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导管灌注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2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应用1%甲紫溶液进行腮腺导管灌注治疗慢性复发性腮腺炎30例,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自1990-02~1998-12对30例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患行1%甲紫溶液腮腺导管灌注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史剑杰  陈仕泽 《广东医学》2000,21(4):313-314
目的 探讨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改良式)对腮腺浅叶肿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7例腮腺浅叶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34例)和经典术式组(33例),分别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对比发现,两组均无一例复发,而改良术式组耗时短,术后并发症如面瘫、积液与涎瘘、味觉出汗综合症等发生率明显低于经典术式组。结论 改良术式在缩短术程与降低并发症方面优于经典术式,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4.
沈亦强 《浙江医学》1999,21(4):227-229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与全身性疾病、急性传染病、代谢紊乱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涎腺分泌减少有关。临床上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持续性疼痛,腮腺导管口红肿、溢脓等。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大多仅局限于全身用药,笔者自1989年起对17例患者采用腮腺导管内药物灌注结合全身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导管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20例26眼行硬膜外导管泪道插管,观察手术2月拨管后溢泪和冲洗泪道通畅情况。结果:随访观察6月,治愈18眼,有效6眼,无效2眼。结论:该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明显,无需皮肤切口,颜面不留瘢痕,不影响外观,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科于2003年2月-2006年8月用硬膜外导管治疗慢性泪囊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导管内给药配合局部按摩治疗成人复发性腮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导管内药液灌注治疗成人复发性腮腺炎(Recurrent Parotitis in Adults,RPA)及局部按摩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将该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灌注组22例,加按摩组26例,按摩组20例,灌注组采用板蓝根针剂加醋酸氢化泼尼松灌注;加按摩组是在灌注组基础上加局部按摩;而按摩组不给药液灌注,只作按摩,每日2次,7d一疗程,追踪观察5年。结果:经Ridit检验每两组之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局部按摩能够提高药液灌注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9.
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后,化疗药物灌注膀胱溯朱性腺胱炎7例。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无复发,效果满意,认为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后化疗药物灌注膀胱,对腺性膀胱炎能起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瑞  陈鑫如  徐锦程 《中外医疗》2022,(31):131-135
目的 探讨氢化泼尼松导管口灌注治疗在成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1例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31例接受氢化泼尼松腮腺导管口灌注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随访时间6~8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 干预组疼痛缓解发生率(80.6%)、复发延长率(74.2%)和患者接受率(77.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4.84、3.92,P<0.05)。结论 氢化泼尼松腮腺导管口灌注在治疗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中可缓解患者病痛感、延长复发时间,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泪道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治愈率的方法。方法激光泪道成肜手术加筛孔状留置导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结果302例慢性泪囊炎病人有87.8%在短时间内治愈。结论采用筛孔状留置导管,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炎症,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腮腺肿瘤9HD%来自腺上皮,良性者以多形性腺瘤为最多见,约占腮腺肿瘤的70%。而腮腺多形性腺瘤与面神经关系密切,且有低度恶变及复发倾向,故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要求保护面神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复发,面神经解剖及腮腺浅叶切除术是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经典术式。经典手术需要切除腮腺导管及腮腺浅叶,从而导致腮腺功能丧失及面容改变,为此我们改进术式,保留腮腺导管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制导管尿道张力性药物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 1 998~ 1 999年对 2 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行自制导管尿道张力性药物灌注 ,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 2 9例 ,年龄 1 9岁~ 53岁 ,病史 1 0个月~ 3年 ,均有不洁性交史。前列腺指诊均有压痛和 (或 )轻度肿大 ,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多于 5个 /HP ,卵磷脂小体少于 50 % ,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 (或 )衣原体、支原体分离培养等。其中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 3例 (占 4 4 8% ) ,淋菌性前列腺炎 6例 (占 2 0 7% ) ,沙眼衣原体性前列腺炎4例 (占 1 3 8% ) ,支原体性前列腺炎 5例 (其中解脲支原体性前…  相似文献   

14.
腮腺肿物是口腔颌面部多发病 ,本文收集我院 1990~1997年间 6 5例腮腺区肿物治疗资料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 5例中男 31例 ,占 4 7.7% ,女 34例 ,占 5 2 .3% ,年龄 4个月~ 70岁 ,以 31~ 5 0岁最多 ,病程为 3周至 15年 ,通常为1~ 2年左右。发生于左腮腺 2 9例 ,右腮腺 36例。肿物大小与形态 ,肿物最小 1cm× 1cm ,最大 10cm× 8cm ,多数 3cm×3cm大小 ,肿块多数呈圆形或结节状。表现为无痛性缓慢增长的肿块 ,伴面瘫者 2例 ,伴有自发痛、压痛者 10例。良性肿瘤中混合瘤的发病率最高 ,36例占 5 5 .4 % ,其次为腺淋巴瘤 ,8…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动脉内热灌注化学药物对子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72例原发子宫颈癌病人分别进行了2~3次经导管动脉内热灌注治疗。Ⅰ、Ⅱ、Ⅲ、Ⅳ期病人分别为7例、25例、31例和9例,灌注药物为:DDP60mgm^2,ADM30~40mg/m^2,MMC15mg/m^2,5-Fu500mg/人,经双侧髂内动脉热灌注,药物溶液加温至45~48℃,72例中54例经动脉内热灌注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7、21、23和3例。3例Ⅱ期和5例Ⅲ期病人进行了根治量放疗,其余10例病人(Ⅱ期1例,Ⅲ期3例和Ⅳ期6例)由于手术时远处转移导致经动脉热灌注后未进行手术和放疗。54例中的26例进行手术后放疗。结果:先在动脉热灌注后,完全组织反应率(没有活跃的癌细胞),Ⅰ、Ⅱ、Ⅲ、Ⅳ期分别为3/7,4/21,6/23和2/9,动脉热灌注后无宫旁浸犯,Ⅰ、Ⅱ、Ⅲ期组织反应率分别为6/7,8/21t15/23,动脉热灌注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反应率Ⅰ、Ⅱ、Ⅲ期分别为6/17,8/21和17/23,Ⅰ、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55.3%t60.6%。Ⅲ期病人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73.5%,病人的急性并发症-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76%和70%,较晚的并发症-肠梗阻发生率为5%。结论:动脉热灌注可以改善子宫颈癌的预后,而且不增加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为临床上少见疾病,虽然它属内科疾病范畴,但是首发症状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者高达75%[1],耳廓炎是它常见的临床表现(北京协和医院资料占57%,国外文献报  相似文献   

17.
单囊二腔前列腺灌注导管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囊二腔前列腺灌注导管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途径的抗生素治疗:(1)导管组87例,经单囊二腔前列腺灌注导管加压注药。(2)静脉组78例,经静脉滴注抗生素。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导管组与静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67.9%(χ^2=17.056,P〈0.001)。结论采用单囊二腔前列腺灌注导管技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够获得比传统疗法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治疗输卵管阻塞的再通率,自2005年以来,我院为15例患者进行了经导管输卵管中药灌注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很多,我院近2年来采用氧氟沙星、替硝唑、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联合腹腔内灌注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烨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13-1514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我院293例用左氧氟沙星、替硝唑、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等行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为治疗组,以同期378例使用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为对照组,对照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对照组7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3%,对照组为20.1%,两组差异同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