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链激酶(SK)、重组链激酶(r-SK)、尿激酶(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比较其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方法对43例经溶栓治疗(SK8例,r-SK13例,UK16例,rt-PA6例)的AMI患者,分别于溶栓前后动态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纤溶酶原(PLG)、α2抗纤溶酶(α2A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等指标的活性或含量。结果应用SK、r-SK、UK、rt-PA溶栓治疗后,均会引起凝血活性的明显降低与纤溶活性的明显增高。SK与r-SK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略高于UK。rt-PA对FG含量影响低于另外3者(P值均<005)。结论凝血与纤溶活性的变化与溶栓疗效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其安全性和疗效作出评价。采用平行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即r-SK(上海医科大学研制)30例,UK(广东天普生物制药厂出品)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rSK或UK各150万IU于60分钟(UK30分钟)静脉注入,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及出血并发症等。在试验组中,30例r-SK血管再通率(24/30,800%)与UK(18/30,600%)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中r-SK组发热发生率33%,低血压发生率67%,出血发生率67%,均为消化道出血,经治疗而愈;UK组中发热伴皮疹67%,低血压33%,消化道出血33%,2组均未发生颅内出血。2组的不良反应及出血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国产r-SK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过敏反应及出血发生率低,程度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3.
不同溶栓药物和剂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39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23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其中采用日本尿激酶(UK)96万U35例,150万U55例;国产UK96万U15例,150万U53例;德国链激酶(SK)150万U66例;国产重组链激酶(rSK)150万U15例。对不同剂量及不同溶栓剂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992年前国产UK96万U比日本进口UK96万U血管再通率低(20.0%vs51.4%P<0.01)。1992年后国产UK剂量增至150万U,血管再通率显著提高(56.6%vs20.0%P<0.01),与进口UK150万U的疗效与安全性相近(P>0.05);国产rSK150万U与进口SK150万U的血管再通率相似(73.3%vs65.2%P>0.05);且比国产UK150万U的血管再通率明显提高(73.3%vs56.6%P<0.05),虽然rSK轻度出血高于UK(26.7%vs9.4%P<0.01),偶有低血压发生,但不影响疗效。国产rSK与UK比进口SK和UK价格低2~4倍。因此认为,国产rSK和UK是较为有效、安全、价廉且适合我国国情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4.
为对比研究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与安全性,将70例发病12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SK150万U/30分钟加速静脉溶栓组(4例)及UK200万U/30分钟静脉溶栓组(3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SK加速静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89.3%(25/28)。而UK组再通率为56.7%(17/3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5%(13/20)。轻度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率,SK加速溶栓组分别为12.5%(5/40),7.5%(3/40),2.5%(1/40);而UK溶栓组分别为13.3%(4/30),3.3%(1/30),6.7%(2/30)。急性期5周病死率SK组为2.5%(1/40)、UK组为6.7%(2/3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K150万U/30分钟的加速静脉溶栓与UK200万U/30分钟的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但SK加速溶栓的疗效优于UK溶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3):174-179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mg对国人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国产尿激酶(UK)常用剂量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该研究系在17所医院进行的开放、多中心随机理平行对照试验。在55例患作为rt-PA50mg预试验完成后,研究继续进行,其人选合格患324例。符合条件的患随机分为rt-PA与UK两组:前后rt-PA给予8mg静脉注射,继之42mg在90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再发心绞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4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情况并与同期住院的49例AMI后未溶栓者进行对比。心绞痛在未溶栓组发生率为51.0%;溶栓组发生率40.8%,其中单溶栓组36.8%,溶栓加抗凝组43.3%,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组分别为35.7%和42.9%。经卡方检验: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AMI早期SK和UK溶栓治疗、溶栓加肝素短期抗凝均不能防止AMI后再缺血。  相似文献   

7.
国产重组链激酶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其安全性和疗效作出评价。试验分为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组,即r-SK(上海医科大学研制)51例,链激酶(SK,德国赫斯特药厂产品)51例和r-SK开放组7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r-SK或SK各150万U于60分钟静脉注入,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及出血并发症等。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组中,51例r-SK的血管再通率(80.4%)与SK(74.5%)相近。总的122例r-SK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7.1%。r-SK的不良反应中,寒颤发生率为4.1%,低血压为5.7%,出血发生率为16.4%,均表现为皮肤,胃肠道或泌尿道的轻微出血,一般不需处理自行消失。由于r-SK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过敏反应及低血压的发生率低,程度轻,出血并发症少,认为国产r-SK为一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存在的某些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大量有关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法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资料显示:①在众多溶栓剂中还是以尿激酶(UK),链激酶(SK)较优,最好联合应用UK与rt-PA;②不要忽视延迟溶栓(>6h),它对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功能十分必要;③高龄,下壁梗塞溶栓仍属必要;④大力提倡静脉内溶栓,特别院前急诊室内溶栓;⑤溶栓剂联用阿司匹林,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新酶抑制剂(ACEI)等对提高再通率,防止再阻塞的作用已  相似文献   

9.
为对比研究链激酶(SK)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与安全性,70例发病12h内入院的AMI患者,随机分为SK150万U/30min加速静脉溶栓组(40例)及UK200万U/30min静脉溶栓组(3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SK溶栓血管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h内溶栓者再通率为89.3%(25/28)。而UK组再通率为56.7%(17/30),其中发病6h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5%(13/20)。急性期5周病死率SK组为2.5%(1/40),UK组为6.7%(2/30)。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K150万U/30min的加速静脉溶栓与UK200万U/30min的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但SK加速溶栓的疗效优于UK溶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血吸虫己糖激酶(HK)、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和磷酸果糖激酶(PFK)的影响。方法:感染血吸虫小鼠1次igArt100或300mgkg-1,并分别于24h和48h剖杀取虫。按生成NADPH和耗用NADH的方法测定上述3种酶活力。结果:感染鼠ig.Art300mgkg-1后24h,♀、虫体HK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3.3%和13.7%,GPI活力则分别抑制14.7%和17.5%,48h后,♀、虫体的GPI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6.2%和32.9%。但Art剂量为100或300mgkg-1时,给药后24h和48h的♀虫PFK抑制率分别为64.9%和71%,均明显高于虫的16.3%和54.2%。结论:PFK可能是Art作用于血吸虫糖酶解途径的靶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观察44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前后血浆UK抗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纤溶酶原激活物(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纤溶酶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抗原的变化。结果显示:(1)UK静脉注射的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注射后1小时和5小时,分别有53.2%和93.7%的UK抗原从血浆中清除。(2)与治疗前相比,UK静注后PA和纤溶酶活性升高、PAI活性降低,纠治了AMI时纤溶系统的功能紊乱状况。但是,停止UK注射后即出现PAI“反弹”现象,PA和纤溶酶活性随之降低,说明溶栓早期存在反常的高凝状态。(3)PAI活性升高程度与左心室功能受损及AMI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以上各点均提示,溶栓早期辅助的抗凝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300万U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31例的临床初步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观察300万U尿激酶(UK,由广州天普洛欣生物制品厂生产)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11例AMI患者进行UK静脉溶栓治疗,Bolus法给药。随机分为A组(300万U)、B组(250万U)和C组(15~200万U)。对比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副作用、5周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EF)、再通时间、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心肌断层显像(SPECT)及心肌缺血面积(IMA)定量分析。结果按临床判定标准,A组和B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各为81.8%和74.1%,均显著高于C组(69.0%,P<0.01,0.05)。三组5周病死率分别为3.03%、4.15%和8.56%,A组显著降低(P<0.05)。A组和B组比C组轻度出血和中重度出血发生率略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均未发生脑出血。A组和B组EF≥50%者所占比率显著增高C组。A组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A组和B组再通时间均显著缩短[(99.63±9.24)min对(152.61±10.92)min,P<0.001;(112.21±7.22)min对(152.61±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半剂量OKT3能否逆转移移植肾耐激素型急性排异(SR-AR)。方法:对发生SR-AR的肾移植受者,采用半剂量OKT3治疗,并与全剂量OKT3组对照,观察两组的SR-AR的逆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半剂量OKT3组SR-AR逆转率为88.9%,CMV病发生率为38.9%、发热66.7%、寒颤22.2%、恶心、16.7%、腹泻11.1%,与全剂量OKT3组相比,两组SR-AR逆转率及上中种  相似文献   

14.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4例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太,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再经。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14例AMI患者,冠脉再通10例,再通率71.43%,其中10例发病6h以内栓再通8例,再通率80%,4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2例,再通率5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血吸虫己糖激酶(HK)、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和磷酸果糖激酶(PFK)的影响。方法:感染血吸虫小鼠1次igArt100或300mgkg-1,并分别于24h和48h剖杀取虫。按生成NADPH和耗用NADH的方法测定上述3种酶活力。结果:感染鼠ig.Art300mgkg-1后24h,♀、虫体HK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3.3%和13.7%,GPI活力则分别抑制14.7%和17.5%,48h后,♀、虫体的GPI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6.2%和32.9%。但Art剂量为100或300mgkg-1时,给药后24h和48h的♀虫PFK抑制率分别为64.9%和71%,均明显高于虫的16.3%和54.2%。结论:PFK可能是Art作用于血吸虫糖酶解途径的靶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改良方案(rt-PA10mg在两分钟内静注,接住在45分钟内以0.88mg/min速率滴注40mg,滴完前5分钟作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判定心肌再灌注,若心肌未获再灌注,冠脉未再通,则继续给予rt-PA以同样速率0.88mg/min滴注50mg总剂量不超过100mg,根据非介入性临床指标判断,心肌再灌注率91.4%,未见严重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冠脉再堵塞,23例rt-PA用量50mg及9例用量100mg获心肌再灌注,结果显示:改良方案可提高心肌再灌注率及降低费用,并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内冠脉再堵塞。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1991年8月至1996年4月应用溶栓及PTCA治疗AMI92例,男76例,女16例,年龄46~70岁之间,平均年龄60.2±10.5岁。治疗分为:①冠状动脉内输注尿激酶(ICUK)组32例;②静脉输注尿激酶(IVUK)组41例;③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组19例。全组再通69例,总再通率为75.0%,ICUK组、IVUK组、PTCA组再通率分别为75.0%、65.7%和94.7%三组再通率比较有显著差异。三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全组92例,死亡9例,死亡率9.78%,8例发生于梗塞血管未通者,1例发生于血管再通者。ICUK组32例,死亡3例(9.37%),发生心功能不全8例(25.0%);IVUK组41例,死亡5例(12.0%),发生心功能不全11例(26.83%);PTCA组19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5.26%,PTCA组无心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18.
转导人TIMP-2基因抑制胃癌浸润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外源性人TIMP-2基因在人LAK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磷酸钙-DNA共沉淀的方法将TIMP-2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L(TIMP-2)SN转染兼性包装细胞PA317包装形成病毒颗粒。用病毒液感染人LAK细胞,再以Northern杂交、SDS-PAGE及反向酶谱试验进行表达及活性分析。用转基因LAK细胞(LAK/LT)2×106给胃癌转移模型腹腔内注射。结果TIMP-2在LAK/LT中mRNA高度表达,在LAK中弱表达。LAK/LT细胞中有相对分子质量21000大小的蛋白质表达,具抑制Ⅳ型胶原酶降解明胶的活性。肿瘤种植后10周,对照组肿瘤体积为(4.00±1.70)cm3,肝转移率和腹膜转移率均达100%,脾脏转移率为70%(n=10);单用LAK细胞治疗组肿瘤体积为(2.72±1.20)cm3,肝及腹膜转移率分别为60%和70%;TIMP-2高表达的LAK/LT细胞治疗组肿瘤体积仅(1.21±1.16)cm3,肝转移率与腹膜转移率仅分别为20%和30%。肿瘤生长抑制率达70%,肝及腹膜转移抑制率分别为80%和70%。结论TIMP-2对胃癌生长及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链激酶,尿激酶静脉溶栓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尿激酶(UK)和链激酶(SK)同属第一代溶栓剂,二者均无“纤维蛋白选择性”,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SK和UK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的关系。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11例,其中55例使用SK(150万单位/例),56例使用UK(1.7-2.3万单位/kg体重,平均153.25万单位/例),于溶栓前、溶栓后2、6、12、24小时、第3天、第7天分别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并测定纤维蛋白原(FG)浓度、激活的试管法凝血时间(ACT)。结果显示:SK引起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变化均比UK明显,特征为:在溶栓后2~6小时有较高的PA活性和较低的PAI活性;溶栓后2小时较长的凝血时间;较低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从2小时持续到第7天,上述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本文结果提示SK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比UK强烈而持久,二者在血液学特征上的差异与临床疗效及使用抗凝剂等问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期发表的在我国用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国产(南京大学制药厂提供)尿激酶(UK)150万U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随机开放对照研究(TUCC),其设计科学严谨,以用药后90分钟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评价手段,并且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