俯后仰式抚触法使新生儿更易于接受,情绪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最佳沐浴方法.方法 将312例足月分娩无洗澡禁忌症的新生儿在沐浴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日组)161例采用先仰卧位后俯卧位的方法进行沐浴,观察组(双日组)151例采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的方法进行沐浴,观察新生儿沐浴中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有无伴"拥抱反射"等反应.结果 观察组安静,舒适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x2=9.4 p<0.01) 结论取先俯后仰体位新生儿更安静舒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的手法及目的。方法:采用实验的方法,选取40名新生儿,对其进行不同手法的抚触,观察结果,来分析不同的抚触手法对孩子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得出最适合婴儿抚触的手法。结果:当给婴儿进行"先俯卧再仰卧"的按摩方式时,婴儿往往能安静的接受。当给婴儿进行"先仰卧再俯卧"的按摩顺序时,婴儿们的接受情况没有前者好。结论:"先俯卧后仰卧"的抚触手法,更能为婴儿所接受,也能起到更好的抚触效果,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生儿最佳体位与沐浴的探讨。方法:对702例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在沐浴中随机抽查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先仰后俯的体位,观察组采用先俯后仰的体位,观察新生儿在沐浴中是否安静,有无哭闹,有无“拥抱反射”等。结果:观察组上述症状明显少于沐浴对照组,不同沐浴方式对两组均无影响。结论:取先俯后仰体位,新生儿更安全舒适,并有利于在沐浴中进行皮肤抚触,也有利于家庭沐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生儿最佳体位与沐浴的探讨。方法:对702例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在沐浴中随机抽查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先仰后俯的体位,观察组采用先俯后仰的体位,观察新生儿在沐浴中是否安静,有无哭闹,有无“拥抱反射”等。结果:观察组上述症状明显少于沐浴对照组,不同沐浴方式对两组均无影响。结论:取先俯后仰体位,新生儿更安全舒适,并有利于在沐浴中进行皮肤抚触,也有利于家庭沐浴。  相似文献   

8.
莫雪珠  郑洪女  杨妙玲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91-1292
目的:观察基于安全感构建前提的音乐载体创新抚触流程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6月于湛江市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娩出的新生儿7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按标准抚触体位流程提供服务,试验组接受基于安全感构建前提的音乐载体创新抚触流程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新生儿干预后的抚触安静舒适率与抚触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家长的抚触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安全感构建前提的音乐载体创新抚触流程对新生儿加以干预,有利于提升新生儿抚触时的安静舒适度,推动抚触成功率与家长抚触护理满意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抚触对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抚触对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对6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抚触,并随机选择条件相当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观察婴儿在出生后42天时的身高、体重、头围,俯卧举头、视线跟随、逗引婴儿能否自发微笑等,并了解婴儿进食及睡眠情况.结果 抚触组婴儿42天体重、身高及头围的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42天俯卧举头>45°、婴儿视线能跟过180°以及逗引能微笑的抚触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抚触组婴儿的进食量及睡眠节律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婴儿抚触能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成长,且方法 简单易学、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 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 ,对 40例抚触组新生儿出生 2 4h后进行抚触 ,1d2次 ,1次 15min。对照组 40例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 ,2 8d后评估 2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抚触组的新生儿体重身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是一种简便 ,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1994-1999年收治的14例女性外阴部血管瘤和7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毛细血管瘤全部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为28.6%(2/7),1例出现部分皮拉坏死并发症。结论:女性外阴部毛细血管瘤不宜在观察中等其自然消退,应积极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单纯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1988-1993年3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因素,包括剂量因素,边缘因素,病情估计不足及设野不合理等,其中病情估计不足造成的复发,占33.3%(10/30),克服病情估计不足,改进放疗设野布局,有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可能,CT检查应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冷冻时间(20s和3min)及不同方法保存的兔角膜膨胀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冷冻20s及3min,新鲜角膜组膨胀率(%)分别为29.45±1.9,49.74±1.6(P<0.05);冷冻保存组为31.65±0.8及54.67±2.7(P<0.05);干燥保存组为73.82±7.7及86.09±1.3(P<0.05)。干燥保存组角膜膨胀率与新鲜组及冷冻保存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提示在角膜组织镜片加工时,应考虑不同保存方法和不同冷冻时间所造成的不同膨胀率对其厚度的影响,从而减少镜片加工时的屈光度误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特征,探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0例支气管类癌病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后病理证实,21例为典型支气管类癌,9例为非典型支气管类癌;手术治疗后21例病人存活超过5年,其中10例超过10年;4例3年内死于肝脑转移,5例术后不足5年,仍健在。结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肺癌,支气管类癌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手术是治疗支气管类癌的主要方法,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ANALYSIS OF 81 CASES OF NONUNION OF FOREARM FRAC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1957 t0 1979, 81 cases of nonunion of forearm fracture were treated. Among them 36 had ulnar, 24 radial and 21 radioulnar fractures.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injury was 17.1 months.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nonunio.n were severe original fracture therapeutic faults and bone infections.. Treatment coinsisted of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and grafting with sufficient cancellous bones. 96To of the cases were cured by one operation and 3 failed owing to infection. 50 cases weret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12.7 monthSj, 78'70 0f them obtained excellent and good functional results. The recovery of supina- 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ronation.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所作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例的经验教训。方法:将本院28年来外科施行的93例甲亢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8例,女85例,发病年龄男15~56岁,平均36岁;女16~70岁,平均34岁。肿块大小为3~20厘米,16厘米以上占77.42%,病理诊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92例,双侧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1例。基础代谢率27%~73%,平均46.3%。心电图异常50例占53.76%。术后1例并发甲亢危象,1例并发甲低,房室传导阻滞,均痊愈出院。结论:甲亢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效果可靠,优于药物治疗,并发症少,术前准备要仔细充分,术中操作要细致,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甲低、甲亢危象,旁腺和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的方法 ,并建立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方法应用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制作犬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模型。然后,实施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即行脾切除后,保留贲门周围血管、食管曲张静脉及迷走神经,从根部离断胃冠状静脉等汇入门静脉系统的胃静脉血管,使胃的静脉血流经门奇间的交通支血管进入体循环。将已形成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犬12只随机分为脾切除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组。于开腹后、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周末测量门静脉及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术前及术后3周末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犬模型均存活。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周末与开腹后相比,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组门静脉压力显著下降(F=7.386,q=3.503、3.121,P<0.05);食管曲张静脉压力亦显著下降(F=8.026,q=3.661、3.240,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t=0.268~1.325,P>0.05)。结论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存活率高,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模型质量可靠,有助于研究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